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用錢怎么花倡議書(精選4篇)
零用錢怎么花倡議書 篇1
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同學們的零用錢也多了,但這些零用錢該怎么分配呢?怎么分配才更有意義呢?為此,我展開了一個調查。
我調查了10個同學,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零用錢分配計劃。甲的分配計劃是用50%的零用錢買零食,20%的零用錢是用來買文具的,剩下的30%存在儲錢罐里,等有用的時候再用。乙是個女孩,她的分配計劃跟甲的分配計劃可不一樣,她用20%的零用錢買零食,用60%的零用錢買漂亮的小飾品,把20%的零用錢存到銀行里。丙的計劃是用5%的錢買水喝,用20%的錢買文具,75%的錢存在銀行里或者捐到慈善基金會上……據我分析,有80%的同學分配不當,他們總是買那些垃圾食品,既浪費錢,又對自己的身體無益。有20%的同學不僅分配合理,他們還經常把自己的零用錢捐到慈善基金會上,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同學們,我們是五年級的學生了,我們應該有自己的理財觀念。對此,我覺得應該完成三項措施:一、我們可以把零用錢存在儲錢罐里或銀行里,也可以讓爸爸媽媽幫我們保管;二、我們每天可以拿出1塊錢,在我們急需的時候用;三、我們可以每個星期都在班上開一次辯論會,讓老師來當主持人,大家一起討論討論零用錢該怎么花,讓老師給我們提出建議。只要做到以上三項措施,我們就是理財小能手啦!
零用錢怎么花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你是否有過,在買東西時,由于好“面子”而拒絕店家找給的一角零錢?
你是否有過,看到掉在地上的一角錢,而不屑于彎腰撿起? 你是否有過,吃飯的時候,由于飯菜不合口味而幾乎把滿滿的一盒飯倒掉?
你是否有過,一下課就飛也似地跑到超市買一大把零食,然后坐在教室大吃而隨手把垃圾亂扔?
你是否有過,一到周末就到商店用父母給的生活費錢去購買名牌衣服和飾品?
你是否有過,為了給朋友過生日買很貴蛋糕而自己父母的生日你卻連個電話都不打?
你是否有過,對家里給的零花錢都會想盡辦法花光花完然后找借口再要?
你是否,養成了吃零食的習慣后,在食堂不好好用餐,造成營養不良呢?
你是否,把本該用于正常生活學習開銷的零花錢,當成了同學們之間相互炫富攀比的資本?
親愛的同學,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我們,是否已經變得愈發奢侈,生活能力是否已經在漸漸退縮?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一種遠見,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時尚;是對未來幸福的盤算,也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作為新時期的高中生,更應該樹立正確的節約觀。
為了引導同學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培養節儉的道德品質,特向同學們發出以下倡議:
一、堅持每周零花錢以10元上限。
二、從小事做起,盡量不花零花錢買沒有用的東西。
三、盡量少吃零食、垃圾食品。
四、生活上盡量不攀比,抑制自己的虛榮心。
五、積攢些零用錢,盡自己所能的參與社會福利事業。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爭做勤儉節約的模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崇尚節儉,合理消費,增強節約意識,改掉不良陋習,做到“以勤養志、以儉養德”,同學之間要做到互相提醒,共建美好二高新校園。
倡議人:_X
時間:__年_月_日
零用錢怎么花倡議書 篇3
我的零用錢是掙來的。一天,我寫作業時,寫到一半突然沒有圓珠筆的圓芯了,我拿了另一支筆寫起來。媽媽回來了,我連忙跑上去說:“媽媽我的圓芯用完了,你給我錢,我去買。”媽媽說:“你不能這樣不勞而獲,這樣吧,你打工掙錢吧。”我不高興地說:“為什么?”媽媽說:“你這么大了,應該做些你力所能及的是。”“好吧。”我勉強答應道。“從今天晚上開始吧!”媽媽高興地說。我點了點頭說:“那工錢多少?”“一天一元。”媽媽爽快地說。!
有一次早上起床,有一只襪子被我扔到大廳去了,結果被媽媽發現了,又要罰錢。我耍賴皮,媽媽不吃我這套,我死纏爛打,終于我的1元錢保住了。媽媽說:“下次不要再犯了,不然我連這次一起收回。”我點點頭。
還有一次,是晚上,我躺著看書,結果睡著了,忘記關電燈,又被媽媽發現了,她伸出一只手,我只好乖乖地地把6元交要到媽媽的手里。
哎,就這一個暑假,我被罰了二十多元,真心疼。不過,我的那些丟三落四的壞毛病都改了,這個學期再沒罰過錢了。
零用錢怎么花倡議書 篇4
我利用這個周末的時間調查了一下同學們,他們有的說:“是同學的。”有的說:“是我的。”可是,這些同學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呢?我決定去問問這些同學的家長。他們有的回答:“我沒有給她錢呀!”也有的回答:“哦,怪不得我給他坐車錢,他還是那么遲才回來,原來他把錢拿去買別的東西了。”根據我的調查,我發現去偷爸爸媽媽的錢的有百分之二十,在地上撿到錢不交給老師的同學有百分之五十,媽媽給他的坐車的錢,卻用來買別的東西的同學有百分之三十。
分析
1、在這些經常帶錢來學校買東西的同學當中,四、五、六年級的同學占百分之三十。他們大多數是因家長給他們的車錢或給他們在學校訂學習資料的錢來買外面的垃圾食品。
2、有些同學是去偷爸爸、媽媽的錢,他們趁沒人時再去偷的,這樣使小學生養成非常不好的行為習慣。
結論
小學生的零花錢主要是從這些地方得來的:
1、有的學生在地上揀到錢不給老師,而是去買一些垃圾食品。
2、有的學生讓別人請客所以有了錢。
3、爸爸、媽媽給他們的搭車錢,他們卻用來買些垃圾食品。
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小學生手上的錢,大部分都不是父母給他們的,而是他們自己偷偷地拿來買東西的。
建議
小學生從小就有這種不良習慣,會影響小學生的一生。所以我希望家長必須得把這件事好好地處理,不能再讓小學生發生這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