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規范使用共享單車倡議書(精選3篇)
文明規范使用共享單車倡議書 篇1
市民朋友們:
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為市民的出行、出游帶來了更加便捷、環保的選擇,受到廣大市民的青睞。但是在享受便利低碳出行的同時,一些不文明行為也隨之出現:禁行路段任意騎行、單車隨意停放、蓄意損害車體、將共享單車私用……這些不文明行為不僅是對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的損害,也是對城市文明形象、市民文明形象的損害。
為支持低碳、環保、健康的出行方式,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在此,向全市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文明騎行。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不逆行、不在機動車道騎行、不追逐打鬧,堅決摒棄各種不良行為。
二、文明停放。按照規定有序停放,不將共享單車占為私有。珍惜自己的文明騎行信用記錄,積極宣傳文明騎行、有序停放的重要意義,用自己的行為帶動身邊的人。
三、愛護車輛。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單車,不亂貼亂畫、不惡意損壞。提醒人們愛護公共設施,見到亂停放的共享單車自覺扶起并停放好,及時勸阻、制止破壞共享單車的不良行為,并大膽舉報故意破壞行為。
市民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文明使用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同心共鑄文明城市,讓武漢公共自行車和共享單車成為城市文明亮麗的風景線!
文明規范使用共享單車倡議書 篇2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共享單車讓我們的出行更加便捷、環保,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但是在享受便利低碳出行的同時,一些不文明行為也隨之出現,如:隨意停放單車、蓄意損壞車體、利用技術漏洞開鎖、將共享單車私有化等。這些不文明、不誠信的行為影響了共享單車的正常使用,還影響了校園文明形象以及師生誠信形象。
為支持低碳、環保、健康的出行方式,進一步提升師生文明素質和校園文明程度,在此,向全校師生發出如下倡議:
一、守約用車。杜絕利用技術漏洞開鎖行為;不將共享單車占為私有;還車時及時結束用車、鎖車、密碼復位。
二、文明騎行。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不逆行、不在機動車道騎行、不追逐打鬧,堅決摒棄各種不良行為。
三、規范停放。按照規定有序停放,不占用主要干道及消防通道,見到亂停放的共享單車自覺扶起并停放好。
四、愛護車輛。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單車,不亂貼亂畫、不惡意損壞;及時勸阻、制止破壞共享單車的不良行為,積極舉報故意破壞行為。
師生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文明使用共享單車,同心共鑄文明校園,讓共享單車成為校園文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廣州大學學生處
20xx年5月16日
文明規范使用共享單車倡議書 篇3
作為一種公共交通工具,共享單車能夠有效地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問題,在一些交通擁堵的大城市,共享單車讓許多人享受了有品質的出行。
然而我們在路邊,在小區內,經常發生和發現共享單車殘缺不齊的怪相。共享單車頻遭霸占、破壞的事實,說明了新事物的超常規發展,往往會暴露基礎的薄弱。暴露和反映出我們在公民素養和公德教育上還有薄弱環節。共享是“使用而非擁有”,共享的前提是對他人權利的承認和尊重。權利意識和誠信意識,是共享經濟得以充分發展的觀念根基,法治文化和誠信文化是共享經濟繁榮發展的文化土壤。如果忽視了思想文化的土壤培育,共享經濟的發展就會成為沙上建塔,共享單車的單兵推進就會夭折。這才是應對共享單車發展難題最需要直面的問題。這也說明了新事物的超常規發展,往往會暴露基礎的薄弱。共享單車,我們可能還沒做好公民素養與公德教育上的準備。
作為文明城市和文明市民,共享單車就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了我們城市管理的短板和市民素質的嚴重不足。作為管理者,主動引導和加強市民文明素質教育,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需要。即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僅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還要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強市民文明素質教育,是優化發展環境,加快文明建設發展的需要。只有市民素質提高了,文明形象提升了,才能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創造良好的環境。
加強市民文明素質教育,是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的需要。市民素質高低決定城鎮文明的發展水平,沒有市民素質的普遍提高,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文化的繁榮、環境的優美都無法實現,更不可能持續。
“發展的列車匆匆駛過精神的站臺,現實的變化把心靈的地圖拋在身外”。制度的疏漏可以迅速補上,文化的短板卻需要久久為功下恒心、春風化雨做細活。清除陳舊的觀念、病態的積習,讓法治理念、誠信意識成為更多的公民、特別是孩子的思想基因,不僅是為共享經濟鋪路,更是為推進和諧中國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