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關愛留守兒童倡議書(精選3篇)
單位關愛留守兒童倡議書 篇1
關心教育、關愛孩子的各界朋友們:
當你和兒女牽手散步,當你和孩子嘻笑玩耍,當你暢享天倫之樂時,你是否注意到,在我們身邊有一雙雙羨慕而失落的眼睛正注視著你?他們小小年紀,卻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缺失親情;他們渴望家庭溫暖,卻只能忍受孤獨的煎熬;他們稚嫩的雙肩過早的承擔起生活的無奈……他們有一個特殊、酸澀的名字:“留守兒童”。
由于父母雙雙外出務工掙錢,他們普遍存在學業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問題,已經成為需要社會各界給予特別關注的特殊群體。 為了幫助留守兒童彌補情感缺失、家庭教育缺位等問題,使這些處在人生成長關鍵時期的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我們向社會各界發出“關愛留守兒童”的倡議: 請伸出您充滿愛心的雙手,讓同一片藍天下的孩子們都能共享人間溫情。
您的慷慨解囊將被他人銘記,您的樂善好施將永遠被他人尊重您的資助,將可能讓一個家庭脫貧致富;您的善舉,可以讓一個面臨失學的孩子圓成才的夢想;您的愛心,也會為您的生活增添一份溫馨的感動。您撒下的是點滴溫情,成就的卻是高尚人生。也許您并不富裕,也許您的力量微弱,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涓涓細流,可以匯成江河。愛心匯集,傳遞的卻是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放飛的是留守孩子的夢想!我們在真情呼喚,留守孩子在熱切期盼,扶助貧困,愛心無限,距離雖遠,心靈相牽……讓我們共同行動,用我們的愛心點燃希望,播撒陽光。
倡議單位:
日期:
單位關愛留守兒童倡議書 篇2
各位朋友、各界愛心人士: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然而,當我們衣食無憂,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時,在我們身邊還有著這樣一個特殊群體--留守兒童。他們小小年紀,卻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缺失親情;他們渴望家庭的溫暖,卻只能忍受孤獨的煎熬;他們稚嫩柔弱,卻過早地承擔起生活的無奈。由于長期缺少父母的呵護和家庭溫馨,他們的學習教育、心理健康乃至人身安全都難以得到保障……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轉型期,留守兒童問題不只是小事家事,更是國事,是關系民族未來發展的大事,更需要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為了使這些處在人生成長關鍵時期的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為此,興義市婦女聯合會、興義市教育局、共青團興義市委、興義市新聞中心、興義市總工會向全社會發出倡議:伸出關愛之手,溫暖孤寂之心,讓我們攜手撐起一片愛心藍天,讓留守兒童共沐陽光雨露。
我們誠摯希望各位朋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以及企事業單位踴躍奉獻愛心,讓我們共同攜手幫助留守兒童,讓我們匯集愛心點燃一盞盞希望的燈,為這些需要幫助的孩子照亮前行的路:你可以做留守兒童教育的宣傳員,向留守兒童的家人或監護人宣傳科學的家教觀念、知識和方法;也可以擔當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做孩子們生活的知心人、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保護人;你可以為一個或幾個孩子開通“親情電話”,給他們書寫“親子書信”,說一些安慰幼小心靈的話;也可以做特困留守兒童生活上的資助者,甚至可以通過一餐便飯,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也許你的微笑會給他們信心,也許你的話語會給他們希望,也許您的點滴付出就能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也許您的一份關愛就能讓孩子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關愛留守兒童,是我們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也是義務;是美好的情感,更是博大的胸襟。讓我們伸出愛的雙手去扶助稚嫩的希望,用愛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陽!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努力。
單位關愛留守兒童倡議書 篇3
“同樣是普通勞動者,我理解他們養家的不易和打工的艱辛。同樣為人子女為人父母,我也理解他們拋家別子的苦衷和深埋心底的那份對幸福生活的渴望。”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的加速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由于各種原因,他們的子女往往不能隨父母進城,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兒童”。據統計,我地36鄉鎮現有農村留守兒童5萬人,他們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充分的保障,他們的身心健康、生活學習狀況令人擔憂,留守兒童問題已不僅僅僅是打工者的心痛,更是整個社會的傷痛!
當您的孩子還在您懷里撒嬌時,成百上千同齡的留守兒童已過早地離開父母溫暖的懷抱,懵懂地、無助地承受各種壓力和困難;當您的孩子津津有味地享受著您精心準備的美味佳肴時,同齡的留守兒童正在煙熏火燎中費力地生火做飯;當您與孩子熱熱鬧鬧歡慶佳節時,留守的孩子卻連生日都無人記起!他們稚嫩的肩膀過早背起了生活的重負,親情缺失、家教缺失、監護不力等實際問題,已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健康成長。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都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留守兒童也和我們自己的孩子一樣需要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愛。我們要做的只但是是舉手之勞,給留守兒童寫一封信、打一個電話、買一本書、送一件禮物,讓他們快樂時可與您分享,受委屈時可得到您的撫慰……
招募“關愛留守兒童志愿者”的大幕已經拉開,寂寞的花朵正等待著您來澆灌,讓我們一齊來做留守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長的保護人。
“只要大家都行動起來,留守兒童問題終將得到解決。如果您牽掛留守兒童的衣食住行,請您和家人,身邊的朋友行動起來,伸出愛心之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