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企業垃圾分類倡議書范文(精選3篇)
2023企業垃圾分類倡議書范文 篇1
各位同仁:
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實現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題。近年來,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的垃圾量也在逐年攀升,如何及時有效地處理這些垃圾直接關系著我們的身心健康。
為積極響應市、縣政府的號召,今年以來,我們秉承綠色環保的理念,將在全縣實行垃圾分類處理,以支持社會經濟建設,推動環保事業發展。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您的支持與協助。我們真誠的邀請您和我們一起來創建美麗家園——一個美好的綠色生態家園。
實現垃圾分類的重點是請您將廚房剩余的飯菜、骨刺、瓜果皮、蛋殼等有機垃圾與紙張、金屬、玻璃、塑料、電池等可回收垃圾及煙頭、陶瓷、灰土、衛生間廢紙等不可回收垃圾分開裝袋,并準確投入到相應的分類垃圾桶里,使可回收的垃圾能夠及時回收再制造,達到物資循環利用、節約資源的目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做到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參與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是講究公德,講究文明的體現;是建設美麗武義、綠色武義的具體行動;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為子孫后代造福的崇高事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家園一定會更美好,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文明、更進步!希望您立即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以嶄新的面貌,良好的生活習慣,愛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為創建美麗武義、綠色武義作貢獻。
倡議人:®第一范文網
20xx年xx月xx日
2023企業垃圾分類倡議書范文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
放眼望去,有的只是凹凸的地皮,大片大片的樹林遭人砍伐,變成人們生活上的木制品。人們只為一己私利,使成群的動物流離失所,奔向它方。這并不是虛假的幻想,這是血淋淋的事實。
曾幾何時,世界上大批的動植物遭到滅絕,還有許許多多的動植物瀕臨滅絕,這都是為什么?這都是因為人類亂伐樹木,破壞了生態環境,這才是根本原因。
土地資源是三大地質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之一,是人類生產活動最基本的資源和勞動對象。人類對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但同時也造成對土地資源的直接破壞,這主要表現為不合理墾植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鹽堿化及土壤污染等,而其中水土流失尤為嚴重,乃當今世界面臨的又一個嚴重危機。據估計,世界耕地的表土流失量約為230億噸/年。
有人認為酸雨是一場無聲無息的危機,而且是有史以來沖擊我們最嚴重的環境威脅,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這并非危言聳聽。隨著工業化和能源消費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們進入空氣中,經過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
赤潮雖然自古就有,但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水體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趨嚴重。我國自1933年首次報道以來,至1994年共有194次較大規模的赤潮,其中60年代以前只有4次,1990年后則有157起。石油類污染對水質和水生生物有相當大的危害。漂浮在水面上的油類可迅速擴散,形成油膜,阻礙水面與空氣接觸,使水中溶解氧減少。油類含有多環芳烴致癌物質,可經水生生物富集后危害人體健康。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質燃燒產生,其次是來自自然界,如火山爆發、森林起火等產生。二氧化硫對人體的結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刺激性,可損傷呼吸器管可致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腫呼吸麻痹。短期接觸二氧化硫濃度為0.5毫克/立方米空氣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濃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惡化。長期接觸濃度為0.1毫克/立方米空氣的人群呼吸系統病癥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對金屬材料、房屋建筑、棉紡化纖織品、皮革紙張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蝕,剝落、褪色而損壞。還可使植物葉片變黃甚至枯死。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倡議人:©第一范文網
20xx年xx月xx日
2023企業垃圾分類倡議書范文 篇3
廣大市民朋友: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碧水、藍天、清新的空氣、潔凈安全的食物、宜居的生活環境,是我們每個人最基本的需求。近年來,霧霾天氣已成為我國大部地區秋冬季的主要災害性天氣,我市也不例外。解決以霧霾為代表的生態環境問題,我們需要超越一己之利、個人之便,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支配自己的行為;需要喚醒每一個人的責任意識。為此,我們向廣大市民提出如下倡議:
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倡導者。低碳生活無處不在、無所不有,看起來很平常的生活小事,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做好,就會改善環境。我們倡議廣大市民朋友提高低碳意識、樹立低碳理念、踐行低碳生活,倡導健康、環保的出行方式,讓生活多一些綠色、多一點文明、多一份健康。
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踐行者。目前,煤炭燃燒、機動車尾氣、工業排放、建筑和道路揚塵等,都是空氣中pm2.5的來源。每一腳油門、每一根燃燒的秸稈、每一串響亮的鞭炮、每一抹絢爛的煙火背后,都可能增加對霧霾的“補給”。對于大自然的饋贈,我們應常懷敬畏和感恩之心,少開一天車、少用一張紙、少用一個塑料袋,從身邊小事做起,踐行低碳節約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倡導“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的出行方式。
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傳播者。移動互聯時代,我們的傳播渠道更為便利,傳播方式更加多元。舉手之勞轉個帖子、追一條評論或者點一個贊,都有可能把環保理念傳播給更多的人。我們倡議廣大市民積極向身邊同事、朋友、家人宣傳節能減排、綠色出行的意義,推廣科學、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
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引領者。在促進環境改善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綠色時尚的引領者。比如,鼓勵親朋好友把在婚禮上燃放禮炮改為共植結婚樹,為城市增綠;再如,好天氣里選擇騎車出行,既健康又自由。當綠色環保的行為方式成為新的時尚,得到更多認可和追逐時,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也將深入人心。
新環保法即將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全民環保已經從自覺自愿上升到法律義務,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參與環境保護,踐行低碳生活。
當前,保護、治理生態環境市委市政府在提速,相關部門在落實,讓我們齊心攜手相聚“藍天行動”,相信清新空氣、放心呼吸的“美麗廊坊”不會遙遠。
倡議人:©第一范文網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