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行動倡議書(精選3篇)
抗旱行動倡議書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這個春天,的土地是干裂的,水塘是干涸的,草是黃的,樹是枯的……
這個春天,那些西南部地區的孩子們喝的是滿是沙土的水,他們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水桶,翻山越嶺,去找水……
從今年2月份開始,我國因氣候異常,降水持續偏少,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5省市區一直在遭受著最為嚴重的特大干旱。這是我國目前面臨的最嚴重的,水庫露底、河水斷流、農田龜裂、水井干涸,其中云南、廣西的部分地區的旱情已達到特大干旱等級,部分地區旱情甚至百年一遇。
在這樣嚴峻的災難面前,身處旱區之外的我們能做些什么?!
我們呼吁全校同學一起起來,獻一份情,出一份力,伸出援手,為災區捐一元錢或一瓶飲用水;從自己做起,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愛護環境,保護水資源。用撒播愛的甘霖,為西南校園中缺水的兒童傾注愛心之水!
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用實際為災區人民貢獻一份力量,在這個灰色春天為西南旱災區的孩子們播下綠色希望。
抗旱行動倡議書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當我們沉浸在美好的大學生活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還有很多雙渴盼的眼睛在藍天下閃光?當我們享受身邊的點點幸福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也有很多人和我們一樣抱有夢想而未曾觸及?
黨的xx大報告中提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共建和諧社會,倡導生態文明,構建和諧校園。所以,當我們面對一雙雙無助的渴望求知的眼睛,當我們看到破敗的教室和桌椅,但依然有朗朗的讀書聲在我們耳邊回蕩時,作為當代大學生,作為承載著厚重與堅毅,擔負著責任與使命的山大學子,我們無法不動容。我們要讓每一個適齡兒童都能享受教育的權利,我們要讓和諧的主旋律在大地上回響。
為此,能動學院組織了“暖心行動”之捐助濟南市長清區五峰山街道辦事處三官小學貧困學生活動,并簽署了資助貧困學生協議書。之所以取名“暖心”,一是在物質層面上,通過資助的方式,讓貧困小學生在物質上得到有益的幫助。資助款項是大學生利用閑暇時間回收可以利用的廢棄資源,變賣廢品變廢為寶獲得的。二是在精神層面上,倡導團員青年建立一個節約的理念,將節約變為一種習慣,努力踐行“八榮八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精神,進一步增強青年學生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偉大實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大學生的努力,幫助受助貧困的中小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同時讓他們明白他們所獲的資助來自哪里,從小養成一種節約的習慣和意識,刻苦學習、艱苦奮斗,在將來能夠擔當起社會的重任。以上都是愛心奉獻的起因和結果,無論對團員青年來說,還是對受助的小學生來講,他們都能感受到暖心的感覺。
為了將“暖心行動”延續下去,在此我們倡議全體在校生加入“五多五少”活動中來。即通過我們自身“少搞一次聚餐”,“少添一件新衣”,“少發一條短信”,“少進一次網吧”,“少買一袋零食”,通過捐贈的形式,幫助貧困學子“多買一本書籍”,“多添一套文具”,“多增一件冬衣”,“多走出一次大山”,“多改善一次伙食”。我們將在各學院、各班級、各學生組織中開展校園廢舊物品集中回收利用活動,變廢為寶,將所得的資金資助貧困學生。此外,我們倡議在校師生將適合中小學生的書籍捐出一部分,幫助貧困學校建立流動或固定圖書館,并在書中寫下自己的寄語和希望,鼓勵他們發奮圖強,早日報效祖國。
要知道,也許一個人的力量還不足以讓孩子們的眼睛充滿陽光,但是,愛,被期待著。我們希望我們能夠點亮火把,照亮每一個孩子的眼睛,用一名山大學子應有的時代責任感讓這場愛心的接力薪火相傳。我們期待著你的加入……
倡議人:_
日期:__年__月__日
抗旱行動倡議書 篇3
親愛的青年團員、志愿者朋友們:
為努力打造干凈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倡導全市人民弘揚“一起來,更精彩”的廣州志愿服務精神。在此,我們發出倡議:
讓我們踴躍參與志愿服務,自覺踐行公共道德、傳播文明禮儀;
讓我們積極投身志愿服務,大力參與環境整治、維護公共秩序。
讓我們走上街頭,熱情文明,清理衛生;
讓我們走進公園,垃圾分類,宣傳環保;
讓我們去往社區,治安巡邏,探訪家庭;
讓我們充滿愛心,傳播禮儀,點贊廣州。
讓我們弘揚奉獻友愛,心連心參與志愿服務;
讓我們踐行互助進步,手拉手共建美麗家園。
志愿服務一起來,美麗廣州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