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通用20篇)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1
各位父老鄉親:
中國的傳統教育文化,重點是孝行的教育。“百善孝為先”,一個“教”字就是孝之文化。她涵浸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尊敬長輩,孝親父母,一直是中華民族薪火相繼的傳統美德。孝與和諧相伴,與愛心同行。孝是敬,孝是順。只有敬和順方可和諧。是我們每個家庭和睦團結的紐帶,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潤滑劑和助推器。在大力弘揚優良傳統文化,積極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的今天,尤其在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的當下,我們上泥灣村兩委會開展“學習傳統文化、力行孝老愛親”系列活動,旨在弘揚傳統孝德,引導人們知孝,懂孝,行孝,共建和諧泥灣。因此,向全村父老鄉親、男女老少誠肯發出如下倡議:
傳承優良傳統,爭揚孝德之風。中國的孝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古以來我們就把孝道視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齊家之寶、治國之道。在當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我們的孝德卻在不知不覺中被淡化甚至遺忘。烏鴉尚有反哺之義,羔羊亦知跪乳之恩。面對孝文化教育的缺失,面對孝文化的'斷層危機,我們呼吁用中華民族傳統的孝文化滋潤我們的心靈,完善我們的人格。讓我們傳承孝德傳統,爭揚孝德之風,讓孝行天下,德澤萬代。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親起于自身,敬老見于小事,事親行孝,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即便如此,實難報達父母大恩之萬一。“子欲養而親不待”。為人子女的我們,已經習慣了享受父母無私的愛,卻常常因農活忙碌、生活奔波而忽略了對老人的關懷和回報。有多少人在醒悟要對父母盡孝時,卻只能空留永遠的遺憾和愧疚。盡孝須趁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懷一份感恩的心。孝親不一定非要有偉大作為和豪情壯志,需要的是長久堅持和無悔付出。從給老人洗腳做起吧,從清晨問好臨睡晚安做起吧!如果把一個家庭比作一棵大樹,那父母就是樹根,兒女就是樹干,孫子女就是枝葉果實。孝親就是用甘露之水澆灌樹根,只有樹根不缺水,根系發達,枝干果實才能旺盛。可是今天的一些人給自己的孩子幾乎傾注了全部的愛,把生我養我的年邁父母置于腦后,有的指桑罵槐,有的甚至于直接打罵父母。好的據為自己,賴的推給父母。這純粹是本末倒置的把甘露水澆向枝葉而不澆樹根,試問這樣的培植大樹的方法對嗎?試問這樣的家庭能培養出人才嗎?試問這樣的家庭吉祥嗎?孰不知,自己行孝,就是對自己子女最好的關愛;自己孝行就是對自己子女最好的教育。孝行行孝是最真實、最究竟、最大的投資;孝行行孝是最好的、最究竟、最真實的富有和最好的傳承。孝敬父母,讓我們從根上做起,從自身做起,從娃娃抓起,在生活細節中體現。一杯茶、一碗飯,點點滴滴見真情;一件衣、一床被,絲絲縷縷連愛心;一個電話、一封家信,字字句句顯孝心。
在孝敬父母的同時,也要關愛我們身邊的所有老人。特別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以及殘疾人。多為他們做好事、辦實事,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我們要以兒女之心孝敬全村的每一位老年人,以父母之愛呵護全村的每一位孩子,以兄弟姐妹之情對待全村每一位同齡人。要知道,兄弟和睦姊妹幫扶是孝的延續和升華。在日常生活中給予關心,提供方便,切實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舉手之勞讓人心中總是春天。授人香草,手留余香。相信我們多一份關愛,多一份付出,世界便會多一份溫暖,多一份美好。古人云:孝子能感召天地;孝子能交好運。也就是說:孝親會使自己身心愉悅,因此,孝子本身一定能感召到吉祥如意、身心快樂!
全村動員參與,夯實孝德之基。孝道文化是調節人際關系,實現家庭和睦,構建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倡導孝道文化需要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我們要全村動員,積極參與,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努力營造敬老愛老的濃郁氛圍;要創新載體豐富內涵,切實推進孝道文化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單位,走進村莊的每一個角落;要優化敬老服務內容和環境:努力做到老有所養有保障,老有所助有陣地,老有所樂有載體,老有所為有途經。真正將孝道文化落到實處,收到實效,為構建和諧泥灣作出應有的貢獻。
婆婆,您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讓媳婦進門來報答。這句話滿口含香;岳母,您把女兒無怨無悔抓養大而進了我的家,女婿我知道怎樣來報答!這是彩虹般美的感恩之情。
“親恩不可忘,百善孝為先”。孝子、媳、孫是中天皓月,是東方杲日。是中華民族的天心地膽。親愛的村民們,讓我們一起攜手,傳承美德,弘揚孝道,共同創造泥灣和諧美好的明天。
倡議人:
xx月xx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回報社會,一直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要秉承慈孝文化,知恩、感恩、報恩。在家里做孝敬父母長輩的好孩子,在學校里做尊重老師的好學生,在社會上做一個尊老愛老助老的小公民。今天我們就從孝敬父母做起。在此,我們向全校的同學們發出倡議:
感恩父母,擁有“孝心”。從十月懷胎,襁褓三年,直至長大,父母為我們付出了無盡的辛勞與汗水。我們從小要感悟父母的養育之恩,做一名擁有“孝心”的好孩子。 “孝敬父母”的行動其實都是生活中你力所能及的事,我們要了解父母的年齡、生日,在父母生日時送上一份祝福;關心父母的工作和健康,道一句“爸媽辛苦了”;體會父母工作的辛勞,體諒父母的苦衷,不對父母發牢騷,不挑吃、穿,不給父母增添煩惱,做一個聽話的孩子,讓父母放心、安心、歡心。
關愛父母,付諸行動。我們從小就要學會積極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在學習之余主動為父母做做飯、洗洗衣服、打掃家庭衛生;父母生病時端水送藥,細心照顧;父母下班回家,為爸媽捶捶腿、揉揉肩;服侍長輩,照料弟妹,自強自立。
理解父母,加強交流。兒女有了快樂,最開心的是父母,兒女有了苦悶,最牽掛的也是父母。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以及其它素養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我們要學會理解父母,主動向父母敞開心扉。
最讓父母感到欣慰的就是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最讓父母感動的就是你有孝心的行動;最讓父母感到自豪的就是你學業有成。讓我們行動起來,以各種方式真摯、真誠地向你最敬愛的父母表現出你最虔誠的愛意!同學們,趕快行動起來吧!
友情提醒:本周為孝敬父母周,每天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最好能記錄下來。參加學校下周舉行的“最讓父母感動的事”有獎征文活動,希望你能得到父母的贊許和學校的獎品哦。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我們總是在病痛或傷心時去父母那里尋求慰藉,這就是人之常性。但是有的人卻在健康長大后忘卻父母的這些恩情,理所當然地成為“啃老”一族,甚至為了父母的贍養問題大打出手鬧上法庭。因此我在這里發出倡導:
心懷感恩,孝順父母。
地震發生時,一位母親用身體擋住砸下來的天花板,用生命換來孩子的未來;車輛壓住孩子的身體時,母親竟徒手托起了幾噸重的汽車;當鱷魚撲向小鹿時,鹿媽媽毫不猶豫地主動游向鱷魚,成為鱷魚口中的大餐……這些事例都在無聲地告訴我們,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父母的愛,猶如久旱的甘霖,猶如黑暗中的光明……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自從我們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時,父母就開始愛著我們。有時,我禁不住會想: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促使著他們呢?是一種責任,亦或是無私的愛憐?無論出于什么,我們都無法否認這份付出,無法忽視這份恩情,也當盡己之所能給予回報。
從小事做起,弘揚中華美德。
“臥冰求鯉”這個故事大家一定聽過吧,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王祥為了讓一再虐待他的繼母吃到新鮮的鯉魚,寒冷的冬天解下衣服臥在冰面上,融化寒冰為母親尋得鯉魚。他這種至孝的行為被元代郭居敬列入《二十四孝》中,成為中華美德中孝文化的典范。
古人云: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動物尚且懂得感恩,懂得回報父母,何況是我們呢?我們雖然不用像羔羊一樣跪乳,不用像烏鴉一樣反哺,但心懷一孝敬感恩之心,繼承發揚傳統美德,從小事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讓孝敬父母的種子深植于我們的心上,這就是我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讓爸爸、媽媽因為我們的孝順而驕傲,讓爸爸、媽媽因為我們的孝順而快樂!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4
泱泱華夏,禮儀之邦,道德傳統,源遠流長。孝老愛親,是 人類倫理道德的基石,家庭和睦相處的根本,社會文明和諧的支柱。秉承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是每位女同胞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我們謹向亳州各界婦女發出孝老愛親倡議。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孝道文化 “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自古就把孝道視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齊家之寶、治國之道。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父母充滿孝心,才會對社會充滿愛心、對國家充滿忠心。作為女性,我們要帶頭弘揚孝德之風,用傳統文化精粹滋潤我們的心靈,完善我們的人格,將敬老愛老內化為我們的情感和責任,爭做孝德使者,讓孝行天下,德澤萬代。
孝老起于自身,愛親見于小事 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含辛茹苦哺育我們,恩情重于天地。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生活細節做起,經濟上扶助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讓我們從為父母捶一次背、做一道菜開始,讓父母開心;從常打電話問候父母、常回家看望父母開始,讓父母暖心;從為父母熬藥喂飯、盡心侍奉開始,讓父母安心。一杯茶、一碗飯,點點滴滴見真情;一件衣、一床被,絲絲縷縷連愛心;一個電話、一句問候,字字句句顯孝心。我們要把珍藏在心中對父母的愛化作一個個具體實在的行動,用孝心換來父母幸福生活和健康長壽。
團結互助友愛,共建和諧家園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會是個大家庭,在孝敬父母的同時,請關愛身邊的老人,特別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高齡老人,為他們積極提供志愿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孝敬老人不但是親人的情、更是公民的義、社會的德。只要我們人人行動起來,哪怕是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關切的`問候,一把善意的攙扶,一次熱心的讓座……我們的舉手之勞帶給他人的可能就是心中的春天。
一個孝老愛親的人是高尚的人,一個孝老愛親的家庭是溫暖的家庭,一個孝老愛親的集體是和諧的集體。讓我們攜起手來,以愛心孝老,以真心愛親,以行動感恩,讓一段段溫馨的親情抒寫閃光的美德,讓一個個小小的行為支撐起深厚的修養,讓一件件感人的孝老愛親事跡凝筑起和諧亳州大家庭!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5
親愛的同學們: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三月,我們幸福的回到了美麗的校園,開啟學習、生活的新篇章。而我們每個人的身后,都有一對隱形的翅膀,那就是我們的父母和親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片孝心動天下。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對母女去滑雪時,突然遇到了雪崩,她們只好原地不動,等待救援部隊的援助。 她那困在雪地里的女兒因饑餓和勞累而昏迷不醒。由于她們穿的都是淺色的衣服,救援部隊幾次經過,都沒有發現她們。當她醒來的時候,才知道母親為了救她,毅然用刀割開了左手的動脈,在雪地里爬行了幾十米遠,在母親生命終絕的那一刻還在爬行,一條長長的血路使救援部隊發現了她們。她過去一直認為作為清潔工的媽媽是卑微的,現在才知道。是平時言語不多的母親用鮮血把自己救了,母親那平凡又嬌小的身軀里,卻蘊含著那么偉大,無私,一絲不茍的愛。
同學們,趁自己父母還健在的時候,好好孝敬他們,讓他們快樂無憂的過日子。不要因為他們不滿足你的希望而說:“廢物”不要因為他們的叮嚀教誨不停時而說:“煩死人”;也不要在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而不聞不問,有意躲開。更不要揮起你的拳頭去對待他們,虐待他們,即使父母做得不對,有時說得過火,我們做兒女的都要體諒他們,尊敬他們,如果你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話,能指望你去孝敬誰呢?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我們做兒女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衣服上的每一根絲線,都滲透著父母的汗,父母的血,都寄托著父母的殷殷祝福和企盼。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我們在學校讀書,又使父母多了一份牽掛。父母把愛無私地奉獻給我們。而他們得到的卻是額頭上條條皺紋,頭上縷縷銀絲,多么高尚的愛啊!
興許,父母要的并不多,即使是一張卡片、一個短信、一段談心或道一聲辛苦,他們也會開心不已,這就是感恩;即便是一份薄禮、一張滿意的成績單,亦或是給父母遞上一杯暖茶、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梳一次頭、家務活搭上一把手等等,他們都會滿心歡喜,這就是盡孝。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同學們,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履行我們那報不完的孝行,讓我們與父母擔誠相處在一起過上融融樂樂、幸福無比的家庭生活吧!用我們的孝心,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特倡議以下孝心行動:
“五要五不要”:
(1)要認真聽取父母教導,不要亂發脾氣。
(2)進出家門要和父母打招呼,不要視而不見。
(3)父母身體不舒服時要主動問候,不要不聞不問。
(4)在吃穿用度方面要樸素節儉,不要向父母提過高要求。
(5)對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要主動去做,不要袖手旁觀。
“三個一”:
(1)給父母寫一封感恩的信;
(2)對父母說一句感恩的話。
(3)為父母做一件感恩的事 。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德乃人之本,孝乃德之先,孝親敬老是人倫道德的基石。
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就更應該做到“孝”,我們不光應該在家中做到,在生活中,也應該做到。因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以,我向大家提出倡議:將每個月最后一個星期日定為“孝親敬老日”,讓大家都來孝敬自己的親人和長輩。在平時,我們應該幫助老人做事,給老人讓座,給予老人們一些快樂。在那天——那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還可以給敬老院里的那些爺爺奶奶門講一些有趣的事情,表演一些娛樂節目——唱歌、跳舞、陪他們說話,使他們快樂地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
給他人家的老人一份愛,就是給自己親人的老人一份愛!讓我們共同在一起孝親敬老吧!
此致
敬禮!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7
親愛的同學們:
親愛的游子們,又是一年重陽至,也許身處異鄉的你,或已成家立業,或已享受天倫,或正在為夢想努力拼搏,但是,無論你身處何處,請不要忘了,那永遠遙望你回家的老父母,你的身形永遠牽動著他們眼角的皺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是個尊老孝老的節日,沒有大地母親整整一個春天和夏天的耕耘,就沒有秋天的五谷豐登;同樣,沒父母長輩傾心竭力的付出,就沒有我們幸福美好的今天。所以,我們要把這個日子牢記,把尊老孝親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延續!
用心凝視,你會發現父母的音容已漸漸滄桑,父母的聲喉已不再洪亮,父母的發絲也微微泛白,父母的脊背已漸漸佝僂……而我們卻在父母漸漸老去的同時,一點點成長為今天能夠迎風擋雨的大樹。
在重陽節來臨之際,我們向各位游子們發出以下倡議:
一、常回家看看,安下心來好好傾聽父母的`訴說;
二、定期打電話,一聲問候,疏散父母的憂愁;
三、親手為老人做份他們愛吃的食物,讓愛反哺。
四、整理自己的親情檔案,與老人共同回味那些年、那些事。也許一張泛黃的老照片、一張剪過的火車票、一份大學時的匯款單、一封塵封的家書……都能勾起你對父母濃濃的思念,小小舊物卻承載著父母為你傾注的深厚的愛。讓歷史重現,讓愛延續。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8
全區青少年朋友們:
一個幸福和諧的社會不僅是物質繁榮的社會,也必須是真情洋溢的溫馨社會。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孝親敬老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之精華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多少敬老、愛老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如今,隨著我們物質生活的豐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更要維護好我們的精神家園,秉承起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了解愛的內涵,體驗愛的情感,懂得愛的責任,學會愛的奉獻,為此,共青團新華區委向全區青年發出敬老愛老倡議:
一、孝敬父母長輩,盡一片孝心。要理解長輩的不易,對他們一生的辛苦操
勞心存感激,盡自己所能向長輩盡孝。常回家探望父母,給老人送上一份精心準備的禮物,陪老人多聊聊天,做做家務。常打電話問候長輩,讓長輩感受到來自晚輩的愛和溫暖,做孝順兒女,以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孝親敬老美德。
二、關愛身邊老人,辦一件實事。禮遇敬重身邊老人,熱心為老年人解決實際困難。要以兒女之心善待身邊的老人,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和辛苦付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勤關懷,多問候,當身邊的老年人需要幫助時要及時伸出援手,以實際行動,展現當代人的精神風貌和時代風采。
三、開展為老服務,獻一份真情。帶感恩之心,積極參
與為老志愿服務。主動幫助孤寡、貧困、殘疾、高齡和空巢老年人解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問題。深入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家庭中,幫助老人整理內務、燒水、做飯,盡一己之力為老人奉獻愛心,讓老人實實在在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以實際行動創建愛老助老社會氛圍。
青年朋友們,百善孝為先,孝是人類與生俱來、萬古長存的美德。暑假即將到來,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以真心敬老,以熱心愛老,以實際行動助老。讓我們用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使全社會形成共同關心、關愛老人的良好氛圍,為創建和諧新華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共青團滄州市新華區委
20xx年9月2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9
全縣廣大干部群眾:
泱泱中華,禮義之邦,道德傳統,源遠流長。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和自治區成立60周年,值此之際,我們又迎來了中國傳統敬老日九九重陽節。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培育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我們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發出如下倡議:
孝順父母、敬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現代文明的重要體現。一個懂得并踐行孝老愛親的人,是人格高尚的人;一個孝老愛親的家庭,是最溫暖的家庭;一個孝老愛親的社會,是和諧發展的社會;一個講求孝老愛親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如果您是遠在異鄉的游子,那就請您拿起電話,與留守在家的父母親人說一聲辛苦,訴一下思念,問一聲冷暖,多一句囑咐,用最誠摯的語言拉近時空。
如果您尚為人子女,那就請您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為他們多做一次飯,多梳一次頭,多洗一次腳,哪怕只是回家多吃一次飯。
如果您已為人父母,那就請您做好表率,用您的'一言一行將敬老愛親的美德代代相傳。對于孩子,您的今天,就是他們的明天;您今天的言行,必將是他們明天的榜樣。
如果您是社會成功人士,那就請您用您的愛心,為更多需要幫助的老人伸出援手,送上溫暖和關愛。您奉獻的是勞動或勞動的結晶,老人們收獲的是快樂和希望!因為您,所以有愛,我們的生活才更美好,我們民族的光榮傳統才有了更好的傳承!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因為,我們都有老去的一天,我們終將也會成為老人。讓我們攜起手來,用我們的孝心,用我們的真心,用我們的熱心,用我們的點滴行動,匯聚敬老的溫暖,譜寫出孝老愛親的美德華章。
在此,我們共同祝愿全縣老年人平安幸福、健康快樂!
倡議人:
xx月xx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10
親愛的同學們:
“百善孝為先”,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更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的敬老文化,營造良好的尊老敬老助老社會氛圍。為深入全面貫徹《武陟縣教育局【20__】58號文件“關于在全縣中小學開展孝親敬老教育活動通知”的精神》,進一步增強師德建設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育學生“感恩父母,孝親敬老”,培養學生知恩、感恩、報恩的意識和能力,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校教育實際,現就在全校開展“孝親敬老模范教師和十佳小孝星”評選活動。今年9月---明年4月份,我校將開展孝親敬老活動。明年4月份我校將組織召開全校“孝親敬老”模范教師和“十佳小孝星”評選活動總結表彰大會,隆重表彰“孝親敬老”模范教師和“十佳小孝星”,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
一、“百善孝為先”,孝親從小事做起。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從親切的關心問候開始。向老人問一聲好,陪老人散一次步、出一次游,給老人捶一次背、洗一次腳、添一件衣、梳一次頭、做一道菜,為老人安排一次體檢,實現老人一個愿望等,使父母身心舒暢,安享晚年。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主題班會為陣地。以班為單位,開展“六個一”活動。每周要求教師利用班會,給學生講一個“孝親敬老”小故事;要求學生讀一篇“孝親敬老”故事;為父母或老人做一件孝順事(捶背、打洗腳水或洗腳等);送父母一句溫馨的祝福;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寫一篇聽后感、讀后感或做后感。
三、講求實效,持之以恒。尊老敬老的善舉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不一定做多么感天動地的事才是楷模,將尊老敬老的愛心與行動,落實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持之以恒,使之成為自覺行為,也一樣令人敬佩。真誠地希望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投身到我區老齡事業建設中來,努力營造關愛老人、共建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使老年人有所養、有所樂、有所學、有所為。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敬老、助老事關你我他,連接千萬家。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集結各方的力量,“敬老從心開始,助老從我做起”。為所有老年人都能演繹出美麗的夕陽紅,為老齡事業的和諧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11
親愛的同學們:
在這個金秋送爽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重陽節。這是一個老人們歡欣鼓舞的日子,是一個孝老愛老的日子,更是一個感恩回饋的日子。
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孝敬長輩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在家里從小就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掌上明珠,得到了他們無微不至的悉心照顧,然而在我們一天天成長的時候,他們的頭發卻在無私奉獻中變得日漸花白,他們的腳步也在歲月滄桑中變得逐漸蹣跚。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有義務弘揚傳統美德,有責任關愛我們的老人。為此,略陽縣行政服務中心婦委會向中心全體工作人員發出倡議:
一、回一次家。重陽節的時候,請暫時放下紛繁的事務,回家看望父母老人。給老人說說身邊發生的有趣事情,聽老人講講過去的事情,用你們燦爛的笑容感染老人,與老人同樂,讓老人度過充滿歡笑的一天。
二、做一餐飯。在節日的時候,無論你的廚藝如何,都請為老人做上一餐飯。讓他們品嘗美味、品嘗孝心,感受來自兒孫最貼心的關懷。
三、逛一次街。在節日的時候,無論你有多忙,都請抽出時間陪家里的老人逛一次街,讓他們感受秋高氣爽的天氣,讓他們感受熙熙攘攘的氛圍,愉悅他們的心情,增進你們的親情。
四、做一回愛心傳遞使者。請告訴你身邊所有的朋友這個值得感恩的節日,讓大家一起把溫暖送到每一位老人的身邊。同志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了解老人,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為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貢獻我們自己的力量。也歡迎大家用鏡頭記錄最有意義的一天,比美德,曬孝心,讓文明之風吹遍政務中心。最后,祝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健康、快樂,壽比南山不老松,福如東海長流水!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12
同學們:
一個幸福和諧的社會不僅是物質繁榮的社會,也必須是真情洋溢的溫馨社會。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孝親敬老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之精華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多少敬老、愛老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如今,隨著我們物質生活的豐富,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更要維護好我們的精神家園,秉承起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了解愛的內涵,體驗愛的情感,懂得愛的責任,學會愛的奉獻,攜起手來,為和諧中國奏出最強音。為此,我們向校同學發出敬老愛老“三個一”倡議:
一、禮遇身邊老人,給一張笑臉。要以兒女之心對待身邊的老教師,老同志以及遇到的老人。讓敬老、愛老的美德在我們身邊蔚然成風。用你們的燦爛笑容感染老人,與老人同樂。“笑一笑,十年少”,老人們的健康快樂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二、孝敬家中長輩,做一件實事。為家中的老人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梳一次頭、做一道菜等,讓老人切實感受到我們晚輩的孝心和敬意。
三、關愛孤寡老人,參與一次志愿活動。幫助老人整理內務、燒水、做飯,陪老人聊天、下棋等,讓老人能實實在在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同學們,百善孝為先,孝是人類與生俱來、萬古長存的美德。暑假即將到來,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以真心敬老,以熱心愛老,以實際行動助老。讓我們用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使全社會形成共同關心、關愛老人的良好氛圍,為創建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13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叫《破冰求鯉》。講的是:從前,有一個小孩兒叫王郎,他特別孝順自己的父母。寒冬臘月的一天,寒冰封住了湖面,可他的父親卻特別想吃鯉魚。為了滿足父親的愿望,王郎脫光了衣服臥在冰面上,用自己身體的熱量,讓冰融化。他的孝心感動了上帝,最后讓王郎的父親吃到了鯉魚。
是誰給予我們生命,是誰用自己的青春教導我們健康成長,是我們的父母!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無憂無慮的生活,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感悟這美好的生活的機會。如此莫大之恩情,我們怎能不予以回報呢?因此,我在這里倡導:
學會感恩,不做傷害父母的事。
有一個人,為了心愛的女孩,偷走父母的退休金和養老金為女孩買了超跑、房子、口紅……最后,他的行為被媽媽發現,遭到媽媽的阻止,可他卻把媽媽一把推開,奪門而出。
當我們在譴責社會上這些極端的不孝順的行為時,你是否想過,面對父母的嘮叨,你不管不顧的頂嘴;面對父母的關懷,你當成理所當然;面對父母的不理解,你憤然離家出走……其實,這些都是對父母的傷害。
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與生俱來的品質。孝,并非是長大后才有的責任,讓我們及時明白孝心的終極奧義,學會感恩,不要讓自己的孝心被生活的飛塵所掩蓋。
孝順父母,用愛溫暖父母。
人們為什么不吃烏龜?因為烏龜很孝順。蘇軾也說:“慈孝之心,人皆有之。”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作為高等動物的我們又有何理由不孝順自己的父母呢?
生活總是充滿荊棘,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現在我們雖不能為父母分擔生活上的經濟負擔,但我們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主動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當父母回家時,給父母端上一杯泡好的熱茶;當父母傷心時,給父母說上一句貼心的話語……其實,孝順父母,并不難做到。
人能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源于自己的父母,我們的每一步成長都凝聚著父母的心血,只有孝順父母,你的心里才會踏實,生活才會充實,才能擁有沒有遺憾的人生。
讓我們一起,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孝順自己的父母吧,讓我們的父母也能沐浴在愛的陽光下!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14
親愛的同學們:
泱泱華夏,禮儀之邦,道德傳統,源遠流長。孝老愛親,是 人類倫理道德的基石,家庭和睦相處的根本,社會文明和諧的支柱。秉承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是每位女同胞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我們謹向亳州各界婦女發出孝老愛親倡議。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孝道文化 “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自古就把孝道視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齊家之寶、治國之道。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父母充滿孝心,才會對社會充滿愛心、對國家充滿忠心。作為女性,我們要帶頭弘揚孝德之風,用傳統文化精粹滋潤我們的心靈,完善我們的人格,將敬老愛老內化為我們的情感和責任,爭做孝德使者,讓孝行天下,德澤萬代。
孝老起于自身,愛親見于小事 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含辛茹苦哺育我們,恩情重于天地。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生活細節做起,經濟上扶助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讓我們從為父母捶一次背、做一道菜開始,讓父母開心;從常打電話問候父母、常回家看望父母開始,讓父母暖心;從為父母熬藥喂飯、盡心侍奉開始,讓父母安心。一杯茶、一碗飯,點點滴滴見真情;一件衣、一床被,絲絲縷縷連愛心;一個電話、一句問候,字字句句顯孝心。我們要把珍藏在心中對父母的愛化作一個個具體實在的行動,用孝心換來父母幸福生活和健康長壽。
團結互助友愛,共建和諧家園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會是個大家庭,在孝敬父母的同時,請關愛身邊的老人,特別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高齡老人,為他們積極提供志愿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孝敬老人不但是親人的情、更是公民的義、社會的德。只要我們人人行動起來,哪怕是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關切的問候,一把善意的攙扶,一次熱心的讓座……我們的舉手之勞帶給他人的可能就是心中的春天。
一個孝老愛親的人是高尚的人,一個孝老愛親的家庭是溫暖的家庭,一個孝老愛親的集體是和諧的集體。讓我們攜起手來,以愛心孝老,以真心愛親,以行動感恩,讓一段段溫馨的親情抒寫閃光的美德,讓一個個小小的行為支撐起深厚的修養,讓一件件感人的孝老愛親事跡凝筑起和諧亳州大家庭!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15
親愛的朋友們:
“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孝親敬老是道德的基石,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的精華。秉承這一傳統美德,讓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發揚光大,是我們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老年是人生中閱歷最豐富的時期,但也是人生中最孤獨,最需要關懷的時期。
在此,我們倡議:
加入“眾籌時光情系桑榆”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捐出一點點空余時間,志愿關愛老人,給予他們生活上的照料、心理上的撫慰、親情上的陪護。
敬老不以事小而不為,助老不以事難而不為。讓我們用心開始,盡己所能,發揮個人的專長和潛能,真誠參與愛老助老、尊老孝老、親情陪伴、愛心幫扶等主題志愿服務活動,關注、關愛老年人群體,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讓老人在人生的暮年開出最美麗的花朵。
讓我們攜起手來,以真心敬老,以熱心愛老,以誠心助老,讓一個個小小的尊老行為支撐起閃光的美德,讓一個個閃光的美德支撐起深厚的修養,讓一件件感人的敬老事跡譜寫巴蜀大地敬老愛老的美好華章!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16
親愛的同學們:
為弘揚孝老愛親、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倡導和氣致祥、睦鄰友好的社會風氣,我市將今年10月定為“孝老愛親月”。孝老愛親是家庭和睦相處的根本,是社會文明和諧的基石。我們在這里向廣大市民發出孝老愛親倡議:
百善孝為先。我們要懷著孝老之心,自覺履行贍養父母義務,做好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讓他們老有所養;我們要懷著敬老之心,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關心和體貼父母,讓他們老有所依;我們要懷著愛老之心,向父母送上問候和祝福,多陪他們聊天、多帶他們走走,讓他們老有所樂;我們要懷著尊老之心,積極創造條件,支持和鼓勵父母參加社會活動、發揮專長,讓他們老有所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社會這個大大家庭中,孝老愛親事關千萬家,連著你我他。我們要主動關愛身邊每一位老人,幫助身邊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讓孝老愛親之風遍及每一個角落!
在與老人言談交往時,要心懷謙恭,舉止禮貌,送上真誠笑容;在公共場合、交通出行中,要注意禮讓老人,讓他們多一點安全、多一份安心;在老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施以援手,把真情和關懷送到他們心坎上;在病殘體弱、孤獨老人和空巢老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積極提供志愿服務,讓他們真切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孝老愛親,是我們做人的本分。讓我們行動起來,積極履行這份責任和義務!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全社會樹立孝老愛親的良好風尚!孝老愛親,是現代文明的重要體現。讓我們行動起來,爭當孝老愛親的文明使者!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17
為弘揚孝老愛親、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倡導和氣致祥、睦鄰友好的社會風氣,我市將今年10月定為“孝老愛親月”。孝老愛親是家庭和睦相處的根本,是社會文明和諧的基石。我們在這里向廣大市民發出孝老愛親倡議:
百善孝為先。我們要懷著孝老之心,自覺履行贍養父母義務,做好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讓他們老有所養;我們要懷著敬老之心,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關心和體貼父母,讓他們老有所依;我們要懷著愛老之心,向父母送上問候和祝福,多陪他們聊天、多帶他們走走,讓他們老有所樂;我們要懷著尊老之心,積極創造條件,支持和鼓勵父母參加社會活動、發揮專長,讓他們老有所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社會這個大大家庭中,孝老愛親事關千萬家,連著你我他。我們要主動關愛身邊每一位老人,幫助身邊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讓孝老愛親之風遍及每一個角落!
在與老人言談交往時,要心懷謙恭,舉止禮貌,送上真誠笑容;在公共場合、交通出行中,要注意禮讓老人,讓他們多一點安全、多一份安心;在老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施以援手,把真情和關懷送到他們心坎上;在病殘體弱、孤獨老人和空巢老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積極提供志愿服務,讓他們真切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孝老愛親,是我們做人的本分。讓我們行動起來,積極履行這份責任和義務!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全社會樹立孝老愛親的良好風尚!孝老愛親,是現代文明的重要體現。讓我們行動起來,爭當孝老愛親的文明使者!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18
“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古往今來,有許多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流芳百世。丹桂飄香,金秋送爽,值此“重陽節”來臨之際,金川集團公司群工部共青團組織謹向全體青年員工發出如下倡議:
——弘揚優良傳統,孝敬父母親人。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當我們工作、成家、立業時,白發卻已悄然爬上了父母的雙鬢。在不知不覺中,父母已經老了,而我們已經成為了這個家庭的脊梁。請呵護我們自己的父母,是他們從我們蹣跚學步時,就細心地呵護我們一直到長大成人;請孝敬我們自己的父母,是他們引導我們走上人生的正確道路;請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莫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才悔悟唏噓。讓我們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給父母打個電話,一起吃飯,共度重陽佳節;幫助父母做家務,及時維修、添置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不斷改善父母居住條件;帶父母做一次體檢,從身體上關心父母,悉心照料父母;尊重父母的生活習慣,包容父母的缺點;跟父母聊聊天,仔細聆聽他們訴說往事,了解和支持父母的業余愛好,鼓勵父母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耐心幫助父母學習新知識,接觸了解新事物,力所能及地滿足父母的愿望;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樣孝敬岳父母或公婆。孝親不以事小而不為,青年當身體力行。
——倡導敬老風尚,共建和諧金川。
“霞映金川情無限,霜愛龍首漫山紅”,老人對社會有偉大貢獻,對青年有關愛之恩。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回報是和諧社會的文明新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每一位金川青年都要繼承和發揚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自覺做到真心地尊敬老人,熱情地與老人交談,誠心地幫助老人。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全體青年要進一步大力倡導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用心去體味老人們的甘苦,用情去化解老人們的煩悶,融合代際關系,多為老人做好事。青年志愿者要積極行動起來,圍繞“尊老敬老、關愛老人”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積極營造扶老助老、關愛老人、共建和諧的良好社會風氣。
一個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人是一個胸懷正氣的人,是一個修養深厚的人,是一個德行高尚的人。讓我們攜起手來,積極參與孝親敬老行動,從自身做起,從孝敬父母、長輩做起,以感恩之心回報自己的父母,以兒女之心關愛身邊的老人,共同描繪文明金川、和諧金川、美麗金川的美好畫卷!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19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又是一年重陽到。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爭做孝老愛親模范,促進校園和諧,值此九九重陽來臨之際,校工會、婦委會向全校教職員工發出倡議:
一、在思想上,要牢固樹立孝老、敬老、助老的理念。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孝老愛親是人倫道德的基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沒有祖輩、父輩的辛勤勞動,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孝老敬老助老事關你我他,連著千萬家。關懷今天的老人,就是關心明天的自己。我們倡議全體教職員工弘揚傳統美德,樹立孝老新風;重溫孝道故事,爭做孝德使者,以實際行動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讓孝行天下。
二、從行動上,要確保孝行見實效。我們倡議,從實際入手,從小事入手,一碗飯、一杯酒、點滴見真情;一件衣、一床被、絲絲連愛心。讓我們向身邊的老人道一聲祝福,獻一份禮物,陪老人吃頓團圓飯,帶老人做一次身體健康檢查,參加一次文體娛樂活動,或是幫老人洗一次澡,陪老人聊會天。我們要學會了解老人、理解老人、尊重老人,時時送溫暖、處處是關懷。
三、堅持以人為本,為老年人發揮特長創造條件。老人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我們要重視、珍惜他們的知識、經驗和技能,創造條件讓他們老有所樂,老有所用。人人和諧才有整個社會的和諧。
拳拳父母心,殷殷子女情。讓我們孝老、敬老、助老, “愛吾老以及人之老”,讓我們以真心孝老,以熱心助人,互幫互助,同心同德,為構建和諧校園而努力奮斗。
關于孝老愛親倡議書 篇20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這個節日,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要尊老、愛老、敬老。然而,透過上述數據不難看到,本該屬于這個節日主角的子女許多不能“回家”,有的甚至不知道重陽節是哪天,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
“樹老怕空心,人老怕冷清。”作為兒女,我們應該時時在生活上給予關心,精神上給予慰藉。雖然現在做子女的有做子女的難處,或因學業緊張,或因工作繁忙,或因壓力太大、身心疲憊,即便如此,我們都不可成為忘記孝老的義務,也不可成為忽視老人精神世界的理由。
“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孝老敬親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為人子女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這看似與工作無關,其實包含著實質性的內容。現實中不難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似乎把事業看得很重,把孝敬父母掛在嘴邊,實際上則往往以工作忙、應酬多為借口,考慮個人和小家庭之事多,付諸關愛父母之行少。試想,一個連父母都不愛的官員,又談何愛國愛民,贏得群眾尊重?一個連父母都不善待的員工,又怎能愛崗敬業,與團隊榮辱與共?
有人說得好,人生兩件事不能等:行善和盡孝。生命經不起太長的等待,孝行同樣經不起太久的徘徊。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接受媒體采訪,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時,本以為滿腦子都是生意經的他,會回答莫錯過“商機”之類的話,可他卻語出驚人:“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于孝敬父母!”是啊,錢是掙不完的,孝心卻有期,千萬莫等子欲養而親不在,“活著不孝,死了亂叫”!不可否認,我們有時工作確實很忙,需要做的事情確實很多,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關鍵看我們有沒有那份孝心和孝行。
父母恩重如山、情深似海,一輩子為子女操心操勞、無私奉獻,然而當我們已經長大、結婚生子,父母卻日漸衰老了。正如《時間都去哪兒了》唱的那樣,“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事實上,父母對子女的需求并不多。他們最害怕的是孤獨,最需要的是交流,哪怕一個問候的電話、帶孩子回一趟家,“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給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只要我們當子女們的做到了,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慰藉,就是最好的回報。
“人人都要老,人人須敬老。”重陽節既是節日,也是愛心“加油站”。孝老敬親決不僅僅限于重陽節這一天,而是要將它當作一個反思節,加滿我們的愛心,常存感恩之情,真正把孝敬父母、關愛老人作為人生要務來做,讓我們的父母和天下的老人都安享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