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傳統文化的倡議書(通用3篇)
傳承傳統文化的倡議書 篇1
中華中學的同學們:
大家好!曾有一位偉人說過“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今日,我們應當這樣說:忘記傳統文化,就等于精神的滅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立國之基,立身之本,是我們屹立民族之林的一塊豐碑。在新時代的背景,我們青年更應躬行傳統文化,發掘時代精髓。(立論簡明,倡議的對象感明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富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于今,對我們青少年仍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對思想觀念而言,仁義禮智信是我們塑造良好思想品格的標準對人文精神,墨子所提倡的鍥而不舍,治學專一,借助外力”是我們求學途中的燈塔;對道德規范而言,《弟子規》的“守考悌,次見聞”、《禮記》中“君子如切如磋”都是找們立身成人的良師益友,其中展現的永久魅力從不過時,深深吸引著曾經與現在的中華兒女。
(此段善于化大為小,從熟悉的名言入手,去觸摸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但要注意引用出處的準確性:鍥而不舍《出自《荀子勸學》》,如切如磋出自《詩經》,《論語》中曾引用)
這樣的思想精髓從不拘泥于古籍經注的漢字中,生活中也處處體現。公共交通上,你是否時常聽到提醒“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是否對旁邊經過的師長禮貌問好,而不是低頭默默走過?你是否對長輩的意見洗耳恭聽,對同齡人的處境設身著想?如果沒有,那么請從現在,從小事上,從自己做起。
(此段在上段基礎上進一層闡述傳統文化的活力,用三個有生活氣息的例舉讓傳統文化真實可感;讓“從我做起”的倡議具體可行)
時代在不斷進步的,對于一種傳統文化、美德,不同的時代輿論會對其有不同的看法。為老人讓座是我們以前所提倡的,目的是關愛老人的身體健康,而現在,年輕人生活壓力重重,步履匆忙,臉色疲倦,一定程度上也需被讓座來休息。于是我們見到身背LED燈,上寫“無需讓座”的硬核老漢,他的體諒理解,對后輩的關照,何嘗不是一種新型文化與美德呢?所以對于傳統之化,我們既要躬行,又要結合時代創新。
(此段巧妙在于用小例子闡釋大道理,與很多空泛說大道理的作文相比,就顯得更真實鮮活親近,因而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
放眼全球,許多人類問題也受傳統文化的啟發,可用不同的思維途經解決。“精準扶貧”便反映了仁愛與團結的中國傳統智慧,有深遠的時代意義。所以,我們要提煉出其具時代價值的意義,使世界人民受益。
(此段如能加上“一帶一路”及“絲路精神”等內容就更好,闡釋其中蘊含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文化理念,倡導中華民族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使命感)
謹此,我們倡議全校的同學: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從自己做起。為達此目標,我們向大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其一,以傳統美德為明鏡,反照自身品德修養,盡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成為“正人君子”,莫為“梁上小人”。
其二,以傳統思想為座右銘,激勵自身不斷努力進取。如對學習吃力的同學,可以《禮記》一言為志: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則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其三,在日常交往,社交媒體上,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努力向外界傳播創新傳統文化,做時代主人。
(以上三點建議體現倡議書要求,完成寫作的任務驅動,從修身正己到治學、處世踐行,層次清晰,而且扣合了倡議書對象是高中生的特點)
如能做到躬行傳統文化,發掘時代精髓,則可像宋代張載所說“為往圣繼絕學,為盛世開太平”,同樣亦可為傳統賦新知,為時代謀底蘊。(從引用中仿出佳句,“為傳統賦新知,為時代謀底蘊”,凝練而又扣題。可做標題,比原標題更典雅)
中華中學校學生會
20__年12月
傳承傳統文化的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中華文化綜羅百代、廣博精深。五千年來,國學經典對于文化的承載綿延不絕、流傳至今。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處身立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傳統經典文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的重要載體,其內容之博大精深,其意韻之美、精煉之美、智慧之美千古流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隨著和諧社會和節約型社會建設的大力提倡,隨著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大力宣傳和踐行,傳統經典的誦讀活動正在海內外蓬勃興起。一時間,大江南北書聲朗朗,長城內外熱潮滾滾。
太古清音喜又聞,道德昌明今勝昔,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腳步不可阻擋!誦讀《弟子規》,與古人居;學習《德道經》,與老子謀。讓我們行動起來,誦讀經典美文,實踐道德精神,傳播中華文化,為繁榮校園文化而誦讀!為振興中華而誦讀!
以經典為伴,與圣賢為友。我們真誠地期望廣大師生加入到學習國學經典的行列中來,讓融匯在國學經典中的中華民族的智慧風骨、胸懷以及健康的道德準則和積極的人生信念,根植在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在此,我們向全校師生倡議:
1、請同學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在每個時間段、任何地方進行誦讀,誦讀弟子規、孝經、道德經、論語、增廣賢文、中華古典詩詞等國學經典,在誦讀經典美文的同時,感悟國學精粹,陶冶道德情操。
2、 要求每周利用兩節課的時間,由語文老師帶領同學們誦讀、學習《弟子規》、孝經、道德經。
行動起來吧,從現在開始誦讀經典、學習經典。以經典為伴,打好人生底色,與博覽同行,開拓廣闊視野!
傳承傳統文化的倡議書 篇3
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中國面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越來越冷落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
我國的傳統文化可說是豐富多彩,上到節日下到名勝古跡。這么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我們怎么去繼承和弘揚呢?首先,我認為可以建立一個網站,然后寫上中國的傳統文化之類的一些文章,這樣可以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
其次,想要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先要請全中國人注意,我們可以適當的去了解別的國家的傳統文化,但是不能丟掉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打個比方吧,比如大家都對圣誕節比較感興趣,而卻越來越冷落了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等中國的傳統節日,以至于端午節的申遺產文化權給了韓國江陵,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所以,要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請所有的國人多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最后請大家一起行動起來,為了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多多宣傳,多多了解一下我國的傳統文化,千萬不要冷落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