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出行倡議書(精選3篇)
低碳生活出行倡議書 篇1
為大力推進我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工作,努力打贏整治交通擁堵、無序停放亂象攻堅戰,作為黨員應該走前頭、做表率,為此,縣委組織部、宣傳部向全縣黨員發出如下倡議:
一、爭做“綠色出行”的倡導者
城市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維護城市生活環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全縣黨員要帶頭牢固樹立“綠色出行”意識,積極倡導“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的出行理念,將“低碳環保、綠色出行”生活方式變為一種生活態度,給我們的城市減負,給我們的道路減壓。
二、爭做“綠色出行”的踐行者
全縣黨員要率先垂范,帶頭選擇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上下班,居住地離工作單位較近的`,帶頭不開車上下班。切實減少城區交通擁堵,有效緩解車位緊張,徹底改變無序停放亂象,讓我們共同享受暢通、有序、健康、文明的城市生活。
三、爭做“綠色出行”的宣傳者
全縣黨員要通過多種形式向家人、親屬、朋友、同事等廣泛宣傳“綠色出行”的重要意義,積極推行科學、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帶動影響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讓“綠色出行”成為社會的時尚,讓我們的城市多一絲綠色,多一路暢通,多一份文明。
全縣黨員,綠色出行、始于足下,文明交通、有賴你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綠色出行,讓城市更有序,環境更優美,生活更舒暢!
低碳生活出行倡議書 篇2
廣大市民朋友們:
當城市里的汽車川流不息,道路擁擠不堪時;當昔日江南水鄉空氣污染,藍天白云難以再繼時;當駕車出行不再方便快捷時;當我們的腰椎、頸椎突感不適時,我們需要尋求一種綠色、環保、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
溫州市以“六城聯創”為龍頭,提出了“三生融合、幸福溫州”總目標,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我們溫州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低碳文明的交通是城市文明的縮影,它不僅能反映出城市的文明程度,更能折射出廣大市民的文明素養,和諧的城市交通環境,離不開我們每一位市民的參與。值此“9·22”世界無車日暨鹿城公共自行車啟動儀式,我們積極踐行使命,倡導低碳出行、健康出行、綠色出行、文明出行,并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爭做綠色出行的先行者。在生活和工作中優先選擇綠色健康出行,外出盡量徒步行走、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倡議“1公里內步行、3公里騎車、5公里坐公交”的綠色出行方式,為減少尾氣排放污染和城市擁堵,推動節約能源和改善城市環境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二、爭做文明出行的倡導者。通過參與活動,我們努力提高文明謙讓意識,主動加入到活動中來,倡導文明出行,文明行車、停車,不占用非機動車道。積極向身邊的人宣傳“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風尚,人人爭做文明出行的宣傳者、推廣者、倡導者。
三、爭做幸福溫州的建設者。樹立起城市主人翁意識,以創建“三生融合、幸福溫州”為己任,勇當時代先鋒、爭做創優典范,身體力行弘揚新風、倡導文明,把溫州打造成真正的溫暖之州、幸福之城!
市民朋友們,讓我們人人參與、從我做起,讓我們的家園多一些綠色,多一路暢通,多一點文明,多一份健康,多一份幸福。倡綠色出行,做文明市民,我們一起行動吧!
低碳生活出行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為喜迎xx大,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優化校園周邊環境和秩序,推進立德樹人工程,共建美麗宜居,我校現發出如下倡議:
文明入學倡步行。入學半徑500米(路附近)以內的小學生、1000米(路附近)以內的初中生,建議采取步行方式上放學;超過該距離的采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放學。
文明接送守規矩。禁止帶學生在校門口小攤販上買早點。騎車接送學生,不得在校門口上下車,所用車輛請在指定區域有序停放。家長盡量不使用小轎車接送學生,如因離家遠等原因確需駕車送學的,車輛不得駛入小路,讓孩子步行一小段路。接學生時,家長按時到放學點等候,以免擁堵校門。
文明服務顯擔當。家長主動參與學校志愿服務活動,擔任“交通疏導員”,在上放學的.高峰期引導家長在規定的位置停放非機動車,勸說車輛盡快駛離校門口;擔任“秩序維護員”,協助保安和值班干部做好門前秩序維護,引導家長在指定位置接送學生;擔任“疫情防控宣傳員”,倡導家長自覺遵守學校封閉式管理制度,不隨意進出校園,佩戴口罩接送孩子,不在校門口聚集,自覺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擔任“校園周邊環境監督員”,協助勸離流動商販、非機動車輛,參與撿拾果皮紙屑和垃圾雜物。
文明守法顯素養。遵守交通規則,開車禮讓行人,騎車或步行走斑馬線。遵守社會公德,不大聲喧嘩,不亂扔亂丟,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共場所抽煙,疫情防控常態下倡導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不扎堆交談。
舉手投足展示素質修養,一言一行彰顯文明形象。讓我們爭當城市文明交通的共建者、參與者、維護者,勇做綠色出行的踐行者、宣傳者、監督者,共創文明生活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