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環境保護倡議書(通用4篇)
八年級環境保護倡議書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藍天碧水,鳥語花香,空氣清新……這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生存環境,但是汽車尾氣,生活污水,白色垃圾,廢電池的大量存在,讓我們的環境失去了往日的美好。保護環境,應該從我們每個人做起。為了給我們自己提供一個清潔、溫馨、健康的生活環境,我提出了以下倡議:
一、增強環保意識,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積極督促家人、朋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二、節約用水、用電、用紙,養成隨手關燈,及時關緊水龍頭的好習慣,盡量兩面使用紙張,用完的紙張注意回收。
三、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等;減少使用塑料購物袋,自備環保購物袋;減少使用餐巾紙,多使用抹布、手絹。
四、使用環保電池。用完的電池不要隨手丟掉,統一送到廢舊電池回收處,也可以在學校設置一個統一的電池回收箱。
五、自覺保護生活環境,積極參與社會綠化、美化活動,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綠地花木,不踐踏草坪,不隨意摘花摘葉。
六、倡導綠色出行方式。多選擇騎自行車或乘坐公交車出行,盡量不使用汽車出行。
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幾點,那我們的環境必將更整潔,空氣必將更清新,世界也將會更美好。為了這美好的世界,我們努力環保吧!
李尹丁
八年級環境保護倡議書 篇2
環保局的叔叔,阿姨們:
保護地球,提高我們的生存質量,維護生態的良性發展,是你我共同的責任,我們小學生永遠做你們忠實的小小宣傳員,相信只要我們不懈的努力,地球,我們這位人類的母親會永遠重新煥發美麗.青春的!
保護地球資源?你一定會認為這個主題太陳舊了。是的,也許他是很陳舊,可是它卻永遠不會過時。
也許你是個毫不在意地球資源是否會枯竭的人,又或許你是個時時關注地球的人。不管怎么樣,是地球創造了我們,是地球賜予人類生命,留給人類生存的空間與必要的資源。正因為這樣,我們便更應該感到幸運。它是那么慷慨、無私,可人類卻不懂得感恩。由于人類思想形成分歧,地球上出現了兩類人,我們為它取個最簡單明白的名字,叫保護者與破壞者。
保護者正如其名是保護地球的行動者。他們學會了報答,學會了珍惜。他們的行列中有小孩、有大人、有青年、有老人……他們不論貴賤,不論貧富,不論地位,不論財富,從小事到大事,負起一個地球人該負的責任,盡心盡力保護地球的資源。
而破壞者則相反。他們之中也有各式各樣的人。
八年級環境保護倡議書 篇3
環保局的叔叔阿姨們:
你們好!
我是一名小學生,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渴望在一個美麗潔凈的環境中生活·學習·玩耍.可是現實的環境,還有人們的環保意識都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新世紀廣場上人們隨意丟棄飲料瓶,雪糕袋;生活區不到指定的地點傾倒生活垃圾;飯店,快餐店的生活污水很心安理得得潑灑在馬路上:菜市場也沒有環保措施,常年散發著魚腥蝦臭味;我們濟寧得窗口光府河政府只是治理了一小斷,沒有治理得河段周圍居民夏天都不敢開窗,沿河工廠還是肆無忌憚的向光府河排放工業廢水,比如菱花味精和九九集團他們排放出來的工業廢水根本沒有做任何處理……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是地球的主人!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地球的環境!因此我想給你們提幾條倡議:
1. 加強環保宣傳,,增強人們憂患意識.
2. 環保是一項功在當今,造福子孫的事業,叔叔阿姨們要加強管理力度,不能僅是樹個警示牌,掛副標語了事!
3. 持續性,大面積的在街道,社區辦多種形式的環保知識學習班,讓人們感覺到環保就在你我身邊!
4. 責令工廠處理好工業三廢問題,這個力度一定得強,這是我們環境污染的最大殺手!
八年級環境保護倡議書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他們很多,多到遍布全世界,多到哪怕是生活中的小事也能找到他們的蹤跡。比如,洗手不關水龍頭;在樹木上刻字;踐踏花草;亂拋垃圾……可是,相反的,他們又很少,少到找一個這樣的人也是大海撈針。因為,這些人的身體里都有一個慈善的靈魂,在它被召喚出來的時候,人們仿佛又回到了“潘多拉之盒”未打開之前那樣簡樸、善良。
不知道是不是地球人太多了,這兩者總是無法均衡,也不會像某一邊傾倒。兩邊的數字開始增加,它還是不至于相差太多。大概就是因為人口的增加,地球的資源也加快了枯竭。
當然,不管你曾是前者還是后者,我們都希望你能行動起來,做一個責任心強的人,與我們一起保護地球資源!愿這個星球的資源永遠都不會有末日來臨,愿它能做我們永世
的樂土!
保護地球資源?你一定會認為這個主題太陳舊了。是的,也許他是很陳舊,可是它卻永遠不會過時。
也許你是個毫不在意地球資源是否會枯竭的人,又或許你是個時時關注地球的人。不管怎么樣,是地球創造了我們,是地球賜予人類生命,留給人類生存的空間與必要的資源。正因為這樣,我們便更應該感到幸運。它是那么慷慨、無私,可人類卻不懂得感恩。由于人類思想形成分歧,地球上出現了兩類人,我們為它取個最簡單明白的名字,叫保護者與破壞者。
當人類第一次離開地球,在太空遙望自己的家鄉時,人們這才驚訝地發現,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體中,唯有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才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
生命意味著蔚藍,而蔚藍意味著生命;使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能夠得以生存的大氣和水,也使我們的地球成為一顆蔚藍色的星體,一顆充滿生命的星體。不過,大自然在人類面前,有時也會變的光怪陸離,越來越難以駕馭了。
只有一個地球”,這是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上提出的一個響亮口號,去年世界的“環發”會議,各國首領再次呼吁人們注意: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朋友們,聽到這里,大家應該猛醒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再不要讓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壞,水土遭流失。地球,美好的家園,誰不想那蔚藍色的海風化為雨水,重新滋潤那片干涸的湖泊和干裂的土地,誰不想那清新的空氣迎面吹拂,疊翠的山巒、明凈的河水、蔚藍的天空永遠向人類展示勃勃生機。
地球,我們生長在它的懷抱里,但它卻非常需要我們的保護,隨著人類的文明進步。科學發達,地球的資源也被人類進一步地掏空,我看過這樣一句觸目驚心的話:"如果再不節約水資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將會是人類的眼淚。"不僅僅是水,還有大片的森林,廣闊的海洋,少量的礦物……都在急劇地減少。
也許你會說,"現在科技發達了,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哪個星球適合我們居住,等到地球毀滅的時候,人類就可以搬到其他地方去了。"但是,如果我們沒有保護意識,科學再發達,知識再淵博,又有什么用?我們是可以搬到別的地方居住,但到了那里,人類又破壞環境,導致那里跟地球一樣,大家只好又搬到別的星球,就這樣,從月球到金星,從金星到水星,再從水星到冥王星……宇宙遲早會毀滅掉。
地球只有一個,人類只有珍惜資源,保護地球,才能有個美麗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