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捐建牌坊倡議書(精選5篇)
募捐建牌坊倡議書 篇1
尊敬的族親:
木有本,水有源,尋根問祖,人之常情。始祖來我村立基發源已有400余年的歷史,經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興旺。前輩已建宗祠一座,前輩們的義舉和功德,光耀后人。只可惜現在祠堂年久失修,歷經風雨,已成千瘡百孔,破爛不堪,急需修繕。
“衣食足而知榮辱”,逢盛世百廢俱興,居安思祖之情順勢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經地義,無可厚非,我們的熱血族人寢室難寧,尤以族人、等同志身體力行,積極動員和組織!办籼弥匦藿M委會”已經成立并開始工作,全面的集資動員工作正式啟動!通過組委會多次合議,預計修繕工程款達7余萬元。
族人、同志千里迢迢回到家鄉,號召我族親的者們伸出援手,共創善舉。族人張光建捐款40萬,族人張玉亮也捐款10萬元,其他善舉如一些打工者,也慷慨解囊,你一千,他八百,暫不一一細舉,這都是我族親的驕傲。在此,我們組委會代表父老鄉親對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但即便如此,我們修繕工程的資金仍有缺額。為解決資金缺口,完成義舉,經組委會商議,再次向族人發出全面倡議:懇切希望子弟積極行動起米,能力不分大小,讓我們齊心協力,慷慨解囊。應廣大族人的提議,凡我族人,不分年齡大小,捐款額高低不限;超過100元者,刻碑留名,以告后人。有我們的共同努力,眾志成城,完成修繕宗祠禮堂之大業將指日可待。
祠堂重修組委會
20xx年9月
募捐建牌坊倡議書 篇2
尊敬的博興賈氏宗親:
為弘揚中華姓氏文化,秉承先祖,讓賈氏后裔勿忘吾祖。博興賈氏宗親聯誼會特倡議修建山東博興賈氏宗祠。
宗祠,也稱祠堂、宗廟、家廟,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地方,被視為血緣崇拜的圣殿。宗祠是一種紀念性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義。宗祠不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場所,而且是宗族組織開展活動的地方,更是宣傳姓氏文化的重要場所。
宗祠是宗族血脈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標志。興旺的家族,四時祭享,香火不斷;衰敗的宗族,則宗廟殘頹,香火斷絕。古代宗祠被視為高于一切,為家族命運之所系,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因此,名宦巨賈,豪門望族,均建祠堂,以顯其本,以祭其祖。宗法、血緣觀念得以由此強化,祠堂成為家族具有凝聚力的象征。
我博興賈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行業,憑著他們的聰明才智,為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值得賈氏宗親引以為豪。
欣逢當今盛世,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此時此刻,我們富而思源,思祖敬宗,不僅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同時也成為人們是否繼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標志。鑒于眾多姓氏都在其祖地相繼建起了規模宏大的宗祠,我博興賈氏古往今來對國家對社會有著卓越貢獻,有著厚重傳統美德、家族昌盛,又豈能落后于他姓?為此我們倡議集我博興賈氏宗親之力,在祖地修建一座“賈氏宗祠”,對歷史上各個時期為人類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賈氏祖先建祠紀念,可謂既順應了時代潮流,也符合廣大賈姓人的心愿。
建成后的宗祠將承日月之精華,接天地之靈氣而成為我燕氏歷代先祖名士先賢棲息安臥之處,而列祖列宗也必將保佑我賈氏裔孫,人丁興旺、業發四海,福壽無疆。
修建“賈氏宗祠”乃系我博興賈氏宗親千秋功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誠望全體賈氏宗親積極響應,群策群力,讓宗祠早日竣工,使先祖早日安臥于華堂,了卻千萬裔孫崇宗敬祖之心愿!
博興賈氏宗祠籌建小組
20xx年7月29日
募捐建牌坊倡議書 篇3
乾體牌坊的建立,是清嘉慶年間,廉州府為表彰乾體舉人夏朝選辦學鄉里,傳揚道德,倡導風尚的功績特獎“欲美風淳”四字,并撥款而建立牌坊。因為這個牌坊正建立在“戌乾”的方位,由于地名和牌坊方位都占一個“乾”字,所以署牌坊的正楣為“元亨利貞”,門內楣為“乾德大生”。乾德后來更移做乾體第一街名。并在牌坊右左兩旁門內外,分題上“地靈,人杰,俗美,風淳”八字。這就是乾體牌坊的建立。由此可見,乾體牌坊是乾江“地靈人杰,俗美風淳”的象征。
乾體牌坊屬于“功德坊”類,“三間四柱”柱出頭式建筑格局。牌坊三個拱門前后頂的上方都有石匾。牌坊上牌坊正楣鑲嵌“元亨利貞”,“乾德大生”以及洞門楣上各刻“風淳”、“俗美”、“地靈”、“人杰”等6塊花崗石匾,“乾德大生”匾為陽刻,其余為陰刻。
可惜,乾體牌坊在抗日戰爭后期拆除,至今已六十多年,見證并護佑乾體“地靈,人杰,俗美,風淳”的祥瑞標志不為后人所知,乾體子孫無不痛之汗顏。思前賢之功德,念鄉風之綿澤,憶桑梓之功勛,頓起奮然復興之志。振興乾江,教化為先,為此,發起重建乾體牌坊倡儀如下:
一、振興乾江,人人有責。發動乾江鄉親集資重建乾體牌坊,重建地址選在進入乾江中學路口,為三間四柱、柱出頭式頂上三樓建筑格局,橫跨路口。
二、凡捐資100元者(含100元)均在乾體牌坊功德碑上刻名永志。
三、凡捐資1000元者(含1000元),可在功德碑上單列刻名并注貫籍單位職務。
四、凡獨捐資5000元以上者,可認建牌坊正楣的“元亨利貞”,“乾德大生”匾一塊,獨捐資3000元以上者,可認建牌坊“風淳”、“俗美”、“地靈”、“人杰”匾一塊。凡認建者,均在匾上刻捐資者芳名永志。
五、成立“重建乾體牌坊籌委會”開展籌建工作。
六、重建乾體牌坊預算為八萬元人民幣(不含用地費用)。
倡議人:
20xx年x月xx日
募捐建牌坊倡議書 篇4
各位鄉親、鄉賢、各位志士:
保全廟,是紀念漢廣武君李左車和供奉其神位的廟堂。李左車著有兵書《廣武君》,論述用兵謀略,流傳甚廣,更有“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名言流傳至今。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韓信出奇兵,斬陳余,擄趙王,一舉滅趙后,采納李左車“按甲休兵,鎮趙安民,以兵威說降,齊燕可定”的建議,不戰而屈人之兵。李左車之計,避免了戰事,保全了一方百姓。他扶危濟困,廣施恩德,卒后被封雹泉神,在受令播撒冰雹時,總是讓過鄉梓。人們對他感恩有加,尊為神,立碑、修廟、塑像。千百年的歷史變遷,廟宇早已香消玉殞,但李左車一直是家鄉民眾心中給予五谷豐登的“雹泉神”,一直是在外游子、創業志士祈福保佑的“保全神”。
當歷史的車輪轉到了20xx年,位于家鄉崔王孟區域的千年古桑驚現,她的開發立即上升為縣重點工程,并于20xx 年5月以“無棣千年古桑逍遙游樂園”原生態向社會開放。為使景區更加具有觀瞻性和底蘊,為讓社會各界更加了解車鎮的歷史、人文、風土人情和傳統文化,計劃在景區內恢復古跡“保全廟”。設計南北長33米,東西寬32.6米,建設大殿一座、配殿兩座,為漢時建筑風格,需籌資300多萬元。
為了守護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為了傳承家鄉歷史文化的根系脈絡,為了保護家鄉的文物古跡,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我們謹發出如下倡議:
各位鄉親、鄉賢、在本地工作過的親朋、在外地創業的家鄉志士和社會各界,歡迎積極投身到“保全廟”籌建工作中來,為籌建工作獻計、獻策,為“保全廟”建設工程捐款、捐物,提供不拘于任何形式的援助。捐資不限多少,都將記入恢復重建名冊并在互聯網上公布,我們還將在恢復重建碑刻中留下您的芳名,讓您的美名傳頌鄉里,流芳千古,與天地共存。
各位鄉賢、各位志士,“保全廟”的建設需要您添磚加瓦,需要您留下一份功德、一份愛心和一份牽掛,就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培育家鄉繁榮昌盛之花!
保全廟籌建工作委員會
20xx年3月
募捐建牌坊倡議書 篇5
尊敬的各位沽塘孫氏宗親:
當今社會,各地經濟飛速發展。試看周邊的"村莊,竟相加快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我們沽塘村人也奮發圖強,使家鄉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個改革、開放、發展的新形勢下。我村擬興建一座高大雄偉的鄉村牌坊,作為新時期的紀念性、標志性建筑,應為功在當今,澤被后世之舉。
根據專家設計,沽塘村牌坊選擇青石材料,明清官式建筑風格,跨度10.8米,高度9米。總造價20萬元,立于進入沽塘村的曾查塘。新建的沽塘村牌坊高大精美,氣勢恢宏。
牌坊建設資金總造價預算20萬。村里已有資金10萬,尚需10萬的資金缺口。因此,必須緊緊依靠全村人民的力量,凝聚合力,捐款獻策,群策群力,共建美麗新農村。在此發出倡議:希望各位沽塘孫氏宗親,伸出援助之手,捐資不論多少我們感激不盡,哪怕一點力量也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沽塘村的未來一定會因為你們而更精彩!
全村的父老兄弟姐妹們,讓我們團結一致,共謀大業,一起行動吧!我們承諾:凡捐款者一律由沽塘村統一開具收據,設立理財監督小組?顚S谩K芯杩,按照金額,依次排列,對捐款人芳名、金額刻碑銘記。讓人們和子孫后代永遠銘記捐資者的功德。真誠希望我們萬眾一心,為沽塘村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期待您的支持,敬候您的佳音。最后,敬祝各位賢人志士: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發達!
倡議人:
20xx年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