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迷倡議書(精選20篇)
防沉迷倡議書 篇1
全校師生:
當今,互聯網已成為我們學習、生活和娛樂的重要空間,指尖上的交流與分享已成為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常態。為維護網絡安全和健康向上的輿論生態,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和學生,我們必須做到:
一、認真學習《互聯網管理法律法規匯編》,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依法上網,文明上網。
二、主動向學校報告個人開通的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快手號、微博號等自媒體賬號,自覺接受學校對個人自媒體賬號的`審查和監督。
三、在個人自媒體賬號運營中,恪守公民行為規范,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對來源不明、真假難辨的敏感信息不討論、不傳播;不利用自媒體賬號助長低俗、庸俗、媚俗之風和網絡暴力、網絡戾氣。
四、在各種交流群、朋友圈等網絡平臺中自覺維護學校形象,不發表或傳播危害安全、泄露秘密、破壞形象、損毀榮譽的言論、圖片或視頻,不傳播謠言,不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不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自覺抵制淫穢、色情、暴力、兇殺等犯罪內容。
倡議人:
日期:
防沉迷倡議書 篇2
: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正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網絡已經成為信息傳播、人際溝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正逐步滲透到文明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了營造風清氣正、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我們倡議:
一、遵循愛國、守法、公平、誠信的原則,自覺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以文明上網為榮、不文明上網為恥,倡導文明上網,凈化網絡環境,抵制不文明行為,爭做弘揚主旋律的表率、遵紀守法的表率、抵制低俗之風的表率、致力形成健康向上的網絡文明新風,營造積極向上、和諧文明的網上輿論氛圍,爭做有正義感、責任感、上進心的網民。
三、要做到不在網上謾罵、攻擊他人,有話好好說,有理耐心講,提倡公平守信,注意文明用語,反對惡言惡語、無理謾罵。
讓我們從自身做起,自尊自律,努力營造綠色上網空間,促成文明上網、安全上網的良好社會風氣,爭做文明守法的河電好網民。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還記得你的“時間都去哪兒了”嗎?
當下,科技日新月異,手機和電腦成為大學生交際的最愛對象。大學生迷茫在網絡的世界里無法自拔,大學的課余時間充足,同學們不懂得合理分配時間,只是覺得無聊,沒有事做,為了打發時間,大學生開始利用網絡這一工具耗磨大學時光。小伙伴們只記得英雄聯盟里的稱霸組團,卻忘了有悖于現實生活的網絡世界將是讓你成不了英雄的罪魁禍首;完美的男女主角,動聽的音樂旋律,還帶著來自星星的你,這些似乎已成為眾多女生沒有理由抗拒的誘惑,但是當你目不轉睛的沉浸在羨慕或者感概的世界里時,屬于你的幸福或許已經與你擦肩而去。部分同學雖有決心離開網絡,卻也被心欲一次次戰勝,久而久之許多大學生就產生了內向的性格,網絡代替了真實美好的快樂,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凌亂的生活規律,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為了大學生的`健康,以及提醒大學生珍惜美好的大學時光,特發出此次“走下網絡,走出寢室,體驗青春”的倡議:
一、正確利用電腦,合理安排利用網絡的時間,鍛煉自己的自控能力
二、積極參加有意義、感興趣的比賽,以自己的行動填充課余時間,實現學習、鍛煉全面發展的概念
三、認真,仔細的對待學習,學習既是一個學生的本分,也是提高自身素質與內涵的基本和重要素材
四、報名自己感興趣的補習班,考取適合自己的證件,為自己的.未來打好基礎,鞏固自己的毅力
五、主動與同學們交流,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并做到為自己的交際圈增添豐富的成分
六、能夠經常去圖書館,那里不僅是知識的海洋,還是自身價值升華的黃金地
七、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包括學校正規的活動和社會兼職等,以做到多方面發展,適應社會的初級階段
八、選擇至少一種運動項目,積極、主動、堅持的鍛煉,增強自身體質,要有身體健康為萬事之本的概念
同學們請記住,網絡在帶給我們所謂的快樂和放松的同時,也給我們的成長帶來了許多隱患,而這些隱患如果不及時避免,將會嚴重影響我們正常的生活規律。同學們我們正年輕,風華正茂,我們充滿朝氣,我們積極進取,莫要等到時間流逝不返時,才曉得反省時間去哪了。至此為了自己的未來,請放下這個可能斬掉你未來的屠刀——網絡,讓我們行動起來,關掉電腦,去操場吹吹風,曬曬太陽,讓電腦也休息休息,這樣,我們才可以在生活的藍天里自由的翱翔,才可以在知識的海洋里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4
:
當前,汕頭正全市協力共創全國文明城市,齊心打造文明、積極、公平、有序的城市環境,也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創文給我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可喜變化。作為在新時代因運而生的自媒體,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自媒體人,我們應該,也應當在這一提升汕頭形象的活動中,共同發揮汕頭自媒體傳播和網絡輿論引導的作用。今天,我們為此發出倡議:
一、增強責任感,傳播正能量,弘揚好風尚,共同樹立汕頭自媒體良好文明形象。
二、遵紀守法,崇尚道德,建設誠信、健康、積極、有序的網絡文明,為文明城市加分。
三、熱愛汕頭,守護家園,凝聚共識,匯聚力量,齊心協力共創文明新汕頭。
四、傳播創文先進典型、關注創文成果成效,增強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五、增強社會責任,杜絕網絡陋習,不信謠不傳謠,爭做網絡文明行為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六、發揮網絡優勢,傳播中華文化、傳承潮汕文化,做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推動者。
七、講好汕頭故事,傳播好汕頭聲音,凝聚好汕頭力量,樹好汕頭文明新形象。
八、齊心協力,正確發聲,為汕頭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營造積極健康、奮發有為的網絡輿論環境。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5
親愛的同學們:
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傳播知識的重要場所。昔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如今“短信聲,qq聲,游戲聲,聲聲不息”。這不僅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而且影響了學習環境,破壞了良好的學風。美麗師院育桃李英才,優良學風需你我共建。
為加強校園學風建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尊重老師的教學成果,校學生會向廣大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1.上課、自習時自覺關閉手機或設成靜音,把寧靜還給課堂。這既是對老師、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更是對知識和文明課堂的尊重。
2.員、學生干部、優秀團員團干等應以身作則,做出表率,帶頭上課關閉手機或者不使用手機,并對其他同學進行監督和勸導。
3.上課認真聽課,積極參加討論、回答老師的問題。
4.爭做“無手機課堂”班級,全體同學上課、自習不使用手機,形成班級公約,同學之間互相督促,共同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拒手機課堂,促優良學風,我們在行動!讓無手機課堂成為每個學子修身律己的目標,讓無手機課堂成為每個同學實際的行動。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我們這里是一個小鎮,小鎮上有許多的電子游戲廳,現在,電子游戲廳的生意大不如從前了,取而代之的是網吧,可是,當你走進一家家網吧時,你會發現除了一些聊天者外,真正在瀏覽互聯網的有多少人呢?絕大多數的電腦屏幕上,顯示的都是游戲的畫面。
那么,電腦游戲對于我們中小學生而言,有哪些害處呢?
首先,玩電腦游戲,是需要時間的,如果玩電腦游戲的時間過多的話,那么,我們用來學習的時間就必然會大大地減少,除非是不用學習一看就會的天才,就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學習成績不下降才怪呢!
其次,玩電腦游戲,尤其是長時間地玩,十分有害我們青少年們的視力和健康,當你沉迷在電腦游戲帶給你的快樂中時,你的視力也在不知不覺中一天天地衰退,等你最后醒悟時,已經為時晚矣!可能還要搭上你曾經擁有過的健康身體。
第三,玩電腦游戲,十分地浪費金錢,作為中小學生的我們,其零花錢,主要依賴于我們的父母大人所賜,試想一下,有哪一位父母,很爽快地給錢讓我們去上網玩游戲,所以,為了能夠進網吧上網玩電腦游戲,我們必然會巧立名目向我們的父母索取,要不然就東拼西湊,挖空心思地弄錢,哪里還有心思學習,有的同學甚至因此而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這又是何苦來著?
第四,玩電腦游戲,可能會污染我們青少年純潔而美好的心靈。因為,許多的電腦游戲,都是打呀、殺呀的,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試想,這與培育我們高尚的情操簡直就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而一個品德、素質低下的人,又如何能夠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才,從而擔負起社會賦予他或她的重大責任呢?
電腦游戲還有很多的危害,我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也許有的人可能會不服氣,你說了那么多電腦游戲的害處,難道電腦游戲就沒有一點益處了嗎?起碼玩電腦游戲可以鍛煉、提高我們的反應能力和手腦的快速配合能力,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電腦、認識電腦、學習電腦,可以使我們在緊張的學習中得到放松,可以使我們得到在現實中我們得不到的榮譽等等,好處還是很多的嘛!何況,很多的大人不是照樣沉迷在電腦游戲中嗎?
玩電腦游戲,也許的的確確有這樣、那樣的一些好處,但是,利弊權衡起來,我認為,玩電腦游戲,弊遠遠大于利,所以,我仍然堅信,為了我們自己的將來,同學們,請遠離電腦游戲吧!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7
青少年朋友們:
網絡,在21世紀是個眾人熟知的詞語,乃家喻戶曉,走入人類的生活。隨著科技發展: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在家家戶戶之中都可以看見,已不再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網絡的出現給21世紀的人們帶來了其他的方便――現在的婦女不一定是上街購買生活所需物品,只需坐于家中登錄淘寶天貓,阿里巴巴等購物app通過網絡支付。
網絡的出現造成網絡游戲的誕生。游戲這個鮮明的詞語闖入了青少年的生活之中。自然,不可以否認的是游戲有時可以提高人們的智商指數、靈活思維。但是,青少年們由于過于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的弊尤為明顯――大多數游戲經營開發商陰險狡炸、詭計多端。為了使游戲火熱,得到更多利潤不屑在游戲中受了許多誘惑系統,如:讓你升級或是分發類似于游戲中,可以使用的金錢,給操縱者在短暫的.榮耀感,還有許多不良網站,使許多處于花樣年華的,青少年誤入歧途。天天沉迷于網絡無法自拔。少年們多數出現各種不良狀況如:精神的狀態處于萎靡不振,導致聽課內容的質量大打折扣。成績流水線下滑,甚至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還有些學生才入網絡游戲這個無底之洞,整天呆網吧之中,滴水不沾、廢寢忘食過于興奮身體承受不了導致猝死。
網絡在我們良好的使用下能為我們帶來利,但若我們并不良好的使用它,而是登陸不良網站,沉迷網絡游戲,那么網絡的弊也會隨之降臨!
在此我提倡:
1、要良好利用網絡這個資源,不要成沉迷于網絡游戲,莫負花樣年華!
2、每天可以上網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違規采取適當處罰措施。
3、在陋室一律不玩網絡游戲,發現一次警告;第二次發布在班級群里,并且扣分;第三次沒收,待家長來取。
倡議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8
親愛的同學們: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許多電子產品相繼問世。這些電子產品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人類造成一定的危害。比如網絡游戲,它是祖國的.“食人花”。一旦迷上網絡游戲,則難以逃脫它的束縛。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它對青少年的危害并遠離它。
沉迷于網絡游戲會影響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新聞上不時會出現這樣的報道:某某學生因沉迷電子游戲在網吧沒日沒夜地玩游戲,結果猝死。即使沒有猝死,經常近距離的面對電子屏幕,對眼睛極為有害,很多同學的視力因此而急劇下降。
沉迷于網絡游戲會嚴重影響學業。玩游戲時精神不可避免地要緊張、亢奮,神經中樞系統很容易失調,失去平衡,結果上課時都想著玩游戲,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導致成績直線下滑。甚至有一些孩子因為迷戀電子游戲而厭學逃學。
沉迷于網絡游戲不僅荒廢學業,還嚴重腐蝕青少年的思想。長時間玩游戲會使青少年人格發生明顯改變,變得自私、孤僻、冷酷、暴躁。如果不及時醒悟,電子游戲會將他們送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據說合肥兩名青年模仿網游,相約殺人焚尸練膽,手段極其殘忍。警方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經審訊得知,原來兩位都長期沉迷于電子游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暴力傾向,甚至產生了效仿游戲中砍殺人的想法從而導致兩名老人的身亡。以上真實的事例,足以體現沉迷電子游戲的青少年通過在虛擬世界中的打拼搏殺,在實際生活中效仿帶來的“災難”。因此,對于心理發展還不成熟,行為自控能力較弱的青少年來說,網絡游戲中的暴力情節極可能會成為引發他們犯罪的誘因。
網絡是把雙刃劍,它既可能成為你生活和學習的好伙伴,也可能成為你成長路上的黑衣殺手。因此我強烈呼吁廣大青少年兒童,要健康上網,適時上網,科學上網,千萬不能沉迷于網絡游戲而毀掉你的美好前程。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9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我是五年級(2)班x同學的家長王秀麗。隨著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的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網民數量及活躍度也隨之上升。各種智能手機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身體上、心理上的危害。大家在各種場合越來越多的是在低頭玩手機,從而“低頭族”這個時代的新名詞誕生,大家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懂得如何與人面對面的交流。
我國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網吧,但隨著網絡家庭化,智能手機普遍化,未成年人接觸網絡的機會已無局限性,小學生對手機的依戀也越來越嚴重。特別是20xx年以來,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學生居家進行線上學習,客觀上增加了學生與手機、電腦等網絡終端設備的接觸機會和使用時間,更易導致網絡不良信息和網絡游戲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和身心危害。為了在全校倡導文明健康上網,遠離低俗,營造校園網絡文明、健康的環境,特向全體少先隊員、學生、家長發出“遠離手機游戲,綠色文明上網”倡議書:
一、爭做網絡道德規范榜樣,我們要學習網絡道德規范,增強網絡道德意識,分清網上善惡美丑的界限,要辨識網絡文明的內涵,懂得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道理。
二、在班級、同學之間互相監督、及時反映,保證班上無一名學生玩手機游戲、談論手機游戲。
三、孩子在家里要服從家長的管理,不做“低頭族”,多和父母溝通交流。
四、父母避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用更多的時間陪孩子看書、運動,即使不能不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最好是“使用”而不是“玩”。
親愛的孩子們,請把手機放在一邊,用更多的時間去暢游知識的海洋,豐富自己的人生。
敬愛的家長們,請把手機放在一邊,用更多的時間,擁你們的寶貝入懷,慢慢的體味真正擁有寶貝的這些年。
最后希望所有同學在假期里能夠科學安排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過一個快樂充實的假期。
倡議人:
日期:
防沉迷倡議書 篇10
小伙伴們:
qq消息不斷閃動,微博互動持續升溫,空間動態火速更新……時下,當大家在課堂上沉迷于手機時,課堂越來越像教師的個人獨角戲。我們聯合全校各學生組織共同倡議“無手機課堂”,讓大家回歸課堂、專注課堂。
1.個人要增強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上課時自覺將手機關機或者將手機靜音,課堂上約束自己不看手機、不接電話,不要讓手機流量耗費課堂時間,耗費我們的青春;
2.各團支部要創造性開展“無手機課堂”課堂活動,可通過“手機休息區”、“手機收納袋”等形式引導大家養成課堂不玩手機習慣,并逐步形成班級公約,同學相互監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學生干部、學生員要以身作則做出表率,接受老師和同學們的監督,積極配合老師的每一項教學活動;
4.“走下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手機是工具,不是玩具,不當低頭族,積極參加“三走”課外體育鍛煉活動,擺脫手機束縛。
同學們,課堂時間讓我們的手機“集體休息”,讓我們自己專注課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讓我們的課堂回歸綠色,為共同成長為具有新儒商的素質應用型人才而回歸“無手機課堂”。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11
全校師生:
當今,互聯已成為我們學習、生活和娛樂的重要空間,指尖上的交流與分享已成為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常態。為維護絡安全和健康向上的輿論生態,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和學生,我們必須做到:
一、認真學習《互聯管理法律法規匯編》,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絡安全法》《互聯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互聯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及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依法上,文明上。
二、主動向學校報告個人開通的、視頻號、抖音號、快手號、微博號等自媒體賬號,自覺接受學校對個人自媒體賬號的`審查和監督。
三、在個人自媒體賬號運營中,恪守公民行為規范,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對來源不明、真假難辨的敏感信息不討論、不傳播;不利用自媒體賬號助長低俗、庸俗、媚俗之風和絡暴力、絡戾氣。
四、在各種交流群、朋友圈等絡平臺中自覺維護學校形象,不發表或傳播危害安全、泄露秘密、破壞形象、損毀榮譽的言論、圖片或視頻,不傳播謠言,不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不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自覺抵制淫穢、色情、暴力、兇殺等犯罪內容。
20xx年x月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12
親愛的同學們: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當手機從一種奢侈品變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工具時,已經越來越成為你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科技的發展更是讓原本只是通訊工具的手機變為娛樂消遣的“寶貝”。手機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在帶給我們便利和喜悅的同時,也悄悄地在“綁架”我們的生活,“占用”我們的空間,“疏離”我們的親情,“影響”我們的學習。
如今的課堂少了瑯瑯的讀書聲,少了筆尖摩挲紙面的沙沙聲,少了師生互動的討論聲。課堂上另類“低頭族”卻越來越多,低頭短信者、低頭電話者、低頭游戲娛樂者皆有之。此起彼伏的手機聲使玩手機者神游四海,心不在焉;使認真聽講者倍受干擾,無法專心;使辛勤授課的老師深受影響,無法互動。由此可見,手機的不合理使用嚴重影響到課堂學習效率,干擾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上課玩手機消磨我們的不僅僅是時間,而是父母與老師的殷切希望,終將葬送的是我們的青春和理想。
為進一步凈化課堂環境,創造優良學風,我們向全校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上課前請自覺關閉手機或將手機調為靜音和離線狀態;不開手機,不玩手機、不上網、不聊天、不游戲;相互監督,相互提醒,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
課堂上同學們應該專心聽講,緊隨教師授課思路,理解教師授課內容,提高聽課效率和質量,并積極與授課老師互動交流。
養成合理使用手機的良好習慣,做到以學習為主,娛樂為輔;以理性的態度對待手機,不沉迷于手機聊天、手機閱讀、手機游戲等,控制使用手機時間,堅決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擾和誘惑。
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應率先垂范,以身作則,上課關閉手機或不使用手機,自覺接受老師和同學的監督,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
對迷戀手機的同學,主要學生干部要及時和輔導員班主任溝通,班級心理委員應進行干預,及時提醒,積極勸導,幫助提高。
同學們,我們正值青春,風華正茂之時,我們理應充滿朝氣,我們更應積極進取。為了自己的理想與未來,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回歸課堂。這樣,我們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20xx年x月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13
親愛的同學們:
隨著我們科技一步步的發達,網絡似乎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不僅電腦可以上網,手機可以上網,就連我的兒童電話手表也能上網了。可漸漸地,我發現了網絡這東西也有利有害。
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可以接受遠程教學,我在家里的電腦前就能聽遠在北京的學而思老師講課;電話手表能聯網,我可以通過網絡用我的支付寶錢包買東西,父母還可以通過網絡連接獲取我的位置,萬一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及時溝通聯系。
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雖然網絡能夠提供給我們學習和生活的便利,但如果我們沉迷于網絡游戲,就會在電腦和手機前長久的盯著屏幕,就會造成眼睛近視、脖子和背部會酸痛,小小少年得“老年病”。我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在我們班有多少人近視。結果是近視的人遠遠高出不近視的人。另外,有些網絡頁面會有一些不好的內容跳出來,這些內容對我們的心理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現今的生活,不能沒有網絡,但我們又不能沉迷于網絡,青少年要有控制、有節制的合理利用網絡。
因此,我提出以下倡議:
1、建議少先隊組織針對少年兒童利用網絡的需求和特點,開發適用于少年兒童的電腦操作系統,在手機電腦上安裝一個“學生模式”,對上網內容進行“安全掃描”,彈出來的廣告也只與學生有關,給我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另外,系統可以設置強制休息模式,讓眼睛不會過度疲勞。或者也可以插入一個“眼保健操”來跟著做。
2、組織相關的網絡學習課程,引導我們了解網絡和善于利用網絡。
同學們,網絡雖好但也不是無害,可以適當的使用但不要過度!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合理使用網絡吧!
倡議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14
尊敬的家長朋友:
近期,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方面盡心盡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多方合力營造安全、健康、文明使用的絡環境。高新區第三小學認真貫徹落實政策要求,切實做好預防小學生沉迷絡工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希望家長與學校協同育人,做到以下幾點:
一、認識沉迷絡的危害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沉迷于絡世界,容易導致生物鐘紊亂、精力不足、思維遲緩、學習興趣喪失、社會活動減少、人際交往技能退化等,引發小學生一些心理疾病,甚至連帶出厭學、暴力、侵害、盜竊等問題,會對其學習和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二、了解沉迷絡的原因
學生沉迷絡游戲除了游戲本身的特點之外,還與他們的心理需求有關。一些學生由于學業失敗或者缺少父母陪伴關愛,導致自我成就感低,缺乏愛與歸屬感,長時間會有一種孤獨感,經歷這些情況的小學生,為滿足自己的內心,通常會選擇逃避,最容易在絡的虛擬世界中重新找到失去的自我和可以滿足的成就感。小學生理解判斷力、自控能力相對較弱,有了叛逆心理,對新鮮事物又充滿了好奇,尋求刺激、驚險和浪漫,以滿足這個階段的人生需求,而絡游戲恰好迎合了小學生的心理需求,自然就會絡成癮。
三、防止沉迷絡的方法
1、積極引導孩子理性、科學、有節制地使用絡;
2、以身作則,發揮好榜樣作用,有意識地放下手機、電腦,多傾聽孩子的心聲,與孩子多一些面對面的交流;
3、履行好監護責任,給孩子高質量地陪伴與關愛,營造溫馨家庭氛圍;
4、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或專長,并及時加以發揮,使他們在現實中獲得成功,體驗現實中的成就感;
5、安排好孩子日常學習生活,有意識地讓孩子多從事一些家務勞動、戶外活動、體育鍛煉,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6、積極配合學校工作,嚴禁手機進入校園,學校和家長發現學生有沉迷絡游戲、過度消費等苗頭跡象,要相互告知,共同進行教育和引導,及時矯正不良行為,幫助其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讓我們一起努力,培養孩子科學合理使用絡的良好習慣,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成長氛圍,家校攜手,共同守護,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身心健康地幸福成長。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15
:
為在全校師生中營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網絡文化氛圍,增強青少年朋友自覺抵御網上不良信息的意識和能力,養成健康、科學、文明的網絡生活方式,向全校師生發出如下倡議:
一、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堅決不進入營業性網吧。
二、不進入青少年不該進入的網站,自覺抵御色情的網站,做到不碰、不沾、不看、不傳。
三、正確把握上網時間和上網時段,不沉迷于網絡游戲,拒絕網上賭博。
四、樹立正確的上網觀,充分運用現代網絡優勢,吸取知識,增長本領,豐富閱歷。
五、嚴格遵從網絡規則,恪守網上道德,不黑他人網站,不改他人網頁,聊天講文明,發帖遵法律。
青少年朋友們,網絡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幅嶄新的生活畫面,美好的網絡生活需要我們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創造。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網絡生活方式,珍惜美好時光,把主要精力和時間用于學習,為自己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16
尊敬的家長朋友:
近期,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方面盡心盡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多方合力營造安全、健康、文明使用的網絡環境。高新區第三小學認真貫徹落實政策要求,切實做好預防小學生沉迷網絡工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希望家長與學校協同育人,做到以下幾點:
一、認識沉迷網絡的危害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沉迷于網絡世界,容易導致生物鐘紊亂、精力不足、思維遲緩、學習興趣喪失、社會活動減少、人際交往技能退化等,引發小學生一些心理疾病,甚至連帶出厭學、暴力、侵害、盜竊等問題,會對其學習和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二、了解沉迷網絡的原因
學生沉迷網絡游戲除了游戲本身的特點之外,還與他們的心理需求有關。一些學生由于學業失敗或者缺少父母陪伴關愛,導致成就感低,缺乏愛與歸屬感,長時間會有一種孤獨感,經歷這些情況的小學生,為滿足自己的內心,通常會選擇逃避,最容易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重新找到失去的自己和可以滿足的成就感。小學生理解判斷力、自控能力相對較弱,有了叛逆心理,對新鮮事物又充滿了好奇,尋求刺激、驚險和浪漫,以滿足這個階段的人生需求,而網絡游戲恰好迎合了小學生的心理需求,自然就會網絡成癮。
三、防止沉迷網絡的方法
1、積極引導孩子理性、科學、有節制地使用網絡;
2、以身作則,發揮好榜樣作用,有意識地放下手機、電腦,多傾聽孩子的心聲,與孩子多一些面對面的交流;
3、履行好監護責任,給孩子高質量地陪伴與關愛,營造溫馨家庭氛圍;
4、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或專長,并及時加以發揮,使他們在現實中獲得成功,體驗現實中的成就感;
5、安排好孩子日常學習生活,有意識地讓孩子多從事一些家務勞動、戶外活動、體育鍛煉,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6、積極配合學校工作,嚴禁手機進入校園,學校和家長發現學生有沉迷網絡游戲、過度消費等苗頭跡象,要相互告知,共同進行教育和引導,及時矯正不良行為,幫助其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讓我們一起努力,培養孩子科學合理使用網絡的良好習慣,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成長氛圍,家校攜手,共同守護,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身心健康地幸福成長。
倡議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17
各位家長朋友,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互聯+”時代,我們的學習生活都與絡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然而,絡是把雙刃劍,我們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煩惱”。據統計資料顯示,20xx年我國未成年人民規模為1.85億,在家里上的比例為84。48%,上玩游戲的比例為61%。由于未成年人絡素養尚待提升、自控能力相對缺乏,部分沉迷于絡游戲,致使行為失范、過度消費,影響了正常生活學習和身心健康,引起了社會高度重視。為了引導學生養成健康文明的絡生活習慣,防止沉迷絡,抵制絡暴力等有害信息,營造一個安全健康文明的絡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此我們向廣大師生和家長發出如下倡議:
一、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榜樣。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在絡上誣蔑欺騙,自覺抵制負面絡信息,不沉迷絡游戲,不做“低頭族”。其次家長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絡,樹立文明上意識,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把控上時間和上時段,正確處理好上與學習、生活的關系,自覺以學習為重,利用絡資源提升自身素質,塑造美好心靈。
二、學生要爭做文明上的踐行者、絡安全的小衛士。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學習必備的防護技能,遠離絡欺詐、絡暴力,形成必要的安全意識;在老師和家長的引導下合法、合理地使用絡資源,善于運用絡資源學習各種有用信息;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閱讀、繪畫、書法、朗誦、體育鍛煉等各種實踐性活動,從而培養興趣、提高能力、增長知識、開拓視野,防止沉溺絡,做一名優秀文明上宣傳者和踐行者。
三、教師要自覺遵守互聯相關法律法規,建好、管好、用好班級群、朋友圈、個人抖音等平臺,加強學生《全國青少年絡文明公約》等知識教育,通過組織國旗下演講、文明上知識競賽,觀看文明上教育視頻,開展文明上主題班會等活動,不斷培養學生絡文明意識,增強明辨是非、判別對錯的能力,引導學生做一名安全上、文明上、健康上和綠色上的好學生。
各位家長、老師、同學們,我們是絡文明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絡文明的建設者。希牢固樹立自律、自強、自愛的意識,提高明辨是非、自我保護和防范不良行為的能力。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遠離絡有害信息,文明上,守住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絡的底線,讓絡陪伴未成年學生健康成長。
倡議人:
20xx年xx月x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18
親愛的同學們: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許多電子產品相繼問世。這些電子產品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人類造成一定的危害。比如網絡游戲,它是祖國的“食人花”。一旦迷上網絡游戲,則難以逃脫它的束縛。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它對青少年的危害并遠離它。
沉迷于網絡游戲會影響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新聞上不時會出現這樣的報道:某某學生因沉迷電子游戲在網吧沒日沒夜地玩游戲,結果猝死。即使沒有猝死,經常近距離的面對電子屏幕,對眼睛極為有害,很多同學的視力因此而急劇下降。
沉迷于網絡游戲會嚴重影響學業。玩游戲時精神不可避免地要緊張、亢奮,神經中樞系統很容易失調,失去平衡,結果上課時都想著玩游戲,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導致成績直線下滑。甚至有一些孩子因為迷戀電子游戲而厭學逃學。
沉迷于網絡游戲不僅荒廢學業,還嚴重腐蝕青少年的思想。長時間玩游戲會使青少年人格發生明顯改變,變得自私、孤僻、冷酷、暴躁。如果不及時醒悟,電子游戲會將他們送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據說合肥兩名青年模仿網游,相約殺人焚尸練膽,手段極其殘忍。警方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經審訊得知,原來兩位都長期沉迷于電子游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暴力傾向,甚至產生了效仿游戲中砍殺人的想法從而導致兩名老人的身亡。以上真實的事例,足以體現沉迷電子游戲的青少年通過在虛擬世界中的打拼搏殺,在實際生活中效仿帶來的“災難”。因此,對于心理發展還不成熟,行為自控能力較弱的青少年來說,網絡游戲中的暴力情節極可能會成為引發他們犯罪的誘因。
網絡是把雙刃劍,它既可能成為你生活和學習的好伙伴,也可能成為你成長路上的黑衣殺手。因此我強烈呼吁廣大青少年兒童,要健康上網,適時上網,科學上網,千萬不能沉迷于網絡游戲而毀掉你的美好前程。
達小六年級一班:索郎能州
20xx年11月18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19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不要沉迷于吧》。
吧,我們可以從它那里查找資料,理解豐富多彩的知識等。
但是,如果我們經常玩電腦游戲,對絡游戲癡迷上癮,必將會讓我們的學習一落千丈,而且還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影響。
上持續時間過于長,會使大腦神經中樞持續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引起腎上腺素水平增高,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血壓升高。
這些改變可引起植物神經紊亂,會使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誘發種種疾患,如胃腸官能癥、心血管疾病、焦慮、緊張性頭痛、憂郁等。
眼睛長時間注視電腦顯示屏,視膜上的感光物質視紫紅質消耗過多,若未能補充某合成物質維生素A和相關蛋白質,就會導致視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適應能力降低等。
甚至與毒品上癮時發作癥狀相似,這些都并不是危言聳聽,影響正常生活及學習,重則導致各種身體不適。
親愛的同學們,絡游戲上癮實在是太可怕了,對電腦絡游戲上癮了,就好像被魔鬼捉了靈魂。
此致
敬禮!
20xx年x月x日
防沉迷倡議書 篇20
尊敬的家長朋友:
近期,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方面盡心盡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多方合力營造安全、健康、文明使用的網絡環境。高新區第三小學認真貫徹落實政策要求,切實做好預防小學生沉迷網絡工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希望家長與學校協同育人,做到以下幾點:
一、認識沉迷網絡的危害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沉迷于網絡世界,容易導致生物鐘紊亂、精力不足、思維遲緩、學習興趣喪失、社會活動減少、人際交往技能退化等,引發小學生一些心理疾病,甚至連帶出厭學、暴力、侵害、盜竊等問題,會對其學習和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二、了解沉迷網絡的原因
學生沉迷網絡游戲除了游戲本身的特點之外,還與他們的心理需求有關。一些學生由于學業失敗或者缺少父母陪伴關愛,導致成就感低,缺乏愛與歸屬感,長時間會有一種孤獨感,經歷這些情況的小學生,為滿足自己的內心,通常會選擇逃避,最容易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重新找到失去的自己和可以滿足的成就感。小學生理解判斷力、自控能力相對較弱,有了叛逆心理,對新鮮事物又充滿了好奇,尋求刺激、驚險和浪漫,以滿足這個階段的人生需求,而網絡游戲恰好迎合了小學生的心理需求,自然就會網絡成癮。
三、防止沉迷網絡的方法
1、積極引導孩子理性、科學、有節制地使用網絡;
2、以身作則,發揮好榜樣作用,有意識地放下手機、電腦,多傾聽孩子的心聲,與孩子多一些面對面的交流;
3、履行好監護責任,給孩子高質量地陪伴與關愛,營造溫馨家庭氛圍;
4、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或專長,并及時加以發揮,使他們在現實中獲得成功,體驗現實中的成就感;
5、安排好孩子日常學習生活,有意識地讓孩子多從事一些家務勞動、戶外活動、體育鍛煉,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6、積極配合學校工作,嚴禁手機進入校園,學校和家長發現學生有沉迷網絡游戲、過度消費等苗頭跡象,要相互告知,共同進行教育和引導,及時矯正不良行為,幫助其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讓我們一起努力,培養孩子科學合理使用網絡的良好習慣,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成長氛圍,家校攜手,共同守護,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身心健康地幸福成長。
倡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