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圣誕節倡議書范文(精選11篇)
關于圣誕節倡議書范文 篇1
廣大市民朋友:
每年12月24、25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平安夜、圣誕節,近年來,部分市民特別是一些青少年朋友曲解了過節的意義,把“平安夜”當作“狂歡夜”,把“圣誕節”當成“狂歡節”,導致許多不文明的現象發生,這與我市“全國文明城市”的榮譽稱號不相適應。為此,市文明辦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一、增強自信,傳承文化。
中華民族有著豐富厚重的傳統文化,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承載著我們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是我們寶貴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我們要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持文化自信,過好自己的節日,做優秀民族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承者。
二、遵守秩序,文明出行。
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倡導綠色出行。不闖紅燈,不跨越交通護欄,不亂穿馬路,不占用公共通道。在圣誕節期間,停用或少用機動車,爭做綠色出行、文明交通的參與者。
三、愛護環境,尊重他人。
自覺抵制亂扔雜物、隨意使用噴霧彩帶等噴灑物品,避免給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避免妨害公共安全、影響交通秩序、污染環境和破壞公共設施等情況發生。
四、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樹立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節儉新風。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精神,保持艱苦樸素作風,提倡光盤行動,摒棄舌尖上的浪費,減少節日禮品的購買和贈送,多用電子賀卡等環保方式傳遞友情、親情,減少紙制品的使用。
五、做好防護,保持距離。
養成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等良好行為習慣,外出時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保護自身及他人的健康。不握手、不擁抱,咳嗽、打噴嚏要掩口鼻。去商場超市時,避開高峰、分散購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分散就座、隔出空位。公園景區景點游覽時,錯峰進入、間隔排隊。
市民朋友們,春城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讓我們攜起手來,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文明過圣誕,為建設文明昆明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
20xx年xx月x日
關于圣誕節倡議書范文 篇2
親愛的小伙伴們:
大家好!12月24日晚上是平安夜,12月25日就是圣誕節。此時此刻,有一些不得不說的話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上次放假回家,我在逛商城的時候,遠遠地就看到一個巨型圣誕樹擺在商城門口,各家店鋪的門窗上也都已經貼上了圣誕老人的貼畫,商場里燈火通明,小商品琳瑯滿目,我不由想到:還有一月之久,有必要這么早準備嗎?可現實情況又讓我改變了想法,真的有不少顧客購買圣誕帽、圣誕襪,收到圣誕老人的邀請進店吃飯。而到了最近,身邊的同學也是言必圣誕,談必洋節了。看來商家的確沒有做無用功,他們借此吸引了顧客,擴大了銷售,真正是投其所好!
然而,所謂圣誕節,是西方國家在圣誕節虔誠禮拜,感恩上帝,過后則歡聚慶祝,享受節日。而我們在“共享”西方節日,卻只收到其表面信號。我們同聚狂歡,瘋狂購物,甚至很多沒有經濟收入的未成年人也跨入高額消費的行列。一個節日,不只有外在的形式,更有其精神的內核。西方信徒享受了自己的節日無可非議,而我們卻只是“拿來”了其節日文化中最表層劃的一面,成為了消遣自我的方式。過節,難道真的只是喝可樂,吃薯條,看好萊塢大片?情人節、愚人節、萬圣節,節節升高;端午節、重陽節、甚至春節,各個走低。真的是時候思考我們過洋節能得到什么,又能守住什么了!兜兜轉轉,缺失文化自我,最終只能落得個娛樂至死的下場罷了。我們駭異于生物入侵對于生態系統造成的危害,殊不知文化入侵尤甚!當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被外來文化漸漸侵蝕時,大多的人們在毫不知情間也就束手投降了!
不可否認,西方文化有其獨特的魅力,可生活中如果沒有堅守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我們失去的不只是沉甸甸的“傳家寶”,更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我們也許做不到魯迅先生“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激憤情懷,也未必能做到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責任擔當,然而只要我們心懷偉大祖國,堅守傳統文化,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海,就可以去期待中華文化美的勃發,那是不輸于任何一種文化的博大!想一想,冬至剛過,你是否跟媽媽通過電話,問一聲“咱家包餃子了嗎?”臘八將至,可不可以囑咐爸爸一句“記得喝臘八粥哦!”簡短的問候,溫暖的不只是父母的心,更有漸行漸遠的處于隆冬中的傳統文化。
再想想,圣誕節是西方的年節,而提及過年,咱們可是有長達月余的年節文化:“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 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鄰里街坊串親戚,磕頭拜年發紅包,到了十五吃元宵,更把花燈鬧一鬧,二月二,驚蟄到,新年迎來新面貌!老話說,不過二月二,就都是在年里,也許對今天的我們而言,做不到這樣了,但是能過到十五,我想也就足夠了!這是中國人除舊迎新、祈福豐年的盛大節日,這是華夏兒女全家團圓溫暖彼此的時刻。我們沿著先輩的口口相傳的年歷歌,尋找屬于咱們自己的年味,傳承甚至是發揚、創新,這才是我們應該執著和堅守的民族文化。文化傳承的擔子需要我們齊心挑起,共筑華夏文明綿延不絕。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寫道:“我不敢對我們過于龐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彼麍讨谥腥A文化而游覽了大半祖國,他秉承著一種文人固有的堅持,一種文人特有的“天真”。對民族文化飽含著深情的敬意,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助力著文化長城,而作為民族希望二中學子的我們能做些什么呢?是不是應該接過文化傳承的使命接力棒,做好我們力所能及之事呢?
歲月的風霜不會凋零一個個美好的記憶,歷史的滄桑亦不會黯淡一幕幕執著的堅守。傳統文化會告訴我們民族的未來在哪里。先輩們從來不拒絕外來文化,但也不會對本民族文化妄自菲薄。吾輩青年當抱璞守正,吐故納新,真正把情感付諸行動。沒有經濟收入、還沒有創造價值的我們要理性對待洋節文化,不要盲目慶祝、大肆花銷,就讓我們擦亮雙眼辨別商家的誘惑,不跟風狂歡圣誕,做一個有思想的二中學子,以匹夫有責的精神承擔文化傳承的責任,堅守國人不滅的精神圖騰吧!
倡議人:
20xx年xx月x日
關于圣誕節倡議書范文 篇3
青年朋友們:
轉眼間又到了圣誕節平安夜了,西方圣誕節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親友團聚的溫馨畫面——家人各自戴著火紅的圣誕帽,圍著熊熊的爐火,面對圣誕樹上的彩燈,相互祝福。
在中華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融下,圣誕之夜為青年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一道亮麗的色彩。然而近年來,西安市區的“平安夜”越來越不平安,人們盲目地大量涌向街道,城區主要道路人頭攢動,魚龍混雜,一些人以行人為襲擊目標,砸雞蛋、撒面粉、噴飛雪、灑彩帶……毀壞公共設施,破壞城市環境,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治安,同時也出現了“平安夜制造垃圾破記錄”式的現象。平安過好平安夜,文明過好圣誕節,讓我們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理性過“洋節”,文明過圣誕,共同建設美麗家園。為此,官微君向全校師生、青年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1.平安過圣誕。節日期間盡量減少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活動,避免給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不妨害公共安全,不影響交通秩序。
2.文明過圣誕。珍愛自己、尊重他人,文明守禮、相互謙讓,不盲從、不媚外、不跟風,不亂扔雜物。
3.增強自信,傳承文化。中華民族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在學習西方文化中不忘傳承中華文明,做優秀民族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承者。
倡議人:
日期:
關于圣誕節倡議書范文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20xx年已經接近尾聲,在過去的一年中,每個學生都在學校這樣一個集體中成長進步,不管從學識水平還是從做人的能力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一個較大的提高。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值得欣喜的,我們很多同學都希望能在過元旦圣誕的時候,向自己的老師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感恩老師,感恩校園,這是我們這個社會所提倡的,也是學校提倡的。但是近年來校園中買禮物送教師,學生以個人名義集體名義買賀卡送老師、同學互贈的現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勢,這是我們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違背教育初衷的。這樣做既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也助長了社會不良風氣的蔓延。
圣誕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就如我國的春節一樣。但是近年來我們校園里過圣誕節的風氣有蔓延趨勢,我們對國外的傳統文化要有所了解這是應該的,但是我們不倡導盲目跟從,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才是我們需要發揚光大,繼承傳播的。從20xx年開始,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將成為法定假日,這也正說明了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宣揚才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要努力的方向。
因此,我們倡議全體師生本著感恩節約過元旦,繼承民族傳統文化的原則能夠做到以下幾點:
1、不買禮物賀卡送老師親友同學。
2、倡議以寫感恩日記習作,做科技小制作。做電子賀卡。編排小節目等形式表達對學校,對老師,對父母,對同學的感激之情。
3、不過圣誕節平安夜等國外傳統節日,繼承發揚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
4、不以過節為名在校園內噴灑懸掛節日裝飾物品。
5、向周圍的親友學習民族傳統文化,不盲目跟從過其他國家的傳統文化節日。
老師們,同學們,熱愛祖國就是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祝愿大家在20xx年取得更大的進步,祝愿大家日有長進。學業有成。讓我們帶著一顆感恩的心走進20xx,去迎接新的挑戰。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圣誕節倡議書范文 篇5
廣大市民朋友們:
今年的圣誕節恰逢周末,許多市民會選擇外出參加休閑娛樂活動。去年平安夜,城出行“豪堵”情況,今年的圣誕節出行也令人擔憂。鑒于城區部分路段正在維修,加上節日期間外出購物、聚會、夜間活動的交通高峰疊加,城區將面臨巨大的交通壓力。為了能夠在圣誕節期間,有一個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
在此,我們向全體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文明行路。走路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要靠路邊行走。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不闖紅燈。通過路口或橫過道路時,要走人行橫道或過街設施,不跨越交通護欄,不亂穿馬路。橫過道路首先要停下來,先左看,后右看,再左看,確認安全后通過。
二、文明騎車。騎自行車要在非機動車道行駛,不闖入機動車道,不逆向行駛。騎自行車不載人,更不要在車后架站人,不扶身并行、追逐打鬧、曲折行駛或突然猛拐,不雙手離把或單手離把騎行。要遵守交通信號燈的指示,不闖紅燈。橫過車道要下車推行,并從人行橫道或過街設施通過。
三、文明駕駛。駕駛機動車時請謹慎駕駛,按燈停走、按道行駛、按線通行、按位停放,時刻注意保持安全行車車距,系好安全帶,不爭道、搶道、占道,不亂停亂放、亂掉頭,不闖紅燈,不酒后駕駛、不疲勞駕駛,開車時不撥打、接聽手機。
四、綠色出行!白栽竿q偅G色出行”,我們向全體車友們發出倡議,在圣誕節期間,停用或少用機動車,自覺選擇公共交通工具,選擇“拼車”、選擇自行車或步行等方式出行,為城市道路“減壓”盡一份力,爭做綠色出行、文明交通的參與者。
我們希望xx人民積極行動起來,告別不文明的交通行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讓我們攜起手來,讓交通更暢通、更有序、更文明,讓生活更和諧、更美好!
倡議人:
日期:
關于圣誕節倡議書范文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暢享生活快樂,是全體師生的美好愿望;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更是我們的共同追求。像春節這樣的傳統習俗是祭奠先祖、歡樂祥和的節日,但今日很多地方變了“味”,燒紙錢、放鞭炮等俗愈演愈烈。又如西方的圣誕節,也變味了,變成了扔雞蛋、擲灰面、噴飛雪的節日。在節日過后垃圾亂倒、市政設施遭到損壞。出現的這些不和諧的現象,是我們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學校特向全體同學倡議:
一、講文明,樹新風,構建和諧校園。在校內外要嚴格要求自己,嚴禁各種不文明行為,爭當文明使者,要充分展現出我校學生的文明形象,為建設和諧校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遵紀守法,自覺抵制賭博和迷信行為,嚴禁瀏覽不良網絡、手機信息,做一名知法、守法、護法的學生。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做到鄰里團結、家庭和睦、尊老愛幼,讓全社會都感受到和諧社會的溫暖。
三、外出要注意交通安全,提高安全防范意識。要在交通、人身財產安全等方面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不要貪小便宜,慎防上當受騙。注意防火、防盜、防爆;遵守交通安全規則。嚴禁小學生燃放煙花爆竹。
四、注意飲食衛生,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作息要有規律,飲食要有節制,不到無牌無證的飯店就餐,不吃野生動物,嚴防病從口入。
五、崇尚節儉,注重節約。發揚勤儉節約傳統美德,摒棄搞攀比、講排場、比闊氣的不良風氣,反對大手大腳、揮霍浪費以及奢侈享樂之風。
六、崇尚安康,歡樂祥和。共同營造平安是福的良好氛圍。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相信全體同學一定能夠“傳承禮讓、延續文明”,安全度假、文明過節。
倡議人:
關于圣誕節倡議書范文 篇7
市民朋友們:
12月24日、25日是西方國家宗教節日平安夜、圣誕節。為此,特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文明過圣誕的倡議:
一、增強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承載著我們共同的`文化記憶。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移風易俗,不跟風、不崇洋、不攀比,過好我們自己的節日,弘揚共筑美好生活夢想的時代新風,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承者。
二、提高文明素養,自覺遵守社會公序良俗。
踐行《昆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提倡文明守禮,遵守社會公德,不使用噴霧彩帶等噴瓶、不燃放違禁用品、不闖紅燈、不跨越交通隔離欄、不亂穿馬路、不占用公共通道、不亂扔垃圾,堅決向不文明行為說不,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增添自己的一份力。
三、關愛尊重他人,營造平安祥和節日氛圍。
尊重民族習慣和宗教信仰,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平等交流,促進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鞏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信教群眾應發揚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在宗教活動場所和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場所文明有序過節,共同營造和維護平安、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倡議人:
20xx年xx月x日
關于圣誕節倡議書范文 篇8
全縣廣大市民:
圣誕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文明過好圣誕節,平安過好平安夜,歡樂的同時不忘記遵守道德和法紀,不發生不安全和不文明行為。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理性過“洋節”,“圣誕不剩垃圾、歡樂不忘文明”。為此,縣文明辦倡議:
一要平安過節。
圣誕節期間盡量減少到人群容易聚集的.地方活動,避免給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避免妨害公共安全、影響交通秩序、污染環境和破壞公共設施等情況發生,避免和他人產生矛盾或糾紛,如發生問題應當采用法律途徑解決。
二要文明過節。
踐行《昆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提倡文明守禮、尊重他人、相互謙讓,不盲從、不媚外、不跟風,不參與過激的聚集狂歡活動。不亂扔雜物和隨意使用“飛雪”、“噴霧”、“彩帶”等噴灑物品,不燃放違禁用品。遵守秩序,文明出行,綠色出行,爭做文明交通的參與者。
三要綠色過節。
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嚴禁在節日中搞攀比、講排場、比闊氣的不良風氣。減少節日禮品的購買和贈送,多用電子賀卡等環保方式傳遞友情、親情。不大吃大喝,提倡文明用餐。
四要傳承文化。
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承載著我們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是我們寶貴的文化資源。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移風易俗,不跟風、不崇洋、不攀比,過好自己的節日,做優秀民族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承者。
富民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講文明樹新風,共建整潔有序公共環境,同育文明禮讓社會風尚。確保過一個平安、文明、和諧的平安夜、圣誕節。
倡議人:
20xx年xx月x日
關于圣誕節倡議書范文 篇9
廣大市民:
今年的圣誕節恰逢周末,許多市民會選擇外出參加休閑娛樂活動。去年平安夜,城出行“豪堵”情況,今年的圣誕節出行也令人擔憂。鑒于城區部分路段正在維修,加上節日期間外出購物、聚會、夜間活動的交通高峰疊加,城區將面臨巨大的交通壓力。為了能夠在圣誕節期間,有一個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
在此,我們向全體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文明行路。
走路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要靠路邊行走。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不闖紅燈。通過路口或橫過道路時,要走人行橫道或過街設施,不跨越交通護欄,不亂穿馬路。橫過道路首先要停下來,先左看,后右看,再左看,確認安全后通過。
二、文明騎車。
騎自行車要在非機動車道行駛,不闖入機動車道,不逆向行駛。騎自行車不載人,更不要在車后架站人,不扶身并行、追逐打鬧、曲折行駛或突然猛拐,不雙手離把或單手離把騎行。要遵守交通信號燈的`指示,不闖紅燈。橫過車道要下車推行,并從人行橫道或過街設施通過。
三、文明駕駛。
駕駛機動車時請謹慎駕駛,按燈停走、按道行駛、按線通行、按位停放,時刻注意保持安全行車車距,系好安全帶,不爭道、搶道、占道,不亂停亂放、亂掉頭,不闖紅燈,不酒后駕駛、不疲勞駕駛,開車時不撥打、接聽手機。
四、綠色出行。
“自愿停駛,綠色出行”,我們向全體車友們發出倡議,在圣誕節期間,停用或少用機動車,自覺選擇公共交通工具,選擇“拼車”、選擇自行車或步行等方式出行,為城市道路“減壓”盡一份力,爭做綠色出行、文明交通的參與者。
我們希望xx人民積極行動起來,告別不文明的交通行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讓我們攜起手來,讓交通更暢通、更有序、更文明,讓生活更和諧、更美好!
倡議人:
20xx年xx月x日
關于圣誕節倡議書范文 篇10
同學們:
圣誕節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這一天,信徒們在家里擺上圣誕樹,并有向親友報佳音、唱圣誕歌、化裝成圣誕老人向兒童贈送禮物等活動。意為安康、祥和、關愛,現在已演變成西方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浇掏娇梢赃^圣誕節,一般人也可以過圣誕節,我們要了解圣誕節的含義,尊重宗教習俗。但是我們有些同學在對西方圣誕文化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曲解了過節的意義,將“平安夜”變成了“狂歡夜”、“狂暴夜”,導致許多不文明的現象發生,如用雞蛋、面粉亂砸亂撒,公路被堵,草坪被毀,甚至有人還被砸傷、踩傷,這些都與和諧社會建設的目標背道而馳,嚴重影響了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形象。為此,學院團委、學生會、社團聯合會、志愿者協會共同向全院同學發出倡議:
理性過洋節,告別一切不文明行為。自覺抵制亂扔面粉雞蛋、隨意噴灑飛雪彩帶、損害基礎設施、妨害公共安全、影響交通秩序等不良行為。我們過圣誕節的目的,是為了放飛心情,愉悅心境,體現關愛,促進和諧。如果狂吃狂飲,酒后滋事;如果狂玩狂樂,恣意妄為,往往會造成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一旦超越了道德和法紀的“雷池”,必將受到法律的懲罰,那就得不償失了。
傳承文明,彰顯文明遵義美好形象。過“洋節”固然無可厚非,我們更應該過好“我們的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這樣更能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中華文明,體現自身文化特色,彰顯中華文明悠久厚重的歷史。
保護環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草坪綠地須愛護,不要隨意去踩踏;面粉、雞蛋是糧食,不要隨意來拋灑;公共秩序須維護,狂歡要把他人來照顧;不亂扔、不亂噴,講文明、講衛生。
城市文明從我做起,我們是青年大學生,是遵義形象,希望同學們積極響應理性文明過圣誕的倡議,不跟風、不盲從,說文明話、做文明事、做文明人。
讓我們攜起手來,理性過洋節,文明過洋節,展現當代青年良好形象,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構建和諧新遵義作出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圣誕節倡議書范文 篇11
市民朋友們:
一年一度的圣誕節即將來臨,市文明辦、市“三創辦”謹向大家發出如下倡議:
文明理性過圣誕,告別不文明行為。理性看待異域文化,不盲從、不媚外、不跟風。不參與圣誕節的.聚集狂歡活動,自覺抵制亂扔面粉、雞蛋、隨意噴灑飛雪彩帶、損害基礎設施、妨害公共安全、影響交通秩序等行為。
增強文化自信,傳承優秀民族文化。中華民族有著豐富厚重的傳統文化,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這些傳統節日承載著我們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是我們寶貴的文化資源,我們要過好自己的節日,做優秀民族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承者。
xx是我家,文明創建靠大家。讓我們攜起手來,理性過節、平安過節、文明過節,為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共建“和諧?美麗”作出應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