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關愛慰問倡議書(精選3篇)
春節關愛慰問倡議書 篇1
春節將至,為了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營造文明和-諧的節日氛圍,進一步提升全市城鄉社會文明程度,我們向全市人民發出如下倡議:
1.過一個節儉春節。不鋪張、不浪費、不攀比。倡導科學健康的就餐生活方式,積極參與“文明餐桌”行動,在外就餐吃多少點多少,不剩菜、不剩飯。拜年用電話、網絡通訊形式代替賀年卡、明信片等。倡導給孩子健康向上、有意義的壓歲禮。
2.過一個生態春節。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維護生態文明。不放或少放煙花爆竹,保護我們的空氣。倡導用鮮花祭祀、網上祭祀等科學環保的祭祀方式。家庭彩燈、景觀燈等合理布置,不過度裝飾,非必要時段及時關燈。
3.過一個文明春節。大力弘揚傳統文化,講究文明禮儀。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做尊老之事,樹孝敬之風,做睦鄰之事,樹和-諧之風。積極參與向孤寡老人、殘疾人、困難家庭、留守兒童等送溫暖、送健康、送祝福等志愿服務活動。
4.過一個祥和的春節。陋習是隱患,平安是幸福。增強安全意識,遵守交通規則,不亂停亂放,不酒后駕車。自覺抵制各種陳規陋習,不酗酒、不賭博、不搞封建迷信。不在危險地方燃放煙花爆竹,注意防火防盜防爆。搞好家庭衛生與環境美化,營造祥和節日氛圍。
節儉在細處、文明在身邊。讓我們用節儉、生態、文明妝點一個不一樣的春節,在新的一年里“講文明、樹新風”,爭做文明人、爭做文明事,為建設生態、美麗、幸福新濱州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祝全市人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新春快樂!
濱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春節關愛慰問倡議書 篇2
各愛心單位、廣大愛心職工:
近年來,我縣農村青年大量外出務工,許多幼小的孩子被留守在家,他們需要親情、渴望關愛,是社會上亟需關注、急需呵護的弱勢群體。
時至寒冬,臨近春節,為了幫助我縣高山鄉鎮留守學生(兒童)實現新年心愿,共圓新年夢想,感受社會溫暖,由xx縣委、縣政府主辦,團縣委、縣關工委、縣總工會、縣婦聯、縣科協、縣老干局、縣教育局、縣文新廣局、縣經信局等單位承辦的“攜手暖冬、感恩同行”——xx縣20xx年關愛留守學生(兒童)新春圓夢公益活動,擬于20xx年1月13日上午10:30在縣文化大廈廣場舉行,特此號召廣大干部職工、愛心企業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在沐浴黨的陽光、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同時,積極參與關心關愛留守學生(兒童)心愿認領活動,奉獻愛心,回報社會。
截至1月6日下午,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團縣委)共收集到永利鄉中心校、皇木鎮中心校、皇木鎮松坪小學、皇木鎮紅花小學、坭美鄉中心校、宜東鎮中心校、后域鄉中心校、三交鄉永和小學、三交鄉中心校、西溪鄉中心校、建黎鄉中心校、富鄉鄉中心校、片馬鄉中心校、烏斯河中心校、烏斯河路地小學15所受助學校留守學生(兒童)的新春心愿約900個,主要涉及衣服類、鞋襪類、學習用具類、體育器材類等4大類。現誠摯號召各鄉鎮、縣級各部門、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奉獻愛心,積極參與心愿認領,請有意向的單位和個人于1月12日(星期一)上午12:00前將愿意認領的心愿數通過黨政網告知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團縣委),并請相關愛心單位、愛心職工屆時參加心愿認領活動,希望大家積極傳播正能量,讓孩子們切實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親愛的社會各界愛心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攜手暖冬,感恩同行,共同為孩子們點燃新年的夢想和希望!
春節關愛慰問倡議書 篇3
向全社會發出倡議:
樹高千尺不忘根 愛父母從精神關愛做起!我們長大的同時,父母也在漸漸老去。(父母看著你長大,而自己卻越來越孤單。身為子女,必須時刻記得對父母的關愛,尤其在你長大以后,越來越能體會父母的心,更應該以合適的方式去好好愛你的父母。)
“樹欲動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古話漸漸成了時下人的感概。然而,這份感概與自責卻是可以避免的,只要肯從百忙中抽出時間常回家看看,那怕就是坐在父母的面前沒有任何的言語,父母的心里也是甜的。
有的人認為只要給父母買禮物和補品,讓父母擁有健康的身體以及豐富的物質生活就是對父母盡孝了。其實不然,父母需要的不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是精神上的安慰。
因此,我們不要等到父親節、母親節、重陽節或是感恩節才想起孝順父母,畢竟感謝父母是不受時間限制的,每時每刻都應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也許你會因為小時候挨父母的打而懷恨在心,但別忘了有句話是“恨鐵不成鋼”,還有句話叫“棍棒之下出英才”,更有人說“打是親,罵是愛”。在父母舉起手的那一刻,他們的心也是痛的。你只記得父母在打你時的那股狠勁,但你可曾知道他們也會在背地里抹眼淚。
仔細回想,我們的哪一次生病不是他們忙前忙后地細心照料;我們從小學到高中的哪次升學考試不牽動著他們的心;我們哪次獲得了好成績他們臉上的喜悅會亞于我們;我們出外求學他們的心又何嘗不是懸在嗓子眼呢……哪一樁,哪一件,沒有不牽動著他們的心的。除了為我們考慮,他們的心里又為自己想過什么。
父母對我們是如此地付出,但他們的心里從未想過要從孩子身上得到什么。孩子就如同父母的債主,一味地討債。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明白了“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的道理后,父母已是白發蒼蒼,而自己也因忙于事業無暇顧及年邁的父母。對于他們簡單的要求也總是找出無數的借口,無法陪在他們身邊,最終留在心里的卻是深深的遺憾。
樹高千尺,而不忘根。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是誰用他那寬闊的背,厚實的肩,給我們提供安全的庇護和依靠;又是誰用她那溫暖的懷抱,輕柔的話語讓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在又一個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為自己的父母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關愛父母從關愛他們的精神需求做起。送給他們一份精神食糧,在你不能陪伴他們的時候,讓我們來替你陪伴他們。
倡議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