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費 拒絕網貸”倡議書(通用5篇)
“理性消費 拒絕網貸”倡議書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近兩年,出現了許多打著零利息、零首付名號的網絡借貸平臺,學生信貸現象也越來越多。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并加速融入全球經濟,這些信貸固有的風險也隨之上升,有些不法分子甚至會通過貸款獲取個人信息并加以利用。因此,我們必須正視信貸風險、合理使用資產、理性消費。為切實加強同學們的信貸風險意識,積極營造敢貸不濫貸、慎貸不惜貸的信貸環境,在此我們向大家發出以下倡議:
一、正確認識網絡貸款及社會非法小型貸款,遠離網絡及社會非法信貸;
二、高度重視個人身份信息,做好保密工作,謹防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三、理性消費,量入為出,收支平衡,不超前、不預支、不借貸;
四、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增強可持續的消費理念;
五、遇到困難時,及時向同學、老師、學校尋求支持和幫助;
六、在學習、生活、擇業過程中的重大消費,要及時與家人溝通交流,在得到支持認同情況下適度消費。
為了自身以及他人的財產安全,讓我們響應倡議,積極行動起來。把安全銘記在心,提高信貸風險意識,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根源做起,安全信貸,理性消費!
201x年XX月XX日
“理性消費 拒絕網貸”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
隨著網絡的發展,一些不良網貸逐漸開始在校園內滋生,部分不良網貸平臺采取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不僅讓學生背負了沉重的債務,也影響正常的學業,侵犯了學生合法權益,一些“欠款跳樓”、“裸條借貸”、“暴力催收”等悲劇層出不窮。因此,為提高大學生網絡風險防范意識、金融知識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培養大學生勤儉節約意識、理性消費、勤勞勇敢核心價值觀,保護大學生合法權益免受侵害,維護校園安全穩定,臨床醫學院決定開展以“拒絕網貸”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現對同學們提出如下倡議:。
注意自我保護,維護自身權益。
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面對互聯網中各樣的不良誘惑,我們必須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具備防騙意識來進行自我保護。增強網貸業務甄別和抵制能力,不要盲目信任網貸,尤其警惕熟人推銷,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保護個人信息,遠離不良網貸。
不參與、不宣傳校園貸違規違法活動;不鼓動、不脅迫他人在校園貸中借款;不張貼、不轉發校園貸違規違法信息;不冒用、不頂替他人身份進行校園貸款;不使用、不公布個人信息替他人進行網貸;不填寫、不泄露個人和他人信息。
作為不具備獨立經濟能力的'我們,仍然需要依靠父母的資助,應學會理性消費,量入為出,收支平衡,不超前、不預支、不借貸。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以及價值觀,切勿攀比消費,避免因跟風或攀比而鋪張浪費,培養勤儉節約意識。
專注學業,注意誠信。
目前,國家和學校的資助政策體系已經完善,全體學生基本都可以在現有的資助下順利完成學業,因此,作為學生的我們,首要任務仍是學習,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學習上,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社會和國家。如需貸款,須與家人協商,選擇正規合法的金融機構,按期還款。養成良好信用,不可讓大學時代的不良信用記錄導致進入信用黑名單。
同學們,為了保護自身及他人的財產及人身安全,維護大學生合法權益,讓我們響應倡議,以已發生的案例為戒,把安全意識謹記于心,防范不良網貸,培養正確價值觀,維護校園安全穩定。
“理性消費 拒絕網貸”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學生寄托著家庭的全部希望,承載著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任重而道遠。然而,近期關于大學生因 校園不良網貸 而跳樓自殺的事件頻頻曝出,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議。當前,校園網貸亂象叢生,不良網絡借貸平臺采取虛假宣傳和降低貸款門檻等方式,誘導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嚴重危害了學生的切身利益,F面向全體學生提出倡議:
1、主動學金融和網絡安全知識,提升防范能力,切勿隨意填寫和泄露個人和他人信息。
2、增強網貸業務甄別和抵制能力,不要盲目信任網貸,尤其警惕熟人推銷,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3、不參與不良網貸活動;不充當不良網貸的宣傳員和代理者;不使用個人信息替他人進行網貸,也不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為自己進行網貸。
4、摒棄攀比心理,自覺糾正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理性消費,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
5、拒絕不良網貸,專注學業,時刻把學業放在第一位,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社會和國家。
6、如需貸款,須與家人協商,選擇正規合法的金融機構,按期還款。
同學們,為了保護好自己及他人的財產安全乃至人身安全,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你我做起,理性消費,自覺抵制不良網貸,弘揚青春正能量,營造良好的校園安全氛圍!
201x年XX月XX日
“理性消費 拒絕網貸”倡議書 篇4
隨著網絡借貸的快速發展,一些網絡借貸平臺和民間借貸機構不斷向高校拓展業務,部分不良網絡借貸平臺采取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利貸”陷阱,突破了校園網貸的范疇和底線。
一些地方“求職貸”、“培訓貸”、“創業貸”等不良借貸問題突出,給校園安全和學生合法權益帶來嚴重損害,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我省高校已有不少學生因“套路貸”而陷入絕境,甚至有學生因此自殺身亡!疤茁焚J”已成為當前影響學生安全的一顆毒瘤。
根據中國銀監會、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銀監發〔20__〕26號),為規范校園貸管理,未經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批準設立的機構不得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現階段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業務。
現階段的措施:一是不要參與校園網絡借貸業務;二是要注意防范線下貸款風險。
“理性消費 拒絕網貸”倡議書 篇5
同學們:
根據銀監會、教育部等部委和重慶市委辦公室廳的通知要求,現階段一律暫停網貸信息中介機構開展高校在校學生網貸業務,禁止小額貸款公司發放校園貸;未經批準,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進入高校宣傳推廣信貸業務和為高校在校學生提供信貸服務。不良網貸打著“互聯網+金融”的旗號,以無抵押、利息低、審核松、放款快為誘餌,以培訓貸、回租貸、刷單貸、美容貸等形式,以虛假宣傳誘導大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不僅影響大學生正常學業,也讓一些家庭背負沉重債務,甚至家破人亡。
同學們,為了保護好自己及他人的財產安全乃至人身安全,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理性消費,抵制網貸,弘揚正能量,建功新時代,爭做向上向善、勇于攀登的三峽學子!具體來講,希望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六點:
1.不參與不良網貸活動,不充當不良網貸的宣傳員和代理人;不使用個人信息替他人進行網貸,也不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為自己進行網貸。
2.增強網貸業務甄別和抵制能力,不盲目信任網貸,警惕熟人推銷,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3.如需貸款,必須與家人協商,選擇正規合法的金融機構,自覺按期還款。
4.摒棄攀比心理,自覺糾正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品質。
5.主動學習金融和網絡安全知識,提升防范能力,切勿隨意填寫和泄露個人和他人信息。
6.拒絕不良網貸,刻苦學習,全面發展,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社會和國家,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祝同學們學習進步,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