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五一旅游的倡議書(精選3篇)
2023五一旅游的倡議書 篇1
一、身為旅游從業者,應以身作則,引導游客文明出游。
遵照中央文明辦、國家旅游局頒布的《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中國公民出境旅游行為指南》等條例,各旅行社、領隊、導游需規范經營,恪守職業道德。遵紀守法,信守合同。切實履行引導游客文明旅游的職責,每到一處景點,做好說明、提醒工作。一旦發現游客陋習,應及時勸阻,引導游客文明出游。
二、身為游客,應從自身做起,守公德,講禮儀,文明游覽。
在旅行途中,拒絕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無視禁煙標志、無視禁止拍照標示、隨意插隊、破壞文物、浪費食物等陋習。尊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習俗,主動提醒、制止他人的不文明行為,爭做文明和友誼的傳播者。境外旅游途中,如遭遇突發事件,可及時撥打24小時全球領保服務應急,向當地外交部門求助。
三、身為社會的一份子,社會各界都應共同努力,共樹新風。
文明和諧的旅游環境不是靠一個人就能建立起來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來的,需要社會各方面一起努力,共同經營。面對有損城市形象、違背社會公德的旅游陋習,應勇敢說不,用公眾監督的力量,推動文明旅游良好風尚的形成。
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20xx年4月29日
2023五一旅游的倡議書 篇2
我國歷史悠久,古跡眾多。但由于種.種原因,許多古跡遭到嚴重的破壞。比如長城,游人大量涌入,長城的城墻被亂涂亂畫,果皮、塑料袋等垃圾隨處可見,有些村民在垛口處私自搭梯子,收點小費等等。看見這些令人擔憂的情景,我們也許十幾年后地就看不見長城了,我們能不遺憾嗎? 小荷作文網
23年前,鄧小平就提出“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然而,在長城上,凡是在游人去過的地方,幾乎每個城垛都留有他們的涂鴉和垃圾。
為了研究和保護長城,10多年前,一位叫威廉 林賽的英國人來到中國,他發起“清潔長城運動”,帶領中外人士一起到長城上撿垃圾。他還設立長城環保基地,雇用山民在懷柔一帶維修長城周邊環境。他常說的一句話是:“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帶走;除了腳印,什么都不要留下。”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保護長城,作為中國人,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又該如何去做?
我想出了一些保護長城的辦法:
第一:加強衛生管理,讓一些民警去巡視,如果有人亂在城墻上畫,亂扔垃圾罰款。
第二:建一個“保護長城”的網站,呼吁準備去長城旅行的人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長城。
第三:寫一封信給管理長城的工作人員,讓他們在游覽長城的門票上的“游覽須知”上面寫上關于保護長城要注意的事項……
同學們, 做為中國的小公民, 保護長城,我們責無旁貸,我們要想盡辦法去讓長城恢復原來的樣子,使它永久地來吧!
寫給旅游者的倡議書二: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為迎接我們未來的校園,我倡議我校全體同學、教職工,從我做起,從班級、及個人所在家庭做起,將日常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都納入環保文明化與科學化、健康美好化的軌道上來。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去認識、去行動:
一.生活、工作、學習等各方面處處節約資源,節約用水、用電等等,節約要從零星點滴做起,杜絕各種流失與浪費資源的漏洞與死角。
二.廢紙、廢塑料、廢舊金屬等等所有可回收利用的物資都應盡量分類回收,以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從而節約資源、減少垃圾污染。
三.努力學習,掌握現代科學技術與先進文化理念與知識,學習掌握有關環保知識,提高保護人類共同家園的意識,要認識到“世界上只有一個地球家園--所有人也只有一個身體,節約循環使用好各種東西。”總之,通過不斷學習努力,立志做有益于地球環境,有益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世紀新人。
四.希望廣大同學,既能從自我學起,從自我做起,又能將新世紀環保、健康理念向全社會各個方位傳遞,使之盡人皆知、盡人皆行......
廣大同學,面對全球一體化緊密相關的新世紀地球村時代,未來的校園離我們并不遙遠......讓我們攜手同心,以實際行動來打造我們未來的校園,為我們的校園生活更加光彩吧!
2023五一旅游的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員工及家屬朋友們:
"十一"黃金周即將來臨,在享受快樂假期的同時,大家一定要加強自我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為此,分公司工會發起以"安全出行,快樂生活"為主題的倡議活動,特別為大家總結了一些出行方面的安全常識,請大家認真學習和踐行,以確保出行期間人身安全,保障快樂生活。
一、旅游中的人身安全注意事項
1.冒險、探奇。這種由于冒險、探奇造成的意外事故多發生在青壯年旅游者身上,所以,在你決定冒險探奇前,千萬要考慮裝備設施、身體條件,不要用生命作代價。
2.旅游中走失。旅游者走失一般出現在游覽活動中或自由活動中。在游覽活動中,旅游者應留意游覽的名稱和地址,觀察標志性建筑,確保手機暢通,以防萬一走失時,及時取得聯系。
3.防止發生治安事故。大家要提高個人的防范意識,防止偷竊、詐騙等事件的發生。
二、登山旅游安全
1.上山時要輕裝,少帶行李,以免過多消耗體力,影響登山。
2.山區氣候變化大,時晴時雨,反復無常。登山時要帶雨衣,下雨風大,不宜打傘。
3.雷雨時不要攀登高峰,不要手扶鐵制欄桿,不要在樹下避雨,以防雷擊。
4.山上夜晚和清晨氣溫較低,上山要帶厚一點的衣服。
5.登山以穿登山鞋、布鞋、球鞋為宜,穿皮鞋和塑料底鞋容易滑跌,為了安全,登山時可買一竹棍或手杖。
6.山高路陡,游山時以緩步為宜,不可過速。一定要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邊走邊看往往比較危險。
7.游山時應結伴同行,相互照顧,不要只身攀高登險。
8.登山時身體略前俯,可走"之"字形。這樣既省力,又輕松。
9.上山時要帶足開水、飲料和必備的藥品,以應急需。
10.山區下暴雨時,山洪來勢很猛,速度極快,下雨前夕不宜在河中洗衣、游玩,以免發生意外。
11.在高峻危險的山峰上照像時,攝影者選好角度后就不要移動,特別注意不要后退,以防不測。
12.山中不知深淺的水潭千萬不要下去游泳,即使夏日,泉水也會很涼,發生險情的可能性較大。
13.為防止火災,在吸煙時應將煙頭、火柴梗熄滅,不可隨意亂丟。進入山林嚴禁火種,自覺遵守景區規定。
三、徒步旅游安全
徒步旅游接觸面廣,沿途可以觀察和學習到許多有益的東西,增加知識,并能鍛煉身體。在旅途中要注意走路的技術和技巧。步幅邁得大比邁得小好,不僅可節省體力消耗,而且便于休息。行走的姿勢應是身體自然前傾,手不要向兩邊擺,應前后擺動。邁步最好是用腳跟著地,再通過腳弓把重心逐漸轉移到前腳掌上去。走路的鞋子很重要,要輕便,大小合適,鞋底不能太薄,選擇較平坦的路面走。行進中間休息時,松開鞋帶,把腳墊高一些,促進血液循環。睡前最好用熱水洗腳,有利于消除疲勞。腳打泡后,可用消毒的縫衣針將水泡挑開,放出積液,穿進一根干凈的線或頭發,并注意防止感染。
四、騎自行車旅游安全
自行車旅游可以增強體質,增加見聞,欣賞祖國大好河山。出發前要把自行車保養好,特別是車胎不漏氣,前、中、后軸狀態良好,閘鈴鎖靈敏有效。隨車最好帶上一個小型打氣筒和簡單的修理工具。每天旅游結束,要認真檢查車輛,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旅游者應根據天氣情況調整每天的騎行公里數,量力而行,期間適當的游覽、休息,以便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在逆風條件下,與其騎車前行,不如下車推行。騎車的速度不宜過快,遇到交叉路口、橋堍或上下坡時,尤其要注意安全。
五、自駕車旅游安全
出游前,應提前了解前往目的地途中的天氣,尤其是是否有暴雨、暴雪、臺風等情況,避免遇上受惡劣天氣影響而造成的塌方、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1.高速封閉的路面容易使車速加快,長時間精力高度集中,駕姿固定,操作單調,容易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勞。加之遇上天氣不好的情況,更易發生交通事故。因此,在高速公路上行車,一般連續駕駛3小時左右就應果斷休息,緩解疲勞再上路,最好有司機輪換駕駛。
2.超速行駛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嚴格遵守限速要求,不開快車,更不右側超車。
3.在自駕出游的過程中,觀察途中的自然現象是預知災害的重要途徑。例如,當發現河(溝)中正常流水突然斷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夾有較多的雜草、樹木,可以確認河(溝)上游已經形成泥石流。此時,應仔細傾聽是否有從深谷或溝內傳來的類似火車轟鳴聲或悶雷的聲音,這種聲音一旦出現,哪怕極微弱,也應認定泥石流正在形成,應在第一時間迅速撤離。
六、野外帳篷宿營安全
1.宿營地的選擇。
(1)選擇能防洪水、防塌方、防潮濕、防雷電、防火、防蟲害襲擊的地方。
(2)不能設在山巖腳下、懸崖下、沖積丘上以及可能發生雪崩的地方。
(3)不要設在針葉或干枯灌木叢林區、若失火,蔓延很快。
(4)附近要有水源。
宿營地最好選擇在樹林邊或林中空地,還可選擇在平地的小山丘頂、河邊的山崗上。
2.垃圾要進行焚燒或深埋。
3.要檢查篝火是否完全撲滅,然后再上路。
七、旅游中的飲食安全
在外旅游不要貪食特殊風味菜肴,用餐不要饑一頓飽一頓;少吃大魚大肉等肥膩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多飲綠茶或白開水;少吃生冷食品,尤其不吃生魚片,毛蚶之類菜肴;吃海鮮不要過多,以防腹瀉,腸胃不好的人千萬要謹慎;對當地吃不慣的調料和菜肴,寧可少吃或不吃,以免腸胃不適,影響整個游程。對有些衛生較差的飯店,最好使用一次性杯筷和碗具,飯前飯后洗手。
親愛的員工及家屬朋友們,"安全"不是一句口號,它是責任,是態度,是榮譽,是無價之寶!如果我們能時刻牢記安全,以負責的態度對待安全,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希望每位員工都能時刻提醒自己,從細微處做起,培養成一種習慣,一種風氣,安全屏障就會不斷加強,家人的幸福就會不斷延伸。讓我們一同重視安全、珍惜生命,讓生命之花開的更加鮮艷,讓平安的你我擁抱幸福生活。
倡議人:
20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