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交通倡議書范文(精選3篇)
校園交通倡議書范文 篇1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交通安全管理,增強學生及學生激的交通安全意識,創造有序,暢通,安全,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提高學生的守法意識,保證學生上學放學的路途安全,希望激監督孩子做到以下幾點:
1、自覺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做文明交通參與者。
2、文明走路,上放學途中做到靠道路右邊行走,橫過道路走人行橫道,主動避讓來往車輛,不闖紅燈。嚴格遵守學校作息時間,不準早到校,更不準在校門外逗留,不準來回穿梭公路,確保往返學校路途中的一切安全。
3、學生激要文明騎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橫過馬路下車推行,拐彎伸手示意,不闖紅燈;駕駛機動車輛的激應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文明駕車,不酒后駕車。
4、乘坐接送車的學生,做到排隊候車,車輛停穩后有序上車,不坐超載車,無牌車,報廢車和三輪車,不將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出車外,不向車外拋灑物品。
5、根據縣公安局、交通局、城管局等部門規定,距離學校米處,嚴禁停放各種車輛,以確保道路暢通,保證學生及過往群眾的人身安全。學校建議激接送學生時,駕駛的機動車、電動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自覺排放在校門外白線后。
6、校外道路的暢通,靠學校、激、學生及社會群眾來同維護。望您自覺遵守。
7、激經常與學校取得聯系,了解學生校外遵守交通法規的情況,負責放學回家及節假日期間對學生的教育管理.
8、激要監管好您的子女,防患于未然。
倡議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校園交通倡議書范文 篇2
一、精神文明
1、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用科學的知識武裝頭腦;
2、從自身做起,反對邪教、遠離邪教、不信邪教、拒絕邪教;
3、自覺擔當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的使者,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多讀科學書籍,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
4、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師長,在社會奉獻他人。
二、課堂文明
1、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2、不將早餐、零食等帶入教室,上課時認真聽課不看課外書籍、不睡覺、手機要關機或者調為靜音,不在上課期間玩手機、接聽電話,積極參加討論、回答老師的問題。
三、舉止文明
1、在校內不吸煙、不酗酒、不賭博、不打架;
2、不在課桌、墻壁涂鴉和留下腳印,不亂貼海報;
3、著裝整齊,舉止文明,禮貌用語;
4、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不折花草樹木,不踐踏草地;
5、在公共場所保持安靜、維護公共秩序和衛生;
6、男女同學之間要自尊自愛,舉止文明,言行得當,不在公共場合有過于親密的行為。
四、出行文明
1、過馬路走人行道,走過街天橋;遵守交通規則,不翻越護欄,不橫穿馬路;
2、不穿拖鞋進入教室、圖書館、實驗室等公共場所。
五、宿舍文明
1、嚴格遵守宿舍管理規定,按時進入宿舍樓就寢,不打擾他人;
2、不擅自在校外留宿,嚴禁在宿舍留宿他人;
3、積極配合學校的查宿工作;
4、不使用違禁電器,出門關掉電源,注意防火;
5、保持寢室整潔規范,空氣清新,物品擺放有序,被子疊放整齊。
六、用餐文明
1、自覺排隊就餐、不擁擠、不吵鬧;
2、節約糧食,不剩飯剩菜;
3、注意就餐時的禮貌,不大聲喧嘩,不酗酒;
4、飯后將餐具帶至回收處。
七、網絡文明
1、將輔導員的電話告知父母,謹防電信詐騙;
2、不參與所謂的學生小額貸款如使用借貸寶、樂分期等,不做代理拖累其他同學;
3、不要相信、使用任何不正規的軟件,以防信息泄露和財產的損失;
4、不沉溺網絡游戲;
5、慎重網絡交友;
6、自覺參與凈化網絡行動,不信謠,不傳謠;
7、不在網絡發表、轉載違法、違規、格調低下的言論、圖片、音頻等信息。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讓建設文明校園不再是簡單的口號,而成為每個學生修身律己、為之奮斗的目標;讓建設文明校園不再是虛無可及的理念,而成為每個衡院學子用實際行動追求的理想!讓我們積極參于到創建文明校園活動中來,共建文明校園,爭做有禮大學生!
倡議人:__
20__年_月_日
校園交通倡議書范文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隨著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我國智能手機的使用已達到比較高的普及程度,不少學生都已配有手機。如何對學生的手機進行有效的管理已成為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老師和家長熱切關注的話題,也成為了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20xx年1月15日,國家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也引發了廣泛關注,學生攜帶手機確實方便了與家長、同學間的聯系,但手機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一、學生使用手機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中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期,身體機能、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健全,手機輻射會危害學生發育,對學生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頻繁玩手機游戲也會使孩子視力下降。同時,中學生辨識能力不強,容易在不法分子的誘惑下登錄違法站,瀏覽不良信息,沉溺短視頻等娛樂軟件,對學生身心健康造成侵害。
二、學生使用手機不利于學習和生活。中小學生自制力比較弱,多數帶手機的學生將手機用于同學之間微信聊天、玩絡游戲或刷小視頻;有的同學通過手機受到社會閑散人員的騷擾,容易滋生事端,引發安全隱患;還有的同學深夜躲在被窩里玩手機……這些不當行為既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也嚴重影響了自身休息時間和睡眠管理,降低了學習效率。
三、手機為學生考試作弊了便利。由于手機發信息簡單、隱蔽,成為學生作弊的又一理想工具。這樣不但會敗壞考風、學風,而且對學生學習及塑造良好的品德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四、易形成學生在手機消費問題上的相互攀比心理。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直接或間接來自于父母,而手機款式更新快,無論外形、功能、價錢都能成為比較的對象,容易讓學生養成奢侈攀比之風,極不利于勤儉節約良好風氣的培養和形成。對學風、班風、校風等也造成不良影響。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xx〕3號)要求,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切實加強青少年近視防控,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絡教育引導工作,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管理,營造良好的育人和成長環境,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研究決定:從20xx年2月28日起,全面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在此,我們向全體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1、自覺落實學校管理要求,主動引領新風尚,不攜帶手機進校園。
2、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全國青少年絡文明公約》,提高自身絡素養,學習沉迷絡早期識別和干預的知識,不瀏覽涉黃、涉毒、涉暴等內容的站和信息,自覺抵制社交、直播等軟件的不良誘惑,不制作、發布不良信息和視頻。
3、自覺抵制利用手機照抄作業答案、考試作弊等行為。自覺抵制沉迷絡游戲、電子小說、絡社交等行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志愿者服務、社團等有益身心的活動,按照正確的方法做好眼保健操,提升體質體能,保護視力。
4、定制合理的學習和休息、社交等計劃,加強與家長、同學、老師的溝通交流,特別要安排好放學后和節假日生活,豐富自身的學習成長經歷。
學校誠摯地希望各位同學給予支持與配合,還校園一片純凈的天空,也給自己留下一片純潔的心靈!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手機問題不再是校園的管理負擔!讓我們攜起手來,禁止攜帶手機進入校園;讓我們行動起來,爭做文明學生,共建文明校園!
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