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網貸倡議書(精選3篇)
遠離網貸倡議書 篇1
隨著網絡借貸的快速發展,部分不良網絡借貸平臺采取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侵犯學生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影響。公共管理學院提醒廣大學生,“擦亮眼睛”“找準組織”“理性消費”。
一、“擦亮眼睛”
同學們要增強防范意識,謹慎使用個人信息,不隨意填寫和泄露個人信息,對于推銷的網貸產品,切勿盲目信任,提高自身對網貸業務甄別、抵制能力。
二、“找準組織”
同學們上學遇到經濟困難時,請及時找學校資助部門,只要上學有經濟困難,國家和學校都會提供適當的幫助。解決學費、住宿費問題,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解決生活費問題,以國家助學金為主;解決突發臨時困難問題,以臨時困難補助等為主;解決綜合能力和生活補助問題,以勤工助學等為主。
三、“理性消費”
同學們要培養勤儉意識,摒棄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合理安排生活支出,不盲從、不攀比、不炫耀。
我院在此鄭重提醒,同學們遇到經濟方面困難需要幫助時,請及時找學校資助部門,不要輕易相信不良網絡借貸平臺,不要心懷僥幸,不要過度消費,努力養成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
20xx年XX月XX日
遠離網貸倡議書 篇2
近來,網絡貸款在大學生群體中迅速"走紅"。但校園網貸在帶來便利的同時,助長了學生的非理性消費行為。一些不良網貸平臺打著“多分期,低利息”的幌子,吸引學生貸款,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利貸陷阱,因網貸而發生的案件在大學生群體中時有發生,"欠款跳樓"、"裸條借貸"、"暴力催收"等不斷上演的現實悲劇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醒和反思。
為此,學院團委呼吁廣大同學:遠離校園網貸,謹防網絡詐騙。
一、掌握金融貸款知識,提高辨別能力。
掌握基本的金融貸款知識,主動了解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增強自身的辨別能力,避免被表面假象誤導從而陷入困境。
二、樹立理性消費觀點,切勿盲目攀比。
在生活上不羨慕、不嫉妒、不攀比、不盲從,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減少情緒化消費、跟風消費,拒絕過度消費、超前消費。
三、強化自我保護意識,維護自身權益。
謹慎使用個人信息,不隨意填寫和泄露個人信息;對于推銷的貸款產品,不盲目信任,警惕熟人推銷,增強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四、自覺抵制不良網貸,弘揚青春正能量。
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社會和國家,批判和抵制通過消費來獲得短暫滿足感的庸俗而低級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測繪科學與工程學院團委
二零XX年十二月六日
遠離網貸倡議書 篇3
森林資源是全社會的共同財富,森林防火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三夏”將至,天氣高溫干燥,農事用火不斷增多,特別是農機作業和焚燒秸稈或麥茬,極容易使各村的樹木遭到破壞,林木管護、森林防火工作進入關鍵時期,為了切實保護好現有林木,鞏固造林綠化成果,最大限度地保護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積極營造文明、健康、和諧的社會生活環境。特倡議如下:
一、積極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森林防火意識。
森林防火事關保護我縣森林資源安全,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打造平安太和、美麗太和、構建和諧太和、創建“森林城市”的一件大事。森林防火工作不僅是各級政府部門需要關注的事,更需要全社會來共同參與、共同努力。要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注意防火。請我們每個人切實樹立安全防范意識,進一步增強參加森林防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促進秸稈禁燒工作,自覺禁止野外用火。
要改變傳統的午收焚燒秸稈或麥茬的陋習,積極倡導使用環保、循環、經濟的模式來處理秸稈或麥茬;要改變以往上墳祭祖點香燒紙幣、燃放煙花爆竹的陋習,積極倡導用環保、植樹、鮮花等有益于保護生態環境的現代文明方式祭奠寄托哀思,自覺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三、加強自我約束管理,共建平安生態太和。
要加強自我管理,自覺做到:午收時不焚燒秸稈或麥茬,并按要求處理好秸稈或麥茬;踏青游玩時不攜帶火種進入樹林;不在樹林內燃篝火、燒蜂、野炊、吸煙、燃放煙花爆竹和孔明燈。對癡、呆、傻、聾啞、精神病患者和未成年人,家屬要做好監護工作,防止他(她)玩火引發火災毀林事故。
四、一旦發生森林火災,立即報告當地負責人或撥打119。
遇有火災時,建議不要獨自一人撲火,不要組織老弱病殘和孕婦、兒童、中小學生撲火。
森林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細節做起,關注森林防火,消除火災隱患,嚴防森林火災,為建設天藍地綠水清,景美民富宜居的和諧太和,做出自已力所能及的貢獻!
倡議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