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綠色出行的倡議書(通用6篇)
寫綠色出行的倡議書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和家長:
今年9月22日,是xx市20xx年城市無車日,本次活動主題為“我們的街道,我們的選擇”!盁o車日”成為展現現代交通文明理念、推行合理的交通解決方案、表明我們發展綠色交通的態度和決心、展示和校驗城市交通政策措施實施效果的重要機會。
開展無車日活動,主要目的是:
1、宣傳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理念,提倡綠色交通,節約能源,保護環境。
2、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改善非機動車和步行出行環境。
3、提高市民對使用小汽車出行可能帶來環境問題和交通擁堵的認識,讓市民感受綠色出行對環境改善的作用。
4、實現城市交通發展戰略轉變,促進城市交通科學、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我們學校的宣傳活動安排:
1、我校利用活動日當天升旗儀式宣傳綠色環保交通的觀念。
2、每個學生要告訴家長積極響應無車日活動,學校門口道路左右各100米范圍內禁停接送車輛。
3、校園網上通過倡議書宣傳綠色出行。
4、22世界無車日,解放雙腳,不要污染,共建美麗城市!送給大家一首無車日兒歌:徒步出行好天氣,不怕堵車不怕擠,省錢節能又瘦身,健步如飛好身體。清新空氣放心吸,沒有污染無尾氣,汽車噪音全不在,心情愉快腳步疾。世界無車日,放下汽車,徒步出行,方便他人,健康自己!
此致
敬禮!
倡議人:
日期:
寫綠色出行的倡議書 篇2
廣大市民朋友們: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是城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基礎。
在城市所有的交通工具之中,公共交通是最為節能的一種方式。據統計,公共汽車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是小汽車的8.4%,軌道交通是小汽車的5%。如果運送相同數量的乘客,按照每車載客100人計算,公共交通與小汽車相比節省能耗80%以上。
城市大氣中90%以上的鉛和一氧化碳,6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氮氫化合物等大部分污染微粒,均來自汽車尾氣。解決城市污染問題的當務之急是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中,如果公共交通客運量達到50%左右,一氧化碳和氮氫化合物的排放量可降低90%。
城市交通的目的是運送更多的人,而不是移動更多的車。與其他交通方式比較,公共交通運送等量乘客所占用的道路面積最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更能有效地利用道路資源,進而減少道路交通的擁擠。
交通運輸部把今年“公交宣傳周”(9月16日—22日)活動的主題確定為“新出公交、綠色出行”,旨在鼓勵、引導市民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提高道路資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環境。
為了響應交通運輸部“新出公交、綠色出行”的號召,我們向廣大市民倡議:
一、積極宣傳“新出公交、綠色出行”理念,帶動更多人參與到活動中來。
二、積極踐行“新出公交、綠色出行”理念,自覺放棄小汽車,為緩解交通擁堵,促進節能減排,保護大氣環境貢獻力量。
三、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新出公交,文明禮讓,讓綠色出行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市民朋友們,積極地行動起來吧!新出公交、綠色出行,讓我們的城市和生活多一絲綠色,多一路暢通,多一片清新,多一些健康!
此致
敬禮!
倡議人:
日期:
寫綠色出行的倡議書 篇3
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新澧州 新跨越”的宏偉目標,縣城區“三改四化”工程的正式啟動,吹響了城市建設大跨越的號角。隨著縣城區道路改造工程的全面鋪開,城區交通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為配合、支持“三改四化”工程順利推進,確保城區路改工程按時竣工,廣大市民朋友早日迎來文明、現代的城市新生活,現發出如下倡議:
一、做綠色出行的倡導者
增強綠色出行意識,支持綠色出行舉措,壓減公務用車,國家公職人員上下班盡量堅持不開車,廣大市民在縣城規劃區內盡可能選擇公共交通、自行車、助力車、步行等綠色低碳方式出行。
二、做文明出行的先行者
駕車、騎車做到按照交通信號指示通行,按照交通標志、標線文明駕駛,文明禮讓斑馬線,文明使用車燈,有序停放車輛;施工路段行車遵照“四禁”(禁?、禁左轉、禁逆行、禁掉頭),聽從執法人員及志愿服務人員的現場指揮,按序排隊通行,不爭道搶行,不亂按喇叭。
三、做文明綠色交通的支持者
縣城區有獨立院落的機關、企業、小區應主動敞開院落,為社會車輛提供停車位,廣大市民要積極向親朋好友宣傳文明出行、綠色出行理念,呼吁更多的人主動參與到文明綠色出行中來;國家公職人員要主動開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務,隨時協助執法人員現場指揮、疏導交通,處理突發事件。
今天的擁堵是為了明天的暢通,短暫的不便是為了長久的方便。市民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文明出行,綠色出行,用實際行動為更加暢通有序、綠色文明的幸福生活而共同努力。
倡議人:
日期:
寫綠色出行的倡議書 篇4
全市廣大職工:
為深入緩解城市擁堵,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與市民生活品質,在9月22日"世界無車日"和我國"城市無車日"來臨之際,在全市深入開展以"綠色生活,從身邊做起"為主題的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為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示范帶動作用,在此,我們向全市廣大職工倡議:
1、提高認識,傳播文明,爭做"綠色生活,從身邊做起"活動的傳播者。我們倡議廣大職工樹立低碳環保理念,自覺做"綠色生活,從身邊做起"活動志愿傳播者,主動承擔起綠色出行宣傳的責任和義務,上街道、下社區、進廠房,向廣大市民宣傳"綠色生活,從身邊做起"活動的意義,提升人們對自行車、步行和公交健康出行方式的認識和關注,改變出行觀念。
2、倡導新風,從我做起,爭做"綠色生活,從身邊做起"活動的踐行者。我們倡議廣大職工朋友樹立"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的出行理念,積極參與到交通"1.3.5"行列中來,即: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或互聯網租賃自行車、5公里內選乘公交車,讓我們的城市少一時擁堵,多一分順暢;少一縷塵埃,多一片藍天。
3、積極勸導,示范引領,爭做"綠色生活,從身邊做起"活動的倡導者。我們倡議廣大職工積極開展綠色出行勸導活動,帶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共同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努力營造低碳、清潔、暢通、高效的城市環境,讓我們的城市少一些污染,多一份健康。
職工朋友們,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呼吸著一樣的空氣,為了你我的健康,為了城市的美好,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秉承低碳環保,選擇綠色出行,讓綠色遍布城市角落,讓環保響徹牧野大地,為建設幸福新鄉、文明新鄉、和諧新鄉、美麗新鄉作出自己的貢獻。
倡議人:
寫綠色出行的倡議書 篇5
蘿卜暖男認為,親愛的叔叔阿姨們:
您們好!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原來人們可望不可及的汽車,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了。每當我們上、下學時,路橋小學的門前就成了一個巨大的停車場。放眼望去,一輛輛車猶如一條長龍。但此時的長龍卻無往日的瀟灑威武,只能以烏龜般速度挪動著。由此,汽車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交通問題。
由于汽車數量的增加,交通擁擠日益突出。雖然馬路越早越寬,但還是跟不上汽車增加的速度。隨著汽車等交通工具以驚人般速度問世后,在地下沉積上萬年的石油,也逐漸枯竭。還有,汽車排放的尾氣,會污染地球的大氣,破壞生態平衡,導致現在環境慢慢惡化,人類也間接地受到傷害。更讓我們痛心的是,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喪生在車輪之下,小到還未滿月的嬰兒,大到年過古稀的老人。
汽車帶來的矛盾逐漸地凸顯出來,人類也意識到了汽車的危害,開始采取各種措施,政府更是采取了一項有效措施——無車日。還規定在一定的范圍內,只能乘公交車或出租車,其他車輛一律禁行。這樣做是為了喚醒一種意識,提倡人們采用自行車或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
我國被稱為“自行車王國”,自行車擁有量全世界第一。但是由于汽車數量的增加,人們逐漸放棄了這種零排放的環保交通工具。其實,騎自行車有很多好處,長期堅持可以提高下肢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還有利于血液循環。而且騎自行車可以大大減緩交通壓力,使我們的出行更加順暢。它還可以減少車禍的發生;減少尾氣的排放,對環保也有好處。另外,步行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此我倡議同學們增加環保意識,并賦予行動,盡量減少汽車出行,選擇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和諧!——來自最靠譜的大學生兼職平臺,蘿卜兼職!
倡議人:
寫綠色出行的倡議書 篇6
廣大市民朋友們: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是城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基礎。
在城市所有的交通工具之中,公共交通是最為節能的一種方式。據統計,公共汽車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是小汽車的8.4%,軌道交通是小汽車的5%。如果運送相同數量的乘客,按照每車載客100人計算,公共交通與小汽車相比節省能耗80%以上。
城市大氣中90%以上的鉛和一氧化碳,6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氮氫化合物等大部分污染微粒,均來自汽車尾氣。解決城市污染問題的當務之急是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中,如果公共交通客運量達到50%左右,一氧化碳和氮氫化合物的排放量可降低90%。
城市交通的目的是運送更多的人,而不是移動更多的車。與其他交通方式比較,公共交通運送等量乘客所占用的道路面積最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更能有效地利用道路資源,進而減少道路交通的擁擠。
交通運輸部把今年“公交宣傳周”(9月16日—22日)活動的主題確定為“優選公交、綠色出行”,旨在鼓勵、引導市民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提高道路資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環境。
為了響應交通運輸部“優選公交、綠色出行”的號召,我們向廣大市民倡議:
一、積極宣傳“優選公交、綠色出行”理念,帶動更多人參與到活動中來。
二、積極踐行“優選公交、綠色出行”理念,自覺放棄小汽車,為緩解交通擁堵,促進節能減排,保護大氣環境貢獻力量。
三、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優選公交,文明禮讓,讓綠色出行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市民朋友們,積極地行動起來吧!優選公交、綠色出行,讓我們的城市和生活多一絲綠色,多一路暢通,多一片清新,多一些健康!
此致
敬禮!
倡議人: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