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一日捐倡議書內容(精選3篇)
慈善一日捐倡議書內容 篇1
所謂“一日捐”指的是將機關、部門節約一天的支出、企事業單位一天的利潤、干部職工市民一天的收入捐出來用于幫助困難群眾。衢州市慈善總會成立以來,已連續6年開展“一日捐”活動,不僅為慈善救助籌集了善款,而且宣傳了慈善事業,有效地營造了慈善的社會氛圍,有力地促進了我市慈善事業的發展。實踐證明,“慈善一日捐”是慈善機構為廣大市民搭建的愛心平臺,是社會捐助的一種有效載體,是募集慈善資金的一項長效機制。市慈善總會自20__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安老扶幼、濟危助困”的宗旨,積極努力籌募善款,力所能及解困群眾,到20__年底,市慈善總會籌募善款1710.15萬元,社會救助支出1224.89萬元,受助人數22910人次。但是,由于城鄉差異和社會分配差距的客觀存在,自然災害的不斷發生,弱勢群體有增無減。他們有的看不起病,有的孩子上不了學,有的遭遇意外不幸等等,要求政府和社會幫助的人較多,對慈善的壓力在不斷增大。
社會需要慈善,慈善依靠社會。為了推進慈善事業加快發展,為了更好的幫扶弱勢群體,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今年“慈善一日捐”活動已拉開了序幕。我們懷著真摯的心情,向一切富有愛心的人士發出倡議,望你們伸出無私博愛之手,加入到“慈善一日捐”的活動中來。用你們的善行,為需要救助者架起生活的橋梁;用你們的愛心,為需要救助者點燃人生之火焰;用你們的力量,為需要救助者托起明天的太陽。我們真誠的向社會承諾,在“慈善一日捐”活動中,堅持陽光操作,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將會把捐贈情況向社會公布;所有捐款將全部用于社會慈善救助。
倡議人:_
日期:__年__月__日
慈善一日捐倡議書內容 篇2
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各界朋友:
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相互幫助、患難扶持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指出,慈善事業是一項全民的事業。20__年11月24日,國務院頒發《關于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鼓勵社會各界以各類社會救助對象為重點,廣泛開展扶貧濟困、賑災救孤、扶老助殘、助學助醫等慈善活動。”
在__,“慈善一日捐”已成為群眾性的善舉,在全社會形成了“人人心懷慈善,人人參與慈善”的氛圍。我們始終堅持“安老扶幼、濟危助困”的宗旨,積極努力籌募善款,為社會弱勢群體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他們當中部分人已通過慈善的平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陽光,近年來,一次次愛心涌動,一件件感人事跡,見證了__市民的仁愛善心和道德風貌。
20__年全區“慈善一日捐”活動已拉開帷幕,為更好地幫扶困難群體,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我們懷著真摯的心情,向社會各界發出倡議:讓我們共同攜手,與愛同行,通過本次活動,機關、團體、事業單位捐出一天的辦公經費;企業捐出一天的利潤;干部、職工捐出一天的工資;個體工商戶及群眾捐出一天的收入;學生捐出一天的零用錢……向需要幫助的群眾奉獻更多的關愛,為建設大愛__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時,我們鄭重承諾:在“慈善一日捐”活動中,堅持陽光操作,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嚴格管理和使用好每一筆善款,將所有捐款全部用于社會慈善救助,并及時將捐贈和善款使用情況向社會公布,接受全民監督。
愛人者,人恒愛之!我們堅信,只要人人都懷有一顆仁愛之心,慈善的春風一定能吹遍__大地!我們期待您的善舉!
倡議人:_
日期:__年__月__日
慈善一日捐倡議書內容 篇3
全縣廣大干部、職工和非公經濟人士:
樂善好施、扶貧幫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扶危濟困,積德行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相互幫助、患難扶持,是當今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多年來,您們主動投入慈善事業,不為名利,不圖回報,您們以實際行動,展示了肥西廣大干部、職工和非公經濟人士心系社會大眾的良好形象。
近期,縣委、縣政府倡導開展20xx“慈善一日捐”活動,值此之際,我們倡議,人人獻出一份愛心,為困難群眾、因病致貧、重大疾病救助等募集善款,幫助他們度過難關、走出困境,使困難家庭不再為生活的艱辛而愁苦,不再為貧病交加的困境而窘迫,不再為突如其來的不幸而無助。慈善事業已經成為我們表達愛心的重要載體,這是全縣人民熱心參與、無私奉獻和大力支持的結果。為此,我們代表全體受助困難群眾,向全體愛心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吧!踴躍捐款,行善積德,匯成大愛。讓慈善走進生活,讓愛心激揚生命,讓真情溫暖人間!
為此,我們熱切倡議:在“慈善一日捐”活動中,個人捐出一天的工資,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捐出一天利潤;請伸出您慈善的雙手,敞開您仁愛的胸懷,踴躍參與到“慈善一日捐”活動中來。我們殷切期盼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一展仁愛情懷,為慈善事業慷慨解囊,為和諧、幸福肥西添上絢麗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