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書香溢滿校園倡議書(精選3篇)
讓書香溢滿校園倡議書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陽光明媚,今天,格外高興,錦綸路小學“讓書香溢滿校園”讀書節拉開了帷幕。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一個民族的魂,學校圍繞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開展系列讀書教育活動,能從中培養我們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為我們今后的成長及終身學習,提供文化底蘊和發展的后勁。今天,我代表五(2)班誠摯地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走近經典,擁抱書籍,熱愛讀書!
一、我們要崇尚讀書。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讀書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讀書中提高生活品味;在讀書中成長成才。
二、我們要品讀經典。讀好書,好讀書。與書為友,益智明理,從經典名句中汲取精華,感悟真理,閱讀經典,豐滿能力!
三、我們要博覽群書。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高素質。所以,我們要用淵源的知識武裝自己。用扎實的知識駕馭人生。
四、我們要讀以致用。只有將讀書、做人、做事有機統一起來,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知行統一。
五、我們要終身讀書。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多讀書、讀好書,“讀出人生的充實與美麗。從而實現自身知識、能力、觀念的有機轉化,達到完善自我,全面發展的目的。
在讀書節開幕之際,我向全校同學提出以上五個倡議,希望同學們能在家長、老師的幫助下,為自己提供靜靜閱讀的時間,空間,積極參與學校舉行的讀書節活動,并與同學共享讀書的美好時光,分享讀書的樂趣。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動員自己的家長一起參與到讀書節活動中來。
老師們、同學們,讀書吧!讓我們把讀書作為新的耕耘和播種,讓書香飄逸在我們的校園生活中,讓讀書生活,伴隨我們成長的腳步。讓我們通過讀書,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更加自信充實地走向未來。
下面請同學們舉起右拳,跟我一起宣誓:
走近經典,擁抱書籍,熱愛讀書!我讀書——我快樂!
讓書香溢滿校園倡議書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作為學生,你在學習方面有收獲的喜悅嗎?很多同學總希望自己成績能名列前茅,特別在語文方面,都非常羨慕那些作文寫得好的同學。大家也都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你若問那些作文寫得好的同學有什么密訣時,他們幾乎都會不約而同地將功勞歸之于多讀課外書。的確,不少語文教育方面的專家如葉圣陶、張田若、于永正等都積極鼓勵中小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那讀書到底有什么好處,為什么要同學們多讀課外書呢?
首先,讀書可以增長知識。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人類要發展,必然離不開知識。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同學們如果從小不會讀書,沒有知識,文化底蘊不足,長大以后就很難立足于這個時代。正如高爾基所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其次,讀書可以塑造人生。讀書對改變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具有重要意義,書籍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過去毛澤東、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正因為有了進步書籍的引導才走上革命道路!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青年近衛軍》等世界名著曾激勵了多少有志青年投身于革命與建設事業之中。正如歌德所說:“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明代董其昌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漢代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醫愚。”總之,多讀一本好書,多活一個人生。
再次,讀書可以陶冶情操。讀書其實是一種享受,F代社會豐富多采,充滿了煩躁與誘惑,能靜下心來讀點自己喜歡的書,養養心,益益德,不是很好的精神享受嗎?讀書也是一種休息,一種解脫,是人類精神上的營養劑。高爾基說:“我撲在書籍上,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他還說:“讀書越多,精神就愈健壯而勇敢。”
最后,讀書可以提高寫作水平。唐代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人也一再強調“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是吸收,寫作是表達,沒有“吸收”哪來“表達”呢?蘇軾就說過:“厚積而薄發”,這“厚積”就是要大家多讀書。所以一個人的語文水平主要是靠平時“多讀多練”。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總之,讀書應成為同學們生活的一部分,書是知識的海洋,信息的倉庫,是經驗的總匯,希望大家擠出時間讀書,多讀一本書,多活一個人生,多一份智慧,多一份力量。最后,送大家一首詩《走進書里去》:“書是一扇沉重的門,它垂青于每一個敲門者。它敞開的門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盡的礦。走進書里去,從書里走出來,讓知識的浪花滋潤你的肺腑,讓動人的箴言樹起你人生的路標。”謝謝大家!
讓書香溢滿校園倡議書 篇3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家長、老師們:
孩子是我們最美的牽掛,孩子是我們美好的童話,孩子是我們民族的未來,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的童年都更加燦爛、更加陽光!
目前,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出現了中青年剩余勞動力大量轉移,在我們的校園里出現了一個新的特殊群體——留守兒童;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家長工作忙碌,無瑕照顧孩子,在我們的校園里出現了一部分放學后暫時無人照管的學生。為了幫助和解決孩子們放學后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解決家長后顧之憂;為了給予他們更多一點的關愛,促進他們的健康快樂成長。值此,我校向全區的教師、家長、社區工作者、大學生提出以下倡議:
1、爭做“留守兒童”的愛心者。為了孩子,希望大家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愛在校園——教育志愿者在行動”中來,讓我們心手相牽,共同為全區的教育事業增添一抹綠色。
2、爭做“留守兒童”的踐行者。關愛沒有厚薄,奉獻沒有大小,愿大家能夠真誠付出一份熱情與關愛,用我們的一點微薄之力去幫助孩子們及家長的實際困難。
3、爭做“留守兒童”的守護者。讓志愿服務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放慢腳步,用我們的愛心與耐心,駐足孩子們的身旁,只為了孩子們能夠開心,家長們能夠放心!
托爾斯泰說:花朵以芬芳熏香了空氣,但他最終的任務,是把自己獻上給你。志愿者,就是那些花朵,奉獻自己,熏香他人。讓我們伸出雙手,奉獻我們的愛,去呵護那些幼小的心靈,陪伴孩子們一起成長!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