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通用19篇)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餐桌文明”是學校文明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學校作為文明傳承之地,廣大師生更應當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覺引領文明消費、節約用餐的良好風尚,倡導積極向上、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為響應教育部在高等學校開展反對餐桌浪費專項行動的號召,貫徹落實“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重要精神,我們倡議:
一、厲行節約,避免浪費,合理消費,從我做起。
二、按需點菜,剩菜打包,鼓勵“光盤”消費。
三、鼓勵自帶飯盒或使用環保飯盒,拒絕使用塑料袋打包。
四、鼓勵使用消毒餐筷,杜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五、對于鋪展浪費的行為要敢于批評指正,讓拒絕浪費成為每一位同學的自覺行為。
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積極打造文明、和諧、健康的就餐環境,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傳承“禮儀之邦”的美德。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勤儉節約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還是每個公民應有的責任。然而,在學校,水、電、糧食、紙張等浪費現象時有發生,追求名牌、追求享受、過度消費等現象屢見不鮮。面對這一形勢,請同學們增強節約資源的自覺性、主動性,大力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校園風尚。在此,校團委、學生會特向全校青年學生發出如下倡議:
一、轉變思想,自覺增強節約意識。
崇尚節儉,合理消費,杜絕浪費行為,做到身體力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注重宣傳,弘揚勤儉節約風氣。
同學們要將勤儉節約的美德自覺貫穿到日常學習生活中去,廣大學生互相提醒,互相監督,人人爭做節儉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示范者,努力營造厲行節約的校園氛圍。
三、積極行動,自覺爭當節約模范。
1.節約用電。杜絕長明燈、白晝燈。實驗室、圖書館、教室、宿舍等要做到晴天時不開燈,人少時少開燈,人走燈滅。在能夠使用節能燈具的地方盡可能地更換、使用節能燈具。杜絕在學生宿舍等處私自使用電爐、電暖氣、電飯鍋、熱得快等大功率電器。
2.節約用水。自覺做到愛水、惜水、節水,珍惜水資源,提倡廢水利用,愛護節水設施,用水后要擰緊水龍頭,發現水龍頭滴水要主動擰緊。
3.節約糧食。在食堂就餐時,要杜絕剩飯剩菜,珍惜并節約每一粒糧食。
4.愛護公共財物。愛護學校公共財物,發現損壞的公共設施及教學用品要及時報修。不在墻壁上亂涂亂畫、不在課桌及設備上亂刻亂寫。不隨意移動、拆卸床、課桌、教學設施等設備。遇見損壞公共財物的同學應加以勸阻,并想法制止。
節約是一種智慧、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品質。希望全校同學從自我做起,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以實際行動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尚。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3
全市各部門單位、餐飲企業、廣大市民朋友: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引導廣大市民朋友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覺引領文明消費、節約用餐的良好風尚,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厲行節約、節儉養德。餐飲門店、職工食堂要不斷創新開展“光盤行動”的載體辦法,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濃厚氛圍;加強宣傳教育,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深入人心,對浪費糧食的人嚴厲批評譴責,讓“光盤”行動成時尚,視浪費糧食為可恥,讓“舌尖”節儉成為“心間”美德。
理性消費、文明用餐。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每位市民要加強自我管理,倡導理性消費,堅決摒棄“愛面子”“講排場”的陋習;適量取食,不剩飯、不剩菜;在餐館用餐時適量點菜,剩余打包回家;推行分餐制,控制用餐量;積極監督身邊親朋好友,制止浪費現象。
創新服務、合理配餐。餐飲企業要自覺踐行餐桌文明,引導消費者不要超量點餐;積極推行“分餐制、公筷制”;提供“半份、半價”“小份、適價”服務方式,倡導“光盤行動”;帶頭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提供環保打包服務。
示范引領、倡樹新風。各級各類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道德模范、各級好人等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做抵制餐飲浪費行為、培養節儉習慣的踐行者和推動者,引領文明餐桌新風尚;全市大、中、小學校要針對部分學校存在食物浪費和學生節儉意識缺乏的問題,切實加強引導和管理,培養廣大學生勤儉節約的良好美德。
文明貴在細節,習慣重在養成。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細微做起,做現在做起,用“小餐桌”推動“大文明”,爭做文明餐桌的踐行者,為_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4
親愛住宿生同學們: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建設節約型學校,不僅是全社會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每個公民應有的責任。然而,在我們的身邊,時有浪費水、電、糧食、紙張等現象發生,追求名牌、追求享受、過度消費等現象也屢見不鮮。為此,學校宿舍委員會向全體住宿生發出如下倡議:
一、轉變思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崇尚節儉、合理消費、增強節約意識,做到身體力行,自覺杜絕浪費行為。
二、大力宣傳,為建設“節約型校園”貢獻力量。每位師生互相提醒,互相監督,人人爭做節儉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示范者,努力營造厲行節約的校園氛圍。
三、落實行動、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
1、杜絕長明燈、白晝燈。辦公室、實驗室、圖書館、教室等場所要做到晴天時不開燈,人少時少開燈,人走時把燈滅。
2、珍惜水資源,自覺養成節水習慣。洗刷不用“長流水”,嚴格做到人走水斷流,用水后要擰緊水龍頭,發現水龍頭滴水要主動擰緊。
3、就餐時,要杜絕剩飯剩菜,倡導“光盤”行動。
4、愛護公物。出入教室、辦公室、洗手間等公共場所時,開門、關門動作要輕;愛護花草樹木,不踐踏草坪、不隨意進出花壇、不攀折樹木;愛護學校消防設施、體育設施;不在課桌椅、教室墻壁、學校地面等地方亂涂亂畫亂刻。
5、向雷鋒同志學習,以“勤”對待學習和工作,以“儉”對待生活和享受,不浪費任何財物,不隨便花不該花的錢,不跟別人比吃穿,勤奮學習,刻苦鍛煉,爭做“校園活雷鋒”。
勤儉是美德,勤儉是品質,勤儉是智慧,勤儉是責任,勤儉更是境界。厲行勤儉節約,貴在平時,重在堅持。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厲行勤儉節約,形成人人節約、處處節儉的良好習慣,營造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良好氛圍,為建設和諧幸福的校園環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住宿生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倡議人:
日期: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5
勤儉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節儉觀,爭做勤儉節儉的模范,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崇尚節儉,以建設“節儉型學校”為目標,增強節儉意識,改掉不良陋習,做到“以勤養志、以儉養德”,做到互相提醒,杜絕鋪張浪費,做到身體力行,營造人人把節儉當成“舉手之勞”的學校氛圍。為增強廣大學員勤儉意識,把“勤儉節儉”美德發揚光大,為此,向大家發出如下“節儉”的倡議:
1、節儉用電。
人走燈熄,提倡“能用一盞不開多盞”;杜絕長明燈,提倡在光線充足時不開燈;
2、節儉用水。
避免大開水龍頭,用完水后擰緊水龍頭,杜絕“長流水”,提倡一水多用;看到水龍頭不用時流水主動關掉,發現“跑水”及時報修;在參加集會、活動后,提倡帶走喝剩下的一次性瓶裝水。
3、節儉用紙。
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注意打印格式盡量少用紙,提倡打印紙雙面用;在進行普通復印時,復印機調到省墨狀態,提倡雙面復印;作業本、筆記本、教案本、粉筆等堅持用完;提倡無紙化辦公。
4、節儉糧食。不“大吃大喝”;杜絕浪費食物,提倡能吃多少買多少。
5、少用“一次性”用品。
盡量少用一次性紙杯、筷子等;用過的塑料袋盡可能多次使用,提倡使用購物袋;用完的“中性筆”換芯后再次使用,提倡用鋼筆;減少餐巾紙的使用,提倡用手帕和毛巾;能再生利用的物品必須回收。
6、厲行節儉資源共享。
使用教學用具注意節儉,盡可能延長其使用壽命和減少耗品使用量;教學、實驗、科研等設備,提倡資源共享;提倡使用公用設備、公共交通等。
“勤儉節儉”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態度,大家只要在舉手投足間稍稍留意一下“節儉”,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就是為社會做貢獻。我們要轉變觀念,共同努力,從一點一滴做起,來節儉資源保護環境。同學們!讓我們都加入到“勤儉”的行列吧!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6
我們應該有“一飯一粟當思來之不易”的樸素情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選種、播種,鋤草、施肥、收割到加工等,每一粒糧食飽含了農民伯伯和其他人的多少辛勞!所以,我們珍惜糧食也是對他們勞動的一種尊重。正是有了他們的勞動,我們才能吃得飽,吃得好;也正是有了他們的勞動,當自然災害如:地震、水災、旱災等襲來時,國家才能調撥大批救災物資,而其中的糧食成為災民們的第一所需,也許平時在你看來從不放心上的普通食物會成為別人救命的稻草和天下最美味的食品!
看到此,有人會說,我也想節約,可如何去做呢?在這,我有幾個小小的建議供大家參考:去餐館吃飯,不要因為要面子就瞎點,其實夠吃就行,不要太奢侈。在餐館就餐后,如還有剩菜,就要打包回去吃,千萬不要覺得很丟人,這其實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在家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最好少盛點,因為吃完了還可以再盛。還有,最好不要養成挑食的習慣,認為不好吃的就隨便丟棄。
最后,我大聲呼吁,人人應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請大家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從自身做起!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7
全縣廣大黨員干部、人民群眾:
歡歌笑語除舊歲,禮貌新風暖萬家。20__年春節將至,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勤儉節儉的優秀傳統文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厲行節儉,移風易俗,傳承__精神,弘揚時代新風。特此,縣禮貌辦向全縣廣大黨員干部職工、人民群眾提出如下倡議:
移風易俗過節。堅持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喜慶事宜不辦,破除大操大辦、鋪張浪費陋習;在禁鞭區范圍內,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以節日、慶典、聚會、壽慶、婚嫁、喪葬等為由燃放煙花爆竹,不攀比燃放煙花爆竹;不搞封建迷信祭拜活動,不酗酒、不賭博,健健康康過大年。
禮貌和諧過節。孝老愛親,尊老愛幼,倡導禮貌和諧的社會風尚,多陪伴父母家人,走親訪友禮輕義重;進取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多做助人之事,多行慈善之舉;進取參加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團團圓圓過大年。
安全平安過節。禮貌出行,自覺遵守交通法規,不酒后駕車,不疲勞駕駛,不向車外扔雜物;恪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設施,禮貌旅游,禮貌乘車,自覺維護公共秩序;同時注意防火、防盜,安全用水、用電、用氣、用煤,避免各類安全事故發生,平平安安過大年。
勤儉節儉過節。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進取開展“禮貌餐桌”行動,自覺摒棄“舌尖上的浪費”,倡導“光盤行動”,健康飲食,合理搭配;禮貌用餐,節儉惜福,快歡樂樂過大年。
廣大黨員干部職工、人民群眾們,新春新氣象,新年新風尚。讓我們進取行動起來,從自我做起,從此刻做起,從動員身邊的朋友、同事、親屬做起,講禮貌樹新風,弘揚社會公德,爭做“禮貌有禮__人”,共度歡樂祥和佳節,共建幸福和諧美麗新__。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8
親愛的同學們: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耳熟能詳的唐詩,道出了節約糧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可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節約糧食意識已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觀念。餐桌上的鋪張浪費,已成為當下較為普遍的現象。據最新一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200億公斤的糧食被浪費掉,餐桌上的食物浪費平均為40%,每年價值達3200億元。民以食為天,尤其是在我們這個人口大國,糧食維系著國家的安全。中國現仍有1.5億貧困人口,他們的溫飽都成問題。
同學們,您是否曾將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到餐桌上?是否將飯菜吃幾口就倒掉?當你扔掉每一個包子,倒掉一些剩飯時,也許你覺得這算不了什么,但是你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父母正為全家人的每餐飯食而辛苦奔波?你又是否想到貧困兒童餓得不成人形的照片呢?當我們扔掉糧食的時候,不僅扔掉了農民伯伯賦予汗水和心血的粒粒真情,更是災區人民一份樸實而熱切的渴望,是中國未來一份微小卻珍貴的資源!
因此,粒米雖小君莫扔,勤儉節約留美名。我們每個人要從現在做起,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在此,我們四(2)班同學向全校學生發出“光盤行動”倡議:
1、珍惜糧食,愛惜糧食,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節約糧食。
5、不偏食,不挑食,養成健康合理的就餐方式。
6、在飯店、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
7、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讓我們同心協力,做勤儉節約的環保傳播者,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身邊蔚然成風,以勤儉為榮,浪費為恥,從細微處做起,從節約糧食做起,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9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為響應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號召,我們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樹立節儉觀念。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不僅關系到對社會資源的珍視,更意味著對他人勞動的尊重。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到按需點菜,吃多少、點多少,避免浪費,力求不剩飯、不剩菜,吃不完打包帶走。
二、倡導文明用餐。我們要積極參與文明餐桌行動,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講究餐桌禮儀,禮貌用餐,不在餐飲場所肆意喧嘩,不勸酒,不酗酒,共同維護好福州文明城市的良好形象。
三、講究科學飲食。不健康的飲食方式會對人的身體造成極大危害。我們要樹立科學的飲食養生新觀念,改變大吃大喝、暴飲暴食等不良陋習,養成健康的飲食理念、理性的生活方式。
四、堅持低碳環保。提倡綠色消費,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吃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植物,保護環境整潔衛生,不隨意污染用餐環境。
市民朋友們,讓我們身體力行,與文明握手,與陋習告別,共同做文明用餐、節約用餐、健康用餐的宣傳者、倡導者、實踐者,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中享受幸福生活!
姓名:
年月日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10
一、加強宣傳引導,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氛圍。鼓勵餐飲企業在店堂的醒目位置張貼懸掛反對鋪張浪費、倡導節儉用餐的相關提示牌和標語,引導消費者摒棄好面子、講排場的陋習。
二、強化節儉自律意識,引導合理消費。餐飲、飯店企業要從自身做起,在菜單上主動標示菜肴分量,適度增加“適量點餐”提示服務,并能根據客人的需求提供半份菜、小份菜,引導顧客吃多少、點多少,理性消費。三、加快轉變經營方式,滿足節儉消費需求。廣大餐飲、飯店企業應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積極發展外送外賣業務;在大型宴會上提供自助餐服務和分餐制服務。
四、倡導餐飲、飯店企業主動為顧客提供免費環保餐盒,用于剩菜打包服務。鼓勵餐飲、飯店企業根據剩菜特點,向消費者提供再次加工的技術指導。
五、增強企業社會責任,培育并不斷提高全體員工的節約意識,積極學習、借鑒和推廣“可操作、有效果、受歡迎”的各種減少食品浪費的措施,加強食品采購和加工制作等各環節的管理,避免各種形式的浪費。
六、因地制宜地開展“節約之星”活動,定期開展“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總結,找差距采取相應措施趕上去,對積極有效促進消費者適量點餐或餐后打包,且自身節約意識強的員工及企業,予以適當獎勵。
我們希望全省餐飲、飯店企業能夠積極行動起來,主動承擔起反對鋪張浪費陋習、普及節約用餐文化、提倡文明消費風尚的責任,為在全社會廣泛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文明用餐氛圍做出積極貢獻。
倡議人:
20xx年x月x日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11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立于山水之間,看它們自然地聳立,自在地流淌,你會發現,學會浪費,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不做無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喝點不解渴的水,吃點不求飽的飯,寫點不一定發表的文字,伺弄花花草草,養一缸金魚或一只寵物……浪費掉的是金錢和時間,撫平的是內心的荒涼,這也算是一種存在的意義吧!
回顧浪費掉的青春,有遺憾的人生,不完美但也樂在其中。做一個普通人,就會有普通人的煩惱。快樂和痛苦都去經歷,去接受,就算失敗也不叫浪費。那些時間回饋我們的經驗,成為制造快樂的材料,帶給我們平和,安然,釋然。
漫漫長夜,無心睡眠,是什么在拷問自己的內心?曾經,我們以裝扮這個世界為己任,為維護祖國的平安盡義務,為家庭和孩子奉獻……為值得和不值得的事情浪費時間,回頭已是百年身。如果能再活一次,誰能保證我們不會做得更好?
太陽每天還會升起,溫暖這個世界,帶給萬物生機。而我們還會醒來,繼續浪費屬于我們的時間。看!孩子,地平線上那一顆鴨蛋心心正從暗夜中跳將出來。我要你知道:其實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不再受愚昧、屈辱、戰亂、恐懼,都是為了給你一個更好的世界。
此時,晨曦微露。縱使來路艱辛,也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12
老師:同學們,你們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春天,自強自立,奮勇向前是你們前進的方向。但在我們的校園里,在我們的身邊卻滋生出一種阻礙我們前進的不良現象,請看圖片:(課件出示學生飯堂學生浪費食物的圖片)老師:這種浪費現象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學們的身上,甚至整個社會浪費糧食的現象都很嚴重。看到這被遺棄的盤中餐,你們想說些什么?
學生談體會。(預設:學生1:同學們這樣浪費糧食太可惜了。學生2:這種現象不應該發生在我們身邊。學生3:把糧食這樣隨隨便便就扔掉,太浪費了。)
老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如果我們每天浪費一粒米,一年的經濟損失將達到上百萬,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全國13億人口將節約糧食64800公斤,可救災民64800人,可供180個農民一年的口糧,多么驚人的數目啊!今天我們開展以“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為主題的班會活動,主要是讓大家知道糧食是來之不易的。通過這次活動希望全體同學都能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13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珍惜糧食”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給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可見,“吃”在老百姓心中多么重要。只是這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同學對糧食好像也越來越不在意。不信,請到食堂去看一看,就餐時饅頭四處亂扔,雪白的米飯撒滿地面,剩余的飯菜能到滿滿一垃圾桶。真是不忍目睹,那可都是勞動人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的成果呀!“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難道我們的思想覺悟還不如古人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浪費糧食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據有關部門估計,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五千萬人吃一年,多么驚人的浪費啊!古人尚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徹骨感受,我們就更應該從中領悟糧食的珍貴。你可知道,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民多少辛勤的勞動,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伯伯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土地資源有限,糧食作物有限,人口在增長,糧食越來越寶貴,它是人類生存生活生命之源泉,我們要愛惜糧食,把節約糧食看作生活中的大事,使勤儉節約成為每一個同學的良好品德。讓食堂里的桌子上、地面上、垃圾桶里不再有剩余飯菜的影子,看不到它們悲傷的身影,哭泣的聲音。同學們,你們是未來的建筑者,你們身上有沉甸甸的責任。人們把你們比作雛鷹,是希望你們能舒展理想的翅膀,在祖國的大地上飛翔,建設美好的家園,千萬不能讓“饞”壓住你們稚嫩的羽翼,不能讓“奢”迷住你們奮斗的方向。
同學們,行動起來,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不亂倒剩飯做起,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14
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的女兒有一次上學吃窩窩頭時,只把里面的棗掏出來吃,其余的都扔掉。老師把這件事告訴了,嚴厲地批評了他的女兒。從此,的女兒再也不浪費食物了。
主持人乙:勤儉節約的言行,讓我們受益匪淺。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浪費糧食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也越來越多。接著,請欣賞小品《飯堂》。
(表演小品《飯堂》:臺上出現若干學生,分別為A、C、D------圍在賣飯窗口。A懷中抱五個饅頭,被B無意中碰掉一個,旁者想拾,A用腳一踢,雪白的饅頭如皮球一般在地上滾動起來。C買了一碗菜,端著看了看說:“我不愛吃豆腐、粉條。”說著把滿碗菜潑了個凈光。其中有同學批評他們浪費食物的不良行為。)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15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糧食問題既是經濟問題,又是政治問題。我國人口眾多、土地資源不足、水資源匱乏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糧食供求仍處于緊平衡狀態。
據有關部門調查,我國每年僅儲存、流通、加工環節損失浪費總量高達700億斤以上,大約相當于2億畝耕地的產量。其中:因蟲霉鼠雀造成儲糧損失400億斤以上;流通損失損耗逾150億斤;消費習慣誤區過度追求亮、白、精造成加工損失130億斤以上。“舌尖上的浪費”更是驚人,請客吃飯講排場、比闊氣等不良消費方式,造成餐桌浪費價值達億元,折合食物約6000萬噸,足夠養活2億人。
常言道: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和國家從我國國情和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節約糧食,反對浪費應成為我們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為此,自治區糧食局特向全區各行各業和廣大居民發出以下倡議:
一、廣大居民要自覺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加大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宣傳,努力營造文明用餐、理性消費、厲行節約的良好社會風尚。
二、各級政軍機關、事業單位、各人民團體、國有企業及大中小學校要大力開展“節約一粒糧”活動和創建愛糧節糧示范單位、示范家庭活動,從食堂就餐和家庭用餐做起,率先垂范地堅持厲行節約,嚴格落實各項節約措施,杜絕“餐桌上的浪費”。
三、各餐飲企業強化自律意識,按照“營養、健康、適量、節儉”的原則,制定和完善餐飲服務操作規范和文明用餐規范,自覺抵制過度消費陋習,引導消費者科學消費、理性消費,為文明用餐、節儉消費便利,營造良好餐飲文化環境,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四、各有關部門要采取有針對性、操作性、指導性的舉措,逐步完善相應的激勵和監督機制,健全管理制度,加強對浪費損失的監督檢查,著力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提升糧食保管水平,強化技術改造升級、發展現代糧食物流,努力減少生產、儲存、加工、運輸環節損失。逐步建立從生產到餐桌多環節節糧減損的長效工作機制,促進全民愛糧節糧良好風尚的形成。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節約糧食從你我做起。節約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讓我們同心協力,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糧食活動中來,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范者。
倡議人:
20xx年x月x日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16
公司全體員工:
大家好!
1、講究科學飲食
倡導綠色、環保、健康、營養、和諧、文明的餐飲文化,自覺遵守國家、省、市有關餐飲行業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不酗酒,不暴食,摒棄不良飲食陋習。
2、堅持合理消費,杜絕浪費
不求奢華,不講排場。消費適度,點餐適量。
3、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氛圍
餐飲企業要在店堂的醒目位置張貼懸掛反對鋪張浪費、倡導文明用餐的相關提示語,營造文明節約的良好社會風氣。
4、倡導文明餐桌行為
餐飲企業從自身做起,完善菜單、菜譜,主動標示菜肴分量,根據客人的需求多種不同分量的菜品,引導消費者合理配餐,理性消費。
5、加快轉變經營方式,滿足節儉消費需求
餐飲企業應根據企業的自身條件和市場需求,積極便利節儉用餐服務,加快社區快餐和單位團餐等在內的大眾餐飲的發展,推行宴會自助餐服務和分餐制服務。
6、主動厲行節約、文明用餐的延伸服務
倡導餐飲企業主動為顧客環保餐盒,用于打包服務,根據剩余菜肴特點,向消費者再次加工的技術指導。讓我們每一位市民朋友和餐飲業從業人員都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做到“合理消費、文明用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共同創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20xx年xx月xx日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17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深入開展公共機構節能宣傳教育,積極引導全局干部職工將節能工作貫穿到日常工作中去,共同為節約型單位、節約型機關建設做出貢獻,我們倡議: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從身邊做起。
一、節約一滴水
1、隨手關好水龍頭,注意控制用水量,提高日常生活用水的循環利用率。
2、加強水龍頭等用水設備的日常維護和管理,發現損壞及時報修,絕跑冒滴漏和“長流水”現象。
二、節約一度電
1、使用節能照明燈具。陽光照射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議室、門廳和走廊的照明設施少開或不開照明燈,盡量使用自然光辦公。堅決杜絕“長明燈”、“白晝燈”,做到人走燈滅。
2、夏天空調度數設置在26℃以上,冬天設置在20℃以下,下班前30分鐘關閉空調。
3、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睡眠”模式,可將能耗下降到50%以下。屏幕太亮不但會縮短顯示器的壽命,而且費電,可調成中等亮度,既省電又保護視力。
4、辦公樓周末及節假日離開時,應檢查并及時關閉辦公室、電燈、電腦等設備電源。
三、節約一張紙
1、節約打印、復印用紙,提倡雙面使用打印紙。
2、收集反面空白的打印紙當做草稿、便簽紙等使用。
3、充分利用網絡,提倡無紙化辦公,減少紙張消耗。
4、盡量少用餐巾紙等一次性紙制品,多用毛巾、手帕、抹布。
勤儉節約型社會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每一個人的付出。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把珍惜資源,降低能耗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上,讓節約能源成為一種態度,以主人翁的責任感投身于節約型機關建設中去,打造健康辦公環境,為勤儉節約型社會積極貢獻。
倡議人:
日期: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18
看看我們,每天大魚大肉,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卻生在福中不知福,還到處浪費。也許他(她)家里很有錢,也許他們家里有的是糧食。珍惜糧食,節約糧食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丟掉我們的根。如果貧困山區的孩子們看見同學們這樣做一定會很心痛,并會指責同學們。在飯館,有的人為了炫耀自己多么大方、多么有錢,便點了一桌子的飯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里的老板倒去。其實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這樣也是一種節約。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惜我們的營養早餐,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不亂倒剩飯做起,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篇19
各位同學:
“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餐飲浪費不是小事,事關我國糧食安全,事關社會道德風尚,事關良好作風養成。小小餐桌,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的傳統美德。為此,向全體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一、倡導節約用餐。自覺踐行勤儉節約,并積極向家人和身邊朋友宣傳節約糧食觀念。培養健康飲食理念,注重營養,均衡飲食,不挑食偏食,不暴飲暴食,不食用野生動物。外出或居家就餐時,根據人員數量適量點餐、合理消費、主動打包,不剩飯、不剩菜、減少浪費,以“光盤”為榮,拒絕“剩”宴,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
二、倡導文明就餐。樹立文明新風,珍惜節約每一粒糧食,摒棄好面子、講排場的陋習,積極推行“分餐制、公筷制、雙筷制”,踴躍參加到“文明餐桌、光盤行動”中來,不在公共餐飲場所大聲喧嘩、吸煙酗酒,營造文明的就餐環境。
三、爭當勤儉節約的踐行者。自覺抵制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不奢華、不攀比,積極做“文明餐桌、光盤行動”的發起者、推廣者、監督者,以身示范、引導感召家人、朋友加入節約行列,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打造文明新風尚。
文明用餐,貴在平時,重在堅持。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與文明握手、向陋習告別,以實際行動營造優良的飲食文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