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低頭族”倡議書(通用3篇)
“告別低頭族”倡議書 篇1
全校共青團員、青年學生: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個人電腦日益普及,我們在享受網絡帶來的通訊便捷和休閑娛樂之際,也不禁發現:人群中特別是廣大青年中出現了大量隨時隨地聊qq、發微信、刷微博、玩游戲的手機低頭族以及“鼠”不離手的網游大俠和淘寶淘到手抽筋的網購迷。
青年學生上課玩手機、宿舍玩電腦,吃飯玩手機、無聊上網吧等現象日趨嚴重,青春的大好年華在低頭和指間慢慢流逝。而當我們在惋惜某17歲女生邊玩手機邊走路以致掉入深坑喪命的同時,“一事驚醒夢中人”,青年朋友們,我們還不應該好好反思這一切嗎?為此,南通紡院團委、學生會聯合向全校青年發出如下倡議:
1.專注,打造“無手機”課堂。優良的學風是高校永恒的追求,更是青年學生學業有成的重要保證。讓我們在上課時果斷關機,聚精會神的聽講、如饑似渴的求知,既要學知識,更要學習“學知識”的思維和方法,努力成為自己專業領域的行家里手,堅守內心對學業的崇敬,抵制五光十色的誘惑,還課堂一方寧靜。
2.交流,虛擬和現實理性劃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刷屏。”我們希望這句玩笑話不要成為現實。多與親朋好友話話家常、聊聊心里話,和同學們多搞點聯誼活動,在談笑風生中感受現實人生的美好,下課途中,出門在外,活動之中,停止手機瀏覽,讓雙眼放松。我們要養成文明上網、理性讀網、科學用網的習慣,絕不沉迷網絡,被其奴役,使網絡成為自己學習進步、健康成長的助推器。
3.閱讀,沖向圖書館改變人生。網上快餐式的瀏覽永遠代替不了閱讀書籍對人的性情陶冶和成長進步的作用,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我校圖書館內藏有印刷圖書46萬冊,現刊700 多種,報紙100多種。“腹有詩書氣自華”,同學們在閑暇之時,應該大踏步的走進圖書館,多讀書,愛上讀書,愛上思考。想成為一個有魅力有氣場的青年嗎?那么,讓我們從今天起抬起頭來,放下鼠標,沖向圖書館,品味書香。
4.文體公益,健康幸福生活一輩子。同學們,讓我們把腳步從宿舍樓邁出去,從校園邁出去,少一些宅男宅女,多一些活力活氣,少一些電子游戲,多一些籃羽乒足,少一些網上購物,多一些文藝活動,少一些浮躁驕奢,多一些扶貧助困,依靠扎扎實實的實踐,把自己的意志品質磨礪、素質能力練硬。青年是早上的太陽,我們要帶頭健體,“野蠻其體魄”,把參與體育、鍛煉身體作為一種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日積、月累、歲進,儲備好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革命本錢”。
青年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善用手機、電腦,擺脫對手機、電腦的依賴;讓我們“不當低頭族,拒絕鼠標手”,抬起頭來,關閉電腦,呼吸新鮮空氣,聆聽鳥兒歌唱,微笑與人交往,體驗美好生活。
“告別低頭族”倡議書 篇2
___:
當初,我們懷著青蔥的理想和無限的憧憬走入大學的殿堂,也夢想著可以在其中收獲知識和理想,但是當日復一日的單調的生活將我們原先的熱情漸漸澆滅,我們開始麻木在雖然枯燥卻意義非凡的學習生活中。
先賢愛因斯坦曾說:“我害怕有一天,科技會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能不說這已經快成為現實。而更嚴重的是,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在課堂之上,竟用手機代替了學習。
許多老師在課間看見這種情況,都會很感慨的說:“像我們上大學的時候,大學課堂是多么神圣啊,所有人都盯著老師看。”不難從中聽出老師語氣中的落寞。大學生是一群有知識的群體,我們起碼做到的一點,是尊重。我們應該明白,當我們坐在講臺下,邊玩手機邊老師講一節課,也許老師需要在課下準備三天;我們上的漫不經心的上完一本書,也許老師需要寫厚厚的三本教案。老師的辛勞、汗水也許換不來所有同學的成才,但是理應換來同學的傾聽和禮貌。
更何況,我們不該忘記我們的初衷,當初我們剛步入大學校園時對自己心所說的一番話。我們也許都會都會安慰或者欺騙自己:“高中那么累,大學是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反正大學還有好久才回結束,什么知識不知識的,到了工作崗位也許都不會用。”但還記得今年六級英語等級考試的作文題目嗎—— “‘how to do well at school without studying is over there in the fiction section’”我們大學生的職責就是學習,如果我們連本職工作都無法做好,到了社會,我們憑什么說我們可以“一屋不掃即可掃天下?”。況且,如果我們虛度青春,學習不到任何知識,當我們步入社會,回首大學四年匆匆的時光,我們是否會后悔當初的任性無知?
課堂上,我們理應抬起頭,看著整齊的板書,而不是用震動,流量替代良師和智慧。要知道,也許你手中薄薄的幾頁紙,是無數人汗水的結晶,將來,也許是你成才成功的基礎。
所以放下手機吧,何不讓手機遠離課堂。
在此,水工13-2班全體同學鄭重發出倡議:為了正學風,求知識,讓手機遠離課堂,在每節課前,將手機關機或者調成靜音狀態,不在課堂上使用手機,或者將手機放入特制的掛袋中,下課后取回。
知識的海洋,郁郁的理想,我們在大學,收獲的該是充實的時光。
倡議人:___
時間:____年__月__日
“告別低頭族”倡議書 篇3
共青團員、青年學生們: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個人電腦日益普及,我們在享受網絡帶來的通訊便捷和休閑娛樂之際,也不禁發現:人群中特別是廣大青年中出現了大量隨時隨地聊QQ、發微信、刷微博、玩游戲的手機低頭族以及“鼠”不離手的網游大俠和淘寶淘到手抽筋的網購迷。
青年學生上課玩手機、宿舍玩電腦,吃飯玩手機、無聊上網吧等現象日趨嚴重,青春的大好年華在低頭和指間慢慢流逝。而當我們在惋惜某17歲女生邊玩手機邊走路以致掉入深坑喪命的同時,“一事驚醒夢中人”,青年朋友們,我們還不應該好好反思這一切嗎?為此,我委向全體青年發出如下倡議:
1.專注,打造“無手機”課堂。優良的學風是學校永恒的追求,更是青年學生學業有成的重要保證。讓我們在上課時果斷關機,聚精會神的聽講、如饑似渴的求知,既要學知識,更要學習“學知識”的思維和方法,努力成為自己專業領域的行家里手,堅守內心對學業的崇敬,抵制五光十色的誘惑,還課堂一方寧靜。
2.交流,虛擬和現實理性劃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刷屏。”我們希望這句玩笑話不要成為現實。多與親朋好友話話家常、聊聊心里話,和同學們多搞點聯誼活動,在談笑風生中感受現實人生的美好,下課途中,出門在外,活動之中,停止手機瀏覽,讓雙眼放松。我們要養成文明上網、理性讀網、科學用網的習慣,絕不沉迷網絡,被其奴役,使網絡成為自己學習進步、健康成長的助推器。
3.閱讀,沖向圖書館改變人生。網上快餐式的瀏覽永遠代替不了閱讀書籍對人的性情陶冶和成長進步的作用,這已是不爭的事實。“腹有詩書氣自華”,同學們在閑暇之時,應該大踏步的走進圖書館,多讀書,愛上讀書,愛上思考。想成為一個有魅力有氣場的青年嗎?那么,讓我們從今天起抬起頭來,放下鼠標,沖向圖書館,品味書香。
4.文體公益,健康幸福生活一輩子。同學們,讓我們把腳步邁出去,少一些宅男宅女,多一些活力活氣,少一些電子游戲,多一些籃羽乒足,少一些網上購物,多一些文藝活動,少一些浮躁驕奢,多一些扶貧助困,依靠扎扎實實的實踐,把自己的意志品質磨礪、素質能力練硬。青年是早上的太陽,我們要帶頭健體,“野蠻其體魄”,把參與體育、鍛煉身體作為一種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日積、月累、歲進,儲備好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革命本錢”。
青年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善用手機、電腦,擺脫對手機、電腦的依賴;讓我們“不當低頭族,拒絕鼠標手”,抬起頭來,關閉電腦,呼吸新鮮空氣,聆聽鳥兒歌唱,微笑與人交往,體驗美好生活。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