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的倡議書整合(通用3篇)
敬老的倡議書整合 篇1
親愛的朋友:
您好!10月9日(農歷九月初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人們慶祝重陽節一般會進行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同學們,在許許多多的中國家庭里,孩子往往是最被重視的。家里的長輩們最關心我們的衣食住行,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可是,這樣的厚愛卻被一些人錯誤地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請同學們仔細想一想,平日里你是否曾為長輩們付出過?事實上老人們別無所求,只是我們的一聲問候、一個電話、一封家書都能讓他們倍感欣慰和滿足。老人們需要我們在物質上給予幫助,更需要我們精神上的尊重和關愛,一個微笑、一次傾聽都是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作為一名楓葉國際學校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做到“尊老、敬老、愛老”,不僅在家中如此,在生活中也如此。所以,我們向您發出如下倡議:
一、讓老人有一個燦爛微笑。為身邊的老人講一個笑話,說說發生在學校里或生活上的有趣事情,耐心傾聽老人講述過去的輝煌與平凡,用真情換取老人們的燦爛笑容,與老人同樂。
二、向老人道一聲美好祝福。為長輩們送上一聲親切的問候,一個電話、一張賀卡、一句“爺爺好”“奶奶好”……無不是我們同學們給老人的一片真情實意。
三、陪老人做一件感興趣的事。不留校的同學可利用周末假期,陪父母、長輩到近郊登高秋游,逛一次花鳥市場,下一盤棋等等。讓長輩在晚輩的陪伴中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度過快樂的一天,讓他們盡享天倫之樂。
四、為老人做一件貼心事情。為身邊的老人照一張相、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梳一次頭、做一道菜等,讓老人切實感受生活的美好與溫馨。
五、關愛身邊的空巢老人。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一些爺爺、奶奶,他們由于種.種的原因不得不生活在敬老院中,內心充滿了孤獨。我們可以主動去接觸這些無依無靠的老人們。在物質上,盡自己的一份力去給予他們資助,號召大家一起關注空巢老人;或是與他們聊聊天,為他們排解一下內心孤獨。
如果把青年的時光比作是人生當中的驕陽,那老年時光便是那彌足珍貴的夕陽,他們便更該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敬老并不是重陽節才有的主題,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需要我們每一天的實踐!讓我們行動起來,尊老、敬老、愛老,關愛身邊的每一位老人!
敬老的倡議書整合 篇2
為進一步營造濃厚的愛老助老社會氛圍,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我們崇仁縣志愿者義工服務隊向全縣各界人士發出敬老愛老倡議:
一、孝敬父母長輩,盡一片孝心。要理解長輩的不易,對他們一生的辛苦操勞心存感激,盡自己所能向長輩盡孝。常回家探望父母,給老人送上一份精心準備的禮物,陪老人多聊聊天,做做家務。常打電話問候長輩,讓長輩感受到來自晚輩的愛和溫暖,做孝順兒女,以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孝親敬老美德。
二、關愛身邊老人,辦一件實事。禮遇敬重身邊老人,熱心為老年人解決實際困難。要以兒女之心善待身邊的老人,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和辛苦付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勤關懷,多問候,當身邊的老年人需要幫助時要及時伸出援手,以實際行動,展現當代人的精神風貌和時代風采。
三、開展為老服務,獻一份真情。帶感恩之心,積極參與為幫助關愛老人的志愿者服務。主動幫助孤寡、貧困、殘疾、高齡和空巢老年人解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問題。深入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家庭中,幫助老人整理內務、燒水、做飯,盡一己之力為老人奉獻愛心,讓老人實實在在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以實際行動創建愛老助老社會氛圍。
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一個幸福和諧的社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經營。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實際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真心敬老,用心助老,以一顆赤誠之心,報答養育我們的父母,回報全社會的老人。
祝普天下所有的老人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倡議人:崇仁縣志愿者義工服務隊
二○一五年元月二十日
敬老的倡議書整合 篇3
敬老孝老倡議書
全縣廣大干部群眾: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敬老孝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倫道德的基石,是家庭和睦的根本,更是社會文明的支柱。為了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敬老孝老”的傳統美德,在全社會營造孝敬老人、關愛老人的濃厚氛圍,助力脫貧攻堅、共建全面小康,特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發出如下倡議:
養老敬老,人人盡好孝行本分。要關心父母的日常生活,常在父母身邊陪伴,多噓寒問暖,及時替父母排憂解難。在外打工的子女,要經常給家里打電話,時刻把父母牽掛在心頭。父母在世時多關心、常盡孝。喪葬祭祀不大操大辦,不修大墓、豪華墓,著力培育“厚養薄葬”新風尚。
感恩父母,人人弘揚孝道家風。要共同弘揚孝道文化,用傳統美德完善我們的人格,以實際行動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讓孝行天下、德澤萬代。要堅決摒棄子女住樓房,父母住危房的不孝行為。針對身邊一些不贍養老人、不尊敬老人的不文明現象及時進行勸導,傳播孝道文化,弘揚文明新風,促進家庭和諧,營造全社會關愛老年人的濃厚氛圍,讓德孝之風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
尊老愛老,人人助力孝老社會。各級黨組織要對那些“存孝心、盡孝道”的孝子家庭給予崇高社會禮遇。執法部門要對遺棄、虐待、不贍養老人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有關部門要將那些不孝子孫列入“黑名單”,讓不孝之人寸步難行。全縣中小學校要開展“小手拉大手,傳承孝家風”活動,在幼小的心靈中培植孝老、養老、敬老、愛老文化,帶動構建孝道家風。
社會發展需要道德力量推動,時代前進需要文明風尚引領。大力培育和弘揚敬老孝老傳統美德,形成關愛老人的良好風尚,是每一個洛南兒女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爭做孝老敬老的文明使者,用實際行動感染和帶動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孝老、養老、敬老、愛老之風吹遍洛南大地,讓孝道家風世代傳承。
中共洛南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