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關于春節不回老家的倡議書(精選3篇)
2023年關于春節不回老家的倡議書 篇1
全鎮外出務工的朋友們: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回家過年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節。再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到春節了,相信此刻“人心思動”,不少人已將回家提上日程。但今年春節不同以往。
一是國內疫情形勢趨于嚴峻。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當前疫情形勢整體可控。但同時全國多地出現零星散發病例,個別地區突發聚集性疫情,并呈現社區、家庭聚集性特點。特別是1月14日南寧市新增一例新冠病毒肺炎確診病例,這提醒我們“新冠疫情”離我們并不遙遠,甚至“無孔不入”“潤物細無聲”。同時,官方公布的一些病例6次核酸檢測才呈陽性,一些地區存在病毒隱匿傳播的'情況,這些都為春節回家增加了不確定性。
二是春節期間疫情傳播風險高。
春節恰處寒冬季節,天干物燥,非常適合病毒生存,是各類病毒的高發季節。特別是這一時段,人員流動大、聚集性活動多,疫情傳播風險陡增,如果跨地區回家過年,在個人身體健康受到威脅的同時,也為家庭其他成員帶來健康隱憂,要避免“痛快一下(回家過春節)、痛苦一生”的情況出現,更不能為國家和地方政府整體疫情防控增加壓力。
綜上,我們倡議:關愛自己,守護家人,今年春節不回家,就把工地當成家。同時也提醒大家千萬不能麻痹大意,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做實做細各項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關愛自己、科學防護。
牢固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一米線、用公筷”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除極特殊情況,不外出就餐、不在外住店、不離開工地和項目所在地。
二是人員來訪、主動登記。
一般事項以電話、信息溝通為主,盡量減少人員接觸,特別是扎堆聚集。各單位做好來訪人員登記、測體溫,必要時候需提供有效的核酸證明。
三是轉變觀念、見屏如面。
現代社會,網絡極其方便,過年回不去,可用微信、視頻、電話等方式拜年,見屏如面、真心祝福、情誼不變。
四是癥狀可疑、盡快就醫。
如有發熱、咳嗽等癥狀,及時前往發熱門診就診,途中避免乘坐交通工具,并遵醫囑留觀察排查。
五是不信謠、不傳謠。
不隨意散播他人隱私,關注權威渠道發布的相關消息。
志不求易者成
事不避難者進
讓我們一起迎戰寒冬
靜待春暖花開
2023年關于春節不回老家的倡議書 篇2
廣大市民朋友們:
春臨大地百花艷,節至人間萬象新。在20xx年新春來臨之際,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和諧文明新風,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我們向廣大市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文明有禮過春節
文明過節。繼承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優良傳統,利用春節陪伴父母、探望師長、看望鄉親,主動增進鄰里友情。給親朋好友拜年、送祝福,不編發、轉發不良和不健康短信。
文明出行。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行文明路,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不翻越護欄、有序通行;開文明車,慢行禮讓、開車時不打手機、不酒后駕駛、不超速行駛、不疲勞駕駛、不超員超載、車輛不亂停亂放。
文明游玩。維護公共場所環境,不踐踏花草,不攀爬樹枝,不采摘花朵,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外出旅游注意遵守公共秩序,保護生態環境,愛護文物古跡,愛惜公共設施,崇尚綠色低碳,講究與人為善。
移風易俗過春節
文明慶賀。注重綠色環保,做到不燃放煙花爆竹;倡導健康娛樂方式,不賭博、不沉迷網絡、不搞封建迷信;給孩子“壓歲錢”要適度、不攀比,崇尚節儉。
文明用餐。倡導健康生活,積極參與“文明餐桌”行動,理性消費,反對鋪張浪費,提倡“光盤行動”,不剩菜、不剩飯。親朋好友聚會,不貪杯斗酒。
文明祭掃。崇尚科學祭奠,摒棄封建陋習,提倡鮮花祭奠、家庭追思等現代式祭掃活動。自覺做到不攜帶火源上山,不在山地、林區燒紙焚香,不燃放煙花爆竹,嚴防山林火災隱患。
溫暖幸福過春節
文明服務。踐行“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理念,熱心公益,積極參與“鄰里守望”志愿服務,為弱勢群體送溫暖等活動,在家做個好兒女、好父母,在外做個好公民。
文明學習。大興學習之風,利用節日之機多讀多看經典名著,提高自身修養,多學專業知識,提高自身技能;在親朋好友聚會期間,多交流創新、創業經驗,拓展眼界,增長知識。
文明經營。各經營企業和商店攤販自覺維護市場秩序,講誠信,重信譽,不制假售假,不缺斤短兩,明碼實價,禮貌待客,積極解決消費糾紛,營造舒適的消費環境,為節日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
2023年關于春節不回老家的倡議書 篇3
市民朋友們:
絲路長安傳承千年文明20xx年春節彰顯有德吉祥。在20xx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們向全市人民發出如下倡議:
1.文明過節。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不亂扔垃圾。積極參與向孤寡老人、殘疾人、困難家庭、留守兒童等送溫暖、送健康、送祝福等志愿服務活動。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做尊老之事,樹孝敬之風,做睦鄰之事,樹和諧之風,傳友善之情。文明旅游、文明購物,樹好文明形象。
2.健康過節。積極參加室外和社區組織的文體活動,不沉迷網絡、不斗酒貪杯,不聚眾賭博,不在居室和公共場所吸煙。注意飲食和個人衛生,防止食物中毒、流感和假日疾患,保持身心健康。不放煙花爆竹,倡導用電子爆竹等健康環保的喜慶方式過節;破除封建迷信,倡導用鮮花祭祀、網上祭祀等科學環保的方式緬懷祖先。
3.節儉過節。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參與“文明餐桌”行動,在外就餐吃多少點多少,不剩菜、不剩飯。倡導用電話、網絡通訊方式拜大年、送祝福。倡導給孩子健康向上、有意義的壓歲禮,傳承崇尚節儉的美德。
4.平安過節。陋習是隱患,平安是幸福。增強安全意識,注意防火防盜;遵守交通規則,不亂停亂放,不酒后駕駛,做到文明出行。
讓我們攜起手來,爭做“文明有禮人”,過一個平安、幸福、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祝全市人民新春快樂!闔家幸福!兔年吉祥!
xx縣文明辦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