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五水共治倡議書(精選3篇)
企業五水共治倡議書 篇1
全市企業、企業家:
嵊州因水而美,因水而興,因水而名。千年剡溪孕育了千古風流,“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悠悠剡溪水,千年唐詩路,是嵊州人民引以為傲的美麗家園,寄托著嵊州人濃濃故鄉情,更是嵊州人揮不去的鄉愁。
隨著產業的發展、生活形態的演變,曾經田園詩畫般的美麗家園失去了她動人的色彩。恢復自然水生態,重視青山綠水,已迫在眉睫。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的重大決策,及時作出全面推進“五水共治”的戰略部署,號召全市上下要以“重整河山”的雄心壯志和壯士斷腕的豪邁斗志,像大禹治水畢功了溪那樣,不達全勝,決不收兵,努力再現山水嵊州的詩化美景,真正讓嵊州這片土地能夠看得見山清,望得見水秀,記得住鄉愁。
要實現這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建設目標,必須舉全市之力,不僅需要聚集各方力量共同參與,更要發揮廣大企業家愛家善助的群體優勢。嵊州是嵊州企業家的根脈,也是嵊州企業家共同的'家園。廣大企業家不但要當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更要爭做勇擔社會責任的急先鋒。目前已有不少企業已經行動起來,__色織、巴貝、天樂、華匯等企業已帶頭捐了款。在此,我們也向全市企業、企業家發出如下倡議: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帶頭捐款,出錢出力,共同推進“五水共治”,以治水倒逼轉型升級,以治水改善農村環境,力爭在三年時間內實現全市所有行政村污水處理全覆蓋,為保護嵊州青山綠水、建設美麗家園奉獻愛心、貢獻力量!
企業五水共治倡議書 篇2
全市廣大非公企業黨組織:
湖州因湖得名,因河而興,因水而美。湖州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是對湖州的生動描繪。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湖州的生態環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可游泳的河”越來越少,留住綠水青山、建設美麗家園是每個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當仁不讓的使命。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作出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的工作部署,省委書記夏_龍__年第一個工作日,即來我市專題調研“五水共治”工作,并提出了進一步要求,在此,我們南潯區23家市級“黨建強,發展強”非公企業黨組織向全市非公企業黨組織發出倡議:
第一,深入宣傳,營造“治水”大環境。積極發揮黨組織在職工群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大力宣傳開展“五水共治”工作的重要意義、生態環保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倡導綠色生產方式,樹立綠色文明意識。帶領廣大黨員職工積極參與“治水”志愿服務活動,大力倡導開展綠色企業等各類創建活動,切實履行保護水環境的神圣義務。
第二,示范在前,爭當“治水”急先鋒。積極發揮黨組織自身優勢,帶領廣大黨員職工自覺維護廠區及周邊水環境,做到不侵占河道,不在河道沿岸亂搭亂建,不向河道內排放工業污水、亂扔或傾倒生產生活垃圾,不破壞污水處理設施,杜絕有害及污染物流入河道。黨組織要主動配合企業周邊河道的“河長制”單位,廣大黨員要自覺參與綠色技術創新、清潔生產、建設森林單位等活動,積極投身治水、節水、護水第一線,為生態湖州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第三,加快轉型,實現“治水”真效果。積極發揮黨組織在企業發展中的政治引領作用,引導企業主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敢“破”善“立”,動員業主實施創新驅動,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促進產業創新、技術創新、工藝創新,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著力打造“美麗工廠”。“五水共治”人人有責,人人受益。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愛水惜水,全力推動治水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為湖州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加快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大城市貢獻力量。
倡議人:
日期:
企業五水共治倡議書 篇3
全市中小學生、青少年朋友們: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直接關系著我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品質,關系到建德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根據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戰略部署,為構建“碧水藍天、人水和諧”的宜居環境,市少工委、市教育局團工委聯合向全市中小學生、青少年朋友發出倡議:
一要當開展“五水共治”的宣傳員。充分利用校園廣播、電視、櫥窗、班級板報等陣地,使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宣傳建德的青山綠水和“五水共治”的重要性;舉辦以“碧水藍天、全民治水”為內容的主題班會、征文、演講、繪畫比賽;深入社區、單位等公共場所發放宣傳資料,宣傳治污、防澇、節水知識,讓人們懂得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向父母、長輩、親朋好友宣傳“五水共治”政策,親子合作共同保護生命之水。
二要當開展“五水共治”的記錄員。開展“最美小溪”尋找活動。以展示建德秀美山河為出發點,依托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采用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積極動員全市廣大青少年尋找建德范圍內生態優美的河道小溪,把“尋”、“思”、“行”的成果制作成圖片、文字、視頻,以“微文”、“微圖”、“微視頻”等形式對外進行宣傳,引導全社會為改善水岸環境和生態風貌作貢獻。
三要當開展“五水共治”的實踐員。開展“綠水生情”中小學生愛心集結號行動,倡導全市中小學生自愿為治水“捐一塊錢,獻一份情”,以實際行動履行社會責任。積極開展清潔鄉村行動,讓母親河清澈美麗。從隨手關閉水龍頭、回收廢舊電池等身邊小事做起,親力親為保護水環境。
四要當開展“五水共治”的研究員。開展水資源調查、參觀污水處理廠的科技社團活動,了解身邊河流的污染狀況,調查有關污水的來源,學習污水處理的辦法及流程,提出治理污染的意見建議。開展節水金點子、節水小發明等活動,為改善家鄉水資源狀況貢獻智慧和力量。
五要當開展“五水共治”的監督員。爭做節水治污小小監督員,及時制止同學、家長和社會群眾亂扔垃圾、亂排生活污水等破壞水環境、水資源的不文明行為,共同保護好水資源。
同學們,青少年朋友們,眾人拾柴火焰高,讓我們攜起手來,當五員(宣傳員、記錄員、實踐員、研究員、監督員)、聚五力(學校、家庭、教師、家長、學生)、治五水(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合力保護好每一滴水、每一條河、每一處環境,共同為建設文明、和諧、低碳、綠色、環保的社會環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