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生活用水的倡議書(精選3篇)
節約生活用水的倡議書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屬于水資源緊缺的國家。目前全國2/3的大中城市面臨缺水。在中國的北方,尤其是西北水資源奇缺,沙漠化、半沙漠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水危機已經嚴重制約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xx市雖有泉城之譽,但也屬水資源緊缺的城市之一,水資源不足始終困繞著美麗的泉城,節水保泉無時不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我國于xx年x月頒布新水法,明確規定“國家實行計劃用水,厲行節約用水”。
為積極落實新水法,建設節約型校園,提高節水、保水意識,我們向全體教職員工和廣大同學發出倡議:
1、充分認識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節水意識,大力宣傳節約用水對國民經濟建設及居民生活穩定的重要性,在全院形成“節約用水光榮,浪費用水可恥”的良好氛圍。
2、樹立正確的用水觀念、科學的用水態度和合理的用水方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身體力行,勤儉節約,杜絕“跑、冒、漏、滴”等現象的發生。
3、用水時避免大開水龍頭,減少水的流量,要使用臉盆洗臉、洗手。用完水后要及時擰緊水龍頭,避免長流水現象。
4、節約淋浴用水,縮短淋浴時間。堅持使用節水設備,鼓勵職工對節水技術、節水器具進行研究改進。對于用水量較大的綠化及生活用水提倡一水多用,分質使用,將水耗降至最低。
5、依靠科學提高對水資源的充分、反復的利用率。
6、遇到有浪費水資源現象,及時制止;發現水管有漏水現象,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倡議人:
20xx年X月X日
節約生活用水的倡議書 篇2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日常生活用水中不知道珍惜。事實上,我們在日常用水中存在著相當嚴重的問題,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自己身邊的確存在著這樣或那樣浪費水資源的現象。節約用水,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應該從愛惜一點一滴水做起。大而言之,為了保護及合理利用國家有限的水資源;小而言之,為了維護學校和我們自己的利益,為學校的發展做貢獻。
現在,四年五班的同學們開展“節約用水,共同行動”活動的倡議,我們向全校師生員工發出節約用水倡議:
1、請盡量使用盆洗抹布,用桶涮墩布。
2、在沒有盆的情況下,請控制水龍頭開關大小,并及時關水。
3、沒有喝完的水帶回家繼續喝,不要倒掉。
4、不玩水。
5、做到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資源。
6、見到有浪費水資源現象,請及時制止。
7、發現水管有漏水現象,請馬上向后勤反映。
8、宣傳節約用水,做到身體力行,帶動身邊的家人、老師、同學共同參與節約用水。
自來水不是“自來的”,水資源也是有限的,必須科學合理地加以利用,節約用水,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為此向全體同學和老師倡議:積極行動起來,從自身和身邊做起,珍惜點滴、杜絕浪費;從杜絕“滴、漏、跑、冒”開始。此外,也應該認識到:珍惜水資源、保護水環境從你我做起。只有當我們每個人都把保護水資源作為一種自覺行動時,我們的水環境才能得到徹底改善。我們期待著這一天早日到來。
最后,我們發自內心地再次呼吁大家:珍惜水資源,節約水資源,從現在開始!
倡議人:
20xx年X月X日
節約生活用水的倡議書 篇3
全體供水同仁:
微笑是一把鑰匙,能開啟人間的枷鎖;微笑是一縷春風,能驅散生活的陰霾;微笑是一劑良藥,能治愈心靈的傷口。
城市供水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是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障。每一位供水人都是城市發展的服務者,每一位供水人都是城市文明的推動者。在“創微笑服務品牌、建美麗和諧唐山”活動中,作為公共服務的城市供水行業理應成為主力軍,為城市文明建設增輝添彩。因此,我們向全體供水人倡議:從我做起微笑服務。
一、用微笑工作,樹立文明形象。倡導微笑生活、微笑工作,用樂觀的心態迎接每一天,用微笑的神態迎接每一個人,用積極的狀態擔當每一件事,在工作和生活中營造輕松、和諧、向上的氛圍,踐行文明新風。
二、用微笑服務,規范服務行為。窗口部門的每一位員工都要做到舉止文明、態度和藹、用語規范、辦事高效;機關處室的每一位員工都要做到傾情基層、主動服務、尊重職工、勤勉務實。推行一張笑臉,一句問候,一片真誠,一聲再見“四個一”為內容的規范服務,讓“微笑服務”成為窗口密切聯系群眾的“連心橋”,成為機關主動服務基層的“連心橋”。
三、用微笑奉獻,優化服務環境。深入開展有特色的文明服務進社區宣傳活動,積極構建優質文明的服務環境;推行微笑志愿服務,在志愿幫扶活動中、在文明共建活動中,更多地展現供水人的笑臉,為城市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各位同仁,供水企業作為重點窗口單位,是展示城市文明的最前沿,是城市文明建設的排頭兵。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把微笑服務活動滲透到生活、工作和服務的每一個環節,讓我們的職工從每一個微笑開始,用微笑表達情感,用微笑傳遞愛心,用微笑傳播文明,用微笑迎接用戶。通過微笑服務活動,讓文明之花盛開在唐山供水的每一個角落!
公司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20__年_月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