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通用15篇)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
全縣教職員工:
7月19日以來,我縣境內普降特大暴雨,造成全縣19個鄉鎮受災,特別是西部山區山洪暴發,房屋倒塌,農田被毀,道路癱瘓,停水停電,通訊中斷,受災人口56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35億元,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和生產生活造成了巨大災害。
災害無情,人間有愛!在這場百年不遇的災害面前,全縣廣大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各級領導干部深入抗洪第一線,與黨員干部職工和群眾同舟共濟,頑強拼搏;教育系統在全面排查災情、積極開展自救互救的同時,識大體、顧大局,局領導班子身先士卒,先后帶領600多名黨員、干部、教師進駐受災嚴重的鄉村,協同當地黨委政府一起,與群眾心手相連,共渡難關;各級各類學校和廣大教師紛紛在第一時間到校安置群眾、送上生活必需品、開展心理疏導、幫助群眾清理家園,為群眾送上溫暖和關懷。廣大干部職工以勇于擔當、貴公重義的高尚精神,以可歌可泣、樂于奉獻的感人事跡,以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可貴品質,向全縣父老鄉親展現了教育系統的良好形象,奏響了時代的最強音……
目前,我們的父老鄉親正經歷著喪失親人、無家可歸的巨大悲痛,受災群眾安置、房屋重建、恢復生產等方面還有大量工作需要爭分奪秒的開展,災后重建工作任重道遠!讓我們在局黨委的領導下,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立即行動起來,投身于幫助群眾整修家園、捐款捐物、安撫慰問災民等救災實踐活動中,向受災群眾伸出援助之手,與災區人民風雨同舟!讓我們攜起手來,用誠摯愛心鑄成抵御災害的銅墻鐵壁,用真情相助換來災區群眾的幸福安康,為災區的救援和重建奉獻自己的愛和力量,為奪取全縣抗洪救災的全面勝利作出應有的貢獻!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2
當前,災情還在發展,防汛救災形勢依然嚴峻。洪水無情,人間有愛。一批批志愿者前往受災群眾安置點為他們捐贈物資,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感謝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志愿者,為了更好的弘揚志愿者精神,服務受災群眾,我們在此發出以下倡議:
積極行動,凝心聚力。我們要充分發揮青年志愿者在防汛救災工作中的突擊隊和生力軍作用,積極開展防汛抗洪、救災救助等志愿服務,共同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
服從安排,聽從指揮。志愿者是一個龐大的集體,大家積極參與防汛救災的同時也要服從安排,合理有效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盡職盡責,注重細節。志愿者的一言一行備受關注,我們要帶頭服務,從我做起,用點滴愛心匯聚全城感動。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3
農連網錦厚公司抗洪救災捐助倡議書
農連網錦厚公司全體領導、群主和群員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20xx年7月19日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遭受暴雨侵襲,引發嚴重洪澇災害,截至7月22日中午12時全旗共損毀房屋808間,受災農作物土地54萬畝,受災人口達7.63萬人。
洪災無情,人間有愛。洪水肆虐烏拉特前旗,由于災害涉及面廣,危害程度深,造成的損失巨大,災民重建家園、恢復生產的任務十分艱巨。為幫助受災群眾迅速恢復生產,重建美好家園,我們農連網倡議:農連網錦厚公司的全體領導、群主、群員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請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奉獻出我們的愛心。您的一包煙錢,一件衣服錢,對災區人民來說可能就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請伸出您友愛溫暖的援助之手,積極捐款,貢獻我們的一點力量,讓愛心廣泛傳遞,讓正能量到處撒播。
捐款方式是群主在各自群里發起募捐,以接龍的方式進行,保證過程的公開化和透明化。群主要將所募集的金額交到各區域片長手中,各片長把所有的金額和名單一并交到農連網財務處。
農連網錦厚公司向您鄭重承諾,您的每一分善款都會送到受災群眾的手中!我們募集的所有捐款都會嚴格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捐款數額及名單將在農連網平臺上公布。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4
全縣各級文明單位、各志愿服務組織、廣大志愿者:
近日,我縣遭受大范圍強降雨襲擊,抗洪搶險救災形勢十分嚴峻。部分城區和鄉村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面對突如其來的汛情,全縣上下戮力同心、眾志成城,全面投入到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之中。在此,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倡議全縣各級文明單位、各志愿服務組織、各級黨員志愿服務隊、廣大志愿者,迅速行動起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積極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匯聚抗洪搶險救災正能量,為受災群眾奉獻愛心。
一、開展搶險救災慰問活動
向受災群眾和搶險救災一線干部群眾、軍警官兵捐贈食物、礦泉水、衣被、毛巾、藥品等生活必需品。協助做好探訪慰問、物資發放工作。
二、開展專業救援活動
醫療衛生志愿者深入到災區村莊、群眾安置點開展義診、衛生防病知識普及和防疫消毒藥物噴灑工作。具備戶外應急救援技能的專業團隊和志愿者,深入受災地區,救助受災群眾,保護重要物資。
三、開展環境衛生清潔活動
組織志愿者到受災嚴重的村莊,清除垃圾污水,打掃環境衛生。深入到受災戶家中,幫助整理物品、晾曬衣被,提供家政服務。
四、開展心理疏導活動
有資質的心理輔導志愿者深入集中安置點和受災戶,面對面地做好心理調適工作,幫助群眾穩定情緒,樹立生活信心。
五、開展網絡文明傳播活動。
堅持從我做起,弘揚正能量,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不在網絡上發布任何未經證實的虛假信息,不做網絡謠言的`推動者、放大者。
洪水無情,南和有愛。讓我們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團結一致,無私奉獻,眾志成城,攜手同行。向受災群眾伸出援助之手,為他們送去愛心、送去溫暖、送去希望!為奪取全縣抗洪搶險救災勝利作出積極貢獻!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5
各位居民朋友、社會愛心人士:
自7月19日以來,我旗遭受持續強降雨侵襲,引發嚴重洪澇災害,給人民群眾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經初步統計,截止7月22日中午12時,全旗共損毀房屋808間,受災農作物54萬畝,受災人口7.63萬人。
旗委、政府決定發起號召全旗人民向我旗洪災區捐款捐物的募捐活動,捐款由旗紅十字會接收,物品由民政局接收。 烏拉山鎮東風二社區向各位居民朋友及愛心人士發出倡議:真誠希望各位居民能夠充分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向受災地區和受災群眾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份愛心,幫助災區群眾渡過難關。現急需水、麻花、餅子干糧一類。
東風二社區抗洪救災款物捐助設固定捐贈點為:東風二社區服務中心(上班時間正常接收、其他時間可電話預約
捐贈接收方式:現金、物資、微信紅包(注:每一份捐贈社區都會為您出具票據,統一交到鎮紅十字會,我們將真誠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鎮抗洪救災款物接收聯系熱線: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6
洪水肆虐,水漫津城。8月24、25日,鹽津橫江流域普降大到暴雨,爆發洪水,給全縣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截至8月28日,已造成全縣18140人受災,258間房屋受損,24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1.52億元。目前,全縣各級黨政領導、基層干部、武警官兵、駐地民兵、普通群眾、各行業志愿者組成的抗洪搶險隊伍正在爭分奪秒,查漏除險,緊急救援。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大災面前有大愛,與全縣人民戮力同心、共同戰斗,展示了支持黨和政府、勇擔社會責任的良好形象。
據昭通市氣象臺預報,受臺風“帕卡”的影響,8月28日至8月30日,汛情仍可能進一步延續,全縣干部群眾團結一心,正以昂揚的斗志迎接更嚴峻的挑戰。為奪取抗洪搶險和災后重建的全面勝利,中共鹽津縣委統戰部、鹽津縣工商聯(民間商會)向全縣廣大民營企業、商協會組織發出倡議:
一、踴躍投身抗洪救災。繼續組織企業員工、商協會會員、志愿者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有序參與抗洪救災,并發揮自身優勢提供救災后勤保障。
二、主動安置受災群眾。進一步創造條件,想盡辦法,安置失去家園的受災群眾,并提供臥具、飲水、食品、藥品等方面的援助。
三、大力支持災后重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重建美好家園。
四、積極維護社會穩定。利用企業和商協會的宣傳渠道,宣傳黨和政府的舉措,傳播正能量,安撫受災群眾情緒,維護社會穩定。
五、有意愿捐款捐物的非公企業及個人,請統一向縣民政局捐贈,以便全縣統籌安排捐助。
愛心匯聚,眾志成城。讓我們風雨同舟,攜手同行,打贏這場保衛家園、災后重建的攻堅戰,共同建設我們富饒美麗幸福的新鹽津!
接受捐贈單位:鹽津縣民政局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7
抗災救災倡議書
各鎮街園區、市直各部門單位,社會各界人士,廣大朋友:
20xx年8月16日下午,我市賈悅、舜王、皇華、南湖、枳溝、龍都等鎮街園區不同程度遭受了冰雹、強風災害,截至8月16日晚21時,我市黃煙、玉米、果樹、大棚、蔬菜等作物總受災面積15.08萬畝、絕產面積13.1萬畝,預計經濟損失2.67億元,給我市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對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采取果斷措施,積極組織開展查災核災救災工作,并廣泛動員受災鎮街園區的黨員干部群眾開展自救工作。
由于此次受災面積廣,影響范圍大,抗災形勢嚴峻,現在向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發出以下倡議:
一、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把抗災救災工作作為當前最為緊迫的任務,時刻關注災情發展,積極參與抗災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失,堅決打贏抗災救災這場硬仗。
二、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要積極協助受災群眾開展抗災自救、互助互濟和恢復生產工作,不等不靠,自立自強,堅定信念,戰勝災害。
三、我市決定,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施以援手,募集善款,希望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奉獻精神,向受災群眾伸援手、獻愛心,慷慨解囊,踴躍捐款,與受災群眾共渡難關。您的一分援助,將給受災群眾十分的力量,您的一分幫助,將給受災區群眾百倍的信心!
四、由于受冰雹災害影響,部分鎮街園區林果受損,為進一步減輕受災群眾的經濟損失,現號召社會各界人士積極購買“愛心水果”,奉獻愛心,請有意購買“愛心水果”的社會各界人士與市委宣傳部(聯系電話:)聯系,市委宣傳部將及時做好溝通對接,將愛心傳達給受災群眾。
災害無情,人間有愛。愛心無論大小,善舉不分先后。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幫助受災群眾早日渡過難關、恢復生產!我們堅信,涓流共匯,足以涌成江河;綿力齊聚,定能眾志成城。
諸城市抗災救災指揮部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8
抗洪救災募捐倡議書
6月19日以來,我市多地出現強降水,造成山洪爆發、山體滑坡、農房倒塌和大面積農田被淹,災情非常嚴重。據初步統計,截至6月30日11時,全市共有40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83萬多人,緊急轉移安置人口9萬多人,因災死亡7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05.7千公頃,倒塌房屋1386間,停產工礦企業414個,全市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8億元。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指揮下,全市抗洪救災、生產自救及災后重建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由于受災群眾多,涉及面廣,危害程度深,經濟損失嚴重,災民安置、重建家園、恢復生產的任務十分艱巨。
洪水無情人有情,大災面前有大愛!為弘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幫助受災群眾盡早度過難關、重建家園,我會倡議全市廣大干部職工和社會各界人士伸出援助之手,積極捐款捐物,踴躍奉獻愛心,向受災群眾送去溫暖!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攜手并肩,同舟共濟,匯聚力量,去創造宣城美好燦爛的明天!感謝您的善舉!
開戶銀行:中國銀行宣城分行城南分理處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9
全區黨員干部、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業戶、廣大居民朋友:
近日,受臺風“摩羯”“溫比亞”影響,我縣連續遭遇強降雨,人民群眾財產遭受很大損失。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在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克服困難、無私奉獻,晝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在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在救災最危險的地方,干部群眾手拉手、心連心、肩并肩,經歷了一次次嚴峻考驗,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篇章。目前,災民安置、生產自救、災后重建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開展。但由于災害涉及面廣,造成的損失重,恢復生產、災后重建的任務還很艱巨。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為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在此,我們現向全區廣大黨員干部、企業家、私營業主和社會各界人士發出愛心募捐倡議: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向受災群眾奉獻一份愛,為重建家園盡一份力。無論捐贈多少都是一份心意,您無私的捐助將為受災群眾遞去溫暖和希望,提振他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所有捐贈資金,我們將專款專用,全部用于災后生產自救,幫助受災群眾早日恢復生產生活、重建家園!在此,我們也鄭重向社會承諾,所有捐款將堅持陽光操作,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募集款項將全部上交昌樂縣慈善總會,并將捐款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0
倡 議 書
全區黨員干部、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業戶、廣大居民朋友:
近日,受臺風“摩羯”“溫比亞”影響,我縣連續遭遇強降雨,人民群眾財產遭受很大損失。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在縣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克服困難、無私奉獻,晝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在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在救災最危險的地方,干部群眾手拉手、心連心、肩并肩,經歷了一次次嚴峻考驗,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篇章。目前,災民安置、生產自救、災后重建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開展。但由于災害涉及面廣,造成的損失重,恢復生產、災后重建的任務還很艱巨。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為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在此,我們現向全區廣大黨員干部、企業家、私營業主和社會各界人士發出愛心募捐倡議: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向受災群眾奉獻一份愛,為重建家園盡一份力。無論捐贈多少都是一份心意,您無私的捐助將為受災群眾遞去溫暖和希望,提振他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所有捐贈資金,我們將專款專用,全部用于災后生產自救,幫助受災群眾早日恢復生產生活、重建家園!在此,我們也鄭重向社會承諾,所有捐款將堅持陽光操作,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募集款項將全部上交昌樂縣慈善總會,并將捐款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1
各位居民朋友、社會愛心人士:
自7月19日以來,我旗遭受持續強降雨侵襲,引發嚴重洪澇災害,給人民群眾造成重大財產損失。經初步統計,截止7月22日中午12時,全旗共損毀房屋808間,受災農作物54萬畝,受災人口7.63萬人。目前,強降雨過程仍在持續,災情可能進一步加劇。
洪災無情人有情,齊心共度險災情。愛心不分大小,涓涓細流匯成江海,為盡快幫助災區群眾恢復正常生產生活,東風一社區向各位居民朋友及愛心人士發出倡議:真誠希望各位居民能夠充分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向受災地區和受災群眾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份愛心,幫助災區群眾渡過難關。
東風一社區抗洪救災款物捐助設固定捐贈點為:東風一社區一樓便民服務大廳(上班時間正常接收、其他時間可電話預約)
捐贈接收方式:現金、物資、微信紅包(注:每一份捐贈社區都會為您出具票據,統一交到旗紅十字會。我們將真誠接收社會各界監督)
抗洪救災款物接收聯系熱線: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2
各社工服務機構:
近期,我省受強降雨天氣影響,湖南多地發生洪澇災害給居民群眾生活、生產與生命安全帶來威脅且經濟損失巨大,部分地區受災嚴重,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任務十分艱巨。
社會工作是災后救援、過渡安置、災后恢復與重建過程的重要專業力量。為幫助受災群眾共渡難關,長沙市社會工作協會向市內所有社工機構發出如下倡議:
一、積極組織志愿者參與路障清理、垃圾掃除、救災秩序維持等保障工作。
二、有效鏈接資源,為災區群眾提供所需物資,保障基本生活。
三、幫助災民群眾安撫心理創傷、鼓勵其積極面對災難。
四、鼓勵民眾積極參與救災、積極備災、防災減災,盡快回歸生產、生活,恢復生活秩序。
五、鼓勵重建生活信念、構建支持網絡及恢復社會功能。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此,我協會呼吁各社工服務機構能夠積極關注災情,并盡快行動起來,肩負起社會工作的專業責任,充分利用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整合并調動社會資源,讓社工成為介入應急抗洪搶險、災害救援、受災群眾過渡性安置及災后重建過程的協調者、服務提供者、資源整合者以及行動倡議者。
希望各社工機構能夠與受災群眾共同面對災害,協助遭受洪災的居民走出困境,早日重建家園!
長沙市社會工作協會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3
大愛瓷城 眾志成城
醴陵市抗洪救災募捐倡議書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近日,我市普降大到暴雨,造成了全市范圍內罕見的洪澇災害,我市24個鎮(街道、長慶示范區)270個村(社區)不同程度受災,尤其是泗汾鎮、船灣鎮、沈潭鎮等災情特別嚴重。
災情發生后,全市黨政軍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晝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和安置等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開展。但由于受災人口眾多,涉及面廣,危害程度深,經濟損失大,災民安置、重建家園、恢復生產的任務十分艱巨,受災群眾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亟待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心與幫助。
大災面前有大愛,洪水無情人有情!為幫助受災群眾盡早渡過難關,醴陵市慈善會向全社會倡議:讓我們攜起手來,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精神,積極參與抗洪救災,踴躍捐款捐物,用我們的慈心善舉,共同筑起一道愛的堤壩,與受災群眾風雨同舟,共渡難關,共建美好家園,奪取我市抗洪救災的全面勝利!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4
親愛的各位會員:
70年未遇的第9號超強臺風“利奇馬”(Lekima)于8月10日從浙江省臺州溫嶺市沿海登陸,給浙江造成嚴重損失。特別是浙江省臺州、溫州地區嚴重受損,永嘉縣甚至出現嚴重山體滑坡造成20多人遇難,10多人失聯,臨海千年古城遭遇大水圍城的情況,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尤其是浙江籍企業家的心。中山市浙江商會發出倡議書,號召廣大浙商攜手并肩、風雨同舟,為浙江鄉親打贏這場搶險救災戰役!
災情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家鄉有難的關鍵時刻,我們倡議在偉人故里的浙江籍企業家伸出援助之手,全力支持災區人民重建家園,積極投身搶險救災志愿服務行動中。讓我們以微薄之力支持家鄉“抗臺救災,重建家園”行動。
愿我們攜手并肩、風雨同舟,為浙江打贏這場搶險救災戰役!
捐款請聯系中山市浙江商會秘書處,聯系人:余小姐,聯系電話
抗洪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5
各縣(市、區)團委,荊州開發區、荊州紀南生態文化旅游區黨群工作部,市直各部辦委局團組織,各大型企事業單位團組織,各學校團委,全市志愿公益組織,青年志愿者們:
今年以來,全市極端天氣頻發。進入梅雨期之后,雨量之大、來勢之猛、發展之快、沖擊之大,極為震撼。入汛以后,出現了8次明顯降水過程,降雨量361.1至637.1毫米,偏多3至8成,其中偏多8成,石首、洪湖偏多6成。特別是6月30日至7月2日,我市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國家站點過程雨量及面雨量為荊州63、84.4,松滋81、56.6,114.3、107,石首168.3、138.7,監利226.2、114.2,洪湖72.8、177.2毫米;全市132個鄉鎮雨量站中大于250毫米5站,100-250毫米有50站,最大為洪湖瞿家灣330.3毫米。目前,荊江監利段超設防,荊南四河部分超警戒;全市農田受災面積106.56萬畝,其中江陵縣14.46萬畝、監利縣35.1萬畝、石首市24.8萬畝、洪湖市32.2萬畝。全市防汛抗災形勢十分嚴峻。
市委、市政府對全市防汛抗災高度重視,及時部署,始終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全市人民正在頑強奮戰、克服困難,積極防汛抗災救災。在防汛抗災的緊急關頭,為充分發揮團組織、團員青年和廣大志愿者的先鋒模范作用,服務于全市防汛抗災工作大局,在此,團市委發出倡議,號召全市各級團組織、青年志愿公益組織和廣大青年志愿者們積極開展防汛抗災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幫助受災群眾抗災救災,為構建平安荊州奉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主動參與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安撫工作,緊緊圍繞受災地區、群眾的實際需求切實開展志愿服務:協助維護災區交通秩序,廣泛宣傳避險自救知識,協助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幫助受災群眾搭建安置臨時居所,搬運救災物資,恢復生產生活;重點針對老幼病殘等弱勢群體做好“一對一”關愛服務,及時了解他們的受災情況,開展物資幫扶、心理疏導等服務;有序、有效協助當地黨委政府做好防汛抗災工作,通過網絡平臺正面、積極、理性地開展防汛抗災志愿服務宣傳工作,讓全社會了解、關注、支持、參與防汛抗災工作。
洪水無情人有情,危難時刻顯本色。讓我們盡己所能,團結一致,無私奉獻,頑強拼搏,向受災群眾伸出援助之手,為他們送去愛心、送去溫暖、送去希望!讓我們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為奪取防汛抗災全面勝利作出積極貢獻!
共青團荊州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