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創文倡議書(精選3篇)
學校創文倡議書 篇1
親愛的市直五小的全體同學們:
秋天是小草變黃,樹葉紛飛的季節,我和市直五小五一班同學組成了一個調查小組,在廣場進行了一次保護環境創文創衛調查。格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在短短的20分鐘之內,有5個人踩草坪,有兩位小朋友在折樹枝玩,難道,花草樹木沒有生命嗎?我們立即前往制止,那兩個小朋友立即停止了毀壞樹木行為,踩草坪的大人也不好意思地離開了。調查小組在廣場的草坪上和小河里還發現了一些煙頭、花生殼、瓜子皮等垃圾,我們小組立即撿起垃圾扔進垃圾桶里。
在此,我們提出以下倡議:
1.我們看到垃圾就應該及時撿起,更不能隨地亂扔垃圾,要是每人都扔一片垃圾,那樣的話,地球媽媽就變成垃圾星球了!
2.積極宣傳愛護花草樹木的重要性,讓人們意識到要少用一次性紙杯和一次性筷子,可以用淘米水澆花,沒用完的就作業本還可以用來打草稿……我們在生活中需要學會低碳環保。
3.我們要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活動,不僅我們自己不能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踩踏草坪,看見不文明的行為,還要及時勸阻和制止。抓住一切機會,多多宣傳文明行為,讓人們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4.我們應該多種一些花草樹木,這樣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可以凈化空氣,真是一舉無數得呀!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我們全體少先隊員應該積極配合黨中央提出的“創建文明城市,爭做文明市民”的號召,為創建文明城市,保護環境衛生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xx年10月4日
學校創文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越來越高,手機價格的越來越低,帶手機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了。雖然學校明令禁止不讓學生帶手機,但由于學生多,管理難,因而屢禁不止。一旦學校查得緊,一些學生便采用捉迷藏、打游擊的方法來逃避。有的將手機放在家中,等過了一陣子又帶到學校。有些學生的手機被老師收走后,就軟磨硬泡,哭哭啼啼。家長來到后,先是答應以后不讓孩子帶手機了,可過了一段時間后,仍然支持自己的孩子帶手機,據說是為了聯系方便。
近年來,各類考試中學生用手機作弊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20xx年高考,在湖北潛江、石首、南漳都發生了利用手機舞弊的事,再如電白高考舞弊案等。隨著手機的普及與功能的增強,利用手機作弊現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來越巧妙,如將耳機綁在袖子里,考試時將手靠近耳機佯裝思考,實際是在聽通過手機傳來的答案.女生則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將耳機戴在耳朵上,再用長發遮住,監考老師很難發現。此外,學生打手機說謊也是司空見慣的事,特別是部分厭學的學生,明明在網吧玩游戲,他卻謊稱在學校復習功課.有的學生還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師、同學等。無論是作弊、說謊還是發虛假短信,都是不誠信的表現,如不及時制止和正確引導,將會對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帶來嚴重危害。
一、佩帶手機的原因
學生佩帶手機,究其根本原因無外乎有以下幾種:一是某種程度上為了方便家長與學生之間的聯系;二是部分學生追求時尚,盲目攀比;三是個別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把興趣轉移到利用手機來玩游戲,發短信等。學生帶了手機之后,會用它來做什么呢?用它來打發時光。怎么打發時光?可以玩手機游戲,可以發短信跟同學聊天——包括在課堂上。一些本來不好意思說的話,不好意思表達的感情,通過手機也好意思表達了,于是一對對朦朧中的少男少女在手機這個小小紅娘的牽引之下,一來二去,迷糊麻木,學習成績每況愈下,對學習也就更沒有興趣了,而對于所接觸的諸如游戲、聊天、上網、戀愛之類的事情卻是興趣濃厚,難以自拔。手機為害,真是防不勝防啊?
二、使用手機的危害
1、影響學生道德品格
近年來,各類考試中學生用手機作弊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20xx年高考,在湖北潛江、石首、南漳都發生了利用手機舞弊的事,再如電白高考舞弊案等。隨著手機的普及與功能的增強,利用手機作弊現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來越巧妙,如將耳機綁在袖子里,考試時將手靠近耳機佯裝思考,實際是在聽通過手機傳來的答案.女生則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將耳機戴在耳朵上,再用長發遮住,監考老師很難發現。此外,學生打手機說謊也是司空見慣的事,特別是部分厭學的學生,明明在網吧玩游戲,他卻謊稱在學校復習功課.有的學生還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師、同學等。無論是作弊、說謊還是發虛假短信,都是不誠信的表現,如不及時制止和正確引導,將會對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帶來嚴重危害。
2、危害學生心理健康
繼網絡之后,近兩年在中學生中又出現新寵――手機短信。手機短信,是通訊領域的科技創新,為人們相互交流信息,傳遞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簡便的現代手段.然而,這又是一個缺乏行為規范且隱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帶”,人們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時,私欲放縱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點也由此顯露。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學院的心理學家格倫·威爾森稱,在80例臨床實驗中,在工作中經常發短信的人智商會降低10%,相當于一整天沒有睡覺,而抽大麻后也只會下降4%左右。再者,短信內容一般都未經過濾,正處在“似懂非懂”階段的中學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內容吸引,誤入歧途。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機還容易產生攀比心理,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 近期,央視及多家知名網站報道“手機涉黃”對青少年的危害,很多花季少年因為通過手機接受黃色短信,瀏覽黃色網站,收看黃色視頻而無法自拔,荒廢了學業。可怕的是有些中學生認為,轉發條黃色短信給同學朋友,就像日常打招呼一樣,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手機網絡涉黃極具隱蔽性。孩子拿著自己的手機,想在什么地方上網就在什么地方上網,想在什么時候上網就可以什么時候上網,這種隱蔽性給學校管理帶來很大困難,等到弄明白手機的為害之處時,這個孩子的一生可能已經完蛋了。
3、擾亂課堂教學紀律
課堂上經常會有手機鈴聲響起,學生發短信,交頭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打亂課堂秩序的現象時有發生。我校高二年級某班一名學生在上課期間玩手機,被年級主任發現后,不思悔改,還態度蠻橫、語言粗魯,實屬荒唐。
4、影響學生身體健康
手機長期的輻射對學生的身體發育很不利。倫敦大學研究人類腦神經及細胞的蓋爾教授撰文指出,讓正常的白鼠連續接受4小時頻率范圍與手機輻射近似的無線電波輻射后,白鼠的腦細胞、DNA結構均有被破壞的跡象。另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蘭州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梁宣梅說,現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機,以為這對身體沒多大影響。其實,青少年的免疫系統比成人要脆弱,更容易受輻射影響。事實證明,手機輻射會對青少年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頻繁玩手機游戲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聾,達到85分貝就有可能損害聽力。
5、引發人身安全問題
由于手機品牌眾多,質量良莠不齊,消費者難以辯別,再加上使用不當(雷雨天使用,長時間玩電游等),手機爆炸傷人的事間或發生。在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利用學生防范意識弱,反抗能力較小,專搶學生的手機。20xx年4月22日下午,湘潭縣一中高二學生朱磊在校園內行走時,被突如其來的雷電擊中后當場身亡。事后,經法醫鑒定,雷擊竟然是由朱磊隨身攜帶的小靈通引來的。20xx年7月,一位16歲的加利福尼亞少女因手機突然在衣服口袋中爆炸導致二度燒傷的嚴重后果。
6、增加家庭經濟負擔
手機費用增加家庭經濟負擔。據有關統計表明,學生使用手機的費用,每年最低也在300元以上。
7、影響學生學習成績。
學生在課上和學習時間聽見手機鈴聲,勢必會分散聽課注意力,影響學習成績;由于癡迷于游戲和網絡小說,導致學習沒動力,久而久之便產生厭學情緒,有的甚至輟學。
三、治理手機的對策
手機進入校園和課堂,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現象,已經引起社會和學校的高度重視。如何對學生佩帶手機現象進行有效控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只堵不疏是不行的,只靠學校老師的教育而沒有家長的配合與支持也是不行的。
1、加強管理,為“校園手機族”戴上“金箍咒”。
①禁止學生在上課期間或圖書館、宿舍內、教學區等地方使用手機,一經發現,一律沒收手機。
②禁止學生在校園內任何地方攜帶手機,一經發現,先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后由家長領回手機。
③對屢教不改的要進行經濟處罰和紀律處分。
④對使用手機作弊的行為除沒收手機外,還要對相關班級、級部進行量化扣分等處罰。
3、家長要與學校配合。
許多家長對手機輻射危害人體健康知之甚少,對學生用手機多數時間是發短信和玩游戲,他們也是半信半疑,而對打手機說謊更是十分無奈。因此,學校和老師要讓家長充分認識學生佩帶手機的危害,主動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親愛的同學們,為了我們自己的美好人生,為了我們親人的殷切期盼,更為了我們祖國的燦爛明天,讓我們扔掉手機,拒絕誘惑,遠離喧囂,力避浮躁,潛心求學,寧靜致遠,做一個家長放心,老師滿意,同學羨慕,人人喜歡的好學生吧!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學校創文倡議書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智慧,節約是品質,節約是涵養,節約是責任。我們可曾想過,每一滴水的流失,都是我們在透支先輩的積累,預支后代的儲蓄。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環境污染的現狀觸目驚心,全球變暖的趨勢不斷加劇,這些都與資源的消耗和浪費密切相關。目前,國家正在提倡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我校正處于改革、發展、跨越的時期,學校也提出了建設“節水型校園”的號召。作為未來社會棟梁和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的我們,除了應該積極響應,擔負起應該承擔的責任,切實完成好自己應盡的義務之外,更應該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節約型校園提出自己的構想與建議,并以自己的行動影響周圍的人來共同努力,為推進節水型校園建設添磚加瓦。因此,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如下倡議:
一、從身邊點滴做起,身體力行,節約每滴水。
二、每次上完洗手間后用水,及時關閉水龍頭。
三、 晚輔導下后進宿舍洗漱時要節約用水,不隨便浪費。 四,打掃衛生時沖刷拖把時應考慮重復多用。
上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