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門前交通倡議書(精選3篇)
學校門前交通倡議書 篇1
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近年來,我市的道路建設突飛猛進,交通管理水平穩(wěn)步上升,但闖紅燈、酒后駕駛、逆向行駛等一些不文明的交通行為依然存在,與當前全市正在開展的“創(chuàng)建國家交通模范管理城市”的活動極不協(xié)調(diào)。自覺遵守交通安全法規(guī),在全社會倡導文明交通新風,摒棄不文明交通陋習,這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作為小小市民的我們,一言一行不僅折射出個人的修養(yǎng),也關系到我市的對外形象,因此,我們理應成為文明交通的積極參與者、忠實踐行者。在此,特向全校學生及家長發(fā)出以下倡議:
1.我們要認真學習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guī),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加強自我保護安全意識,樹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當我們徒步行走于人來車往的馬路時,請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密切注意機動車的行駛情況,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3.當我們穿馬路時,多一份謙讓與耐心,不闖紅燈,走人行橫道,左右觀察確認安全后方可過馬路,絕不能為貪一時之快橫穿馬路或翻越護欄。
4.放學后不要在校門口因等人而堵塞交通,有車接送的同學,要在學校規(guī)定
的候車區(qū)接送,并要告訴家長盡量不要因停車而影響同學們的出行。
5.每個同學都要審視自己的交通行為是否做到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是否做到安全出行,把交通行為與自己的生命安全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
6.未滿12周歲的學生嚴禁騎自行車上路。
遵章守紀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當我們能做到這一切的時候,我們的社會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家長們,同學們,平安是每個家庭的期盼,預防交通事故是每個公民的責任;重視交通安全,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更是我們每位同學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牢固樹立交通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掌握交通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倡議人:
20xx年x月x日
學校門前交通倡議書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幸福的生活安全是保障,要安全就必須遵章守法。當前,交通事故成為威脅人們生命安全的“頭號殺手”。因此,安全、暢通、有序、文明、和諧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決定我們的幸福指數(shù)。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交通文明的程度取決于市民的交通行為素質。城市形象的提升,人是決定因素;事故的預防,關鍵在人,共建文明的交通環(huán)境,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職責。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家庭的幸福,為了城市的文明,我們向全地區(qū)各族師生發(fā)出倡議:
一、做一個遵章守法的人。
要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guī),深刻認識沒有安全就是沒有幸福,任何一種交通違法行為都可能導致致命的傷害,要算好交通安全的經(jīng)濟帳、家庭帳、社會帳;要規(guī)范自己的交通行為,營造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圍,從我做起。
二、做一個文明的交通參與者。
行走在路上,自覺養(yǎng)成“按燈停走、按道行駛、按線通行、按位停放、按章駕乘”的交通習慣,車與車之間、人與人之間、車與人之間不爭道搶行,倡導機動車禮讓斑馬線,禮讓校車;機動車有序通行和停放,行人和非機動車各行其道,拒絕搭乘非法營運車輛,形成人人參與文明交通的局面。
三、做一個珍愛生命的人。
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遇到紅燈自覺等候,上車系好安全帶,開車時不打(接)手機,不亂沖亂闖,駕駛摩托車要戴頭盔,過街時請走斑馬線,不橫穿馬路,時刻關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家長不要讓未滿十二周歲的孩子騎自行車,不要讓未滿十八周歲、未取得駕駛資格的孩子駕駛機動車輛;無論你是開車還是步行,速度不能說明什么,平安才能到家,請放慢速度,做到寧等三分,不搶一秒。
四、做一個文明駕駛人。
提高自身修養(yǎng),杜絕酒(毒)駕、疲勞駕駛、超載超速,不要隨意變換車道、強行超車,不亂停放、亂掉頭,不違規(guī)使用遠光燈,不沖動開快車,不斗氣開慢車,不開霸王車,不開無(套)牌車,處處彰顯文明交通的風尚。
五、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
倡導文明交通,相互禮讓,車讓人,讓出一份文明;人讓車,讓出一份安全;車讓車,讓出一份秩序;人讓人,讓出一份友愛。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和感化他人,讓交通更順暢,我們的心情更舒暢。
六、做一個文明交通的傳播者。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遵守法律,敬畏法律,這是做人最基本的底線。要以人為本,以人為善,相互禮讓,樹立安全至上的意識,自覺摒棄不良的交通陋習,爭當文明交通的參與者、傳播者。
老師、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倡導文明交通,樹立良好品格,為建設和諧平安阿勒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倡議人:
20xx年x月x日
學校門前交通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越來越高,手機價格的越來越低,帶手機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了。雖然學校明令禁止不讓學生帶手機,但由于學生多,管理難,因而屢禁不止。一旦學校查得緊,一些學生便采用捉迷藏、打游擊的方法來逃避。有的將手機放在家中,等過了一陣子又帶到學校。有些學生的手機被老師收走后,就軟磨硬泡,哭哭啼啼。家長來到后,先是答應以后不讓孩子帶手機了,可過了一段時間后,仍然支持自己的孩子帶手機,據(jù)說是為了聯(lián)系方便。
近年來,各類考試中學生用手機作弊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20xx年高考,在湖北潛江、石首、南漳都發(fā)生了利用手機舞弊的事,再如電白高考舞弊案等。隨著手機的普及與功能的增強,利用手機作弊現(xiàn)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來越巧妙,如將耳機綁在袖子里,考試時將手靠近耳機佯裝思考,實際是在聽通過手機傳來的答案.女生則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將耳機戴在耳朵上,再用長發(fā)遮住,監(jiān)考老師很難發(fā)現(xiàn)。此外,學生打手機說謊也是司空見慣的事,特別是部分厭學的學生,明明在網(wǎng)吧玩游戲,他卻謊稱在學校復習功課.有的學生還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師、同學等。無論是作弊、說謊還是發(fā)虛假短信,都是不誠信的表現(xiàn),如不及時制止和正確引導,將會對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帶來嚴重危害。
一、佩帶手機的原因
學生佩帶手機,究其根本原因無外乎有以下幾種:一是某種程度上為了方便家長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二是部分學生追求時尚,盲目攀比;三是個別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把興趣轉移到利用手機來玩游戲,發(fā)短信等。學生帶了手機之后,會用它來做什么呢?用它來打發(fā)時光。怎么打發(fā)時光?可以玩手機游戲,可以發(fā)短信跟同學聊天——包括在課堂上。一些本來不好意思說的話,不好意思表達的感情,通過手機也好意思表達了,于是一對對朦朧中的少男少女在手機這個小小紅娘的牽引之下,一來二去,迷糊麻木,學習成績每況愈下,對學習也就更沒有興趣了,而對于所接觸的諸如游戲、聊天、上網(wǎng)、戀愛之類的事情卻是興趣濃厚,難以自拔。手機為害,真是防不勝防啊?
二、使用手機的危害
1、影響學生道德品格
近年來,各類考試中學生用手機作弊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20xx年高考,在湖北潛江、石首、南漳都發(fā)生了利用手機舞弊的事,再如電白高考舞弊案等。隨著手機的普及與功能的增強,利用手機作弊現(xiàn)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來越巧妙,如將耳機綁在袖子里,考試時將手靠近耳機佯裝思考,實際是在聽通過手機傳來的答案.女生則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將耳機戴在耳朵上,再用長發(fā)遮住,監(jiān)考老師很難發(fā)現(xiàn)。此外,學生打手機說謊也是司空見慣的事,特別是部分厭學的學生,明明在網(wǎng)吧玩游戲,他卻謊稱在學校復習功課.有的學生還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師、同學等。無論是作弊、說謊還是發(fā)虛假短信,都是不誠信的表現(xiàn),如不及時制止和正確引導,將會對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帶來嚴重危害。
2、危害學生心理健康
繼網(wǎng)絡之后,近兩年在中學生中又出現(xiàn)新寵――手機短信。手機短信,是通訊領域的科技創(chuàng)新,為人們相互交流信息,傳遞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簡便的現(xiàn)代手段.然而,這又是一個缺乏行為規(guī)范且隱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帶”,人們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時,私欲放縱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點也由此顯露。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學院的心理學家格倫·威爾森稱,在80例臨床實驗中,在工作中經(jīng)常發(fā)短信的人智商會降低10%,相當于一整天沒有睡覺,而抽大麻后也只會下降4%左右。再者,短信內(nèi)容一般都未經(jīng)過濾,正處在“似懂非懂”階段的中學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內(nèi)容吸引,誤入歧途。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機還容易產(chǎn)生攀比心理,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 近期,央視及多家知名網(wǎng)站報道“手機涉黃”對青少年的危害,很多花季少年因為通過手機接受黃色短信,瀏覽黃色網(wǎng)站,收看黃色視頻而無法自拔,荒廢了學業(yè)。可怕的是有些中學生認為,轉發(fā)條黃色短信給同學朋友,就像日常打招呼一樣,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手機網(wǎng)絡涉黃極具隱蔽性。孩子拿著自己的手機,想在什么地方上網(wǎng)就在什么地方上網(wǎng),想在什么時候上網(wǎng)就可以什么時候上網(wǎng),這種隱蔽性給學校管理帶來很大困難,等到弄明白手機的為害之處時,這個孩子的一生可能已經(jīng)完蛋了。
3、擾亂課堂教學紀律
課堂上經(jīng)常會有手機鈴聲響起,學生發(fā)短信,交頭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打亂課堂秩序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我校高二年級某班一名學生在上課期間玩手機,被年級主任發(fā)現(xiàn)后,不思悔改,還態(tài)度蠻橫、語言粗魯,實屬荒唐。
4、影響學生身體健康
手機長期的輻射對學生的身體發(fā)育很不利。倫敦大學研究人類腦神經(jīng)及細胞的蓋爾教授撰文指出,讓正常的白鼠連續(xù)接受4小時頻率范圍與手機輻射近似的無線電波輻射后,白鼠的腦細胞、DNA結構均有被破壞的跡象。另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蘭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的梁宣梅說,現(xiàn)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機,以為這對身體沒多大影響。其實,青少年的免疫系統(tǒng)比成人要脆弱,更容易受輻射影響。事實證明,手機輻射會對青少年腦部神經(jīng)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diào)。而頻繁玩手機游戲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聾,達到85分貝就有可能損害聽力。
5、引發(fā)人身安全問題
由于手機品牌眾多,質量良莠不齊,消費者難以辯別,再加上使用不當(雷雨天使用,長時間玩電游等),手機爆炸傷人的事間或發(fā)生。在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利用學生防范意識弱,反抗能力較小,專搶學生的手機。20xx年4月22日下午,湘潭縣一中高二學生朱磊在校園內(nèi)行走時,被突如其來的雷電擊中后當場身亡。事后,經(jīng)法醫(yī)鑒定,雷擊竟然是由朱磊隨身攜帶的小靈通引來的。20xx年7月,一位16歲的加利福尼亞少女因手機突然在衣服口袋中爆炸導致二度燒傷的嚴重后果。
6、增加家庭經(jīng)濟負擔
手機費用增加家庭經(jīng)濟負擔。據(jù)有關統(tǒng)計表明,學生使用手機的費用,每年最低也在300元以上。
7、影響學生學習成績。
學生在課上和學習時間聽見手機鈴聲,勢必會分散聽課注意力,影響學習成績;由于癡迷于游戲和網(wǎng)絡小說,導致學習沒動力,久而久之便產(chǎn)生厭學情緒,有的甚至輟學。
三、治理手機的對策
手機進入校園和課堂,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引起社會和學校的高度重視。如何對學生佩帶手機現(xiàn)象進行有效控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只堵不疏是不行的,只靠學校老師的教育而沒有家長的配合與支持也是不行的。
1、加強管理,為“校園手機族”戴上“金箍咒”。
①禁止學生在上課期間或圖書館、宿舍內(nèi)、教學區(qū)等地方使用手機,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一律沒收手機。
②禁止學生在校園內(nèi)任何地方攜帶手機,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先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后由家長領回手機。
③對屢教不改的要進行經(jīng)濟處罰和紀律處分。
④對使用手機作弊的行為除沒收手機外,還要對相關班級、級部進行量化扣分等處罰。
3、家長要與學校配合。
許多家長對手機輻射危害人體健康知之甚少,對學生用手機多數(shù)時間是發(fā)短信和玩游戲,他們也是半信半疑,而對打手機說謊更是十分無奈。因此,學校和老師要讓家長充分認識學生佩帶手機的危害,主動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親愛的同學們,為了我們自己的美好人生,為了我們親人的殷切期盼,更為了我們祖國的燦爛明天,讓我們?nèi)拥羰謾C,拒絕誘惑,遠離喧囂,力避浮躁,潛心求學,寧靜致遠,做一個家長放心,老師滿意,同學羨慕,人人喜歡的好學生吧!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