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奮斗的追夢人倡議書(通用4篇)
做一個奮斗的追夢人倡議書 篇1
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發
讓它牽引你的夢
不知不覺這城市的歷史
已記取了你的笑容
——題記
我的家鄉人都在為這么一個人感到驕傲——他就是“臨家”閩菜創始人邱尚振。
他白手起家,從街邊一個小菜館做起,發展到現在已擁有十多家連鎖店,成為福建省閩菜餐飲的領軍人。
走進“臨家”,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閩南味:親切的紅磚;野趣十足的綠意;古樸的船木桌椅,散發著海的氣息……杯觥交錯中,顧客們滿意的微笑……
是什么魔力,使“臨家”迸發出如此蓬勃的生命力?邱尚振說,因為心中有夢,他就是那個追夢人。
作為土生土長的漁村人,他親眼目睹經濟繁榮的春風吹來,新一代漁村人紛紛告別“但愛鱸魚美,出沒風波里。”的討海生活,捕魚的木船逐漸被鋼鐵大船取代,而廢棄的古船木卻訴說著老一輩人愛拼敢贏的閩南精神。他要將這股精神傳承下去。創業路上的跌跌撞撞,他從未曾放棄。即使自己一心一意追崇、高薪聘請的廚師都離他而去,另起爐灶,他也沒有被困難打倒。他不斷在沉痛中反思,并找到了出路——做事業就是在做人。一方面他對內部員工開放股權,讓每一名員工都擁有主人翁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另一方面,他將顧客奉為上帝,用“新鮮好料不過夜”照顧著每一個人的味蕾。終于,他成功了!
作為商界知名人物,他自強不息,勇于探索。事業有成后,他又常懷感恩之心,慷慨回饋社會,多次向家鄉捐款。他曾向母校捐贈150萬,用于獎教獎學。每年春節,他還給村里65歲以上的老人分發1000元紅包。
正是因為邱尚振富有濃濃的人情味,還敢闖敢拼、執著追夢,才成就了今天的“臨家”。
而邱尚振只是農村創業青年的一個縮影。家鄉許許多多的80后早已事業有成:別墅成群替代了低矮破舊的平房,汽車也成為家庭必備品。泉州跨海大橋和晉江動車站的通車更是方便家鄉人把海產品、服裝等遠銷到全國各地,很多人直接在家里開起網店。
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是這群執著追夢人的碩碩戰果,更是偉大中國夢帶來的利民之夢。
做一個奮斗的追夢人倡議書 篇2
追夢人的笑容最為燦爛!
追夢人的生活最是精彩!
追夢人的靈魂最具恒力!
我們都是追夢人,追求著自己心中的夢。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對自己向往的夢的藍圖,我們渴望真真切切地抓住它,渴望真正成為那夢里的主角,因此,我們砥礪前行,風雨兼程。
追夢人的腳步總是不畏艱難險阻的。有一個曾發生在我身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追夢人。初三那年,整個年級段的同學都在過著快節奏、高壓力的學習生活。學校對于初三假期一直都是這樣安排的:周五下午過星期,周日早上七點前到校學習。冬天的早晨,往往天還不亮,父親早早地起來送我上學,路上沒車也沒人,只有我們這輛車行駛在時而平坦、時而崎嶇的路上。這時,我隔著車窗,看到了一個騎著電動車的男生在路上顛簸,雖然他因天氣寒冷將頭緊緊地裹住,但我還是認出他了。我們是一個營里的,曾經還是一個班的。我們的車將他遠遠地甩在后面,他和他的電動車漸漸消失在昏暗的夜色中。我無法想象,在多少個寒冷而又暗弱的早晨,他一個人騎著小型電動車行駛在上學的路上。之后他考上了眾望所歸的好高中,再聽到他的消息就是,他仍在上學、放學的路上獨行,學習成績還是名列前茅。他說過,這個家就靠他了。
他是一個追夢人,為家庭擔當的追夢人,意志力堅強的追夢人,為夢想不放棄的追夢人。
追夢是一個享受又幸福的過程。那些嘴里說著不愛學習、不想學習的人何嘗不會因為解出一道題或考出一次好成績而心中歡喜呢?追夢的路上,我們不是一個人,有家長的無償付出,有老師的悉心教導,有同學的互幫互助,還有學校給我們提供的安穩的學習環境,難道我們不是很幸運、很幸福嗎?
正如宮崎駿的一部作品中所說: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么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追夢的人不后悔。設想一下,高中畢業后,有人可能會說:“如果當時一笑而過,或許如今還在后悔為什么高中不拼盡全力,用三年的隱忍換一次高傲地飛翔和一生不斷前進的勇氣?”
不后悔因計算一道題而浪費的幾分鐘,不后悔朝著前進的方向而做出的決定,不后悔追逐自己的夢想。這是追夢人的姿態。
我們都在追夢、追夢,讓夢成真。
做一個奮斗的追夢人倡議書 篇3
每個人都有夢想,夢想是指引人們前進的燈塔,每個為夢想努力的人都是勇敢的追夢人。這里給大家整理一些關于夢想的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追求理想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追求的理想,而我的理想在不同的時候有著不同的愿望。
小的時候,我的理想就是當一名人民教師。我夢想自己像一支蠟燭,雖然細弱,但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照亮了別人,溫暖了自己。我耐心地給同學們上課,熱情地對他們進行輔導教育。最后,這些孩子們終于長大成長,成為國家的頂梁柱。
大一點的時候,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個大明星。我夢想自己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女孩,有機會,站在舞臺上開著自己的演唱會,下面的“彤”絲們呼喊著我的名字。演唱會結束后,會有許多粉絲來要我的簽名,找我合影,那感覺一定會很好。
現在我的理想則是當一名古箏演奏家。10歲時,媽媽發現我對音樂很感興趣,就想給我報一個音樂興趣班。媽媽對我說:“乖女兒,學古箏好不好?古箏能體現出中國女孩的古典美。”我高興地說:“好呀!我最喜歡古箏了!”其實心里想:“我肯定一個曲子都彈不好,估計一個月不到就不學了。”
第二天,媽媽果然帶我去古箏培訓班上了一節試聽課。首先,古箏老師彈奏了一曲目《女兒情》,那悠
揚的曲調,熟練的演奏技巧,一下子吸引了我。從那時起。我就愛上了古箏。我剛會彈一首曲子的時候,我高興地不得了。我提出了買一架古箏,媽媽同意了。從它進入我的家門的那時起,我都像寶貝似的愛撫著它。
以后,可能我還會改變自己的理想。但是,只要我有了理想,有了追求。我便會努力完成它。放飛理想,是我一生的追求!
我的理想
俗話說:“人無志不立!”理想如一盞燈指引你前行。而我的理想則是考上最好的大學。如此說來估計會被不少人恥笑許久吧。因為在學習的旅程中我的成績只能算是差的,不少人可能會認為,我的理想對我來講遙不可及。是的,可能是這樣,但沒有什么是努力做不到的。
古代詩人李白,本來學習極差,后來因為被一事感動到,從而懂得努力造就天才。于是,他努力學習,使他學習進步如飛,最后成為史上鼎鼎有名的大文學家,他的詩流傳至今。
別人可能會問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理想?一是因為我的媽媽,她希望我在學習上能很好,所以我想用這樣的方法來證明自己。二是因為蔡老師,我一年級時被老師叫到辦公室中大批一頓之后,對學習失去了信心與勇氣,從那之后我便對學習產生了一種厭惡,使我不再舉手發言,除非請到我,不然則如木頭人一般,呆上幾節課。直到蔡老師的到來,他的性格奇異。上課時,不許學生有一點錯,不發火全身發紅,如一頭猛牛。可一到下課,他便成了任人擺弄的玩偶,幽默風趣,可能就是這一點觸動了我。雖然我怕上他的課,但卻盼望見著他,我仿佛“戀愛”了。
在他的引導下我的發言多了,雖然語文,還是毫無長進。也就因為此我有了考上最好大學的理想,因為他,我恢復了對學習的信心。
不管將來能否實現這個理想,我都會深深地記住蔡老師。因為,他是我人生的一盞明燈。
當然為了這個理想我一定會努力奮斗,自然,我要了解,如何考上與要求什么,我會盡量去完成,使我能與那要求相同,保證能考上。不過,我還得比常人更加付出心血。
我立下這個遠大的理想。愿它成為促使我人生的小船前進的動力,使我不斷奮斗。
心愿
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份永不褪色的夢想和心愿,它就像一顆晶瑩剔透的夜明珠,點亮了我們整個心窗。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爸爸媽媽能夠不再為我擔心,能理解我,給我一片藍色的天空,讓我自己去飛翔。
有一次,媽媽爸爸要出差,只剩下我一人待在家里,我寫完了作業,正準備去電腦房玩電腦時,客廳中發出“叮鈴鈴”的聲音不得不使我放下了腳步。是媽媽打電話過來了,我接起了電話,于是我對媽媽說已經把作業做完了,可以不可以玩電腦,只聽媽媽的老虎吼又發作了:你一天到晚就知道打游戲,作業寫完了不會看書嗎?無奈的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走回了房間。
當我把書看完,沖出房間直奔電腦房時,我卻看見了媽媽早已回來了,看來好不容易得到的上網時間又泡湯了。
媽媽,請您理解我好不好,寫完作業的我就連想放松一下心情,玩一下電腦也不行嗎?知道你這么做是為我好,但是您能不能換一個角度想想,勞逸結合,我才會有更大的進步。
還有一次,因為弟弟生病了,媽媽要在家照顧弟弟,我只好一個人騎自行車去補習班,媽媽一直嘮叨著,叫我騎車小心,要騎旁邊過啊,到了一定要打電話給她。我在媽媽如噩夢般的囑咐聲中悲催地騎上了車。
路上,媽媽時不時就會打電話過來問我怎么樣,這時,我每次聽到手機鈴聲都像是惡魔在地獄門口的召喚,令我非常厭煩。
媽媽,我不想做溫室中的花朵,天天被無盡的溫暖滋養著,我想您給我一雙翅膀,讓我在天空下自由飛翔。
爸爸媽媽,請相信你們的孩子,給我一片自己的天地,不用那么寵我,也不用那么擔心我,讓我展翅飛翔。
做一個奮斗的追夢人倡議書 篇4
每個身影同陽光奔跑,我們揮灑汗水,回眸微笑,一起努力,爭做春天的驕傲,懂得了夢想越追越有味道我們都是追夢人!”《我們都是追夢人》,是我最喜歡聽的歌,現在每個人都在為夢想而付出,我也是一樣的。
清晨,當我走出家門時,一陣清脆的二胡聲,隱隱約約的傳到我的耳中,順著聲音的方向望去。
那老藝人戴著一頂草帽,用草帽遮住了大部分的臉。在他的身子前面,有一個十分破舊的碗,里面有許多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一角……。懷著一顆好奇的心,我蹲了下去,看的那位老藝人的臉:嘴角和眼角布滿了皺紋,就像被刀割了似的,眼睛里大多是白色,看樣子他應該是個盲人。
他來到這里已經兩年了,他每天早上起得比誰都早,我在家里常常能聽到他拉二胡的聲音,晚上半夜才不拉。
冬天他身上穿著一件撿到別人丟棄的棉衣,棉衣上面有許多小洞,里面的棉絮都露了出來,下身穿著單薄的洗的發白的褲子,在狂嘯的北風中亂成一團,額頭上滿是皺紋,寫滿了滄桑,一雙老樹皮似的手,無助的拉著二胡,可無人看他一眼。
我在放學的路上看到了他,老人全神貫注地拉著二胡,他絲毫沒有感覺到寒冷,蒼白的臉上有一絲微笑,我立刻給了他一張十元,只聽到他說了聲“謝謝”。
“您老貴庚啊?都沒有個親人嗎?”我關切地問道。
“多少歲了?我也記不清了,”老人用沙啞的聲音說道。“至于親人嗎,我一生下便無父無母,至今孤身一人。”
“您現在住在哪兒?”我疑惑的問道。“您有家嗎?”
“家?我一出生就沒有親人何談家呀?”老人用低沉的語調說道。“我就睡在街上。”略微停頓后老人問我:“你還是個學生吧?”“嗯”“好好學,做個有出息有理想的好孩子,別像我……”
聽到這些句話,我的心怔住了。理想?也許老人年輕時也是有理想的吧,也曾為理想所努力過,只是……
夢想,是堅信自己的信念,完成理想的欲望和永不放棄的堅持,是每個擁有她的人最偉大的財富。敬那些正在追夢的人,我們都是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