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餐飲節約倡議書(通用3篇)
學校餐飲節約倡議書 篇1
全院老師、同學們: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糧食是人類生存之本,是經濟社會發展之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糧食產量大幅提高,依靠自己力量解決了十三億人的.吃飯問題。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損失浪費糧食現象也十分驚人,每年損失浪費的糧食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明確要求:浪費糧食的不良風氣必須堅決剎住。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深化“光盤行動”,節約每一粒糧食,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1、自覺樹立節糧光榮觀念,養成節約糧食的習慣;
2、在食堂購買飯菜時自覺排隊,不插隊,不擁擠;
3、按自己食量適量點餐,吃完所有飯菜,不浪費;
4、就餐時保持桌面地面衛生,餐后主動送還餐具;
5、注意就餐時語言和舉止文明,不喧嘩打鬧;
6、對周圍浪費糧食現象及時進行勸導、制止;
7、自覺服從食堂文明就餐勸導志愿者的勸導。
學校餐飲節約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伴隨著和煦的風,XX學院“文明守紀勤儉自強”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勤儉”又一次構成了校園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勤儉?浪費?這兩者不能不讓我們去深思。
在學院食堂中,您是否有過將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到餐桌上?是否將飯菜吃幾口就倒掉?學生會伙管會同學調查中發現,平均5位同學就有1位要倒掉小半碗飯菜,倒掉1/3碗飯菜的同學更多。不一會兒,泔水桶就裝滿了。看著滿桶滿桶的剩菜剩飯,實在令人感到可惜。
“請節約糧食”等大標語、警示牌在食堂中雖然掛在了醒目的位置,但糧食也難逃被浪費的厄運,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父母也許正在為全家人的一餐飯食而辛苦奔波?
糧食真的是這么充足嗎?事實上,在發展中國家,每5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X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全球每4秒鐘大約有1人死亡!社會糧食狀況令人心痛,這么多的人因饑餓正在死亡的邊緣徘徊,從根本上扭轉消費觀念、節約糧食值得我們當今大學生深思。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同學們,為了讓貧苦家庭早日遠離饑餓,讓我們繼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以勤儉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抵制奢靡腐敗之風,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做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帶頭人,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學校餐飲節約倡議書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家長朋友們: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為筑牢學校疫情防控安全防線,保障校園安全,我們每個人都要參與其中。為了守護每位同學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確保校園“無疫”,我們提出如下倡議:
一、嚴格落實校園管控要求
全體師生要嚴格遵守學校疫情防控的.相關規定,嚴格執行進校審批制度,落實身份查驗、測溫、亮碼(一碼三驗)、登記、佩戴口罩等五項流程,自覺接受學校網格化管理要求,主動做好日常健康監測、校舍通風環境消殺,一旦出現發熱、咳嗽、咽痛、乏力、吸收不適等癥狀,應立即向學校報告,就醫時如實向醫務人員告知外出旅居史及人員接觸等情況。
二、從我做起,養成文明生活習慣
加強疫情防控,從文明行為抓起,養成文明、衛生、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中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常通風、少串門,不隨地吐痰,打噴嚏遮掩口鼻,開展衛生清潔,做好垃圾分類;合理安排居家工作、學習、生活計劃,早睡早起,規律作息;多學習、多思考,培養健康興趣愛好;公共場所不扎堆、不聚集,守住安全“一米線”;按防控要求文明就餐,積極維護環境衛生。
三、密切配合,營造良好文明氛圍
積極投身精神文明建設和疫情防控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大家要樹牢“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理念,努力營造道德建設、志愿服務、孝老愛親、鄰里和諧、節儉養德、移風易俗的良好氛圍,加強家風家訓、綠色生活等方面的涵養;嚴格落實屬地疫情防控要求,健康碼異常及時向村部報備并落實管控要求;積極履行核酸檢測等責任,密切配合人員、車輛出入小區管理和疫情防控查驗工作;積極主動配合網格員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
四、明辨真偽,積極傳播正能量
增強信息辨識力,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任何疫情信息以官方發布為準,每一位教師和家長不隨意在網上發布、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內容。堅決抵制造謠、傳謠、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切實做到科學防護、敬業奉獻、堅守崗位、認真履職、聽從指揮、服從大局,積極配合村部、學校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報送、宣傳教育等應盡職責,共同堅定防控信心。
五、堅持值守,做好校園疫情防控
值班保安、值班領導和教師要嚴格按照學校值守工作安排,做好個人防控到崗值班,做好校園消殺、衛生清理等工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校園,為校園筑牢安全屏障。
老師們、同學們、家長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積極參與支持創建“無疫校園”,讓我們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執行學校至家“兩點一線”,非必要不離南,不聚集,遠離人員密集場所。主動參與日常健康監測、核酸檢測,如實填報相關信息內容。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共同維護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在家注意合理膳食,保證充足睡眠,適量體育鍛煉,增強個人體質,做好自我心理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