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爭做優秀倡議書(精選3篇)
大學爭做優秀倡議書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在毛澤東同志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四十八周年之際,為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學習雷鋒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構建和諧美好校園,爭做優秀大學生。管理學院團委、學生會現面向全院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1、學習雷鋒同志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堅持適度消費、杜絕鋪張浪費的生活方式,倡導低碳生活。
2、學習雷鋒同志刻苦鉆研的“釘子”精神。樹立遠大目標,充分利用時間,走進自習室、圖書館,多讀書、讀好書,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3、弘揚雷鋒同志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精神。從身邊小事做起,熱心幫助學習上、生活上有困難的同學。
4、弘揚雷鋒克己奉公、熱愛集體的精神。自覺做到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在學校的墻面、桌椅上亂涂亂畫;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不做有損學校、學院、班級榮譽的行為,為學校發展獻計獻策。
希望廣大同學能夠弘揚雷鋒精神,積極參加學校、學院組織的各種志愿者活動,用實際行動傳遞愛心,爭做新時代優秀大學生。
倡議人:
日期:XX年XX月XX日
大學爭做優秀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學風,是讀書之風,是治學之風,更是做人之風,是一所大學的靈魂和氣質,也是一個學校的立校之本。優良學風對大學生的行為起著積極的規范作用,對同學們的成長成材起著強大的促進作用。
作為河南科技大學精細化管理特色基地之學風建設特色基地,多年來__學院學風建設工作始終堅持考研與創新并舉,課堂與課外并重,努力形成文明和諧,積極向上,高層次應用型創新人才輩出的良好學風。為進一步推進學風建設工作,學院倡議全院每一位同學,在學風建設月期間,要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發揮自己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實現打造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的“科大夢”,為實現和諧自強、嚴謹求實、勤學慎思、尊師誠信的“農院夢”而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在學風建設月期間,我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自覺樹立“營造優良學風從我做起”的意識,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學校、學院組織的有關學風建設的各項活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全院學生凝心聚力,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共同促進優良學風的形成。
二、端正學習態度,培養自主學習、自覺學習的能力,學會思考、善于思考、勇于創新,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按時參加正常的教學活動,參加學院組織的早操、早讀和晚自習。
三、敬愛師友,加強聯系與溝通。在日常的教學環節中,主動與任課老師、輔導員、班主任溝通,配合學院提高教學質量,共同營造樂學、勤學、善學的良好學習氛圍。
四、遵守校紀校規,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不溺網、不抽煙酗酒、不打架斗毆、考試不作弊、不抄襲他人作業,做一個文明守信的學生。
五、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時間觀念、自控能力、公德意識、團隊精神和集體觀念,努力建設和諧的學習氛圍和校園環境。
六、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要在學風建設月活動中積極發揮模范、表率作用,堅決杜絕不文明行為和考試不及格現象,帶動全院同學為營造“勤學、慎思、尊師、誠信”的學風而努力。
同學們,讓我們時刻銘記“明德博學,日新篤行”的校訓,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氛圍,從我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用實際行動為我院的學風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__學院
20__年12月1日
大學爭做優秀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暨五的日子,是承載我們滿腔熱血為國不屈信念的日子,是我們錚錚誓言得以綿綿堅守的日子。從風雨如晦到海晏河清,幾代人篳路藍縷艱苦奮斗,九十六載櫛風沐雨春華秋實,李大釗言道:“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資以樂其無涯之生。”青年人,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而我們文苑人更是祖國文學搖籃的寵兒。當然,我們文苑人也定當志存高遠,砥礪前行,錘煉一顆敢為人先的拳拳之心。在這個令人激情澎湃值得銘記的日子里,我們倡議:
五四,有文學之風的灌溉。作為文苑驕兒,為弘揚五四我們首先就要發憤圖強地讀書學習,增加文學氣質,提高文學素養,我們要矢志不渝地堅持自己的宏圖偉志,要毫不動搖地進行文學創作。五四是進取的、向上的,是有著蓬勃力量的。敏而好學者,學不可以已,文苑的莘莘學子需要謹記,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讀書。
五四,有鏗鏘的氣度盡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在民族衰亡危急時刻,無數仁人志士并未卑躬屈膝,而是始終保持不變的氣節與尊嚴,這無疑時時告誡著青年人不可失去我們中華民族應有的民族氣質。文苑人也應謹遵其訓,用堅定不移的意志昭示我們永遠是時代的先鋒,是頂天立地的鏗鏘玫瑰。
五四,有一種創新的活力。陳獨秀在《新青年》創刊號上這樣寫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芽,如利刃之新發。”青年人是祖國的活力股,青年有信仰,有創新,國家才有希望,我們文學院立當樹起創新旗幟,散發獨特新穎的氣息。同時,我們要緊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步伐,把自我的小價值與時代的大背景相結合,共建最美麗的夢。
五四,是一個大膽的實踐嘗試。五四作為一個符號,不是空口無憑的,是無數同胞用鮮血和雙手換來的。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緬懷,還應該有一種繼承,實踐行動是關鍵,文苑人也不能缺少應有的行動力。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既是一種對當代青年人的鍛煉,也是對社會主義的踐行。
五四是帶著激情,帶著民族情感的一種象征。作為青年人,我們不能只是把它當做一個節日,一個歷史事件;相反,它是一種,一種家國情懷,需要每個人用正確的態度去正視它,而不是以為爾爾。時代在變遷,青年人的愛國愛他愛己之心卻不能變。青春也只有一次,不容我們喊停,所以希都能夠彰顯自己青春的姿態,作為一個青年人,作為祖國的活力的象征。青春需要一顆活潑的心,決不能作悲哀的留滯。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青年人,文苑人,要肩負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取日新以圖自強,去因循以厲天下。雖然時過境遷,但那股濃濃的愛國心猶在,熱愛文學,讓文學氣息蔚然成風,熱愛祖國,讓夢不只是夢。讓我們用滿腔熱忱去做事,不悔青春,不負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