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通用16篇)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1
廣大交通參與者:
道路交通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交通文明的程度取決市民的交通行為素質。共建文明的交通環境,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職責。因此,我們向廣大市民倡議:“文明交通,從我做起”。我們倡導“自我約束和文明禮讓”的社會公德,自我約束是文明禮讓的基礎,文明禮讓是和諧社會應有的道德品質,予人方便與己方便,每個人既要對自己的安全負責,也要對他人的安全負責。為了能在日常的交通行為中,體現出金華文明交通新風尚,在xx年新春來臨之際,我們提出以下幾條倡議:
一、從我做起,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和地下過街通道,不跨越交通護欄,不亂穿馬路,不爭道搶行,做到“綠燈走、紅燈停、黃燈亮了等一等。”
二、從我做起,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追逐猛跑,不乘坐“摩的”和“殘的”,不乘坐超載車、非法營運車。做到從機動車右側上下車。
三、從我做起,非機動車不闖信號燈和駛入機動車道,不在人行道上騎行,不亂停放、不騎車帶人、遇有停止信號時,不超過停止線;轉彎前減速慢行,伸手示意,不突然猛拐。
四、從我做起,駕乘摩托車要戴好安全頭盔,要走機動車道最右側,不與其它機動車輛搶行,不闖紅燈,不鳴喇叭,不超載人員,不超速飚車。
五、從我做起,駕駛機動車要按照交通信號燈和交通標志、標線指示行駛,服從民警指揮,不爭道、搶道、占道,不亂停亂放、亂掉頭,不沖撞紅燈,不開霸王車。
六、從我做起,機動車不超速超載、不違法鳴喇叭、不酒后駕駛,遇行人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按規定使用安全帶或安全頭盔;行駛中不撥打、接聽手機。
七、從我做起,駕駛機動車輛要保持車況良好,車容整潔,夜間按規定使用遠光燈,不向車外拋灑物品,不污染和破壞道路路面,愛護交通安全設施。
八、從我做起,隨時提醒家人、親戚、朋友和鄰居,樹立文明交通意識,注意交通安全,關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文明交通的倡導者、實踐者和守護者;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車輛駕駛員,更要以你的身體力行和率先垂范,為廣大市民作出榜樣,做守法模范、當文明交通的標兵。
道路交通是城市的一張名片,爭作文明交通市民須從我做起。我們交通警察支隊一大隊全體民警愿和廣大市民攜手共進,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金華的和諧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20xx年x月x日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2
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向廣大師生發出以下倡議:
1、各班積極開展以“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為主題的班會,就我國人口增加、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糧食安全壓力大等現狀進行充分地分析和討論,樹立節約意識。
2、積極倡導崇尚節儉、科學飲食、健康消費的生活理念,摒棄鋪張浪費等不良的飲食消費習慣。
3、珍惜糧食,適量定餐,不攀比,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4、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如有剩余要打包。
5、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糧食的不良后果。
同學們,節儉是一種美德,節約糧食更是我們的責任。讓我們同心協力,拿出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讓節約糧食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我們的校園蔚然成風,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20xx年x月x日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過將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掉?是否將飯菜吃幾口就倒掉……
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浪費現象,也許你意識不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覺得浪費一點點算不了什么,同學們,當你們吃飯挑三揀四的時候,當你們隨意丟棄一個白白的饅頭,當你們隨意倒掉你們碗里認為不好吃的白米飯的時候,你們可曾想過糧食是彌足珍貴的,你們可曾想過,中國的13億人口每個人都想著浪費一點點沒什么的,每個人每月浪費500克糧食,一年就會浪費掉650萬噸糧食,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
我們天天高喊愛祖國,愛祖國就要了解國情,我國人口達十三億,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二十二,而耕地面積僅占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百分之七啊,卻要養活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又是一個多么驚人事實。何況目前耕地面積正以每年30萬畝的速度減少,而現在這個減少速度正在不斷加快……
縱觀現實,我們是不是應該知道糧食對于目前的中國來說是何等重要。我們是不是應該知道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請不要因為你浪費
得起就可以浪費,我們要把浪費視為一種可恥行為。學校“珍愛糧食,杜絕浪費”倡議書。我們要把節約當成一種習慣,一種美德。所以今天,我們要拿出實際行動,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美德長久地弘揚下去。在此,我們提出幾條建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5、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余的要帶回家。
8、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我們都是社會的主人,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愛護它,關心它,讓我們同心協力,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范者,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行動中來,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社會上蔚然成風,讓節約引領風尚,為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20xx年x月x日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4
各位朋友們:
大家好!
建國以來,我們以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我國也是除印度外世界排名第2位的糧食浪費“重災區”。我國每年的糧食損失浪費量大約相當于2億畝耕地的產量,比第一產糧大省黑龍江省一年的產量還要多。
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浪費糧食是對勞動的踐踏,是對優良傳統文化的背棄。適值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的來臨,為此,我們向全社會發出以下倡議:
一、爭做一個愛糧節糧的倡導者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溫飽不忘饑寒,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浪費糧食折射出奢華的思想觀念和浮華的社會心態。“奢靡之始,危亡之漸”,浪費沖擊的是思想的大堤,社會倫理的防線。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愛糧節糧的新風尚。
二、爭做一個愛糧節糧的踐行者
“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糧食行業在收購、儲藏、運輸、加工各環節提升職業道德,厲行節約、科學儲糧。每個公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日三餐做起,適量定餐,避免剩餐,合理消費;以“光盤”為榮,以“剩飯”為恥,堅持“餐餐不余、年年有余”,爭做一個愛糧節糧的表率和楷模。
三、爭做一個愛糧節糧的宣傳者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全球每天約8、7億人挨餓的同時,每年食物總產量中的1/3,約13億噸被浪費。浪費食物令全球經濟每年損失約7500億美元。省下一顆糧食,或許可以救活一個人的生命!人人爭做節糧愛糧宣傳者,影響和帶動身邊的每一個人加入到愛糧節糧的行動中來,引領崇尚節儉的社會風尚。
倡議人:
日期: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生活中,你是否扔掉過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是否倒掉過只吃了幾口的飯菜?
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浪費現象,也許你意識不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覺得浪費一點點算不了什么。同學們,當你們隨意丟棄一個白白的饅頭,當你們隨意倒掉你們碗里認為不好吃的飯菜的時候,你們可曾想過糧食是彌足珍貴的?你們可曾想過,如果中國每個人每月浪費500克糧食,就會浪費掉65萬噸糧食,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所以,我們要把節約當成一種習慣,一種美德。今天,我們要拿出實際行動,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美德長久地傳承下去。在此,我們提出幾條建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后果。
5、不偏食,不挑食。
6、到飯店吃飯時,點菜不浪費,若有剩余的要帶回家。
7、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我們都是社會的主人,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愛護它,關心它。讓我們同心協力,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范者,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行動中來,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社會上蔚然成風,讓節約引領風尚,為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6
同學們:
當你挑剔甚至丟棄飯菜的時候,你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很多饑腸轆轆的人正為一頓飯而辛苦奔波?
當你看到食堂里裝滿剩飯的泔水桶,你是否知道“饑荒仍是當今地球人的第一號殺手”這樣一個事實?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我們都是社會的主人,我們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珍惜勞動成果,不浪費每一粒糧食。
在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向廣大師生發出以下倡議:
1、各班積極開展以“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為主題的班會,就我國人口增加、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糧食安全壓力大等現狀進行充分地分析和討論,樹立節約意識。
2、積極倡導崇尚節儉、科學飲食、健康消費的生活理念,摒棄鋪張浪費等不良的飲食消費習慣。
3、珍惜糧食,適量定餐,不攀比,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4、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如有剩余要打包。
5、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糧食的不良后果。
同學們,節儉是一種美德,節約糧食更是我們的責任。讓我們同心協力,拿出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讓節約糧食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我們的校園蔚然成風,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
日期: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7
全體同學:
大家一定都知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亦是一種責任,一種品質,一種任務,更是一種涵養;而浪費則是一種非常可恥的行為。
同學們,當你捧著噴香的米飯、吃著雪白的饅頭、端起美味的面條時,你是否知道這是農民伯伯頂著烈日辛勤耕耘換來的?當你面對著滿桌好菜漫不經心地挑挑揀揀時,你是否知道還有很多偏遠山區的孩子因為貧窮而吃不飽飯,上不起學?當你埋怨飯菜不可口、隨意傾倒吃剩的飯菜時,你可曾想到災區中還有很多與我們同齡的孩子,他們頃刻間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園,更是怎樣的缺水斷糧啊?
糧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目前,世界上有上億的人食不果腹,而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還遠遠低于世界水平。因此,節約、珍惜糧食應該成為我們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學習節糧知識,增強節糧意識,每天節約一點點,每天奉獻一點點,用我們的行動,用我們節省的糧食和資源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為此,學校向全校同學鄭重地發出倡議:
一、爭做個愛糧節糧的倡導者。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更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習“愛糧節糧”知識,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愛糧節糧的新風尚。
二、爭做個愛糧節糧的踐行者。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日三餐做起,珍惜每一粒米,不偏食,不挑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以“光盤”為榮,以“剩飯”為恥,爭做個愛糧節糧的小模范。
三、爭做個愛糧節糧的宣傳者。積極宣傳“愛糧節糧”的相關知識,增強節約意識,影響和帶動周圍人加入到“愛糧節糧”的行動中來,引領崇尚節儉的社會風尚。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節約糧食!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共創節約型校園、節約型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華夢”貢獻力量!
倡議人:
日期: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8
同學們:
我國是一個糧食大國,糧食足夠供全國人口食用。但少數人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大肆地鋪張浪費糧食,將一盤盤可口的飯菜倒入垃圾桶中,使人痛心。《朱子家訓》中說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是啊,我們入口的飯菜,都是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因此,“光盤行動”不僅是一句強有力的口號,也倡導全國人民要節約糧食。在此,我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節約糧食,從我們自身做起、
1、在餐廳適量點菜,避免出現菜品過剩的情況。
2、若確實無法全部食用,應選擇打包后帶回家下一頓加熱食用。
3、吃自助餐時,不能暴飲暴食,這既是對自己身體的不負責,也是浪費糧食的行為。
4、吃飯時不進行攀比,吃飽即可。為了攀比而鋪張浪費糧食是一種可恥的舉動。
5、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有見到親朋好友浪費糧食一定要加以勸阻,告之其糧食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浪費糧食是一種可恥的行為,現如今全國已經步入小康社會,我們更應珍惜手中的糧食,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來節約糧食。心動不如行動,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此致
敬禮!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9
親愛的同學們:
每年的10月16日都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我們會自然而然的想起一首詩《鋤禾》。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是唐朝的一首詩,他給人們以啟迪,引導人民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在每天中午打飯的時候,你是否有過將只吃了幾口就不合口味的飯菜倒掉的現象呢?我們發現,每天中午打飯不一會兒,裝飯的盆里就裝滿了剩飯菜,看著滿桶滿桶的剩菜剩飯,難道同學們不感到可惜嗎?
或許我們會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然而你知道嗎?全球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要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全球每4秒鐘大約有1人死亡!
我國人口已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是世界人均值的1/4,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亂占耕地、土質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象在蠶食著耕地。當前,全球糧食供應緊張,價格居高不下,我國糧食雖然連續5年豐收,但供需總量仍處于一種"緊平衡"狀態。
聽了這些,你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呢?難道不浪費糧食、少打一些多余的飯菜就這么難嗎?打多少吃多少、不倒剩飯剩菜就這么難嗎?同學們,我們都是社會的主人,我們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我們要用心去愛護糧食,讓我們同心協力,拿出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讓節約糧食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并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一直堅持開展下去,為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借此,我向全校同學提出以下倡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可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飲食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5、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6、做好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糧食的可怕后果。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更是責任,讓節約成為一種時尚風氣,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態!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糧食這場行動中去!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10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黨的xx大以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社會上蔚然成風,也對“光盤行動”作出了“嚴格落實各項節約措施”的重要批示。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傳承山東大學“樸實、扎實、務實”的優秀品格,是每個山大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山東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最有德性的大學的內在推動力。讓我們行動起來,爭當勤儉節約標兵!
為此,我們發出以下倡議:
以知為行,廣泛參與,共做“勤儉節約”的踐行者。從思想上崇尚儉樸,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增強勤儉節約的自覺性、主動性,不浮夸不空談,將節約落到實處。
從我做起,拒絕剩餐,爭當“光盤行動”的示范者。點菜適量,吃飽為宜,以“光盤”為榮、“剩宴”為恥,珍惜每一粒糧食,自覺維護節儉用餐的良好風氣。
推己及人,互相提醒,成為“光盤行動”的傳播者。監督身邊同學,及時制止浪費行為;向親人、朋友宣傳“光盤行動”,勸說他們節約每一棵菜、每一粒米。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讓我們共同踐行勤儉節約,從“光盤”做起,不浪費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共建節約型和諧校園。
山東大學學生會
山東大學研究生會
二〇XX年XX月XX日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11
在座的朋友們:
從以往的“民以食為天”隨著時代逐漸的發展漸漸演變成了“民以食為樂”越來越多新奇古怪花樣百出的食物出現在我們桌上,讓大家漸漸忘了食物原本的意義。
逢年過節,家里常常來了許多人做客,一套套傳統的菜被端了上來,老人們的眼里都布滿了笑容和滿足,而小孩子卻在旁邊拿著筷子嘴里嘟囔著:“怎么又是這些菜呀。”
記得那天,當桌上端上了菜,表妹就開始抱怨:“這些菜吃了那么多年早膩了,我們出去吃肯德基麥當勞。”桌子被敲得咚咚的響,爺爺奶奶有些生氣了,眉間顯露出了一股滄桑感,雙目盯著那幾道菜,眼神飄得很遠:“你們這些小孩呀,現在整天就想著吃好的,其實有的吃就已經很不錯了,想當年我們那會吃飯吃肉都不是頓頓都有的呀!”。
坐在一旁的大人們也開始議論道:“爸媽,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不要老是跟孩子們說舊時代的事,孩子們,總想著吃些好的,人之常情么。過去的就過去了就別再想了。”
爺爺奶奶聽了,神情顯得有些尷尬和失望,無奈的搖了搖手:“說的是這樣沒錯,但是。”“好了好了,別說這些了。”話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了,他們深深的嘆了口氣。
飯吃完了,桌上剩許多剩飯剩菜,看著這些菜,爺爺奶奶想說些什么但還是猶豫著沒有說什么,安安靜靜的坐在旁邊同時我仿佛又聽到了他們的嘆息。
坐在一旁的我聽著大家的絮絮叨叨,想到在書上看到過的文章,現在的生活哪有好轉,那些受到戰爭侵略的人呢,他們不是跟爺爺奶奶那輩一樣么。許多人因為戰爭飯都吃不飽,他們沒有心思去想吃好的,因為他們卻連吃飯都顯得有些奢侈。盡管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可是也不能處處都想到自己啊,也許節約一點食物節約一點水資源,那些人民也不會顯的那么貧乏了。
想想現在全世界都倡導低碳環保,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對地球的污染,在我們開始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次數是,在我們出門減少用汽車多步行時,在我們提倡全球關燈一小時時,也要想想,節約點食物也不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么,別再在飯桌上挑東撿西,別在沉迷于快餐無法自拔,讓那么辛苦播種來的食物盡到他們原本應盡到的義務,這不是比原本在飯桌上留下一堆的剩飯剩菜來的更有意義么?
在進行低碳環保時,也別忘了我們原本就應該做到的節食節糧,那是最簡單也是最應該我們需要作出的一份貢獻。
此致
敬禮!
倡議人:
日期:20xx年x月x日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12
:
為了更好地宣傳,我們小隊向同學們發起了倡議書。如下: 節約糧食倡議書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同學們,也許我們并未意識到那是在浪費,或許我們會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在每天中午打飯的時候,你是否有過將只吃幾口的飯菜就倒掉的現象呢?是否不吃就倒掉呢?……我們發現,每天中午打飯不一會兒,撞翻的桶就裝滿了飯菜。看這滿桶滿桶的剩菜剩飯,難道同學們不感到可惜嗎?
知道大家也許會想,浪費一點點算的了什么呢?然而,你知道嗎?全球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10000000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間接的營養不良,全球每4秒鐘大約有1人死亡!
我國人口已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是世界人均值的1/4,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亂占耕地、土質下降、荒漠化等種種現象在蠶食著耕地。當前,全球糧食供應緊張,價格居高不下,我國糧食雖然連續5年豐收,但供需總量仍處于一種"緊平衡"狀態。
從我市的供需平衡狀況看,20xx年總產量為18萬噸,總需求為38萬噸,糧食缺口約為20萬噸,缺口率高達53%。現實絕對不容樂觀!!
聽了這些,你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呢?難道不浪費糧食、少打一些多余的飯菜就這么難嗎?打多少吃多少、不倒剩飯剩菜就這么難嗎?同學們,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也是一個人的品質,節約更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我們都是社會的主人,我們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我們要用心去愛護糧食,讓我們同心協力,拿出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讓節約糧食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并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一直堅持開展下去,為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借此,我們倡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可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5、飲食要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6、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7、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成宣傳浪費糧食的可怕后果。
8、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13
尊敬的們:
你們好!
當你挑剔甚至丟棄飯菜的時候,你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很多饑腸轆轆的人正為一頓飯而辛苦奔波?
當你看到食堂里裝滿剩飯的泔水桶,你是否知道“饑荒仍是當今地球人的第一號殺手”這樣一個事實?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我們都是社會的主人,我們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珍惜勞動成果,不浪費每一粒糧食。
在xx月xx日世界糧食日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向廣大師生發出以下倡議:
1、各班積極開展以“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為主題的班會,就我國人口增加、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糧食安全壓力大等現狀進行充分地分析和討論,樹立節約意識。
2、積極倡導崇尚節儉、科學飲食、健康消費的生活理念,摒棄鋪張浪費等不良的飲食消費習慣。
3、珍惜糧食,適量定餐,不攀比,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4、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如有剩余要打包。
5、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糧食的不良后果。
同學們,節儉是一種美德,節約糧食更是我們的責任。讓我們同心協力,拿出實際行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讓節約糧食內化為自覺,成為習慣,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我們的校園蔚然成風,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
日期:20xx年x月x日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14
親愛的:
大家好!
素有“魚米、花果之鄉”的美稱,歷是“產糧區”,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以及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我市糧食生產總產量一直在低位徘徊,難以滿足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已從糧食的“主產區”變為“主銷區”,每年都要調入大量糧食,保障軍需民食,保障糧食安全。而在糧食調運、儲存、加工到消費的各環節都存在嚴重的浪費。因此,作為中小學生,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節約糧食、消費不浪費的良好習慣,自覺擔負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責任,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的重要指示,發揚“愛糧節糧,傳承美德”的中華傳統,大興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優良風尚。我們向全市中小學生發起以下倡議:
一、做愛糧節糧的倡導者。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愛糧節糧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要增強愛糧節糧意識,愛惜糧食,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以節約糧食為榮、浪費糧食為恥,讓愛糧節糧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做愛糧節糧的踐行者。從我做起,堅持營養、健康、適量、節儉吃好每日三餐,不剩飯菜,在外文明就餐,提倡“光盤”,打包剩余飯菜,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堅持“餐餐不余,年年有余”,爭做愛糧節糧的表率和楷模。
三、做愛糧節糧的宣傳者。倡導崇尚節約、科學飲食、健康消費的家庭生活理念,宣傳愛糧節糧知識和減少浪費的措施,影響和帶動家庭成員、同學和朋友愛糧節糧,讓節約糧食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共同努力建設一個和諧美好的節約型社會。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讓我們行動起來,愛惜糧食,杜絕浪費,人人勤儉,家家節約,共創富美新!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15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來自x小學,我叫,很高興能夠站在這里演講。古人曾云:勤儉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勤儉永無窮,坐食山也空。這些古語意在告訴我們一個永恒不變的道理:那就是,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的傳家寶。這些金玉良言指引著數代人艱苦,自力更生,勤儉節約,并代代相傳。
盡管我國糧食繼續增產,產量已達近x億噸,實現了糧食產量九連增,但糧食進口數量同時創出新高,糧食對外依存度逐步上升,國家糧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在另一方面,我們糧食浪費卻非常驚人:據統計,每年糧食產后,儲藏、運輸、加工等環節損失浪費總量達x億斤以上,而餐桌浪費的糧食保守估計約x億斤,兩項加起來達到x億斤的浪費。浪費的糧食足可以養活x億人口!盡管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并告知節約要從小處著手,從節約一張紙、一粒飯、一滴水、一度電做起。可是,就在不經意間,浪費卻成了“家常便飯”,隨處可見:不知諸位是否看過央視最近一段公益廣告:因為公款消費、因為好面子、因為寵孩子等,國人外出就餐,浪費菜品和糧食達x%以上,價值高達上x元!面對這些我們的內心深處是否有一絲的觸動、有一絲的自責呢?
也許有人會說,節約等同于吝嗇、等同于貧窮,其實不然。節約并不是吝嗇的化身更不是貧窮的表現。它應該是對家庭幸福生活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履行。“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試想一下,一個沒有勤儉節約作支撐的國家,如何繁榮昌盛;一個沒有勤儉節約作支撐的社會,如何長治久安;一個沒有勤儉節約作支撐的民族,如何自立自強?
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努力打造一個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家園。
倡議人:
20xx年x月x日
有關于節約糧食的倡議書范文 篇16
親愛的朋友們: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節約是中華人民傳統的美德,從古至今人們都節約糧食,珍惜每一粒米。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因為多數人們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就開始肆意浪費糧食資源,不珍惜糧食,近年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人民每年浪費的糧食約是50億公斤,多么龐大的數字啊,人類每年浪費的糧食相當于2億人一年的口糧,但是多數人對這個調查結果毫不在意,為此我倡議:
1、我們應當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例行節約反對浪費。
2、在飯店用餐應食用多少點多少,避免多點浪費,吃不完的飯菜,應打包帶回家。
3、要在學校召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主題班會,讓同學們從小懂得節約的美德。
4、在家里用餐,吃不完的瓜果蔬菜可以儲存在冰箱中;臨期的面包、零食,應盡快使用拒絕臨期浪費的現象。
節約是美德,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讓節約成為習慣!
此致
敬禮!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