“告別陋習,走進文明”倡議書(精選3篇)
“告別陋習,走進文明”倡議書 篇1
陽春三月,運城實驗中學德育處向全校發出了“告別陋習,踐諾文明”的倡議。這一倡議,意在教育和要求我們消出社會風氣的不良污染和心靈的不潔。
因此要構建和諧社會,家庭和文明的校園,就要從我做起。現在因為種種原因,社會風氣很不理想,大而旁之,過去不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受電視的不良影響,社會嚴重風氣日益嚴重,不斷曝光的貪官問題,各行各業的黑幕,殺人放火,攔路搶劫,對父母的不孝等等,這些都會對我們產生不良影響,這些都是道德的缺失。道德的缺失,根源在哪里?這固然與傳統觀念的淡化有關,但我認為主要是國家教育的錯位,從幼兒園到大學,無一不是分數,分數,卻忽視了做人教育。再就是電視或部分媒體的不負責任。傳統的媒體有報紙,雜志,,電視,電影,廣播,新媒體有網絡,手機等,媒體鋪天蓋地對人們的心靈影響太大了,一些不良的信息就會污染人們尤其是我們青少年的心靈,因此社會,校園出現了很多不和諧現象。
要把我們培養成德才兼備的有用人才,除了學好,掌握好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把我們培養成有道德的人,在學校要聽老師的教導,在家要孝敬父母。當然這都是大的方面,在學校,我們就要愛護公物,與同學互幫互助,不做壞事。
再有就是學生的著裝和儀容。在學校里經常會看到一些男生留了長發并染了色,和一些女生穿著奇裝異服戴著首飾。我想這是學生愛慕虛榮和攀比炫耀的心理在作祟,想達到一種嘩眾取寵的效果,用奇異的打扮和儀容來“吸引眼球”但這些心理是不健康的,學生的穿著就應該樸素,大方,整潔。我們還要虛心接受批評,在學校和家里遭到批評時,我們要牢記:批評就是關懷,就是教育。
要看一個學生將來有沒有發展前途,我覺得需要看三件事。
第一是看這個學生是否能早睡早起,因為這樣可看出是否有嚴謹的生活態度。
第二看他是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因為如果身懶,就會玩物喪志,人生就會走下坡路。
第三就是要博覽群書。我們要時時嚴格要求自己,并牢記“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只有這樣人才能不斷進步。
我們還要不斷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當然在學習時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還可以聽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音樂,以此來陶冶自己的情操。
我堅信,這些好的文明習慣在不久的將來都會被我,被大家養成,從而使每個人都變成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倡議人:
年 月 日
“告別陋習,走進文明”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文明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標志,千年中華自古便是禮儀之邦,所謂“倉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站在時代發展的浪尖,我們更應該展現財院學子良好的風貌,傳承文明的旗幟,揚起文明的風帆。對此,院團委特向廣大同學提出如下“講文明、除陋習、樹新風”的行動倡議:
一、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加強道德修養。充分認識建設文明校園,提高自身文明素質的重要意義,身體力行,投入文明校園的建設中。我們是學校的主人,是學校的未來,在創建文明校園過程中,我們更應加強道德修養、培養高尚的人格、規范自己的言行、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樹立良好的精神面貌。
二、言語文明,展現儒雅風范。語言是一門藝術,提倡文明用語,見到老師和長輩時,應該主動問候,生活中要主動與同學打招呼,對于學校的工作人員應以禮相待,言語文明。微笑常常也是一種無聲的文明語言。
三、著裝打扮文明,凸顯青春風貌。大學生充滿著青春活力,衣著打扮要體現身份特征,提倡樸素、大方、整潔,應該大力倡導:“不比吃穿比學習,不比貧富比能力,不比消費比理財”的理念,打造青春活力、美麗自信的自我形象。
四、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打造文明形象。得體的舉止能夠反映一個人的修養,作為一名文明的大學生,要具備文明的舉止。有較強的時間觀念和誠信意識,做任何事情都要守時守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遵紀守法、刻苦學習、講究衛生、文明交往、助人為樂、不遲到早退、不吸煙酗酒、不打牌賭博、不打架斗毆、不說臟話、禮貌待人、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熱愛集體,做一個道德高尚、舉止高雅的大學生。
五、端正學習態度,維護教室環境。教室是我們學習的場所。在教室等公共場合保持安靜,自覺關閉通訊工具,自覺遵守教室使用管理制度,杜絕課桌文化、占座等不良習慣,共同保持優雅高效的學習環境。
六、保持宿舍文明,營造溫馨家園。宿舍給人帶來溫暖舒適的感覺,保持宿舍的干凈整潔,形成良好的舍風;不抽煙喝酒,不違章使用電器,不沉迷于網絡游戲。此外,還應該保持公共衛生,為自己為他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七、倡導和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做文明禮儀的實踐和傳播者,自覺學習禮儀知識,自覺踐行文明禮儀,破除封建迷信,崇尚科學,爭做文明使者。
“告別陋習,走進文明”倡議書 篇3
廣大市民朋友:
春節將至,為弘揚優良傳統,培育文明新風,推進移風易俗,保護護生態環境,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引導廣大市民響應區委、區政府號召,現就做好春節期間文明祭祀工作倡議如下:
一、嚴格科學疫情防控,遵守規定文明祭奠。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形勢依然嚴峻,防控工作絲毫不能放松。倡導市民不前往墓園現場祭掃,減少人員流動、聚集和外出次數。進入殯儀館、公墓等殯葬服務單位應自覺遵守殯葬服務機構防疫規定,嚴格執行“佩戴口罩、測溫體溫、掃碼亮碼”等防控要求,減少治喪辦喪時間。
二、積極培育文明新風,移風易俗革除陋習。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和倡導“厚養薄葬”觀念。老人在世時要多關心、多陪伴、多盡孝道,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病有所醫;老人去世后,喪事從簡,不大操大辦,不鋪張浪費、不搞攀比,不講排場,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
三、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積極促進生態文明。廣大市民朋友自覺維護公共場所秩序,不在城市道路、十字路口、公共綠地和公墓等公共場所焚燒紙錢、燃放煙花、設置祭祀用品。不攜帶火種和易燃易爆物品進入墓區,不野外用火,嚴防引發火災,嚴防環境污染。倡導市民開展網上祭祀,線上寄語,緬懷先輩,寄托哀思。
四、黨員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文明先行。黨政機關、大中小學、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以及廣大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特別是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抵制陳規陋俗,自覺做文明祭祀先行者,做踐行移風易俗的帶頭人,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群眾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廣大市民朋友們,讓我們自覺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春節不僅成為辭舊迎新的時刻,更成為渭城移風易俗、傳遞文明的節點。讓我們用文明祭祀的實際行動,為建設美麗渭城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共度一個文明、健康、平安、祥和的春節!
x市文明辦市民政局
20xx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