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節倡議書(精選7篇)
拗九節倡議書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農歷正月二十九,是福州特有的民間傳統“拗九”節,在這特殊的節日來臨之際,校團委、大隊部、學生會鄭重地向全體同學發出“濃濃拗九節,深深感恩情”的倡議,具體如下:
一、尊老方面要做到:
1、與父母經常溝通。
尊重父母的意見和教導,與父母保持密切的關系,經常把自己的生活、學習、思想情況告訴父母。
2、在對長輩的禮儀上做到“三忌”。
(1)在長輩面前忌“搶”。進餐時不搶先用筷夾菜。
(2)在長輩面前忌“野”。當長輩說的話不符合實際時,切忌失態地說些失禮的話。
(3)在長輩面前忌妄自尊大。對長輩應謙虛有禮,不能直呼其名。
3、正確使用稱呼。
比自己父母輩份大的,稱呼:爺爺、奶奶;與自己父母同輩,但歲數大的,稱呼:伯伯、伯母;與自己父母年齡相仿或比父母小的,稱呼:叔叔,阿姨。
二、愛老方面要做到:
1、開展煮粥送粥體驗活動。
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學煮拗九粥,并將親手煮的拗九粥獻給長輩、親人,傳達濃厚的感恩之情。
2、關心長輩的健康。
長輩勞累時,應主動幫助或請他們休息;要力所能及地承擔家務勞動。當長輩情緒不佳時,要格外小心謹慎,要理解他們的煩躁心情,切忌與他們爭執。
3、理解長輩。
長輩因為年紀大,說話比較嘮叨,我們做小輩的不該有厭煩情緒,也不應粗暴地打斷他們的絮語,要充分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
4、體諒父母。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犯了錯誤受到父母的批評和責怪時,應該耐心聽完,不頂撞。應該明白他們是出于關心、疼愛的初衷,努力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
三、助老方面要做到:
1、積極參與家務勞動。
我們都是家庭的成員,應承擔必須完成的家務勞動,哪怕是吃飯時擺筷子,餐后洗碗筷、掃地,整理自己的房間,打掃家里的衛生,接待客人。不要光強調“自己的事自己干”,還要強調“家里的事情主動干”。
2、主動給長輩讓路、讓座。外出乘車、船,要主動助老,給長輩讓路、讓座。上下車時,扶他們上下車,或提拿物品。
3、及時幫助孤寡老人。對左鄰右舍的孤寡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給予尊重和照顧。當他們遇到困難時,要及時給予幫助。
四、積極參與感言孝事征集活動。
市教育局青少年宮將在拗九節期間開辟“濃濃拗九節,深深感恩情”活動專欄。全市中小學生可將自己參與的活動或身邊的關于敬老愛親的生動場景拍成照片上傳,并附上文字說明。
拗九節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正月二十九,是福州傳統節日--拗九節,它源于木連救母的傳說。木連十分孝順,常常給獄中的母親送食物,但總被獄卒吃掉。后來他想了個辦法,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塘和糯米熬成一碗碗粥,稱之為“拗九粥”,那粥黑不溜湫的,獄卒便不敢再吃了。于是在拗九節吃拗九粥的習俗就被流傳了下來。
孝道是我們中華五千年文化的沉淀,“黃香扇枕”、“臥冰求鯉”……有多少孝的故事在歷史中流傳,多少孝的故事吸引著世界各國,有人說,當今孩子被溺愛,對“被愛”漸趨冷漠,感恩之心在現在中國的80后、90后身上漸漸麻木。但我們說,不!我們要傳承中華的傳統美德!
同學們,我們的第一次啼哭,第一次走路,第一次開口喊“爸爸、媽媽”,那都是父母心里最深處的感動。父母的打罵,訓斥,也許都是因為他們愛子心切,用另一種方式表達的愛。在拗九節這個充滿親情的溫暖的節日里,我們還要想到自己的老師。他們總是起早貪黑,對我們諄諄教導,背后有多少不為人知的付出 !更令人感動的是我們的老教師 ,他們在崗位上兢兢業業了幾十年,到現在 ,還依然牽掛著我們,依然默默地奉獻著。
這樣的恩情和平凡而偉大的付出 ,也許對他們來說,只要一份進步的成績,只要一句體諒的話語,只要一熱騰騰的拗九粥……是的!也許一碗濃濃的拗九粥就包含了千千萬萬的話語和感動。
我們華倫中學也一直將感恩作為德育主題之一。每年,我校都會組織兩委干部、大隊委和志愿者開展這樣的活動。寒假期間,我們為雅容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獻愛心,和他們聊聊天,為他們剪剪指甲,獻上我們的表演。這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老人需要社會的關懷,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更應用感恩的心回饋社會,促進人與人間的和諧相處。
今天,我校將開展“一碗粥,一片情,敬老愛賢”的活動。我們的兩委干部、大隊委和志愿者將代表全校同學給學校的老教師、敬老院里的爺爺奶奶獻上一碗拗九粥,一份溫暖,一片深情。同時,我謹代表兩委干部 、大隊委和志愿者向大家發起倡議,讓大家用自己的方式為老師獻上一份祝福和問候,為父母和家中的老人做一件令他們感到溫馨的事,并積極參與學校的“一碗粥,一片情,敬老愛賢”的活動。
相信我們新一代青少年回饋給所有父母、老師、給社會的感恩的心,會讓社會充滿人文和諧和愛的氛圍,讓中華美德世代傳承!
拗九節倡議書 篇3
敬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農歷正月二十九是福州特有的民間傳統拗九節,為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高青少年學生文明素養,營造敬老愛親的良好氛圍,特倡導同學們開展“敬老助老、感恩父母”活動,倡議如下:
1、利用周末或空余時間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老人聊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日,聽老人講講年輕的事情,知道他們的愛好、興趣和愿望。
2、給老人們捶捶背,幫助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等。
3、請家長用手機或相機記錄孩子尊老愛老的活動圖片。
4、邀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2月19 日星期一參加由學校組織的“濃濃拗九節、深深感恩情活動。
拗九節倡議書 篇4
親愛的同學們:
在過幾天是正月二十九,是福州傳統節日--拗九節,它源于木連救母的傳說。木連十分孝順,常常給獄中的母親送食物,但總被獄卒吃掉。后來他想了個辦法,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塘和糯米熬成一碗碗粥,稱之為“拗九粥”,那粥黑不溜湫的,獄卒便不敢再吃了。于是在拗九節吃拗九粥的習俗就被流傳了下來。
孝道是我們中華五千年文化的沉淀,“黃香扇枕”、“臥冰求鯉”……有多少孝的故事在歷史中流傳,多少孝的故事吸引著世界各國,有人說,當今孩子被溺愛,對“被愛”漸趨冷漠,感恩之心在現在中國的青年人身上漸漸麻木。但我們說,不!我們要傳承中華的傳統美德!
同學們,我們的第一次啼哭,第一次走路,第一次開口喊“爸爸、媽媽”,那都是父母心里最深處的感動。父母的打罵,訓斥,也許都是因為他們愛子心切,用另一種方式表達的愛。在拗九節這個充滿親情的溫暖的節日里,我們還要想到自己的老師。他們總是起早貪黑,對我們諄諄教導,背后有多少不為人知的付出 !更令人感動的是我們的老教師 ,他們在崗位上兢兢業業了幾十年,到現在 ,還依然牽掛著我們,依然默默地奉獻著。
這樣的恩情和平凡而偉大的付出 ,也許對他們來說,只要一份進步的成績,只要一句體諒的話語,只要一熱騰騰的拗九粥……是的!也許一碗濃濃的拗九粥就包含了千千萬萬的話語和感動。
今天,我班將開展“一碗粥,一片情,敬老愛賢”的活動。我們的兩委干部、大隊委將代表全校同學給學校的教師、獻上一碗拗九粥,一份溫暖,一片深情。同時,我謹代表兩委干部 、大隊委向大家發起倡議,讓大家用自己的方式為老師獻上一份祝福和問候,為父母和家中的老人做一件令他們感到溫馨的事,并積極參與班級的“一碗粥,一片情,敬老愛賢”的活動。
相信我們新一代青少年回饋給所有父母、老師、給社會的感恩的心,會讓社會充滿人文和諧和愛的氛圍,讓中華美德世代傳承!
拗九節倡議書 篇5
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拗九節”來臨之際,幼兒園高度重視本次活動,精心設計活動方案,通過各項活動,引導幼兒了解重陽節,知道重陽節的相關知識;教幼兒學唱感恩歌曲等。
教育應來源于生活,并回歸于生活。幼兒園將開展一系列的尊老愛老的實踐活動,有以下建議,倡議家長配合:
1、和孩子一起為長輩制作一朵紅花,給老人一個擁抱,表演一個節目,并說一句祝福或感激的話語。
2、利用周末或空余時間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老人聊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日,聽老人講講年輕的事情,知道他們的愛好、興趣和愿望。
3、給老人們捶捶背,幫助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等。
4、請家長用手機或相機記錄孩子尊老愛老的活動圖片。
5、請中、大班級的幼兒邀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3月3日星期四參加由幼兒園組織的“濃濃拗九節、深深感恩情活動;同時也邀請小、中班的爺爺或奶奶來園參加活動。
以上建議請家長結合實際情況配合實施,老師希望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向長輩表達自己的愛,用實際行動感恩身邊的老人,讓老人們充分感受節日的親情溫暖和快樂。預祝所有的老人:節日快樂!身體健康!笑口常開!
金蕾鶴林幼兒園
拗九節倡議書 篇6
2月25日農歷正月二十九,又到了福州民間特有的傳統節日——"拗九節",也就是福州的孝順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對兒女的慈愛和照顧就象春天里的陽光一樣無法回報,但無法回報不等于不需回報。"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時光流逝,我們一天天長大,而父母卻一天天變老,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仿佛拉長了我們和父母之間的距離,可曾想過孝敬父母的感恩機會正從我們的指間慢慢溜走。
因此隨著拗九節的臨近,鰲峰街道向街道全體同仁和轄區居民發出倡議:倡議大家在拗九節臨近的這幾天擇機為父母親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來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可以是為父母煮一份香甜的拗九粥;和父母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為父母燒一份獨具孝心的飯菜;陪媽媽聊聊天說說話……
請用相機拍下自己為父母準備驚喜的過程,用文字記住自己在送上禮物時的激動,發微信和朋友分享感動父母,感動自己的心情,您也可以發送到郵箱,讓更多的人知道您的故事。
倡議人:鰲峰街道
20xx年2月22日
拗九節倡議書 篇7
親愛的居民朋友們:
農歷正月二十九,是福州傳統的節日---拗九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專門為家中的長輩熬制拗九粥,與老人們共享天倫之樂,因此,拗九節也是“孝敬日”,具有“孝老感恩”的涵義。“莫道桑榆晚,紅霞尚滿天”,老年人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一個幸福和-諧的社會不僅是物質繁榮的社會,也必須是真情洋溢的溫馨社會。因此,在這里我們向軍門社區的居民朋友發出倡議:
請孝敬家中的長輩,為家中的老人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梳一次頭、做一道菜等,讓老人切實感受到我們晚輩的孝心和敬意。請關愛孤寡的老人,盡自己的所能陪老人聊聊天、下下棋、散散步讓老人能實實在在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請禮遇身邊的老人,以兒女之心對待身邊的老人。用你們的燦爛笑容感染老人,與老人同樂,老人們的健康快樂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居民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加入尊敬長輩的行列吧!以真心敬老,以熱心愛老,以實際行動助老。讓一個個小小的好習慣支撐起閃光的美德,讓一個個默默的美德支撐起深厚的修養,構筑起時代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和-諧世界!讓天下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