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通用29篇)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
市青聯、市青企協抗洪救災倡議書
各位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
今年入梅以來,我市遭遇連日多輪暴雨,強度大、范圍廣,時間集中、災情嚴重,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巨大損失,全市防汛形勢嚴峻。災難無情人有情,危難時刻顯本色,越是關鍵時刻,越是需要廣大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充分發揮社會責任擔當,彰顯奉獻本色。為此,市青聯、市青企協在此倡議:全市青聯委員、青年企業家們立即行動起來,全力投入到抗洪救災的工作中!
一、迅速行動,投身抗洪搶險第一線。組建或參與青年突擊隊和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投身抗洪搶險第一線,主動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在堤壩加固、人員疏散、群眾安置、后勤保障過程中發揮好生力軍、突擊隊作用。深入重災區廣泛宣傳避險自救知識,參與道路清理和衛生防疫等工作,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同時針對搶險救災、災后重建的實際,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工作。
二、整合資源,幫助災區群眾渡難關。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光榮傳統,以市青聯、市青企協為平臺,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籌措物資,奉獻愛心,與受災群眾風雨同舟、共渡難關,特別是要重點關注留守兒童、孤寡老人、貧困家庭等弱勢群體,及時了解掌握他們的受損情況,為受災群眾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用真情相助換來災區群眾的幸福安康!
三、從我做起,傳遞防汛救災正能量。積極呼吁身邊的同事、朋友、親人、合作伙伴和所有的愛心企業、熱心公眾,心系災區,伸出援手,奉獻愛心,為災區的救援和重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廣泛利用網絡、微信等平臺,安撫受災群眾焦慮情緒,凝聚和傳遞防汛救災正能量。讓我們同心同行、眾志成城,用愛心匯聚暖陽,共護共建幸福美好家園!
鄂州市青年聯合會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2
20xx年6月10日,原中央蘇區廣東省連平縣發生百年不遇特大洪災,其中上坪鎮是重災區,通訊和水電中斷、道路橋梁沖毀、房屋倒塌、農作物毀滅性淹沒,許多鄉親無家可歸,財產損失特別嚴重。
洪水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危難時刻,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和災區鄉親們同呼吸共命運。
為此,世界創新大會、中國創新大會、廣東國新傳媒集團、廣東金穗集團等單位共同發起緊急救援倡議,并擬于15日(本周六)上午趕赴廣東連平縣上坪鎮慰問災區鄉親。懇請社會各界熱心人士以大愛精神,伸出援手,獻出愛心,鼎力支援災區人民,積極捐款、捐物,幫助災區鄉親度過難關,重建家園,盡快恢復生產。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3
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
近期,我市部分縣(區)持續出現強降雨,個別縣(區)、鄉鎮和村(居)受災嚴重。災情發生后,市委書記阿布同志第一時間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防汛抗洪工作,明確要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要加強領導,全面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確保全市平安度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目前,救災搶險、受災群眾安置、預防次生災害等方面還有大量工作需要爭分奪秒開展。為使受災群眾安全渡過難關,市委組織部決定向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倡議如下:
1
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全市各級黨組織要服從大局、服務大局,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始終堅持靠前指揮,科學部署,深入一線摸排災情、轉移人員、排除險情、搶救財產,籌集調運帳篷、衣被、食品、藥品、飲用水等救災物資,確保受災各族群眾特別是老黨員、困難黨員及弱勢群體有住處、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有傷病能醫,及時把各級黨組織的關心關懷送到群眾的心坎上。
2
堅持以身作則做好群眾主心骨
各級黨員干部要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放在第一位,堅守崗位、盡職盡責,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到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去,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帶領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防汛抗洪,做到在災情最嚴重的地方都要能看到黨員干部的身影,聽到黨員干部的聲音。各級黨員干部要發揚率先垂范、敢于擔當的精神品質和作風,帶頭執行防汛抗洪各項工作部署,認真落實領導干部聯系點、結對認親交朋友、24小時帶班值班等制度,切實負起防汛抗洪的領導責任,爭分奪秒、排查盲點、不留死角,最大限度減少財產損失。
3
嚴守政治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
此次防汛抗洪是對黨員領導干部黨性修養和政治覺悟最現實最直接的考驗。廣大共產黨員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守紀律、講規矩、聽招呼,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決做到市委市政府關于抗震救災的工作部署安排到哪里,各項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哪里災情最嚴重,共產黨員就出現在哪里,在災害面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災害面前檢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態度。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4
各位理事、各位會員:
受臺風“摩羯”“溫比亞”影響,我縣遭受百年不遇的強降雨,多處道路橋梁沖毀、農業設施損壞,農作物嚴重受災,全縣受災人口13萬,沖毀、損壞道路217.6公里、橋梁橋涵344座,倒塌房屋423間,農作物受災43.4萬畝,其中絕收13萬畝,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5.4億元。災害發生后,縣委縣政府迅速作出抗洪救災部署,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奔赴一線與群眾一起抗洪救災,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到抗洪救災志愿服務中去。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也牽動著昌樂縣企業家協會扶貧助困的關愛之情。在受災群眾最需要援助的時刻,協會向理事、會員發出如下倡議:
一、迅速開展生產自救,保證企業正常運行。廣大會員企業要認真貫徹縣委縣政府關于救災工作的安排部署,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確保穩定大局。受到災害損失的企業,要集中力量排澇排水,迅速開展生產自救,妥善安排職工生活,盡快復工開工,把損失降到最低;沒有受到災害損失的企業,也要按照既定安排,組織好生產經營,加快項目建設,聚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二、承擔社會責任,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與弱勢群眾相比,我們會員企業有更堅強的信心和應對災害的能力。會員企業家要心系弱勢群眾,采取捐款捐物、聯系群眾、包村扶貧等形式,幫助群眾度過難關,早日贏得抗洪救災勝利。對縣委安排的企業包村工作,要積極走訪聯系,妥善做好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探索建立政企聯動助力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
三、弘揚正能量,匯聚災后重建的強大合力。廣大企業家要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精神,帶頭倡樹“說昌樂好,對昌樂親,為昌樂干事”的理念,帶動身邊的同事朋友伸出援手、奉獻愛心,傳遞好聲音、發揮正能量,為抗洪救災和災后重建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愛心匯聚、眾志成城,讓我們風雨同舟,攜手同行,打贏這場災后重建的攻堅戰,奮力奪取防汛抗災救災工作的全面勝利!
聯系人:昌樂縣企業家協會秘書處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5
華寧縣抗旱救災倡議書
今年入春以來,全縣降雨量僅為121.8毫米,全縣5個鄉鎮(街道)均出現嚴重旱情,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和重大損失。目前,高溫仍在持續,旱情還在擴大,在此抗旱救災關鍵時刻,我們倡議:
一、全縣各級各部門要迅速行動,強化節水責任,要帶頭節約用水,防止浪費用水,杜絕跑、冒、滴、漏現象。中小學校要不斷強化節水教育;廣大企業要積極應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提倡中水回用,提高用水效率。農業部門要通過推行節水灌溉等措施,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
二、廣大人民群眾要發揚自立更生、不等不靠的精神,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切實抓好抗旱工作,掀起抗旱自救高潮,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
三、廣大人民群眾要充分認識當前水源短缺,供水緊張的實際,自覺樹立“節約用水光榮、浪費用水可恥”的觀念,提高節水主動性和自覺性,爭當節約用水的倡導者、踐行者,自覺養成計劃用水、節約用水、重復用水的良好習慣。
抗旱救災工作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參與。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節約和保護水資源,攜手同心共同應對當前干旱缺水的嚴峻局面,為奪取抗旱救災工作的全面勝利做出應有的貢獻!
華寧縣防汛抗旱指揮部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6
錫林浩特地區各級各類文明單位:
今年入夏以來,我市氣溫持續偏高且無有效降雨,導致8個蘇木鎮場、34個嘎查分場,旱情形勢嚴峻,牧民生產生活遭受損失。經統計,受災草場面積1377.6萬畝,約占全市草場面積的67%,受災牧戶3024戶1.12萬人,受災牲畜61.4萬頭只,直接經濟損失4000萬元。春耕播種面積33.77萬畝,因天氣干旱缺水,預計減產3-6成。15萬畝旱作農作物嚴重受災,農田和高產飼料地由于降雨量少,地下水位嚴重下降,部分地區面臨絕產。
災情發生后,市委、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帶領相關部門多次深入受災地區現場指導抗旱救災工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抗旱救災事宜,及時撥付救災款等措施,全力做好抗旱救災工作。與此同時,廣大干部群眾不等不靠,努力開展生產自救,最大限度減輕災害的損失和影響。社會各界也積極響應,通過多種渠道積極支持我市抗旱救災。
目前,旱災仍在蔓延,抗旱形勢依然嚴峻。在全市上下緊急抗旱救災的關鍵時刻,我們呼吁錫林浩特地區各級各類文明單位,充分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積極投身到錫林浩特市抗旱救災中,向災民伸出熱情援手,慷慨解囊,及時捐贈,幫助受災人民共克時艱,共度難關;同時,我們希望全市各族群眾積極行動起來,全面參與抗旱救災,節約用水,爭做抗旱減災的參與者、推動者和節約用水的倡導者、踐行者。
讓我們攜手同心、眾志成城,與受災同胞共度難關,早日贏得抗旱救災的勝利!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7
全市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廣大城鄉居民:
受今年第18號臺風“溫比亞”及其減弱后的低城市環流影響,8月18日以來我市普降大暴雨。8月18日6時至20日10時全市平均降雨量174.7毫米,折合水量27.71億立方米,其中有四個縣市降雨量超過200毫米(青州市259毫米,臨朐縣232.5毫米,昌樂縣231.6毫米,壽光市210.8毫米),最大點降雨量青州市王府雨量站338.0毫米。
受本次強降雨影響,青州市、安丘市、壽光市、昌樂縣、諸城市、臨朐縣、峽山區、昌邑市、濰城區、坊子區等10個縣市區的75個鄉鎮普遍產生災情,部分農田、城區發生嚴重內澇,部分水利工程和道路、橋梁被沖毀。多地大姜、地瓜、芋頭、花生、玉米、谷物、大棚青椒、南瓜、蕓豆等經濟作物和部分農作物受災嚴重。青州市、壽光市、安丘市、昌樂縣、臨朐縣受災尤為嚴重。
災情發生后,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迅速組織力量抗災救災。先后啟動了濰坊市自然災害救助三級、二級、一級應急響應。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迅速趕往現場查看災情,部署安排救災工作,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投入抗災救災。但是災后重建、生產自救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很多受損房屋亟待恢復重建,很多受災群眾生活困難亟待給予救助。
災害無情人有情,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份愛心,踴躍捐獻,參與到災害緊急救助當中來,幫助受災群眾戰勝困難,恢復生產,盡快重建家園!
您可以向濰坊市慈善總會捐款,也可以向所在縣市區的慈善總會捐款,還可以直接捐助給災區群眾,我們將為您搞好協調、聯絡和服務。您的每一份捐助,我們將全部撥付災區,專項用于救助災區群眾。
衷心感謝您的支持與參與,我們將及時公布善款接收和撥付情況,接受公眾監督。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8
全市各級文明單位、各志愿服務組織、廣大志愿者們:
近期我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區群眾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各地黨委、政府把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全力組織抗洪救災工作,社會各界志愿者戮力同心、共同奮戰,展示了擁護黨和政府、勇擔社會責任的良好形象。
在此,贛州市文明辦、贛州市志愿者聯合會倡議,全市各級文明單位、各志愿服務組織和廣大志愿者們立即行動起來:
一、踴躍投身抗洪救災。繼續組織廣大志愿者,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有序參與抗洪救災,并發揮自身優勢提供應急救援、救災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務。
二、組織“抗洪救災 恢復生產”志愿服務活動。積極開展捐款捐物、幫助搭建臨時居所、搬運救災物資、衛生防疫知識宣傳、恢復生產生活等志愿服務活動。
三、積極開展網絡志愿服務。通過網絡平臺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舉措,傳播救災正能量,安撫受災群眾情緒,維護社會穩定,讓更多的群眾了解、關注、支持和參與抗災工作。
愛心匯聚,眾志成城。請各地文明辦和志愿服務組織主動與當地抗洪救災職能部門對接聯系,向受災群眾伸出援助之手,與他們風雨同舟,攜手同行,為奪取抗洪救災勝利貢獻志愿服務力量!
贛州市文明辦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9
全鎮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
6月9日至13日,我縣遭遇了有水文記錄以來最大的暴雨洪災,全縣民房進水6085間,農作物受災面積3180公頃,受災人口29725人,緊急轉移安置3042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4億元。
災情就是命令,險情就是號角。在縣委堅強領導下,全縣各級黨組織行動迅速、組織有力,廣大黨員、干部奮力向前、沖在一線,在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在情況最危急的地方,搭建了一條條生命通道,經受了一次次嚴峻考驗,創造了沒有垮一堤一庫、沒有發生一起人員傷亡的抗洪搶險“全南奇跡”。目前,災民安置、生產自救及災后重建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但由于受災群眾多,危害程度大,經濟損失重,重建家園、恢復生產的任務仍十分艱巨
黨旗為人民而高揚,黨徽因愛心而閃亮。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秩序,是全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貫徹落實視察江西、贛州時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實踐。黨組織成堅強堡壘,黨員干部勇站前列,就一定能喚起民眾千百萬,同心干,筑起奪取抗洪搶險全面勝利的銅墻鐵壁,匯聚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進位趕超、跨越發展的磅礴力量。我們倡議:廣大黨員、干部一起來獻出一份愛心,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受災群眾共克時艱、共度難關,讓他們感受到來自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關懷與溫暖。
此次捐款時間為20xx年6月15日—6月20日,募捐款項由鎮經管站統一收集后交全南縣紅十字會,專款專用,接受社會監督。捐款賬號: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0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自6月30日以來,我鎮遭受持續強降雨侵襲,引發嚴重洪澇災害,造成重大財產損失。截至7月5日17時,全鎮受災人口達22125人,房屋倒塌111戶263間,農作物受損2.41萬畝,堤防塘壩破10處,道路損毀2.89km,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9000多萬元。目前,強降雨過程仍在持續,災情可能進一步加劇。
面對來勢兇猛的洪澇災害,全鎮廣大干部群眾晝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在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在救災最危險的地方,黨員干部與群眾手拉手、心連心、肩并肩,經受住了一次次嚴峻考驗,共同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篇章。抗洪救災正在奮力進行,生產自救及災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然而災害涉及面廣,危害程度深,造成的損失慘重,搶險救災、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任務十分艱巨。
洪水無情人有情,大災面前有大愛!面對當前嚴峻的抗洪救災形勢,為幫助災區群眾盡快渡過難關,早日恢復生產,重建家園,江鎮鎮人民政府特向社會各界發出倡議:希望全鎮廣大黨員干部、社會團體、經營實體、在外鄉友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行動起來,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伸出援助之手,為受災群眾給予您力所能及的援助。涓滴之水,終能匯成江河,捐贈不論多少,善舉不分先后,我們堅信,你們的點善之舉、綿薄之力必將進一步鼓舞全鎮人民戰勝災害的勇氣和信心,一定會早日重建美麗家園!
江鎮挺住!我堅強,因為我參與。
江鎮前進!我自豪,因為我付出。
江鎮崛起!我驕傲,因為我奉獻。
捐款采取銀行轉賬和微信支付兩種的方式,捐贈資金實行專款專用,每筆由縣紅十字會開具省財政廳統一捐贈專用收據,捐贈資金實行專款專用;有關捐贈情況將在縣政府網站公布,同時邀請熱心人士實現專項監管,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1
入汛以來,我市連續遭受強降雨襲擊,部分城區和鄉村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迅速行動、科學調度,妥善安置受災人員,全面展開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在此,市文明辦、市志愿者協會倡議全市各志愿服務組織和廣大志愿者,積極行動起來,勇于擔當,甘于奉獻,踴躍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為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匯聚力量,為受災群眾奉獻愛心。
一、開展交通運輸志愿服務。各社區志愿服務站動員居民志愿者,組建愛心車隊,幫助居民安全出行和購買生活用品,為防汛應急、人員運送、物資運輸提供用車服務。
二、開展救災慰問志愿服務。愛心企業和個人向搶險救災一線干部群眾、軍警官兵和受災群眾贈送防暑藥品和清涼用品,協助做好探訪慰問、物資發放工作。
三、開展心理疏導志愿服務。有資質的心理輔導志愿者深入集中安置點,面對面地做好心理調適工作,幫助群眾穩定情緒,樹立生活信心。
四、開展環境衛生志愿服務。各級文明單位志愿服務隊積極行動起來,組織志愿者走上大街小巷,走進公園廣場,整治環境衛生,清理雨水帶來的垃圾。各社區志愿服務站組織志愿者,集中清理社區環境衛生,幫助受災居民整理物品,提供家政服務。
五、開展專業救援志愿服務。具備戶外應急救援技能的專業團隊和志愿者,深入受災鄉村、社區、學校和機關企事業單位,救助受災群眾,保護重要物資。醫療衛生志愿者深入災區村鎮、堤防哨所、群眾安置點開展義診、衛生防病知識普及和防疫消毒藥物噴灑工作。
六、開展網絡文明傳播活動。各志愿者積極傳播正能量,從源頭防謠、拒謠,從我做起,不在微博、微信、博客、播客等公共傳播平臺發布未經證實的虛假信息,不做謠言的推動者、放大者。
志愿奉獻愛心,真情溫暖古城,讓我們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攜手同心、眾志成城,積極投身救災工作一線,為打贏防汛抗洪搶險救災這場硬仗貢獻力量,讓志愿服務成為古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邯鄲市文明辦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2
紅安縣廣大黨員、干部及社會各界人士:
20xx年6月19日以來,我縣連續經歷了四輪強降雨過程,尤其是7月1日的特大暴雨,百年未遇。一時間,山洪暴發、濁浪滔天,農田被毀、交通中斷,房屋倒塌、缺水停電......據不完全統計,截止7月2日,全縣13個鄉鎮(場、處)378個村受災,受災人口達59.3萬余人,緊急轉移安置災民2669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4.3萬畝,倒塌房屋3039間,直接經濟損失達12.53億元。
洪水無情人有情。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澇災害,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在縣“四大家”的帶領下,迅速啟動救災應急預案,在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在救災最危險的一線,晝夜奮戰,經受了一次次嚴峻考驗,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篇章。目前,全縣災民安置、房屋重建、恢復生產等災后重建工作正有序展開。
由于受災面太廣、災害度太深,許多災民仍寄居安置點,道路設施等待修復,農作物急需補種,水后疫情不容忽視……我們無法為他們分擔這一切,但卻有能力、也應該向他們伸出援手,給他們幫助,為他們分憂。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為幫助災區群眾盡早度過難關,重建家園,縣委、縣政府向全縣黨員干部、社會各界發出倡議:在全縣緊急發起“同心抗災,大愛紅安”行動。希望廣大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希望社會各界人士發揚博愛精神,用行動體現社會責任,用行動彰顯大愛情懷。
讓我們呼吁身邊的同事、朋友、親人、合作伙伴,呼吁所有的愛心企業、熱心公眾乃至整個社會,共同加入到這個充滿愛心和溫情的行動中來,為災區的救援和重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用紅安精神鑄成抵御災害的鐵壁銅墻,用真情相助換來災區群眾的幸福安康!
讓我們發揚愛我紅安、無私奉獻的精神,攜起手來,積極行動,走出機關、走出車間、走出家門,到傷痕累累的群眾家中、到水打沙壓的田邊地頭、到急需清潔的一河兩岸,送一聲誠摯問候、清一堆垃圾雜物、盡一份綿薄之力,和受災群眾血脈相連,心手相牽,風雨同舟,共度難關!
風雨過后有彩虹。來吧,朋友!到災區去,重建美好家園!
我們堅信,災區的明天會更好,紅安的明天會更好!
中共紅安縣委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3
8月13日,中共淄川區委宣傳部、淄川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發布《淄川區關于開展抗洪救災志愿服務活動的倡議書》。全文如下:
全區各級文明單位、各志愿服務組織、廣大志愿者們:
連日來,受臺風“利奇馬”影響,我區出現強降雨天氣,各鎮辦、開發區出現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對此,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妥善安置受災人員,并且迅速組織帶領廣大黨員干部投入到抗洪搶險和災后復產大行動中。
在此,區委宣傳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向全區各級文明單位志愿服務隊、各志愿服務組織和廣大志愿者們發出如下倡議:
1.開展防災自救知識的宣傳。當前臺風減弱雨量減小,土壤水分已經飽和,次生災害隨時可能發生,廣大志愿者走進群眾中開展防災抗災知識宣傳,幫助群眾進一步增強防范意識和安全意識,提高群眾避險自救能力。
2.開展搶險救災志愿服務。緊緊圍繞受災群眾的實際需求,按照區委、區政府抗洪救災工作部署,有序、有效協助做好探望慰問、疏導交通、發放救災物資和恢復生產等志愿服務活動。
3.開展專業救援志愿服務。區衛健局志愿服務隊負責組織醫療衛生志愿者深入到災區村莊、群眾安置點開展義診、衛生防病知識普及和防疫消毒藥物噴灑工作。區農業農村局志愿服務隊負責組織農業技術志愿者深入受災一線,指導受災群眾及時開展災后復產工作。具備戶外應急救援技能的專業團隊和志愿者深入受災地區,積極參與人、財、物搶救工作,主動維護受災區域交通和社會秩序。
4.開展自救互幫志愿服務。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要積極行動起來,開展好“守望相助”志愿服務活動,積極走訪慰問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貧困家庭、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及時了解他們的受災情況,為受災群眾提供生活物資、整理物品,開展心理疏導,穩定群眾情緒,樹立防災抗災信念,增強戰勝困難信心。開展環境衛生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走上大街小巷,清理災后損壞路面,垃圾樹枝、打掃環境衛生。
5.開展網絡文明傳播志愿服務。各志愿者要通過各種媒介傳播主流媒體聲音、傳播抗災正能量,讓更多的群眾了解、關注、支持和參與抗災復產工作。對不真實的輿情和謠言,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災情無情人有情,危難時刻見真情。讓我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積極主動投身抗洪救災和災后復產,踴躍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為抗洪救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共淄川區委宣傳部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4
全省青年企業家協會、青年企業家們:
今年入梅以來,我省先后出現四輪暴雨過程,強度大、范圍廣,時間集中、災害重,截至7月1日20時,已造成武漢、黃石、十堰、荊州、宜昌、襄陽、鄂州、荊門、孝感、黃岡、恩施、隨州、仙桃、潛江、天門、神農架林區等16市(州、直管市、林區)53縣(市、區)292.64萬人受災,死亡8人失蹤4人,直接經濟損失16.49億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及時部署,始終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全省人民正在頑強奮戰、克服困難,積極抗洪搶險。
災難無情人有情,危難時刻顯本色,越是關鍵時刻,越是需要廣大青年企業家充分發揮社會責任擔當,彰顯奉獻本色。為此,省青年企業家協會在此倡議:全省青年企業家們立即行動起來,全力投入到抗洪救災的工作中!
一、迅速行動,投身抗洪搶險第一線。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組織企業職工投身企業和本地抗洪救災第一線,主動參與組織搶險救災突擊隊、應急救援志愿服務隊,主動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秉承“心系家鄉 大愛無疆”的精神,深入本地重災區廣泛宣傳避險自救知識,參與受災集中安置、道路清理和衛生防疫等工作,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同時針對搶險救災、災后重建的實際,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工作。
二、整合資源,幫助災區群眾渡過難關。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光榮傳統,以省青企協為平臺,充分發揮廣大青年企業家的資源優勢,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奉獻愛心,與受災群眾風雨同舟、共渡難關,特別是要重點關注留守兒童、孤寡老人、貧困家庭等弱勢群體,及時了解掌握他們的受損情況,為受災群眾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用真情相助換來災區群眾的幸福安康!
三、從我做起,傳遞正能量。積極呼吁身邊的同事、朋友、親人、合作伙伴和所有的愛心企業、熱心公眾,心系災區,伸出援手,奉獻愛心,為災區的救援和重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廣泛利用網絡、微信和企業媒介渠道等平臺,安撫受災群眾焦慮情緒,凝聚和傳遞正能量。讓我們同心同行、眾志成城,用愛心匯聚暖陽,共護共建幸福美好家園!
湖北省青年企業家協會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5
洪水肆虐,水漫津城。8月24、25日,鹽津橫江流域普降大到暴雨,爆發洪水,給全縣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截至8月28日,已造成全縣18140人受災,258間房屋受損,24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1.52億元。目前,全縣各級黨政領導、基層干部、武警官兵、駐地民兵、普通群眾、各行業志愿者組成的抗洪搶險隊伍正在爭分奪秒,查漏除險,緊急救援。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大災面前有大愛,與全縣人民戮力同心、共同戰斗,展示了支持黨和政府、勇擔社會責任的良好形象。
據昭通市氣象臺預報,受臺風“帕卡”的影響,8月28日至8月30日,汛情仍可能進一步延續,全縣干部群眾團結一心,正以昂揚的斗志迎接更嚴峻的挑戰。為奪取抗洪搶險和災后重建的全面勝利,中共鹽津縣委統戰部、鹽津縣工商聯(民間商會)向全縣廣大民營企業、商協會組織發出倡議:
一、踴躍投身抗洪救災。繼續組織企業員工、商協會會員、志愿者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有序參與抗洪救災,并發揮自身優勢提供救災后勤保障。
二、主動安置受災群眾。進一步創造條件,想盡辦法,安置失去家園的受災群眾,并提供臥具、飲水、食品、藥品等方面的援助。
三、大力支持災后重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重建美好家園。
四、積極維護社會穩定。利用企業和商協會的宣傳渠道,宣傳黨和政府的舉措,傳播正能量,安撫受災群眾情緒,維護社會穩定。
五、有意愿捐款捐物的非公企業及個人,請統一向縣民政局捐贈,以便全縣統籌安排捐助。
愛心匯聚,眾志成城。讓我們風雨同舟,攜手同行,打贏這場保衛家園、災后重建的攻堅戰,共同建設我們富饒美麗幸福的新鹽津!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6
各縣(市、區)體育局、市局各處室及下屬單位、各體育單項協會、俱樂部和廣大體育運動愛好者:
進入梅汛期以來,我市連續遭遇強降雨襲擊,防汛形勢十分嚴峻。災情發生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反應,組織全市各級各部門緊急啟動救災應急預案,全力抗洪救災。根據氣象部門預測,我市降雨還將持續,災情可能進一步擴展,需要動員各方力量投入防汛抗洪救災。在此市體育局、市體育總會共同倡議,全市體育人行動起來,積極投身到防汛抗洪救災中來。
一是爭當防汛抗洪救災的踐行者。要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服從大局,思想認識上要到位、隱患排查上要到位、督查落實上要到位、力量整合上要到位、安全教育上要到位,全力參與防汛救災工作,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讓群眾能夠聽到體育人的聲音,看到體育人的身影。要積極開展防汛救災知識宣傳,幫助群眾增強防范意識和安全意識,把受災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是爭當防汛抗洪救災的志愿者。充分發揮身體優勢,利用自身體育技能,如繩索救援、登山、攀巖、游泳等,就近參與到全市青年志愿者隊伍當中去。主動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做到“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體育人”,“哪里最困難、哪里就有體育人”。要積極做好受災群眾的思想工作,發動和帶領群眾開展自救,幫助受災群眾樹立恢復生產生活的決心和信心,確保社會秩序和諧穩定。
三是爭當防汛抗洪救災的宣傳者。全市體育人要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大力宣傳防汛救災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和事跡,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傳播抗洪救災的正能量。要發揮好微信、網站、微博等平臺的重要作用,及時發布體育人參與防汛救災工作的信息報道,影響和帶動更多的社會各界人仕參與到抗洪救災中來。
洪水無情,人間有愛!望全市體育人攜起手來,同心同行,積極向受災群眾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受災群眾開展災后自救和重建家園,奉獻愛心真情,幫助他們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衢州市體育局 衢州市體育總會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7
社會各界人士:
6月6日至6月9日,永新縣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導致全縣范圍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其降雨規模、受災面積、受災程度近十年罕見。據初步統計,全縣受災人口超17.5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5.9萬畝,洪水造成房屋倒塌854間,國、省道路塌方64處,損壞公路116處,沖毀橋梁41座;渠道河岸、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受損嚴重,直接經濟損失達5.4億元。
面對洪澇災害,永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縣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晝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啟動了防汛Ⅲ級應急響應和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Ⅲ級響應,形成東西南北“四大戰區”救災工作機構,緊急轉移人口2.7萬人,集中安置群眾4710人,生產自救、災后重建工作也在同步開展,受災地區秩序良好,人心安定,社會穩定。由于受災人口眾多,災情持續時間長,經濟損失大,加之汛情仍在發展之中,抗洪搶險、救災安置的形勢極為嚴峻,重建家園、恢復生產的任務十分艱巨。
洪水無情人有情,大災面前有大愛!為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重建家園,永新縣委、縣政府特向社會各界人士發出抗洪救災倡議,希望社會各界奉獻愛心,大力支持災后重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資源提供資源,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重建美好家園。
有意愿捐款捐物的企業及個人,請統一向永新慈善會捐贈,以便全縣統籌安排捐助,我們將及時將接受捐贈情況、捐贈款項和物資使用情況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
愛心匯聚,眾志成城。讓我們風雨同舟,攜手同行,打贏這場保衛家園、災后重建的攻堅戰,為建設“四新永新”而共同奮斗。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8
世界文成人:
繼十四號臺風“莫蘭蒂”后,我縣又遭受17號臺風“鲇魚”的嚴重襲擊。此次“鲇魚”帶來的強降水,是我縣歷史上降雨量最大的一次,27日08時至29日08時我縣面雨量522.5毫米,最大雨量802.7毫米,我縣各鄉鎮災情十分嚴重。截止目前,全縣多處公路中斷受阻,堤壩塘渠不同程度受損,受災人口達15萬人,直接經濟損失已達4.146億元。目前,各級黨委和政府正帶領全縣廣大群眾積極開展災后自救。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幫助受災群眾盡早渡過難關、重建家園,世界文成人聯誼總會特向世界各地文成人發出抗洪救災獻愛心募捐倡議:發揚博愛精神,用行動彰顯社會責任感,奉獻愛心,慷慨解囊,鼎力相助,為家鄉受災群眾獻上溫情和愛心!為便于統計和公示,請大家直接將善款匯入文成縣民政局賬戶并注明:單位(姓名)名稱、“”抗災援助款。同時將捐款情況告知文成縣委統戰部世界文成人聯誼辦公室。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19
全州廣大婦女姐妹們:
7月18日傍晚至19日凌晨,我州出現強降水天氣,導致東鄉縣、廣河縣、和政縣部分鄉鎮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致使部分居民住房不同程度受損,同時,出現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目前,汛情暫時得到緩解,但受災情況不容樂觀。為打贏這場抗洪救災攻堅戰,臨夏州婦聯向各級婦聯和廣大婦女姐妹發出倡議:
我們要求,全州各級婦聯組織堅決服從黨委政府的統一指揮,組織 動員廣大婦女干部積極參與災民救助工作,讓受災群眾聽得到婦聯組織的聲音,看得到婦聯干部的身影,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我們希望,廣大婦女姐妹們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攜手幫扶、共度難關,積極投身到恢復生產、清淤保潔等各項工作中來,堅定信念,不等不靠,勇闖難關,用勤勞的雙手重建美好家園。
我們呼吁,廣大女企業家、巾幗志愿者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積極向受災鄉鎮和婦女群眾伸出援助之手,奉獻愛心。你們的加入,受災群眾將備受鼓舞,倍感溫暖!
我們堅信,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勇闖難關,打贏抗洪救災這場戰爭!
風雨過后是彩虹,臨夏的明天更美好!
臨夏州婦女聯合會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20
自20xx年7月份以來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吉蘭泰鎮原洪古日玉林蘇木至今未降雨,并且從20xx年6月份持續高溫及沙塵天氣給牧民帶來嚴重的損失。據洪古日玉林蘇木巴音溫德爾、額然陶勒蓋、德日圖三嘎查組統計受災牧民近74戶217人,受災草場面積1853.2平方公里,受災牲畜27550頭(只)。今年該地區草植物幾乎未生長,地下水位嚴重下降,就德日圖一嘎查而言2口井枯干、4口井含氟量超標無法飲用,這對原本水資匱乏的戈壁荒漠地帶無疑是雪上加霜。食物的缺乏讓牲畜挖公路防沙塑料、啃同類骨頭、吃垃圾來充饑。此外,持續干旱引起寄生性多種昆蟲的快速繁殖使牲畜飽受折磨,巴音溫德爾嘎查牧民生動的描述駱駝前腿間的吸蟲多的像一串串葡萄。除了動物寄生蟲,還有一些不明昆蟲、類似于蝗蟲的昆蟲吞食草稈破壞植物,這正應和了所謂“久旱必有蝗”之說。種種因素讓牧民不得不購買飼草料飼養牲畜,并且從幾十公里遠處拉水解決飲水問題。
洪古日玉林蘇木全體牧民懇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企業、組織、協會積極關心災情,向受災地區的牧民伸出愛心援手,為受災牧區捐飼草料、捐款購置飼草料,幫助牧民渡過難關,早日重返昔日繁盛的生活!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21
——抗洪救災公益行動倡議書
連日來,邵陽縣境內遭遇強降雨,造成不少鄉鎮汛情嚴峻,不同程度受災。目前,全縣廣大人民群眾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正眾志成城、攻堅克難、無私奉獻,晝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但由于此次雨勢過大過于集中,導致我縣受災面廣,受災群眾臨時安置、房屋重建、恢復生產等方面還有大量工作需要緊鑼密鼓地開展。
此,共青團邵陽縣委發出如下倡議:
倡導全縣廣大青年及青年社會組織要理性、有序參與我縣抗洪救災工作,建議在與當地黨委政府或者團縣委辦公室事先進行聯系的情況下,有計劃有組織的前往災區。
倡導廣大團員青年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用行動體現先進性,幫助孤寡老人、貧困家庭等弱勢群體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積極參與清淤清障、災后重建等志愿服務工作。
倡導廣大在外務工青年及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到抗洪救災工作中來,支援家鄉家園重建,恢復生產,為受災群眾貢獻一份力,獻出一片愛,共同幫助受災的父老鄉親。
當前,災情形勢仍然十分嚴峻,抗洪救災刻不容緩。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伸出援助之手,獻出寶貴之愛,與受災群眾風雨同舟,共渡難關。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22
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
6月25日以來,我市連降暴雨,造成了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截止7月4日零時,全市14個縣區154個鄉鎮(街道)共100多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人口17.16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人口2.77萬人,需過渡性救助人口2065人;因災倒塌、損毀農房共6186戶17609間;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3.53萬公頃;造成G207等5條國省道、10余條縣道等交通干線相繼中斷以及通信、電力、市政等基礎設施損毀嚴重。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9億多元。
災情就是命令。面對洪澇災害,在市委、市政府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全市黨政軍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晝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奮力打響了防汛抗災攻堅戰。但由于受災群眾人口眾多,涉及面廣,危害程度深,經濟損失重,防汛搶險、救災安置的形勢極為嚴峻,重建家園、恢復生產的任務十分艱巨,亟需社會各界大力支持。
洪水無情人有情,大愛無疆春常在!在這災后重建的關鍵時刻,各級機關黨組織和廣大機關黨員干部要強化責任認識、提高政治站位,積極行動起來,大力弘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大力增強看齊意識,與市委、市政府同心同德,擔當作為、模范帶頭踴躍捐款;大力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團結帶動黨員干部,采取多種方式,動用各種資源、匯聚起強大的力量,為奪取永州抗洪救災偉大勝利奉獻愛心、貢獻力量!切實做到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哪里有險情,黨旗就飄揚到哪里,哪里有困難,黨員就服務到哪里。要把抗洪救災與其他工作緊密結合,將抗洪救災工作成效作為檢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試金石,作為推進永州“六大戰役”的有力舉措,作為評判黨性、檢驗黨員先進性的重要標準。
讓我們情系群眾,守望相助,攜手共建,為災后重建撐起一片藍天。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23
6月下旬以來,我縣遭遇強降雨,多地遭受歷史罕見的特大洪災,特別是馬跡塘、鲊埠、三堂街、修山、沾溪、牛田、大栗港、武潭、浮邱山、桃花江等鄉鎮交通中斷、田地被毀,災情十分嚴重,對群眾生產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和損失。面對嚴重災情,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科學指揮、周密組織、積極協調、合理調度,及時轉移群眾,妥善安置受災人員,全面展開防汛抗洪救災工作。大災就是大考,災情就是命令。在此,共青團桃江縣委倡議,全縣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要積極投身防汛救災攻堅戰,用實際行動聚人心,凝力量。
一、主動作為,積極參與防汛救災工作。全縣各級團組織要堅決落實縣委、縣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服從大局、增強責任,安全、理性、有序地參與和開展防汛救災工作。要積極組織團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投身搶險救災工作,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救人在前、搶險在前、安置受災群眾在前,讓群眾聽到團組織的聲音,看到團組織的旗幟。要開展防汛救災知識宣傳,幫助群眾進一步增強防范意識和安全意識。要發揮優勢,找準工作切入點和結合點,在排除險情、人員撤離、物資運送等方面切實開展好志愿服務,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二、勇于擔當,充分發揮模范表率作用。全縣各級團干部、團員青年要將參與防汛救災工作作為開展“一學一做”的有力抓手,吃苦在前、沖鋒在前。要聽從指揮,服從安排,有序參與防汛抗洪抗災工作。要勇于負責、敢于擔當,主動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到災情最嚴重、抗災最困難、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做到“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團的旗幟”“哪里最困難、哪里就有團的組織和青年突擊隊員”。要積極做好受災群眾的思想工作,發動和帶領群眾開展自救,幫助受災群眾樹立起戰勝災害的決心和信心,確保社會秩序和諧穩定。
三、加強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全縣各級團組織要積極做好聚人心、鼓斗志的工作,凝聚齊心協力、共同抗災的正能量,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要大力宣傳防汛救災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和事跡,通過榜樣示范帶動作用,不斷激發廣大群眾爭先進、當先進的熱情,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發揮好團組織網站、微信、微博等陣地的重要作用,及時發布團員青年、團組織參與防汛救災工作的信息報道,影響和帶動更多的群眾力所能及地參與防汛抗洪救災工作。
我們堅信,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縣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的共同努力下,在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抗洪救災保衛戰!
共青團桃江縣委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24
6月30日以來,我縣遭受持續強降雨侵襲,險情頻發,災情嚴重。面對突發災情,縣委、縣政府沉著應對、科學調度,全縣上下團結一致,干群同心、眾志成城,克服困難,晝夜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書寫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當前,抗洪搶險、災民安置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進行,生產自救、災后重建工作也在同步謀劃,受災地區秩序良好,人心安定,社會穩定。但由于這次洪災涉及面廣,危害程度深,造成的經濟損失慘重,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任務十分艱巨繁重。
洪水無情人有情,大災面前有大愛!為幫助受災群眾度過難關、重建家園,縣委組織部、縣直機關工委、縣慈善總會特向全縣各級黨組織及社會各界發出抗洪救災獻愛心募捐倡議:
希望廣大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體現先進性;希望社會各界人士發揚友愛精神,用愛心善舉彰顯社會責任感,與災區群眾風雨同舟,為受災群眾獻上愛心。
捐贈接收單位:含山縣民政局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25
漾濞縣紅十字會
“3.27”地震抗震救災募捐倡議書
全縣各黨政群機關、各企事業單位、團體會員單位、社會各界人士:
20xx年3月27日7時40分28秒,漾濞縣漾江鎮抱荷嶺王家村一帶(北緯25度87分,東經99度83分)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7時55分0秒,漾濞縣漾江鎮普坪一帶(北緯25度54分,東經99度48分)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后至3月28日10時,震區共發生余震64次。截止20xx年3月28日13:30,共造成全縣境內漾江鎮、蒼山西鎮等8個鄉鎮3700余戶16000余人受災,給災區人民造成巨大的心理創傷和財產損失。
漾濞縣紅十字會倡議社會各界積極行動起來,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大力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奉獻愛心、捐款捐物,幫助災區同胞抗震救災,恢復生產生活,重建美好家園。
漾濞縣紅十字會鄭重承諾,所接收款物,將尊重捐贈者意愿,嚴格遵循“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將捐贈款物統籌分配到災區,捐贈情況接受審計和社會監督,并向社會公告。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26
抗洪救災 巾幗在行動
永年縣婦聯致全縣廣大婦女姐妹的一封
7.19特大暴雨災害發生后,我縣抗洪救災形勢極為嚴峻。為此,永年縣婦女聯合會號召全縣婦女姐妹們立即行動起來,按照縣委、縣政府抗洪救災工作的統一部署,積極投身到抗洪救災和災后自救重建工作中來。
希望各級婦聯干部充分發揮婦女群眾工作“堅強陣地”和“溫暖之家”的作用,組織引導廣大婦女積極行動起來,幫助災區開展防汛救災、生產自救工作,對受災嚴重地區的婦女兒童及時開展救助工作。
希望廣大婦女干部、婦女黨員積極行動起來,自覺擔當起險情、災情的巡查員,當好安撫群眾、疏導情緒的調解員,做好后勤保障、穩定群眾情緒、保持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穩定工作。
希望廣大婦女姐妹們弘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奉獻精神,向受災同胞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片愛心,共同幫助受災群眾早日渡過難關,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希望災區的婦女姐妹們樹立“四自”精神,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積極開展清淤保潔、恢復生產等各項工作,在抗洪救災工作中發揮積極的作用,用勤勞的雙手重建美好的家園!
20xx年7月25日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27
各企業、有關單位:
受臺風“溫比亞”影響,8月18日以來我市普降大暴雨。強降雨致使我市部分農田、城區發生嚴重內澇,部分房屋、水利工程和道路、橋梁被沖毀,多種農作物、牲畜受災。尤其是上口、紀臺、營里、洛城、稻田、羊口、侯鎮等多個鎮街受災尤為嚴重。災后重建、生產自救的任務十分艱巨,很多受損房屋亟待恢復重建,眾多受災群眾亟待給予救助。
災害無情人有情,為幫助災區群眾戰勝災害、渡過難關,壽光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壽光市企業家協會、壽光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向企業家朋友倡議,號召企業家朋友們緊急行動起來,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參照企業“慈心一日捐”等形式和情況,伸出援手,廣施博愛,慷慨解囊,踴躍捐贈,凝聚你我愛心,支援災區群眾。
您可以向企業家協會開戶銀行捐款。您的每一份捐助,我們將全部撥付災區,專項用于救助災區群眾。衷心感謝您的支持與參與,我們將及時公布善款接收和撥付情況,接受公眾監督。
我們堅信,此次捐贈將給災區同胞帶去勇氣和力量!讓我們攜起手來,與災區同胞共渡難關,您的一片愛心將永駐災區人民的心間!
愛,因感動而美麗!生命,因互助而精彩!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28
倡 議 書
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各企事業單位、社會各界朋友:
7月9日,我市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水災,最大降水量450.2毫米。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5日14時,已造成51.05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5.75億元,大量群眾需要生活救助。
“天無情、人有義”。自特大水災發生后,全國各地一些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伸出援手,捐款捐物,無私支援受災困難群眾,彰顯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慈善理念。
“積德行善、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新鄉市慈善總會緊急呼吁全市各界愛心人士、愛心企業,積極行動起來,獻上一片愛心,貢獻一份力量,讓受災群眾真切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我會將充分尊重和維護 捐贈方的意愿,及時公布此次專項善款的來源和使用情況,自覺接受政府、媒體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接受捐贈的銀行賬戶信息:
抗災救災捐贈倡議書 篇29
凝聚網絡正能量,抗洪救災添力量倡議書
洪水肆虐,水漫醴陵。7月8日,淥水和鐵水流域普降暴雨和大暴雨。受其影響,醴陵市淥水和鐵水水位迅速上漲,9日下午17時至18時洪峰到達。爆發洪水,道路癱瘓,農田被淹,河堤沖毀,停水停電,停業停工,通訊中斷。給醴陵人民群眾的生活工作造成巨大的損失。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洪水無情人有情,抗洪救災我先行。現向廣大網友發出倡議:呼吁身邊的同事、朋友、親人、合作伙伴,呼吁所有的愛心企業、熱心公眾乃至整個社會,伸出我們的雙手,奉獻我們的愛心,踴躍為災區群眾捐款捐物,一杯水的錢一根煙的節省,一次剩菜打包的節約,你就可以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讓我們通過無界的網絡,愛心匯聚,眾志成城。傳遞真情與大愛,播灑陽光與能量!
一、踴躍投身抗洪救災。在當地黨政府的統一部署下,有序參與抗洪救災,幫助受災群眾打掃衛生,清理垃圾,并提供飲水、食品、藥品等方面的援助。
二、大力支持災后重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重建美好家園。
接受捐贈單位:醴陵市民政局及愛心人士指定單位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