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陋習樹新風倡議書內容(精選3篇)
除陋習樹新風倡議書內容 篇1
親愛的社區居民們:
清明節即將到來,清明是大家以各種方式緬懷英烈、祭奠逝者、祭掃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節日。然而,每到清明祭祀時節,燒紙焚香之風盛行,人們多在大街小巷、路口、綠地焚燒紙制冥品,灰塵遍地,煙霧彌漫。這種方式屬于不衛生、不健康的祭掃方式,不僅污染了環境,還容易引起火災隱患。為了進一步營造良好社會風氣,倡導文明祭祀新風尚,我們向北新苑居民發出倡議:
一、要自覺開展文明祭奠。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企業、機關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爭做文明之風的倡導者和傳播者,帶頭踐行榮辱觀,崇尚科學,倡導文明祭祀,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
二、要大力維護優美整潔的自然環境,樹立文明意識、科學意識、公德意識,改變傳統的祭奠習俗,大力提倡鮮花祭奠、植樹祭奠等多樣式的祭掃活動。用環保,時尚,自然的方式進行祭祀,做到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
三、要做到以節儉方式寄托哀思,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互相攀比。
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講科學、講文明、樹新風,弘揚先進文化,用文明祭祀的實際行動,為建設文明社區提供良好的人文環境。
倡議人:___
時間:____年__月__日
除陋習樹新風倡議書內容 篇2
___:
戴面紗和穿奇裝異服,不是民族傳統服飾,而是一種愚昧落后思想觀念的表現,是一種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宗教陋習。這些陋習是宗教升溫和民族分裂主義分子的蠱惑和脅迫的產物,它既影響了全縣社會穩定,又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完全相愽,全縣各族人民群眾強烈要求進行整治。為大力破除陳規陋習,倡導和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尚,縣違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行為專項治理領導小組向全縣各族群眾倡議:
一、不戴面紗、不模仿穿著與現代社會不相適應“吉利巴甫”服和奇裝異服。
二、舉止文明、著裝整潔、得體、大方、穿著便于生產生活的現代服飾。
三、發現制作、銷售、饋贈“吉利巴甫”服、帶有迷信色彩的服裝和宣揚穿此類服裝的行為,要積極檢舉揭發。
四、廣大45歲以下(含45歲)青年不得留大胡須。
五、朝覲返鄉人員不得強求妻子和子女蒙面、穿“吉利巴甫”服和奇裝異服、留大胡須。
六、服務行業員工不得留大胡須、穿著“吉利巴甫”服、蒙面,應按照行業規范著裝。
全縣各族群眾,讓我們攜起手來,轉變思想觀念,破除陳規陋習,反對封建迷信,自覺揭去面紗,堅決與限制婦女自由、脅迫婦女戴面紗行為作斗爭,以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我縣民族團結,做一名維護社會穩定的有力推動者。
倡議人:___
時間:____年__月__日
除陋習樹新風倡議書內容 篇3
全鎮廣大群眾:
勤儉自強,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實現建設美麗雙橋的目標,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建立勤儉節約、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以實際行動破舊立新,移風易俗。我們特發出如下倡議:
自覺移風易俗,倡導喪事簡辦。弘揚勤儉節約、厚養薄葬的優良傳統,采取“獻一束花、植一棵樹、敬一杯酒、開一個家庭追思會”等方式祭奠逝者。杜絕在街道、廣場、居民小區和庭院等公共場所搭建靈棚、吹奏鼓樂、高音播放哀樂。自覺抵制撒紙錢、焚燒紙扎、冥幣、搞封建迷信、大肆燃放煙花爆竹的不良風俗,倡導形成不擺宴席、文明節儉的喪葬新風。
為了維護市容環境,共建美麗社區,按照《天津市城市管理規定》要求,請不要到馬路街道上焚燒冥紙冥幣。中元節(陰歷七月十五日)祭奠期間,我鎮在聚和園菜市場一側和友和園、福和園西門一側道路上專門劃定了焚燒點,設立了焚燒箱,供群眾進行祭奠,請您到指定焚燒點焚燒。
讓我們攜起手來,為營造一個健康、文明社區,建設一個開放、靚麗、宜居的社區而共同努力!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