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道路修繕捐款的倡議書(精選3篇)
村級道路修繕捐款的倡議書 篇1
尊敬的各位父老鄉親,社會各界人士:
黨委、政府已將楊林公路砂改油、楊大公路橋梁改造列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鄉第十一屆人大第五次會議已通過《關于全民捐資改造楊林公路及楊大公路橋梁的決議》。全民捐資修建“一路兩橋”已成為全鄉上下的.共識和全鄉人民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
__公路砂改油預計需資金50萬元,__公路關口老橋及河石橋改造預計需資金150萬元,完成“一路兩橋”建設共需資金200萬元,除爭取配套資金及上級支持外,其他建設資金則需由我鄉自行籌措解決,缺口相當大,僅僅依靠鄉財政投入進行建設則困難重重,無法實施,必須緊緊依靠全鄉人民群眾的力量,凝心聚力共筑康莊大道。
在此,鄉黨委、人大、政府發出倡議:
希望全鄉廣大干部群眾、各企事業單位、__籍在外工作的朋友、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積極行動起來,慷慨解囊,踴躍捐資,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入到加強道路建設,推動經濟發展的大潮中來,為建設富裕文明、安全穩定的新__再立新功!
村級道路修繕捐款的倡議書 篇2
尊敬的各位父老鄉親,社會各界人士:
你們好!
五洞村位于邵陽縣南端,山多地少,是名副其實的偏僻山村,也是全鄉最遠、交通狀況最差的村落。多年來,五洞村廣大群眾一直受困于崎嶇、彎曲、坑洼不平、塵土飛揚的山路,人員出行、車輛出入困難,給幾條自然村的村民生產、生活帶來不便,且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道路不暢嚴重制約了五洞經濟發展的進程。
俗話說:“路通財通”。道路通暢,是發展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基礎硬件。現如今國家政策好,政府引導建設新農村,全鄉23個行政村已有18個修通鄉村公路,看著周邊的村莊都邁上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奔上了小康。改變交通落后狀況成了身處大山深處的五洞村全村村民的共同心聲。目前,全村群眾修路熱情高漲,通村公路建設項目已經得到上級公路主管部門支持,已列為今年工作的重點,動工修路及籌集資金已成為全村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
五洞村公路擬從苦竹山起修至廟山,全程長約2.5公里,計劃于__年底竣工通車。公路按國家級通村公路標準建設,硬化路面設計為3.5米,經勘測預算,該工程總投入約30多萬元,除國家配套資金外,目前五洞村人均出資350元,仍有資金缺口。僅僅依靠我村村級投入實難完成,所以必須緊緊依靠全體人民群眾的力量,凝聚合力,才能共筑康莊大道。
在此,五洞村支兩委發出倡議:希望全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外出鄉賢、私營企業老板、社會各界有識之士,伸出援助之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捐資不論多少我們感激不盡,哪怕一點力量也是對我們的支持。
我們承諾:
凡捐款者一律由村委會統一開具收據,設立理財監督小組專款專用。所有捐款,按照金額,依次排列,對捐款人芳名、金額刻碑銘記;
凡個人捐資500元以上,企業捐資1萬元以上,石刻個人姓名和企業名稱(法人姓名),讓人們和子孫后代永遠銘記捐資者的功德。另外在謀體宣傳廣而告之。
修路難一時,爛路難一世!真誠希望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道路一通萬象更新,五洞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期待您的支持,敬候你的佳音。
最后,敬祝各位賢人志士: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發達!
村級道路修繕捐款的倡議書 篇3
全區各寺廟和廣大僧尼:
構建和諧社會是黨和政府對全體公民和社會各行各業的共同要求。廣大僧尼是國家的公民,寺廟是社會的組成部分,在構建和諧社會實踐中盡到我們的智慧和力量是理所當然的。特別是黨和政府要求我們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充分說明在宗教中有很多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的積極因素需要我們去挖掘和發揚。佛氏之道,以慈悲為懷,以利他為本,以棄惡為宗,對上護持國度,對下利民渡眾,與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理念是相通的。寺廟是聞思修佛法的場所,也是信眾和國內外游客聚集的地方。寺廟內外環境和諧,有利于寺廟和社會、寺廟和信眾、不同寺廟、寺廟內部等之間和睦相處,有利于我們靜心修法、弘揚佛法,有利于促進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對于全面建設和諧穩定的西藏具有重要意義。
佛協是黨和政府聯系僧尼和信教群眾的橋梁,負有引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設和諧西藏上來的責任。因此,我們向全區各寺廟和廣大僧尼倡議,積極投身到和諧寺廟創建活動中來,為把寺廟建設成為愛國愛教、護國利民、研修經典、利樂眾生的凈地而不懈努力!
創建和諧寺廟,要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把政治作為靈魂。藏傳佛教具有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各教派愛國宗教人士為促進祖國統一做出了貢獻,愛國愛教成為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宗教職業人員的首要條件。堅持把學習作為“食糧”。正如8月26日的食糧不能解決明天的生計,對學習我們持之以恒,堅持把政治學習和佛經學習結合起來,不斷提高我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宗教學識,成為名副其實的愛國僧尼。堅持把紀律作為保障。廣大僧尼既要遵守國法,又要恪守戒律,在遵紀守法中做一名好公民,在守持戒律中做一名好僧尼。堅持把組織作為關鍵。寺廟工作好與壞,關鍵在于寺廟管理組織,寺廟管理組織是創建和諧寺廟的組織者,要廣泛動員和宣傳,充分發揮廣大僧尼在創建和諧寺廟中的主體作用。
創建和諧寺廟,要達到“七項”目標:一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旗幟鮮明地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二是寺廟管理組織健全,建立人員、財務、學習、治安、消防、文物保護、衛生防疫等管理制度并落到實處,自覺接受政府部門的管理和監督、檢查。三是自覺接受寺廟愛國主義教育,牢固樹立祖國觀念、政府觀念、法制觀念和公民意識,在憲法、法律和政策允許范圍內開展宗教活動,宗教活動秩序井然。四是做到遵規守法,嚴守教規戒律,潛心研修佛法,不斷提高自身造詣,努力挖掘宗教教義中對國家、社會和人民有益的積極因素,努力成為愛國愛教、人品高尚、宗教造詣精深的合格僧尼。五是寺廟內部各種關系融洽,寺廟同信教群眾、其他寺廟、其他宗教和教派、同一教派中信仰不同人們之間以及其他社會組織之間和睦相處。六是積極開展自養活動,努力減輕信教群眾的負擔,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業。七是保持殿堂莊嚴,僧房整齊,衛生干凈,環境清靜優美。
讓我們廣大僧尼攜起手來,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共同開展和諧寺廟創建活動,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西藏做出我們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