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社團活動倡議書(通用3篇)
關于社團活動倡議書 篇1
學生社團是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同學自發組織的群體,當然也是高校打造校園文化必不可少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大學生培養個性情操,展示個人才華的平臺與載體。自社聯成立以來,我校社團保持著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勢頭,社團的數目和質量都不斷的健全,形成了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發展前景。
然而和一些老牌學校的社團發展狀況想比,我認為我校社團發展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發展,以實現社團之間團結和諧共發展的良好勢態。
1,大學生對科技創新和人然文關懷方面的活動缺乏理性的認識,參與的熱情逐年降溫。而這恰恰是體現高校學生素養最重要的兩個方面,所以校團委應當給予這兩類社團更多的扶持與宣傳。
2,我校社團活動的獎勵機制不夠完善,校方提供的設備,道具和場地有一定的局限。社團經費的缺乏亦是阻礙社團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部分社團指導教師,因為科研和教課壓力較大,沒有太多的時間來參與社團活動中,就更不說多社團社員進行專業的指導培訓,及對各類社團的發展指導意見。
4,社團成員缺乏主觀能動性,對各個社團骨干的依賴性較強,遲到風,無故缺席風泛濫,說明各個社團需要制定合理的社團守則相應的制約各種不良習氣。
5,我校同類社團之間的合作要遠遠小于競爭,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聯盟。各種不同類社團之間的溝通交流,幾乎沒有。就算偶爾有聯系,也是滯留在領導層面上的。所以我校社聯應當在這方面做成相應的努力。
6.各個社團應當有更新穎的活動激發社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為社員提供更多發展自己,展示才華的平臺。同類社團之間難以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這亦是社團發展所面臨的一個問題。
各類社團發展問題的解決思路與辦法
1,各社團之間,尤其是性質相同的社團之間要形成觀念和意識行為上的聯盟。甚至可以走出本校和全國其他高校之間形成聯盟。用各自的優勢聯合起來為社團活動造勢。并要強調社團本位文化的建立,并依此為依托,打造本社團知名的品牌形象,使社團具長久的生命力與宣傳力。同時,利用現代網絡技術使社團與社會逐步接軌,創造社員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與外界交流,實現資源共享,使大學生的知識、能力真正意義上有所提高。
2,用物質與精神相結合的獎勵方式。社團要求利益的最大化,會員不可避免的有物質方面的追求。如對于好的方面要通報表揚,發榮譽證書和升職的獎勵。對于做的不好的,要對之批評和改正,或者進行降職、改組等。嚴格獎懲,要使社員的價值得到最充分的體現。
3,解決財政問題,首先社團要堅持“自力更生”的原則。一方面節約使用社員交納的活動經費,爭取“用最少的錢干最精彩的事情”;一方面要學會向社會大眾“營銷自我”,利用社團的本身優勢和知名度尋找贊助商。至于硬件設施,如場地,音響設施等,要立足現狀,盡量避免沖突,同時竭力爭取各方面的支持來解決困難。
4,社團管理人員要不斷加強政策和理論的修養與必備的基本技能。如戶外運動協會要對領隊進行定期野外生存技能訓練;戲劇社要對干部和演員做演技培訓、指導;秘書協會要學習各種文秘知識、禮儀等。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也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社團各種要有水平,需要高層次、高水平的高素質的社團干部、社員。要加強社員之間與社會各界的人士之間的聯系,增加友誼和溝通。
5,校方應當合理減輕社團指導教師的工作壓力,以便老師能有充分的時間對社團的發展提出寶貴的建議,對社員進行專業的指導教育。
6,應該把具體事務責任到人,社團由會長統一協調,理事會分工合作,做出計劃和決策,并迅速把計劃和要求分配到各部門,各部再將工作分配到個人,以此發揮社團的整體和部分的最佳組合優勢。社團“領導”的魅力。會員間的通信方式、地址應該打印成冊,并復印,保證每人一冊。同時,也應該具體介紹有經驗有特長的老會員,以便會員間的聯系,獲得及時有效的幫助。盡可能的組織會員參加些積極的娛樂活動,用以交流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經驗,增強會員間的了解和感情。
關于社團活動倡議書 篇2
全校廣大同學:
又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季節,又是一個熱情似火的七月。彈指一揮間,我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已經走過二十多個春秋,二十余年的社會實踐生動地告訴我們:參加社會實踐,對于大學生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磨練意志、提升素質,對于大學生樹立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校也因社會實踐工作組織得力,成效顯著,連續9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授予全國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
值此XX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開始之際,校團委向同學們發出倡議:
在深入基層中堅定理想信念。要以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90周年為契機,在實踐中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通過廣泛開展政策宣講、科技興農、文化調研、教育幫扶等活動,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歷練人生,在基層一線砥礪品質,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中錘煉作風,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增長才干,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切實掌握建設國家、服務人民的過硬本領,在實踐中進一步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的“十八大”獻禮。
在投身實踐中磨煉意志品質。要深入了解國情,自覺到基層一線去,到艱苦環境中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實踐的熔爐中增長見識、砥礪品質、強化本領。要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爭當誠實守信的模范、爭當奉獻社會的模范、爭當促進和諧的模范,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傳統美德、倡導新風正氣。
在開拓創新中服務中原發展。要大力發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立足基層、立足實際,講求科學方法,在實踐中發揮創新潛能,為基層發展貢獻聰明才智。要從小事做起、從基礎做起,不好高騖遠,牢記“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迎難而上、百折不撓,不畏懼挫折、不彷徨退縮,在實踐中歷練人生、收獲成功,努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和中原經濟區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同學們,讓我們牢記使命,堅定信念,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到艱苦的環境中磨練自己,在實際行動中提高自己,在志愿服務的洪流中譜寫激越高亢的青春之歌!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關于社團活動倡議書 篇3
全縣各界人士,青少年朋友: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又一個生機盎然的春天與您不期而遇。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全縣大多數青少年都能在美麗的校園里安心學習。可是,當我們對全縣 300 多名貧困學生的家庭狀況進行調查后,發現情況堪憂! 他們有的父母雙亡,由年邁的爺爺奶奶撫養;有的家人病魔纏身,債臺高筑……由于種種不幸,導致他們 學費無著,瀕臨失學,無法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扶貧濟困、慈善為懷,幫助弱勢群體,是人類美好情感的體現,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希望工程愛心助學活動是一項旨在幫助貧困青少年完成學業的公益活動,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的社會公益事業。近年來,我縣響應號召,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奉獻愛心,取得了一定成效。 20xx 年,我們積極整合資源,爭取社會各界人士支持,共募集助學金 5 萬多元,資助了 200 多名學生,得到了社會的好評。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是建設家鄉的接班人和生力軍。為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和諧榮州”的目標,我們決定繼續推進希望工程愛心助學活動。為此,我們倡議: 廣大青少年、各單位及社會各界人士都來獻一份愛心。幫助一名失學的孩子,將意味著明天我們的社會上少一個文盲,多一名合格的建設者。您只需少抽一包煙,少吃一份零食,我們就可以為這些孩子的成長奉獻一份愛心,這將激勵孩子鼓足勇氣,戰勝困難,重新張開理想的風帆,這也許會改變孩子的一生,讓他和他的家人充滿希望,用知識改變命運!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朋友們,讓我們共同努力,用愛心托起貧困青少年的未來,托起榮縣美好的明天!
希望工程愛心助學活動,真誠期待您的參與!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