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募捐倡議書范文合集(精選11篇)
關于募捐倡議書范文合集 篇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學習的基本工具,是我們最誠摯的朋友,是改造靈魂的工程師更是開啟人類智慧的金鑰匙。
黃河水院“愛心超市”是一個由學生處、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學生管理科共同管理和指導、由誠信自強聯合會主要承辦的、并以服務于全院同學為目的的服務性組織,該組織曾多次對全院貧困同學免費發送衣物,為了進一步發揮愛心超市的職能,更好的幫助貧困同學,現愛心超市向全院師生發出捐書倡議
愛心不是施舍,是一種神圣的責任。請伸出您的善良之手,捐一份書香,獻一份真情,讓更多的同學從您的捐贈的圖書中受益,讓您的圖書發揮更大的價值實現文化知識的共有共享。
我們“愛心超市”將會把所有捐書一一登記,并進行統一整理、分類、上架,為貧困同學提供借閱服務。我們會記錄您的姓名和捐贈本數,向全院同學公示。
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一本書就是一個窗口,一本書就是一顆愛心的綻放。捐出一本書就是奉獻一顆愛心,就是傳遞一份微笑。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您的慷慨會讓他人受益,可以使書的價值和您的精神境界一起升華,上善若水,厚物載德,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愛傳遞,讓夢飛翔。用我們的愛心鋪就一條神圣的陽光之路,給我們愛心——釋放!讓你,讓我,讓我們大家起來吧!放飛愛心,捐獻圖書,擁抱知識,共享成功。
具體活動事項:
捐書要求:所捐書無缺頁、破損,外觀整潔,內容完整,可以是學習教材、輔助教材、課外讀物等書本。
捐書活動地點:
捐書活動時間:xx月xx日
院誠信自強聯合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募捐倡議書范文合集 篇2
廟梁村賀氏立家譜捐款倡議書:
國有國史,家有家譜。傳統不復,則根枯苗竭;民族之源,須文明昌盛;家族之根,應枝繁葉茂;水之源而流長,樹之長而根系生,人之繁殖衍息,靠輩輩傳承。
立家譜是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弘揚先祖美德,提高后代文化禮儀素質,激勵族人團結向上努力進取!立家譜是為了造福子孫,也是為了更好更方便的祭祀祖先;尋根問祖,祭祀先輩,秉承血脈傳承,乃中華兒女之美德也!因此陜西省榆林市佳縣方塔鎮廟梁村賀氏族人一致提議立家譜,凡是從佳縣店鎮賀家溝村走到廟梁村兄弟三人(俗稱三大門子)的后人即只要是姓賀的都作為立家譜的對象,主要居住在周家梁、廟梁、閆家梁、妥則梁、教火梁、廟沙焉、上陽畔、下陽畔、小閆家梁、李寺疙瘩、對巴子、塔廟焉及從以上自然村遷徙姓賀的。使我廟梁村賀氏宗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興旺,事業宏達,福滿千家!
立家譜涉及千家萬戶,上尊重祖宗,下傳承子孫后代,這是一件賀氏家族的重中之重的大事,須全家族每家每戶全員積極參與,將家庭成員的基本資料按著修譜的要求給予登記上譜,一旦不能及時登記造冊,造成遺漏或不能上譜,這是一世或幾輩的遺憾,不是你一生的遺憾,立家譜是百年不遇的大事情,不是任何一個人想寫就寫、想改就改的問題,而是關系到全家族的生死存亡的后繼大事,不能因你一家一戶而影響全家族的立家譜。請大家要充分意識到這次立家譜的重大意義,望大家珍惜這次立家譜的機會和機遇。
諸位同族宗:立家譜百年不遇,它是先祖神靈的召喚,更是我輩義不容辭的神圣、莊重、光榮、艱巨的職責和使命。希望老幼宗親們團結一心,共謀大義,充分發揮自己的社會關系,多方宣傳,使之家喻戶曉,凝聚族人整體力量,形成拳頭。作為賀氏子孫,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榮耀、幸福、興旺、團結、和諧的祖訓,與時俱進,一定要干出幾件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大事,振興我賀氏家族。立家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你這次慷慨解囊盡心竭力的贊助,老祖宗一定會庇佑你從此一帆風順。一本萬利,不遠的將來再賺回來。我們把捐款寫在家譜上,讓后人一看便知曉,讓你的功德名傳千秋!
說明:為了激勵族人們積極捐助,更好的體現你捐助的價值,根據本次廟梁村賀氏立家譜組委會討論決定以捐款多少前后排序,相同的以對族人貢獻和輩分排序;兩千元以上的單獨安排一版,一萬元以上的捐助在此基礎上增加安排自己的家庭成員介紹和個人的生平事跡的版面;一千元以上的給二分之一版面;五百元以上的給四分之一版面;二百元以上的給四寸照片版面,二百元以下給兩寸照片版面。同時為了體現我們賀氏家族的和諧進取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免費給賀氏家族的名人和有突出貢獻的人一個或者半個版面,給八十歲以上的壽星四分之一版面。
親愛的同宗族同胞們,立家譜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完成,需要充分利用大家的社會關系資源。包括先祖的考證,遷徙族人的聯系,攝影、書法、譜序、家譜的排版、打字、校對、復印等方方面面的人力資源和人才資源;這些同樣是公益付出,我們都記錄在冊;我們的原則是少花錢、辦好事。
廟梁的賀氏宗族同胞們,見證你公益愛心的時刻到了!你楊名顯貴名垂千古的機會來了!積極行動起來慷慨解囊吧!下面是賀氏立家譜公共賬號。
關于募捐倡議書范文合集 篇3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當我們在實驗室里為課題付出艱辛和汗水時;當我們在努力學習暢想人生理想時;當我們和三五好友漫步在美麗的校園時。你可知道,就在我們身邊,有一位同學正遭受著癌癥的折磨,遠在北京治療的他,用力量在與死亡抗爭,用堅強來詮釋生命的意義!
他叫,是我校化學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20xx級的碩士研究生,來自湖北農村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在家務農,家中還有一弟弟為了籌集醫療費已輟學外出打工。
這一年1月下旬,開始出現頭暈、頭痛、嘔吐等癥狀,在昆明延安醫院被確診為顱內松果體區生殖細胞瘤(即腦瘤),3.2cm的.腫瘤不僅壓迫了他的視神經,還造成了嚴重的腦積水,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在延安醫院做完腦部積水分流手術之后,由于醫療水平無法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先后轉到了北京三博腦科醫院、武漢同濟醫院和北京普仁醫院進行治療,在近半年的治療過程中,先后做了三次開顱手術,花費的醫療費高達30余萬元。現在,正在接受放療,后續治療時間至少需要一年多,需要花費的醫療費高達20余萬元。前期的治療不僅花費了這個普通農村家庭的所有積蓄,還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債務壓力。
在此,我們向全校師生發起倡議,或許你與他素不相識;或許青春活躍的你有無盡的熱度去唱歌、跳舞、談搞對象;或許生活不如意的你正在忿忿不平地抱怨人生。相比起來,我們還是如此幸運,有大把的時間來享受青春的美好時光。對于他,這個和我們擁有一樣年輕生命的他,卻在忍受化療錐心刺骨的疼痛。他想走到窗外同我們共享一片藍天,他想早日重返校園繼續完成研究生的學業。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請伸出你的雙手,奉獻你的愛心。你的愛心和真情,將如春風一般為他的生活送去一縷最溫暖的陽光,將如星火一般為這個暗淡的家庭帶來希望的曙光!
“愛人者,人恒愛之”,我們靜等你的愛心來臨,并且真心傳遞,把捐款如數交予父母手中。
關于募捐倡議書范文合集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志愿者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XX屆西部計劃志愿者,現服務于朝天鎮水務農機站,志愿者水窖活動的策劃者。在此,我謹代表在朝天服務的西部計劃志愿者,就本活動做相關說明并發起倡議!
朝天,位于廣元北部偏遠山區,川、陜、甘三省結合部,國家級貧困縣,全區轄25個鄉鎮,總人口21萬。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募捐倡議書范文合集 篇5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
樂善好施、扶貧幫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互幫助、患難與共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正當我們滿懷希望,迎接新一年到來的時候,正當我們努力學習,展望未來美好生活的時候,不幸卻突然降臨在我院食品科技學院加工12班趙展同學的身上,就在元旦前,趙展同學突患急性白血病,而且病情十分危急,醫院采取藥物治療,一次藥物注射就要花費十幾萬,短短幾天就進行了五次注射,這使得一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像窗外的冬日一樣雪上加霜;一向活潑開朗的趙展同學,在重癥監護室里期待著生命的光芒。
燃眉之急亟待解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碎石筑長城,細流積成海。您的一份愛心,必將改變他的命運;您的一次善舉,更將換回心靈的快慰。你們的真情,將化成春風為他們的生活送去一縷最溫暖的陽光,猶如星星之火點燃他們心中希望的曙光!
希望各位老師各位同學,積極響應倡議書的號召,行動起來!伸出您溫暖的雙手,以實際行動幫助趙展家庭走出困境,共享幸福;我們更希望,通過江蘇牧院的精神和力量,帶動更多的人加入獻愛心的洪流,用愛,延續生命。
團委 紅十字會
20xx年1月8日
關于募捐倡議書范文合集 篇6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及學科的發展,始于1956年創立的“化學生產的操縱及檢驗儀器”專業(簡稱“化儀”), 至1958年初,以周春暉、王驥程為核心的籌建組完成了化自專業的創建工作,專業名稱正式確定為“化工生產過程自動化及儀表”( 簡稱“化自”)。
六十年來,浙江大學控制學科從一個只有十多個教職工、以培養本科生為主的化工自動化及儀表專業教研室,發展到如今在國家自動化領域名列前茅的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為國家多層次人才培養與解決重大國家戰略需求的重要的科研基地,為我國許多行業自動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一切成就的背后,受益于以周春暉、王驥程、李海青等老一輩浙大“化自人”長期以來堅持的“理論必須聯系實際”的教育思想,受益于呂勇哉、孫優賢等一代又一代中青年骨干學者的創新和傳承,受益于廣大師生校友在各行各業中的實踐和創新,也蘊含著社會各界賢達的拳拳關愛和傾力襄助。
為紀念周春暉先生對本學科以及對我國自動化教育事業的巨大貢獻,控制學院于20xx年啟動成立“春暉獎(助)學金”,該獎(助)學金由周春暉先生的家屬和海內外弟子們自愿捐資成立,獎勵對象為浙江大學控制學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對特別優秀的自動化學子將授予“春暉控制之星”榮譽稱號,該獎為控制學院學生最高榮譽獎項。
百廿求是薪火相傳,甲子風雨化自從容 。在歲月的輪回中,化自專業迎來了創立60周年的喜慶日子,浙江大學也將迎來建校120周年之際,在這雙喜盈門的日子里,控制學院誠邀海內外校友和社會賢達人士攜手共建“春暉基金”,以期匯聚拳拳學子之心,感念前輩奠基之恩,襄助育才樹人大業,共圓創新強國之夢。“春暉基金”歡迎所有有慈善募捐意愿的企業、校友和社會賢達人士加入,讓我們共同攜手為學子成才,貢獻一分力、一份情。
在此,我們鄭重承諾:1、“春暉基金”的宗旨是集廣大校友和社會賢達人士的力量,支持浙江大學控制學院的教育事業,助寒門學子成才;2、基金募集是一項自愿參與的公益性活動,無論是個人或班級,無論捐資多少,控制學院都感謝您的參與;3.捐贈的資金會統一納入到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管理,并嚴格按照基金章程規范使用,由學院和校方人員共同監督;4、在捐贈人同意的前提下,我們會公布每一筆捐贈的明細,記載成冊,感念留存,發揚光大。
我們真誠期待您的拳拳關愛和熱心襄助,攜手推動學科與學院的發展。無論捐贈多少,對于學院、對于莘莘學子都是雨露甘霖,你們的每一份貢獻都將增添我們默默耕耘的決心和勇往直前的信心。我們會嚴格按照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章程和相關財務管理制度用好每一分錢,以期使您的捐贈發揮最大的效益。如果您有意愿為浙江大學控制學院的教育事業助上一臂之力,敬請聯系我們。
學院聯系人:
聯系電話:
關于募捐倡議書范文合集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六月里的校園,緊張而又充滿愜意,或許您此刻文化廣場感受陽光的明媚,或許您在課室享受著讀書的快樂,就在您感受生活的完美的時候,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您是否明白,就在我們身邊,一個堅強的男孩,生命科學學院20xx級科學2班劉洋同學因腎功能衰竭正躺在華僑醫院的病床上倍受煎熬,在生命線上苦苦掙扎!但他沒有放下,而是笑傲厄運,與病魔作著生死較量,因為他的心中無時無刻不期盼著,和大家一樣,享受華師里的每一縷陽光,在文化廣場品書,在課室學習…..這一切,每一個華師人多么平常的生活,如今成了他遙不可及的夢想….
劉洋同學雙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務必進行腎臟移植才能最終挽救生命,而單腎臟移植手術費用就高達30萬左右,還有前期的治療和移植后的穩定用藥,費用將更高。這對于來自祖國北方省份黑龍江的普通老百姓劉洋的家庭,簡直是天文數字,根本無力承受,他的父母已是六十多歲高齡的老人,唯一的哥哥也在20xx年因車禍不幸去世。一連串的打擊已使這個家庭幾近崩潰。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十九歲正是花樣的年華,正是生命朝氣蓬勃、青春煥發的季節,難道我們忍心讓他凋謝不!我們都不愿意!生命因愛而延續,只要大家都獻出一點愛,他還會燦爛。請伸出您的援助之手,幫忙劉洋同學,用愛給生命帶來期望。
一樣的心,一樣的夢,每一顆心都呼喚著人間真情,都憧憬著實現生命的夢;
一分一元,百元萬元,每一分錢都體現著人道慈善,都意味著奉獻無私的愛!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讓我們的愛心筑起生命長城,助他戰勝病魔,使干枯的生命之花重新綻放,讓枯涸的生命之河永流不息!
關于募捐倡議書范文合集 篇8
親愛的同事們: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我公司業務五部員工丈夫在2月7日發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中不幸遇難身亡。這猶如晴天霹靂的消息讓及其家人、朋友、同事都悲痛萬分。這起事故,對小家庭是毀滅性的打擊。
“滴水匯成河,碎石堆成島”,希望大家都能伸出溫暖的雙手,奉獻無限的愛意。你的愛心和真情,將如春風一般為送去一份溫暖,你的點滴付出,將匯成愛心的暖流,能夠讓在這痛不欲生、悲傷無助之時,感受到我們人的濃濃愛意與關懷之心,讓知道她并不是孤獨一個人,我們是她的依靠和堅強的后盾。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獻愛心,收獲希望”。你的一次善舉,將換回一個心靈的借慰。你的仁愛之心、點滴之情,將帶給一個同伴生活的希望;你的無私關懷、善意之舉,就是不幸家庭最大的幸運。 為了讓我們的成員在悲痛與困難時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愿各位兄弟姐妹們伸出援助之手,獻出一份愛心,愿我們的點滴付出所匯成愛心的暖流,撫慰她那顆充滿悲痛的心,讓她早日從悲傷中解脫出來。
“愛人者,人恒愛之!”感知你的關愛,致以誠摯的謝意!
捐款時間:20xx年2月17日
捐款接收處:行政中心行政管理部×處
×公司
20xx年2月17日
關于募捐倡議書范文合集 篇9
尊敬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健康是人生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快樂是生命的一種最大的幸福。
每天,當我們伴著朝陽的升起去探尋生命的快樂與幸福時,有一位男孩,正在用他微薄的力量與病魔抗爭,用他堅強的意志詮釋著生命的美麗。
張路,廣西鹿寨縣寨沙鎮初級中學08(1)班一名品學兼優的學生,一個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在15歲花季里,卻正在遭受著病魔的折磨。
20xx年8月初,張路開始出現頭脹、頭痛、耳鳴等癥狀,先后來到鹿寨縣人民醫院、柳州人民醫院、柳州腫瘤醫院、南寧醫科大附屬醫院檢查,確診為慢性腎衰竭,lga腎病伴部分球性硬和系膜增生,病變有向增生硬化性lga腎病發展趨勢,病情非常嚴重,醫生建議換腎,但換腎手術光手續費用就幾十萬元,還不包括后期治療費用。
張路的父母均為農民,已是花甲之年,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僅是3畝田地的收入,還有一位年邁的老人需要贍養。
幾十萬元的醫療費用對于這么一個貧困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也許你我都并不富裕,但只要我們都有一顆愛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涓涓細流便可匯成江河。
為此,我們向社會各界呼吁,請伸出您的援助之手,給張路同學一個走向未來的希望!伸出您的友愛之手,給貧困家庭一個走出困境的期盼!也許你與他素不相識,但愛心與真誠沒有界限!學會愛別人,其實就是愛自己。
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零星捐贈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可以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單位結對資助張路,或著直接向鹿寨團縣委辦公室捐款。
你們的全部捐款存入都會用于張路同學的治療費用。
您可以把愛心捐款直接交到鹿寨團縣委辦公室(鹿寨縣行政中心三樓),聯系人:覃燕飛聯系電話:0772—681X93432,
也可以直接跟他本人聯系,張煌鑫(張路父親),寨沙鎮河嶺村民委農民,電話:159X985。
讓我們攜手行動起來,用溫情和愛心去點燃一個孩子和家庭的希望!讓我們伸出友愛的雙手,為他送去一點陽光!讓我們用愛心為張路同學注入愛的暖流,讓他感受人間大愛!
此致
敬禮!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募捐倡議書范文合集 篇10
衛生系統干部職工: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今年農歷大年初二,原本是個喜慶吉祥的日子,x鎮衛生院院長一家卻陷入萬分悲痛之中:原本活潑可愛,今年才8歲的兒子,被查出患左腎上腺神經母細胞瘤晚期。這是種罕見的兒童惡性腫瘤,其惡性程度比人們熟知的白血病更為嚴重。
這突如其來的的災難,讓心急如焚。他趕忙四處籌錢,將送到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現已花去醫療費5萬多元。據兒童醫院專家介紹,至少需要18個月的長期治療,醫療費用將高達50多萬元。
先后在定村、保安、大橋等山區衛生院工作,妻子王小英是本市一家加油站的臨時工,兩人的工資都較低。50多萬元的巨額醫療費用對于這個平時生活拮據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個極其沉重的負擔。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倡議:請衛生系統干部職工奉獻您的一片愛心,用人間真情、同志兄弟的情義幫助這個慘遭不幸的家庭渡過難關;伸出您的援助之手,凝眾人之力、救死扶傷的氣概幫助年幼弱小的生命擺脫死神的魔爪!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們堅信,只要人人都奉獻一點愛,涓涓細流就有可能匯集成一片愛心的海洋,美麗的生命之花就有可能繼續綻放,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請各單位積極組織愛心募捐,善款收集后向局辦公室匯總,局里統一轉交。所有捐款將在衛生信息網上公示,接受監督。
捐助熱線:,
聯系電話:
x市衛生局
關于募捐倡議書范文合集 篇11
親愛的同事:
當我們在歡笑聲中每天健康快樂的生活、享受生命樂趣的時候,我們的身邊卻有一個柔弱的小生命正在與病魔進行著殊死搏斗,無情的病魔正逐步侵蝕著他幼小而孱弱的生命。
我們客服部lc剛剛兩歲的兒子,現正在上海治療,病情危急。我們在為這個小生命深深祈禱的同時,更希望大家一起奉獻出我們的愛心,一起托起這個聰明、可愛而又不幸的孩子的未來。
兩歲,原本應是一個充滿了童真和幸福的年紀,原本應是蹣跚跑動、歡聲笑語、無憂無慮的年紀,但是命運是如此的弄人,這個聰明的孩子,可以做100以內的加減乘除、可以和父母親人一起歡笑,但是他卻無法像同齡人一樣站立起來,更加無法蹣跚學步,lc夫婦倆帶著孩子跑遍了本市、南京、上海諸多醫院都未能查出孩子的病因,更加不幸的是,近來孩子病情惡化,呼吸困難。一個如此嬌小而脆弱的生命,現在正在依靠呼吸機維持生命,即將施行的手術更是危險重重!
堅強的lc一直在對我們隱瞞著這個殘酷的消息,每天他依然強撐著內心的傷痛,陽光無限地在公司默默地付出著。直到前幾天他為了帶孩子去上海救治,向他的主管王志明請假的時候才簡單地說了一下情況。后來我們逐步了解到,他們為了給孩子看病,前期的治療已經花費了十多萬元,這對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后期還需要巨大數額的醫療費用。 親愛的同事們,萬隆的兄弟姐妹們,也許你沒有見過這個可愛的小天使,但是他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他是我們萬隆大家庭中的一個小小成員,我們是相親相愛、風雨同舟的萬隆人,愛在萬隆是沒有界限的!病魔可能會奪去生命,但永遠不能奪去人間的真情!在這里,我們向全公司所有兄弟姐妹發出愛心捐款倡議,讓我們用博愛的胸懷鑄就世間的真情,用奉獻的實際行動拯救寶貴的生命!
生命如此可貴,人生僅有一次。我們不會更不忍讓這個可愛的孩子孤獨地去承受病痛的折磨。讓我們用最真摯的祝福,最純真的愛,讓他勇對病魔,創造奇跡,早日康復!讓我們用萬隆人匯聚的愛心,去延續他幼小的生命。也許我們所做的一切,對于那筆醫療費只是杯水車薪,但我們相信:無限的愛心,會升起一道神圣的光環,幫助他擊退病魔,使這個天使般可愛的孩子擁有美好的未來!
親愛的兄弟姐妹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用我們萬隆人的愛托起孩子的未來!
在此,我們代表lc及其家人衷心感謝您!感謝您的愛心、支持與幫助!感謝您給了寶寶生存的力量,給了lc一家無盡的希望,謝謝兄弟姐妹們!
倡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