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通用18篇)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1
尊敬的各位愛心人士:
希望工程是幫助貧因青少年完成學業的社會公益事業,自20xx年我市實施“希望工程—大學生圓夢行動”以來,全市各級團組織共募集社會捐款2100余萬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5000余名,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為進一步發揮“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和團市委20xx年“希望工程—大學生圓夢行動”工作部署,高新區團工委現開展愛心捐款活動。
本次捐款活動從7月1日正式啟動,截止日期為7月31日。各位愛心人士可以通過支付寶、微信二維碼或現場捐款的方式進行捐助。本支付寶、微信賬號由高新區團工委負責人專人負責,您所捐的每一筆善款,我們都將在高新微訊進行集中公示并統一交付市希望工程辦公室,專款調付用于全市貧困學子大學學費。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捐資助學,助夢成真。團市委、市希望工程辦公室、高新區團工委對您的義舉善行表示誠摯的感謝,期待您的參與!
共青團高新區工作委員會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2
湖里區各社會組織:
臨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黃河上游、甘肅省中部西南面,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轄7縣1市,總人口220萬人,是中央重點扶持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全州人均生產總值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縣級財政自給率僅為8.6%,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截至20xx年底尚有貧困人口26.05萬人。
臨夏州是廈門市對口幫扶的地區之一。為創新幫扶活動形式,進一步提升幫扶水平,根據《中共廈門市委 市政府關于印發<20xx年廈門市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意見>的通知》(廈委〔20xx〕28號)以及《湖里區對口幫扶東鄉縣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規劃(20xx-20xx年)》精神和要求,湖里區民政局決定開展社會組織對口公益慈善活動,組織發動湖里區社會組織與臨夏州17個貧困村建立結對關系,充分發揮社會組織覆蓋面廣、專業性強、幫扶形式多樣的優勢,在產業發展、社會服務、醫療衛生、科學教育等方面進行結對幫扶。
希望湖里區社會組織迅速行動起來,積極參與結對幫扶工作,助力臨夏州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為深化廈門-臨夏州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作出貢獻。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3
全縣廣大干部職工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正值全縣上下奮力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我們在官元鎮調研走訪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1-2人貧困戶家庭經濟拮據、生活困難,在搬入交鑰匙安置房的過程中,無力購買基本的生活家具,迫切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幫助。
樂善好施、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此我們發出倡議:希望全縣廣大干部職工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能夠積極行動起來,踴躍向官元鎮貧困群眾捐贈閑置的生活家具,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幫助貧困群眾改善生活水平。愛心無論大小,善舉不分先后。我們堅信,您的點滴善舉,就是貧困群眾心中最溫暖的陽光,必將幫助貧困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
本次捐贈活動采取自愿方式,捐贈的家具以貧困戶可適用為目的。懇請有捐贈意向的愛心人士,在捐贈前先將擬捐贈家具拍照、標明尺寸、注明捐贈人聯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發送至聯系人吳成誠處,隨后由聯系人反饋后再行捐贈,所捐物品將集中時間統一安排專人到捐贈者家中搬運。我們鄭重承諾,您所捐贈的愛心物資將全部用于官元鎮貧困群眾,我們將嚴格管理每一件物資,并隨時接受捐贈者和社會各界監督。
聯系人: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4
各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愛心企業、愛心人士: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扶困助弱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貧困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日益受到了全國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為了讓奮斗的青春不再迷茫,為了讓有志青年圓夢大學,共青團萬寧市委于20xx年7月15日起正式啟動20xx年希望工程圓夢行動。
在此,我們誠摯的向社會各界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倡議:請伸出您的援助之手,給貧困學生一個為夢想而起航的機會!請伸出您的友愛之手,給貧困家庭一線走出困境的曙光!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獻愛心,收獲希望。愛心不分大小,捐款不論多少,讓我們攜手奉獻,用愛心點燃寒門學子的求學之路;讓我們義舉同行,用真誠幫助學子們挺起自信的脊梁;讓我們善心相約,用無限的仁愛匯成愛心傳遞的社會正能量。
如果您有意資助這些孩子,我們將按照您的要求及時提供我們走訪的學生信息。您可以以個人、家庭、黨(團)支部、單位、企業等形式指定一名或若干名捐助對象進行結對資助。
我們鄭重承諾:您所捐贈的善款,都將用于資助即將跨入大學校門的優秀貧困學子。我們將給捐款人開據專用捐贈收據(憑此收據可享受國家稅收減免的相關政策),并將所有捐款數額的使用情況、受資助學生情況通過新聞媒體公開,以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并及時反饋給捐款個人、企業(單位)。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5
各位幫扶責任人:
自脫貧攻堅以來,左店鄉1559戶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信心、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高,精神面貌顯著改變,扶貧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然而,我們在實際工作開展中,發現仍然有部分幫扶人熱衷于紙上扶貧、電話扶貧,不愿意深入到基層,不了解基層的實際情況,或是一袋大米、兩桶油,一大幫人前呼后擁去扶貧;或是在幫扶工作中簡單的給錢給物,入戶只是合影拍照,或止步于村委會簽個到;更有部分幫扶人存在“只轉轉、不用心”,“只談談、不落實”的心理;幫扶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問題比較嚴重。不僅沒有做到真扶貧,甚至還引來了人民群眾的反感,嚴重影響了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的全面落實。
20xx年是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為進一步發揮幫扶責任人引領作用,鞏固脫貧成果,營造攻堅氛圍,在此,我們鄭重倡議:
一、希望各位幫扶責任人,積極投身到精準扶貧的行列之中,用愛心點燃希望,用行動播種陽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共同開展“我為貧困戶辦實事”活動。
二、按照“因人而異、注重實效”的原則,為貧困戶辦實事的范圍有:可以為貧困戶找一份工作,也可以為他們申請改造一間危房;可以幫助貧困戶掌握一項致富技能,也可以為他們提供種養方面的新品種;可以為貧困農戶提供生產資料,也可以幫助他們銷售農產品;可以為貧困戶子女捐資助學,也可以為困難家庭捐物解困;可以幫助貧困戶改善生活條件,也可以幫助他們就診醫病、辦理慢性病證、殘疾證等等。
也許您的點滴付出就能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我們只有把貧困戶當親人、當家人,熱心幫助,真誠關懷,不僅要為其制定更為詳細、精準和合適的幫扶措施,更要將相關舉措落實落細,才能真正讓幫扶工作取得實效!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6
各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愛心企業、愛心人士:
一年一度盛夏日,又是金榜題名時。我市的高考學子們在為一張張高校錄取通知書歡欣雀躍之時,卻有一部分學子正在為昂貴的學費憂心重重。在他們當中,有的因為父母收入微薄,有的因為天災和疾病債臺高筑,還有的因為父母去世而成為孤兒……
今年我市共340名學生在海南助學網注冊,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學生48人。為給無助的優秀貧困大學新生送去一縷光明和希望,共青團萬寧市委員會向社會各界發出捐資助學倡議:
如果您有意資助這些孩子,我們將按照您的要求及時提供我們走訪的學生信息。您可以以個人、家庭、黨(團)支部、單位、企業等形式指定一名或若干名捐助對象進行結對資助。我們鄭重承諾:您所捐贈的每一分錢,都將用于即將跨入大學校門的優秀貧困學子,我們將給捐款人開據專用捐贈發票(憑此發票可享受國家稅收減免的相關政策),并頒發捐贈證書,并將所有捐款數額、善款的使用情況、受資助學生情況通過新聞媒體公開,以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并及時反饋給捐款個人、企業(單位)。
讓我們攜手行動起來,奉獻一份愛心,幫助一個學子,改變一段人生!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7
倡議書
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
脫貧攻堅是國家十三五時期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要任務。平武縣處于綿陽北部,是綿陽市脫貧攻堅的重點區域,縣域中小學在校學生約1萬人。其中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兒童作為青少年兒童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亟待社會各界的關注。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大量轉移或家庭因病因殘至貧,在兒童中產生了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留守兒童和貧困兒童,他們小小年紀因父母不在身邊而缺失親情,渴望家庭溫暖,卻只能忍受孤獨煎熬;或因生活困難,家庭清貧,經濟拮據,稚嫩的雙肩過早的承擔起生活的無奈和成長中的傷痛。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綿陽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向社會各界發出倡議:開展“情暖童心”——走進平武的愛心幫扶活動!我們相信,小小的公益也能匯聚泉涌般的愛心。讓我們凝聚城市愛心,匯集全社會之力,共同關注山區留守兒童貧困兒童的未來,努力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我們期待著您的熱情參與,衷心感謝您的鼎力支持!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8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是一個民族的未來,為了讓新野縣貧困兒童過上一個溫暖、歡樂、有意義的兒童節,共青團新野縣委聯合新野縣扶貧辦,決定在“六一”兒童節期間,發起“助力脫貧攻堅 播撒愛心陽光”關愛貧困兒童公益行動,倡導社會各界、各幫扶單位、各愛心人士與貧困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共度“六一”。
各幫扶單位可到幫扶村開展捐贈活動,捐贈愛心文具、愛心衣物、愛心圖書等;也可與鄉村小學聯誼,或聯合各村“兩委”組織本村兒童開展文藝演出;同時,結合南陽市脫貧攻堅“雙基”工作要求,深入貧困戶對貧困兒童走訪慰問,送去愛心和溫暖。朋友們,請伸出您的雙手,奉獻您的愛心,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關心關愛貧困兒童,同孩子們一起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六一”。
涓流共匯,足以滴成江河;綿力齊聚,定能眾志成城。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獻愛心、施善舉,在關愛兒童、弘揚社會正能量中收獲快樂,用愛心和責任彰顯仁善之美,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共青團新野縣委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9
朋友們:大家好!
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我們共同享受著溫暖的陽光!大自然給了我們同樣的厚愛,然而生活卻給了我們不一樣的境遇。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師生,因各種原因導致他們家庭貧困,生活學習困難。家庭貧困讓有的教師無法安心教書育人;家庭貧困讓有的學生無法安心上學,有的甚至無法完成學業。
朋友們,一滴甘泉能讓久旱的幼苗呈現生機,一絲光亮能讓黑暗中的彷徨者看到希望。我們一直相信,大家的愛心可以改變他們的命運!
樂山市教育基金會在此向全社會發出倡議:
請伸出您們的援助之手,為貧困師生搭建起實現夢想的平臺!奉獻您的一片愛心,讓貧困的孩子擁有共同的藍天!讓我們行動起來,用愛心點燃希望,用行動播撒陽光!
請各位積極參與,踴躍捐助。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善舉不分先后,為學校貧困的教師和學生奉獻一份愛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獻愛心,收獲希望。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10
致貧困戶的一封倡議書
酗酒和懶惰是脫貧致富道路上的兩大阻力,為了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我們向廣大農民朋友發出如下倡議:
戒酗酒,創造和平、和睦、和諧生活。酗酒是指無節制地過量飲酒、酗酒能使人不同程度地降低甚至喪失自控能力,對個人、家庭、社安造成一定的危害、酗酒對肝臟、大腦、腎臟、胰腺和消化道的損害十分明顯。容易造成心力衰竭、心血管損害、誘發癌癥等疾病;對家庭容易產生矛盾、家暴,加重家人負擔,甚至造成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對社會容易出現酒后車禍或其他違章違法行為,造成社會不安定。改善過度飲酒不良習慣,樹立科學、文明、健康的飲酒觀念,適量飲酒,不勸酒、不斗酒、不酗酒;堅決做到開車不飲酒、酒后不駕車,營造美滿和諧家庭、安定祥和社會。
戒懶惰,樹立自信、自強、自立觀念。懶惰是指具有勞動能力而又不從事勞動工作的行為。懶惰是一種精神腐蝕劑。使人停滯不前、自怨自艾、無所事事,既不能享受勞動和收獲勞動成果的樂趣,更談不上過幸福的生活。尤其是貧困群眾要消除好吃懶做、游手好閑、情緒低落的心理,樹立堅定的脫貧致富信心,打起精神、鼓足干勁,用勤勞的雙手摘掉貧困帽子,創造美好幸福新生活。
廣大農民朋友,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會從天而降,脫貧致富終歸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把限量飲酒、勤勞致富作為一種文明新風尚,爭當“雙戒”的擁護者、實踐者、推動者。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共創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美好家園。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11
全縣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十年寒窗苦,又到收獲季!20xx年高考成績已經揭曉,我縣高考再創佳績,一二本上線人數達1703人,二本上線率首次突破30%。當大家為一張張高校錄取通知書歡慶的時候,我們困難家庭的學子卻在為昂貴的學費而憂心。他們有的因為家庭收入微薄,有的因為天災和疾病而債臺高筑,還有的因為父母去世而成為孤兒……面對沉甸甸的高校錄取通知書,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考上了大學;面對貧困無助的家庭,他們是不幸的,因為他們無力支付高昂的學費!
一個孩子的成功將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為了給每位優秀貧困大學生送去溫暖與希望,在全縣上下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際,中共乾縣縣委、乾縣人大會、乾縣人民政府、政協乾縣委員會啟動“大愛傳遞•你我同行”資助貧困大學新生活動,并向全社會發出愛心助學倡議,呼吁有救助能力的單位和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到助學活動中來,幫助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學生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伸出我們援助之手,在他們人生的關鍵時刻,用我們的良心做出善舉,讓無助的寒門學子鼓起勇氣,用自己的拼搏爭得改變命運的機會!
——伸出我們熱情之手,發揚大愛無私的奉獻精神,為貧困大學生資助一份學費,共同用愛心點燃孩子純真的希望,讓每一位貧困學子夢圓大學,你們的恩情將永駐貧困學子的心田!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獻愛心,收獲希望。您的一份關愛,必將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您的一次善舉,更將換回更多心靈的慰藉。愛心無止境,助學見真情。我們設立困難大學生助學基金,實行專戶管理,資助方式為捐贈資金通過助學基金統一資助,也可指定捐助對象進行結對資助。我們承諾:您所捐獻的每一分錢,都將用于資助全縣的貧困大學生。所有單位和個人的愛心捐款及發放情況都將通過新聞媒體予以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20xx年“大愛傳遞·你我同行”貧困大學生捐助活動已經正式啟動,衷心期望您的熱情參與,讓我們一起為愛加油!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12
樂善好施、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互幫助、患難扶持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每天我們在自己溫馨的家庭里暢享天倫之樂,感受著孩子平安成長,我們的心,也因此變得充實和幸福。而同一個時刻,同一片藍天下,有另外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沒有父母可以撒嬌,或者因家庭貧困沒有學上吃不飽穿不暖,甚至飽受疾病的折磨和痛苦。這些稚嫩的心都在渴望著我們的關心與幫助!
“留守兒童”是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新的農村基層群體,近年來,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我縣留守兒童問題日益突出。通過五年多來徽縣愛心社在下鄉摸底留守兒童和貧困學生的過程中發現,留守兒童由于長期得不到父母情感的呵護和思想認識的引導,在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較多問題,還有許多貧困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都很困難。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關注貧困學生愛心助學活動,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關心和愛護留守兒童和貧困學生,進一步促進我縣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和貧困學生愛心助學活動。
為了讓留守兒童和貧困學生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愛,我們向社會各界愛心企業、慈善家和廣大愛心人士發出捐贈倡議:讓我們出一份力,獻一份愛,攜手相助,讓我們的溫暖與祝福,感召身邊的孩子,擁有一顆善良、美好的心靈。讓我們凝聚社會上無數愛心人士的力量,為孩子們共同構建一個愛的家園!讓我們積極參加徽縣關愛留守兒童,關注貧困學生公益活動,助力貧困家庭脫貧攻堅!
讓全社會行動起來去關愛留守兒童,去參與貧困學生的愛心助學,通過活動能讓更多的孩子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與友愛,形成積極的、向上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
我們鄭重承諾: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您的捐贈意愿,管好用好每一筆善款。
一滴甘露,匯聚成河足以讓荒漠變成綠洲;一個善舉,點滴付出足以讓黑暗迸發光明;一份愛心,攜手共聚足以讓現實放飛夢想!愛心公益,誠邀您的參與!
此次公益活動定于20xx年7月10日上午9時在徽縣金源廣場舉行,如遇特殊情況再行通知。
徽縣婦女聯合會 共青團徽縣委員會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13
寧鄉羅氏20xx年春季
幫貧助學倡議書
困難每個人都會遇到,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最渴望的就是能夠得到別人真心的幫助。
一滴甘露,雖然微不足道,但它能匯聚成河足以讓荒漠變綠洲;
一個善舉,也許無心之為,但它能改變命運的航向;
一次付出,哪怕星星點點,但它能讓生活重新迸發出燦爛;
一份愛心,也許是杯水車薪,但它能讓腳步更有力量;
無數顆愛心匯成愛的海洋,承載的是特困家庭的希望,放飛的是貧困學子的夢想!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14
全縣各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各界人士:
20xx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干部群眾夙興夜寐,務實求是,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取得了國家級貧困縣退出的階段性脫貧攻堅成果。但是,全縣仍然有少部分群眾沒有實現脫貧,特別是貧困戶中有部分中小學生存在缺衣少穿,缺少學習用品等問題現象。
為積極響應國家、省、市、縣關于動員各方面力量加強社會扶貧的號召,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扶弱助貧,關心關愛青少年成長”的傳統美德,我們倡議:全縣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積極行動起來,伸出友愛援助之手,奉獻扶貧濟困愛心,讓貧困中小學生再次感受到黨和社會的溫暖、愛的力量。
團縣委將積極爭取團省委、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支持,為捐贈企業和個人開具慈善捐贈發票(可減免稅收),并積極會同企業和愛心人士做好冠名發放和適時開展總結表彰工作。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您的慷慨捐贈,付出的是愛心,收獲的是真情;傳遞的是善舉,收獲的是感恩。讓我們攜手努力為貧困中小學生送去春天的希望。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15
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天使,他們雖然有眼,但看不見美麗多彩的大千世界;他們雖然有耳,但聽不見親人的親切呼喚;他們雖然有口,但無法吐露童年的心聲;他們雖然有腳,但卻是“舉步維艱”……他們是這個社會中最為特殊困難的群體——殘疾兒童。曾幾何時,他們的金色童年籠罩了一層濃厚的陰霾,痛苦和迷茫充斥著本該天真無邪、快樂無限的童心。他們多么渴望與其他小朋友一樣,能得到社會的關愛,過上溫馨的生活;能聽到、見到、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這個美麗的世界;能享有明亮的教室、沁人的書香……然而,命運的不幸折斷了他們稚嫩的翅膀,身心的障礙桎梏著他們的自由,天使的夢想瀕臨破滅!
搶救性康復,可以幫助殘疾兒童恢復或補償功能,提高生存質量,增強社會參與能力,幫助他們將來就學、就業、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及時將他們拯救出痛苦而孤獨的夢魘。但是在貧困殘疾兒童家庭,因康復治療而使家庭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殘致貧”、“因殘返貧”現象尤為突出。許多貧困家庭殘疾兒童因貧困而得不到及時康復,繼而導致殘疾程度加深,引發繼發性殘疾,甚至因此而喪失求學甚至將來就業的機會,亟需借助社會的力量來為他們提供康復救助,改善他們的生存狀態。據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和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測算,我省0-15歲各類殘疾兒童共16.709萬人,其中,0-15歲貧困家庭殘疾兒童為6.85萬人。
扶貧濟困、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是實踐中國夢的應有之義。國務院《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意見》明確要求,到20xx年,“基本實現殘疾兒童應救盡救”,“健全多渠道籌資機制,鼓勵、引導社會捐贈”。
在此,我們倡議:全省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駐黔官兵,以及華人華僑、對口幫扶城市、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發揚人道主義精神,積極參與到“為貧困家庭殘疾兒童捐出一份愛心,奉獻一份真情”捐助活動中來,慷慨解囊,紓困解難,伸出援助之手,獻出一片愛心,點燃一盞希望!以實際行動幫助貧困家庭殘疾兒童走出困境、破繭為蝶、回歸社會!
我們堅信:付出的是愛心,收獲的是真情;播種的是善良,收獲的是感恩。有大家的共同參與,點滴善舉也必將匯聚成扶助殘疾兒童的強大洪流,必將重新打開殘疾兒童家庭的幸福之門,必將助力脫貧攻堅,必將加快全面小康步伐,實現改革發展成果共享。
我們承諾:一定以公開、透明的方式,搭建好扶貧濟困募捐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平臺,將您的善舉更直接、更精準、更快捷地傳遞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全社會的愛心涓涓細流成潮涌。
愛心無論大小,善舉不分先后。“10·17”,邀你一起,扶貧濟困,奉獻愛心!
貴州省扶貧開發辦公室
獻出一片愛心,點燃一盞希望!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16
尊敬的艾涂圖的家長和小藝術家們:
綿延的大山擋住了孩子們望向山外的目光,也隔絕了孩子們讀書的希望。今天的社會也在不斷的提倡我們的教育多元化、人性化,但請不要忘記,在我們周圍,有一些孩子卻遠沒有我們那么幸運,溫飽都沒有解決的他們沒有余力購買課外書,閱讀能力的滯后與閱讀習慣的缺失,都將阻隔他們未來發展的視野,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改變人生。
在此,艾涂圖真誠邀請各位家長和小藝術家們為滇西北大山里的孩子們捐贈故事繪本,希望通過故事繪本讓他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引導他們找到閱讀的樂趣,讓心靈不為現實的貧困所縛。
也許一個人的捐贈十分有限,但涓涓細流,匯聚成海,有了大家的踴躍參加,一本本繪本圖書將在這里匯成知識的海洋。 您的舉手之勞,就能夠開啟這些孩子的心智,催生心中的愿景,甚至改變他們的命運!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17
六一兒童節馬上就到了,
你能想象貧困兒童的臉上掛滿笑容的樣子嗎?
圖片來自網絡
好多時候,
我們只關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表現怎么樣?
學習成績怎么樣?
與人相處的情況怎么樣?
是否過得開心?
寄宿在學校是否吃飽了穿暖了...
當我們的愛只流向我們自己的孩子時,
我們內心收到的陽光和幸福是那么有限。
而且當愛系于一身時,
孩子們感受到的往往不是愛,
而是一種壓力和束縛,
而你呢?
是否也常常覺得累?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
如果我們關愛兒童的目光,
能夠從我們自己的孩子身上輻射開來,
這份愛
不但不會成為壓力和束縛
還會成為真正滋養你我他的心泉
......
讓陽光灑遍貧困兒童的心
時值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
紹光利生慈善部、飛得更高愛心協會
計劃開展“陽光六月”—關愛貧困兒童慰問活動,
于“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
走訪慰問莆田、泉港兩地7-14歲貧困兒童30名。
通過走訪慰問,
了解他們實際生活情況和所需,
為他們送去節日的禮物和親切問候。
幫扶貧困家庭倡議書范本 篇18
新年即到,我想回家
20xx年新春佳節即將來臨,團圓的日子離我們也越來越近,回家過年成為了每一名游子的共同心愿。都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可是,有一部分大學生卻真的因為貧困無法與家人團聚,一張車票成為他們回家過年的“絆腳石”。
人間有愛,情義無價
為了幫助貧困學子圓一個回家過年的夢,魯東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積極開展愛心募捐活動,主動為廣大學子在學校和家鄉之間架起一座溫馨的“團圓橋”。自20xx年以來,在校師生、廣大校友和社會愛心人士慷慨解囊,奉獻愛心,籌集30余萬元,先后幫助1578名學子實現了“團圓夢”,全校學生無一人因路費問題而滯留學校,全都高興地回家與親人團圓,中國教育報頭版、山東省教育廳網站均對此進行了專門報道。在今年走訪各地校友時,東營、青島、濟南等各地校友均表示,愿意為在校的學弟學妹們盡一份力量。目前,已經有部分校友開始捐贈。
在此,我們向全校師生、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發出倡議:
請您伸出援助之手,為魯東大學貧寒學子資助一份車費,用您的愛心,照亮他們回家的路,幫助他們與家人團圓!捐贈不分先后,數額無謂大小,人間自有真情在,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相信,銘記飲水思源的魯大學子也必將接過“愛心接力棒”,回饋母校,回報社會,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您獻愛心,我做承諾
魯東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鄭重承諾:您所捐贈的每一分錢,我們都將用于資助貧困學生回家過年,所有愛心捐款及發放情況都將予以公開,接受廣大校友、師生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讓愛心照亮回家的路——資助貧困學子回家過年”捐助活動真誠期待您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