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圖書倡議書(精選8篇)
愛護圖書倡議書 篇1
同學們:
讀書不僅僅是一種需要,更是一種性情的愉悅。走近圖書,就如同走進人生的旅程、是空的隧道,走進另一個世界。但是,親愛的同學們,當你徜徉于書架間取出一本書,卻發現原本嶄新、整齊的圖書,現已東倒西歪、亂七八糟,不知你此時會不會感到心痛呢?當你滿懷欣喜地拿到了自己盼望已久的圖書,卻發現里面圈圈點點,書角幾乎被折破,你又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同學們:書籍是人類的良師益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摧殘書的生命,就是摧殘人類的文化,摧殘人類的文明。為了讓我們的開放式圖書管能最大程度地為廣大師生服務,讓我們的圖書能更好地流通和被利用,圖書館現向同學們提出“愛護圖書 從我做起”倡議
一、 圖書館的書籍是公共財物,同學們應予以愛護、小心使用。
二、 閱讀后應及時放回原處,以方便他人借閱。
三、 不在書上涂改、圈點、做答案,不剪裁、不撕頁
四、 養成使用書簽的習慣,不折書、折頁。
五、 愛護圖書,尊重知識; 保護圖書,崇尚文明。
六、 除了知識,什么也別帶走; 除了指紋,什么也別留下。 同學們,你喜歡書嗎?那就請善待它吧,別讓它受到傷害。讓我們做一名文明讀者、文明學生,愛護圖書 從我做起,輕松享受閱讀,共建和諧校園。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愛護圖書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當我們從祖國的五湖四海相聚在這座美麗的大學時,是否已感受到了那份被選擇的榮譽感和成為一名時代有用之才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書籍是人類文明傳承的重要媒介,學習是人類文明前進的基礎。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文明誠信使用圖書館做起,規范自身行為,共同創建和諧文明的圖書館學習氛圍。
當你置身于明亮舒適的圖書館,遨游浩瀚無垠書海追求知識時,你曾否感懷圖書館為我們做出的無私奉獻?圖書館是我們學習的“第二課堂”。她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更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在這知識的海洋、求知的課堂,我們陶冶情操,提升自我。然而,在這片書香洋溢的芳草地上,還存在一些不和諧的音符:突然的嘈雜聲、手機鈴聲、清脆的高跟鞋聲不時響起;地上的紙屑、吃剩的食物、扔下的果皮、瓜子皮使書海蒙上了灰色面紗……這樣的不文明的行為,是與當代大學生禮儀道德精神相違背的,更是與我們優秀的湘楚學子品德違背的。我們中南的同學的修養很好,只是很多簡單的事,不是我們不愿意做,而是我們沒注意到該怎么做。在此,為了每一位師生的學習和生活,我們倡議:
(一)遵守圖書館閱覽時間和有關規章制度。
(二)保持閱覽室肅靜,走路腳步要輕,挪動座位動作要輕,不頻繁出入,不大聲喧嘩、閑談,討論問題不要影響他人。
(三)同學間互謙互讓,不搶占座位,不同時占讀多本書籍。
(四)閱讀后將書放回原處,不私自將圖書、資料等帶出閱覽室;不撕毀和污損書報、不偷撕書頁、報刊,不做標記;愛護所借圖書,按時退還;損壞、丟失要主動賠償,守時守信。
(五)講究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吃東西、吸煙。
(六)愛惜公共設施,不損壞公物;尊重工作人員,講文明懂禮貌。
親愛的同學們,文明誠信是明鏡,給人以借鑒;文明誠信是尺碼,給人以準繩;文明誠信是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就讓我們用文明誠信的道德理念規范自己的言行,嚴于律己,互相監督,共同打造出一片和諧的藍天!“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用自己的一份努力杜絕不文明的行為,共同構建一個良好、和諧的學習環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共同努力!相信同學們愿意用自己的舉手之勞換來圖書館美好的未來!
愛護圖書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我院圖書館現已開放,為了能給同學們提供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和有序的借閱過程,在此我們讀工會代表圖書館向廣大讀者建議以下幾點:
進入圖書館時請把自己的包和不屬于本館的書籍保存在 門旁桌上。
在圖書館內請不要大聲喧嘩,聽高分北音樂,請把手機調至震動或無聲,不要帶食物進館。
因館內空間有限,尋找自己所需的書時請抓緊時間,選好書后離開您當前位置。文藝書庫不許閱覽圖書。
若發現抽出的書不是自己想要的書,請將書插回原處,請不要亂插亂放。
離開閱覽桌時,請把凳子放回原位,把桌子上的廢紙扔進紙簍。
辦理借書手續時請自覺排隊,站在隊里不要前后擁擠。
圖書館——這座神圣的殿堂、書的海洋,時刻歡迎廣大同學前來借閱,這里將是你放飛夢想、展翅高飛的天空。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愛護圖書倡議書 篇4
親愛朋友們:
當你手捧一本喜愛的書,與同學交流共享書中的精彩時,你可曾想過在遙遠的山區,也有著一顆顆對書籍求知若渴的心;
當你為自己構造一個獨特的藏書閣,享受著徜徉在知識海洋的喜悅時,你能否想到在窮困的農村小學校里,也有一群孩子在心中憧憬著有一天向我們那樣,自由酣暢的遨游書中的海洋。
親愛的朋友們、同學們,伸出你那溫暖的雙手,加入到捐書愛心活動中吧,把你多余的圖書捐贈出來,作為一份珍貴的禮物贈予那些需要書籍的孩子,讓那些帶給我們許多歡樂時光的圖書也帶給他們歡樂。
我們會把您贈予的圖書以圓夢愛心書屋的形式送到需要這些圖書的學校去,這樣不僅幫助了迫切需要書籍的孩子們,也使政府所倡導的建設節約型理念能真正落到了閑置資源再利用的實處。
捐一本圖書,傳一份真愛,成就一個夢想!為了邊遠貧困的農村孩子能讀上書、讀好書、多讀書,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孩子們共同打造一座愛的書屋吧!
愛護圖書倡議書 篇5
我們班有個飄著濃濃書香的圖書角,那里各種各樣的書都有:百科書、故事書、小說、歷史書等等。每當同學們無聊時,圖書角能幫助同學們打發時間。但是,最近我發現,圖書角的書越來越少了,以前滿滿的圖書角現在已經空出了一半,有些嶄新的書也破了好幾頁,甚至連封面都沒有了。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經過分析調查,原來是有些同學自私自利,偷偷把書帶回家占為己有,有些同學看書的時候小手不聽使喚,為了讓我們的圖書角永遠書香濃濃,惹人喜愛,望同學們從今天開始,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看完的書及時放回,不可私自帶回家中;
2、每學期同學們每人捐一本書,更新圖書角存書;
3、看書時,不得在書上亂畫,不得損壞圖書;
4、安排圖書管理員,將借書情況登記,并及時圖書角,保持整齊干凈;
5、同學們互相監督,及時檢舉揭發私藏圖書、破壞圖書的行為,及時向老師報告。
一份倡議,一個承諾,一種責任。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一起行動起來吧!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愛護圖書倡議書 篇6
走進圖書就猶如走進黃金屋,走進另一個世界,但你滿懷期待的拿出一本書,你會發現本來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書,現在卻破破爛爛、東倒西歪。當你打開一本書時你會發現滿書都是圈圈點點,書角幾乎破爛,你還有不愿意讀這本書呢?
同學們,書是人類的老師,是進步的階梯。破壞有關文化的書,就像是在破壞歷史文化。為了能讓大家讀到更好的書,我向同學們提出“愛護圖書”倡議書:
一、圖書角的書是公共資源,同學們應愛護圖書,小心使用。
二、讀書時,不能圈圈點點,寫答案。不能剪、撕。
三、閱讀完應還回原處,方便其他同學借閱。
四、愛護圖書,尊重圖書,保護圖書。
五、不能折角,如要記錄讀到哪,可以用書簽。
六、書上的知識可以帶走,但圖書請讓它待在他自己的家。除了指紋什么也別留下。
同學們,你們愛閱讀嗎?如果愛,那請你遵守以上條款,愛護書籍。文明閱讀,愛護圖書從我做起。讓我們更好的學習知識吧。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愛護圖書倡議書 篇7
同學們:
我校圖書館擁有一個文明、舒適、安靜的閱覽場所是我們大家共同追求,同時也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創造,我們衷心地希望倡議活動能得到大家的響應,并取得實效,為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做一個高素質的文明讀者貢獻我們一份力量。
為了創建一個美好的讀書館,讓我們大家共同做到以下幾點:
1、在圖書館內請不要大聲喧嘩,聽高分貝音樂,請把手機調至震動或無聲,不要帶食物進館。
2、因館內空間有限,尋找自己所需的書時請抓緊時間,選好書后離開您當前位置。文藝書庫不許閱覽圖書。
3、若發現抽出的書不是自己想要的書,請將書插回原處,請不要亂插亂放。
4、離開閱覽桌時,請把凳子放回原位,把桌子上的廢紙扔進紙簍。
5、辦理借書手續時請自覺排隊,站在隊里不要前后擁擠。
圖書館——這座神圣的殿堂、書的海洋,時刻歡迎廣大同學前來借閱,這里將是你放飛夢想、展翅高飛的天空。但只有愛護書籍,才能讓它伴我們共同成長!
倡議人:
愛護圖書倡議書 篇8
親愛的同學們:
圖書館是大連大學的文化地標之一,經過改造之后,其輔樓(原老文科樓)將于5月11日開館。開館以后,圖書館將為全校師生帶來更加優化的配置、創造更加舒適的學習和閱讀環境、更加優質的服務,我們將可以在這個的家園不斷充實提升自己。
當你縱情遨游在書籍的海洋時,當你盡情馳騁在知識的天地時,不要忘記珍惜愛護圖書館的整潔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好的行為、好的習慣,是收獲美好人生的起點。為了讓同學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我們發出以下倡議:
1、刷卡進入,文明選座,做到不搶座、不占座。
2、不隨意搬動桌椅,決不在桌椅上刻畫,堅決杜絕“課桌文化”、“廁所文化”。
3、從我做起,不在圖書館內帶餐就餐,不隨手亂扔雜物,自覺維護圖書館內環境衛生。
4、不大聲喧嘩,手機調成震動或靜音,輕聲走路,離開圖書館時輕聲將椅子放回原位;當需要接打電話、研討時,自覺進入“有聲空間”。
5、正確使用電腦、WIFI等電子設備,杜絕使用大功率電器,做到不違章用電。
6、自覺遵守圖書館的規章制度,服從管理員的管理,借閱完的書籍歸放原位,以便其他同學的借取。
7、愛護書籍,不在書籍上涂抹、作標記,不撕毀和損壞圖書。
我們從這里帶走的是知識,留下的是風度。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弊屛覀儚囊稽c一滴做起,連大會因你而更美麗,你的人生也會因美麗連大而更美好。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