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重視學風倡議書精彩系列(精選3篇)
學校重視學風倡議書精彩系列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帶著理想和憧憬,我們相聚在河西寄宿制學校。作為學生,學習是我們孝敬父母、感謝師長、獻給自己未來最好的禮物,是我們順利完成學業的根本!可反觀我們部分同學的表現:上課茫無目標,課后無所事事,渾渾噩噩,作業馬馬虎虎,考試一塌糊涂,嚴重影響了學風班風!學校正在組織開展以“抓班風,促學風,塑校風”為主題的學風建設活動。為此,少先隊大隊部在這里鄭重向全校少先隊員發出以下倡議:
一、努力學習,形成良好的課堂紀律
1.課堂是進行教學的重要場所,每一位學生在課堂內保持嚴肅、安靜。
2.在上課鈴響前進入教室并就座;遲到的學生在教室前門口處報告取得教師同意后方可就座聽課;教師未宣布下課,學生不擅自離開教室。
3.上課時,學生認真聽講,不講話、影響他人聽課,不隨意進出教室。
4.不在課堂上吃零食或看與本節課無關的書籍。
5.教師提問學生時,學生必須起立回答;學生需要向教師提出問題時,應舉手示意,經教師同意后起立發問。
6.教室內保持整齊潔凈,不踩踏桌椅,不隨意在課桌上涂寫,不隨地扔碎紙和吐痰,上課前和課間應有值日生將黑板擦干凈。
7.在教學樓內應保持肅靜,不在走廊和教室內高聲喧嘩以及做有礙上課和他人自習的活動。
二、認真學習,加強班級學習風氣
1、人人響應從自身做起;班干部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學習委員、課代表為直接負責人;班主任、班長、副班長全面負責。
2、養成預習、復習的學習習慣。通過預習新課,培養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對理解不了的知識,帶著問題去聽老師講課,會記憶深刻;通過復習、反思,進一步鞏固、消化所學知識點,舉一反三,形成系統,才能獨立完成課后作業。
3、保證早讀、自習課課堂的效率,早讀由課代表在規定時間內認真組織早讀;自習課真正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形成濃厚的背誦、書寫、閱讀的學習氛圍;對擾亂學風的人要堅決嚴厲打擊、處理。
4、必須保證作業自主完成!對提供抄襲及抄襲人員嚴肅處理;對不能獨立完成作業的習題,個別題不會做是正常的,應請教學習委員、小組長或任課老師解答;作業應按時完成,記入該門課的平時成績,課代表及時收齊作業并做好詳細記載。
三、珍惜時間,積極迎考
月假返校后,學習時間緊任務重,希望同學們在月假期間做好階段性復習,鞏固好所學知識,在剩余的20余天時間內,以更加勤奮、更加刻苦的學習態度投入到期末迎考的復習當中去。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以優異的成績向家長、學校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倡議人:_X
時間:__年_月_日
學校重視學風倡議書精彩系列 篇2
老師,是為你們傳道、授業、解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課堂,是老師向你們傳播知識,是你們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重要場所。文明有序的課堂紀律有利于同學們的學習交流和學業進步,是全體同學的深切期盼。為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強化課堂紀律,創建一個文明、安靜、整潔、有序、紀律良好的學習環境,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團委謹向同學們發出如下倡議:
一、科學作息,杜絕遲到缺勤
知行合一,行勝于言。養成科學作息,增強時間觀念,不遲到早退,不無故缺勤。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唯有從每課必到做起方能學有所成。
二、尊師重道,常懷感恩之心
疾學在于尊師,文明講禮貌。進入教室衣冠整潔,不許穿背心、拖鞋,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不隨意出入教室,不進食、吸煙、亂丟果皮紙屑,不在教室里睡覺,莫要交頭接耳。課前行禮問好,課上虛心聽教,下課感謝道別,恒持敬畏之心,對師長常懷感恩之心。
三、專心聽講,不做低頭一族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要帶齊書本教材及文具用品,集中精力聽課,做好筆記,不打瞌睡,不交頭接耳,不玩手機、iPad等電子設備,課堂上和老師積極互動。這既是對老師、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更是對知識和文明課堂的尊重。
四、以身作則,學生干部率先垂范。
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學生干部要以身做則友善提醒同學,并自覺接受監督。同學們應互相監督勸導,不把早餐和零食帶入課堂,不在課堂上做與學習無關的、影響他人的事。
五、銳意進取,共創優良學風
精雕細刻出精品,千錘百煉鐵成金。課前預習,課上勤思,課后作業,溫故知新。善于合作、敢于展示、勇于進取,從點滴細節改變行為習慣,共同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桃李春風,不忘師恩。望全體同學能積極踐行以上倡議,從細微處著手,從細節處做起,同塑優良學風,共筑文明課堂,用實際行動回饋恩師的慈愛、無私、智慧與溫情。在青春的時光中,博學審問、崇禮修德、審思明辨、守正篤實,做尊師明禮、德才兼備的上電人,共同創建文明課堂。
——共青團上海電力學院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委員會
學校重視學風倡議書精彩系列 篇3
“學風”,最早源于《禮記·中庸》,即是“廣泛地加以學習,詳細地加以求教,謹慎地加以思考,踏實地加以實踐。”對于一所有著百余年歷史的高等學府來說,優良的學風不僅會讓同學們浸潤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還會從內凝聚成一種精神文化,成為一種源遠流長的內在動力。對于我們農大學子來說,樹立良好學風,就是在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實踐等諸方面自我督導、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為扎實我校“團結樸實 求是 創新”的校風,在全校范圍內培養嚴謹的學術態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國農業大學學生會特向全校提出如下“四切”倡議:
切要確立堅實的學習目標。康德曾說過:“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對學生來說,唯以目標加持,學習路上才不會迷失方向。因此,胸中有夢想、心底有目標是我們的前提和基礎,既要有“解民生之多艱”的氣魄,又要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確立有階段性的小目標。
切要端正扎實的學習態度。這要求我們對待知識要嚴謹認真,不放過任何學習機會;同時要摒棄自己的惰性思想,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做與課堂學習無關的行為,從內心深處加強自我管理,嚴格要求自己。
切要培養有效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讓你的學習生活有秩序、有條理。當一種學習方法成為一種學習習慣后,你就能在學習時自如地運用,從而學習效率就會有明顯的提高。當然,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不能一味參考別人的經驗,要結合自己的特點,形成自己獨特的方法體系。
切要進行實際的學習實踐。書本上的知識本是死的,而大學教育的根本,是讓學生能恰當地運用自己所學建設社會。因此,我們現在需要打下實踐的基礎,不拘泥書本,不迷信權威,不墨守成規,以已有的知識為基礎,多進行一些實地的考察和社會問題的研究,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讓書本上的文字活起來。
一首歌曲有它的主旋律,一個時代有它的主題。黨的_大以來,__鮮明提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強調當代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要“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讓我們從端正學風做起,不負大學韶華,為理想拼搏!
中國農業大學學生會
20_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