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文明修養倡議書(精選12篇)
個人文明修養倡議書 篇1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中國這樣一個文明禮儀之邦,修身作為最根本最基礎的一環,它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無數歷史事實表明道德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每一個社會公民的命運,更左右著一個民族的興亡盛衰。然而,在我們美麗的校園里,卻發現有些行為和現象不盡如人意。例如宿舍內外還不夠美觀;公共場合“穿拖鞋”現象屢禁不止;男女生交往不夠得體;上課遲到現象依舊普遍 ;大學生誠信問題依然存在……。結合時代特點和我校學生群體的思想、學習、生活現狀,為推進我院學生素質教育,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激勵廣大同學奮發有為,自覺成才。為此我們倡議:
一、加強基礎文明修養、爭創文明個人、文明集體,響應學校號召,共建文明校園。我們是學校的主人,是國家的未來,在文明修身行動中,我們責無旁貸要聽從學校號召,統一行動,加強基礎文明修養、規范自己的言行、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習慣、培養高尚的人格、樹立良好的精神面貌。自覺實踐高校行為規范要求,積極自覺修身,為創建文明大學校園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亂潑亂扔、不隨地吐痰、不亂攀亂折、不亂刻亂畫、不起哄鬧事、不損壞公物、不浪費糧食水電、不踩草坪、不吸煙酗酒、不賭博、不說臟話、不打架斗毆。我們應做到宿舍干凈整潔、美觀大方;班級學風優良、紀律嚴明。
二、培養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我們應該多參加集體活動,多參加社會實踐,多找適當的機會到社會上去鍛煉自己,在實踐中學會與人相處,將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相融合,這樣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無往而不勝。
三、培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來自于我們認真嚴肅地對待學習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珍惜時間是對生命的責任;勤奮學習是對家庭和國家的責任;節約用水用電和節約糧食是對后代子孫的責任;不破壞環境是對自己更是對他人的責任。
四、培養堅定的理想和信念。作為走在時代最前列的當代大學生是祖國和人民的希望,是新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著光榮而神圣的歷史重任,應該把握當前形勢,認清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角色和責任,自覺樹立奉獻正確的職業理想和信念,不斷弘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華民族優良的道德傳統,立志奮發成才,為祖國和人民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同學們,讓我們投身到“大學生文明修身行動”中來,從基礎文明、團隊精神、社會責任感、理想信念等不同層面入手,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倡文明之風,踐文明之行,以當代大學生良好的青春形象迎接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和G20杭州峰會的勝利召開。
個人文明修養倡議書 篇2
至全體市民:
洛陽是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家園,需要我們共同建設為了我們的家園,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斷提高文明程度。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通過自己的文明行為,來為城市增光添彩。為此我向全體市民發出以下幾點倡議:
一、我們要主動參與,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積極為創建文明城市獻計出力,多做貢獻。
二、多做實事,積極實踐。我們要自覺遵守和實踐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市民“八不公約”。
三、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做到“不隨地吐痰,不打架罵人,不亂貼亂畫,不亂扔亂倒,不亂穿亂行,不亂占亂建,不損壞公共設施,不信封建迷信”;說文明話,做文明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告別各種不文明行為。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反對亂丟垃圾。提倡從小愛護公共衛生,對破壞公共衛生的行為要主動上前勸阻,提升我們的文明禮儀素養,做一個文明的公民。
市直五小五.(三)班郭曼琳
20__年10月11日
個人文明修養倡議書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活動的啟動儀式,說明學校是多么的重視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呀。一個沒有知識的人可以用道德來彌補,但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卻沒法拿知識來彌補,一個沒道德的人反而越有知識越可怕。
同學們,中華民族素來是文明禮儀之邦,溫文儒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是華夏兒女代代相傳的美德。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古人有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文明道德禮儀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生活的根基,是同學們健康成長的臂膀。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由此可見,文明對個人和國家有多么重要!
同學們,我們提倡"愛國守法"。這是每個公民對國家最首要的道德義務。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遵守校規校紀、維護學校的安定、團結、穩定的局面。
我們提倡"明禮誠信”。同學間彼此講文明、講禮貌,要約束自己不文明的行為,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誠實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我們提倡"團結友善"。同學間應彼此團結,友善他人,和睦相處;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要嚴律己、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們提倡"勤儉自強"。我們推崇勤勞,反對好逸惡勞,反對奢侈浪費和享樂主義的生活方式;要自強不息、不斷進取,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我們提倡"敬業奉獻"。大力倡導不斷鉆研、求實創新、積極向上的優良校風、班風,立志高遠,勇攀知識的高峰。反對學業上的不思進取的消極態度。
同學們,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在今天,作為校長的我,倡議每一位同學都要爭做既有知識又有道德的人,為祖國繁榮、社會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倡議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個人文明修養倡議書 篇4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中國這樣一個文明禮儀之邦,修身作為最根本最基礎的一環,它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無數歷史事實表明道德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每一個社會公民的命運,更左右著一個民族的興亡盛衰。然而,在我們美麗的校園里,卻發現有些行為和現象不盡如人意。例如宿舍內外還不夠美觀;公共場合“穿拖鞋”現象屢禁不止;男女生交往不夠得體;上課遲到現象依舊普遍 ;大學生誠信問題依然存在……。結合時代特點和我校學生群體的思想、學習、生活現狀,為推進我院學生素質教育,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激勵廣大同學奮發有為,自覺成才。為此我們倡議:
一、加強基礎文明修養、爭創文明個人、文明集體,響應學校號召,共建文明校園。我們是學校的主人,是國家的未來,在文明修身行動中,我們責無旁貸要聽從學校號召,統一行動,加強基礎文明修養、規范自己的言行、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習慣、培養高尚的人格、樹立良好的精神面貌。自覺實踐高校行為規范要求,積極自覺修身,為創建文明大學校園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亂潑亂扔、不隨地吐痰、不亂攀亂折、不亂刻亂畫、不起哄鬧事、不損壞公物、不浪費糧食水電、不踩草坪、不吸煙酗酒、不賭博、不說臟話、不打架斗毆。我們應做到宿舍干凈整潔、美觀大方;班級學風優良、紀律嚴明。
二、培養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我們應該多參加集體活動,多參加社會實踐,多找適當的機會到社會上去鍛煉自己,在實踐中學會與人相處,將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相融合,這樣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無往而不勝。
三、培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來自于我們認真嚴肅地對待學習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珍惜時間是對生命的責任;勤奮學習是對家庭和國家的責任;節約用水用電和節約糧食是對后代子孫的責任;不破壞環境是對自己更是對他人的責任。
四、培養堅定的理想和信念。作為走在時代最前列的當代大學生是祖國和人民的希望,是新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著光榮而神圣的歷史重任,應該把握當前形勢,認清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角色和責任,自覺樹立奉獻正確的職業理想和信念,不斷弘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華民族優良的道德傳統,立志奮發成才,為祖國和人民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同學們,讓我們投身到“大學生文明修身行動”中來,從基礎文明、團隊精神、社會責任感、理想信念等不同層面入手,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倡文明之風,踐文明之行,以當代大學生良好的青春形象迎接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和G20杭州峰會的勝利召開。
個人文明修養倡議書 篇5
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培育文明道德風尚,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道德的力量是國家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作為全市受表彰的“感動東陽十大道德楷模”,我們深感踐行公民道德,既是我們的承諾,也是我們的責任。在此,我們向全市人民發出以下倡議:
一、傳承孝心,做一個孝老愛親的人。百善孝為先。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羊有跪乳之恩,鴨有反哺之義。孝敬父母,關愛親友,天經地義。無論天荒地老,無論滄海桑田,孝老愛親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堅守的人生諾言。讓我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學會感恩、懂得回報、踐行孝心,共同建設和-諧東陽。
二、善行無疆,做一個助人為樂的人。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新時代的美好呼喚。社會是一個大家庭,營造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需要千千萬萬個你我他共同付出努力。“勿以善小而不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幫助他人,快樂自己!讓我們真情實意地去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傾心傾力地去扶貧濟弱、助殘幫困、熱心公益;讓我們用自己平凡的舉動,幫助那些貧病幼弱者,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讓我們用包容世界的同情心,彰顯人生價值;讓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共同建設愛心東陽。
三、舍己為人,做一個見義勇為的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是中華民族英雄兒女的座右銘,造就了千千萬萬具有正義感的英雄人物。揚善抑惡、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當今時代更需要凜然正氣、無私無畏的大智大勇者。讓我們大力弘揚社會正氣,敢于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同一切困難作斗爭,堅決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維護社會安定秩序。讓我們在面對災難和死神時,能夠大義凜然、知險而上、舍己為人,共同建設平安東陽。
四、恪盡職守,做一個敬業奉獻的人。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群”“忠于職守”的傳統,敬業奉獻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也是新時期的基本職業道德規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更需要敬業奉獻的精神。讓我們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擺在首位,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在各自崗位上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建功立業,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不平凡的生命之歌,用行動詮釋我們每個人勤政為民、忠誠敬業的堅定信念和執著追求,共同建設文明東陽。
五、一諾千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守信就是講信用,講信譽,信守承諾,忠實于自己承擔的義務,答應了別人的事一定要去做。誠實守信是一種道德品質、道德信念,也是一種道德責任、道德資源,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人人都應“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讓我們大力弘揚中華民族誠信立身、誠信為本的傳統美德,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利益觀和誠實守信理念,講信用、重信譽、守諾言,老老實實、坦坦蕩蕩做人,實實在在、勤勤懇懇做事,大力推進政務誠信、社會誠信、商務誠信建設,共同建設信用東陽。
倡議人:_
日期:20__年__月__日
個人文明修養倡議書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想成才,必先成人。在小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但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僅僅關注學習成績是不夠的,只有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才能更好的履行社會責任,實現自身價值。
道德是一個人基本應具有的素質,以德育人也是我校的教育理念和育人宗旨,培養具有高尚道德的高素質人才是我校長期以來堅持不懈的目標,成長為一名有道德的高素質人才,為我校爭光,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和使命。
為此,少先隊大隊部向全校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1、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向國旗敬禮,積極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做-愛國主義精神的傳承者和倡導者,用自身去影響和帶動他人。
2、牢記使命,努力學習。立志報效祖國,成為擔負民族偉大復興的合格接-班人。
3、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投身社會服務和實踐活動,向社會獻上自己的愛心。
4、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在家中,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長輩,主動分擔家務,培養自理、自立能力,養成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在學校,尊敬老師,從內心感恩學校的培養和老師的諄諄教誨;在社會,做一名合格的公民,牢記社會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感恩社會,奉獻社會。
5、嚴于律己,爭做文明學生,創建文明校園。 自覺模范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實際行動愛護校園和-諧的環境和良好的學習氛圍。
6、牢記我們所代表的是集體的形象,是我們學校的形象,要時刻意識到我們肩頭的責任,今日我們以華陽鎮中心小學為驕傲,明天華陽鎮中心小學以我們為自豪!
同學們,人無信不立,國無德不興。做一個品德高尚、品行端正,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既是我們自身的目標和理想,也是學校、家長、社會對我們的共同期盼,更是我們實現國家振興、民族騰飛的希望!同學們,讓我們現在行動起來吧!自覺做道德的捍衛者和踐行者,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從小與道德相伴,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倡議人:_
日期:20__年__月__日
個人文明修養倡議書 篇7
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培育文明道德風尚,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道德的力量是國家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作為全市受表彰的“感動東陽十大道德楷模”,我們深感踐行公民道德,既是我們的承諾,也是我們的責任。在此,我們向全市人民發出以下倡議:
一、傳承孝心,做一個孝老愛親的人。百善孝為先。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羊有跪乳之恩,鴨有反哺之義。孝敬父母,關愛親友,天經地義。無論天荒地老,無論滄海桑田,孝老愛親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堅守的人生諾言。讓我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學會感恩、懂得回報、踐行孝心,共同建設和-諧東陽。
二、善行無疆,做一個助人為樂的人。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新時代的美好呼喚。社會是一個大家庭,營造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需要千千萬萬個你我他共同付出努力。“勿以善小而不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幫助他人,快樂自己!讓我們真情實意地去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傾心傾力地去扶貧濟弱、助殘幫困、熱心公益;讓我們用自己平凡的舉動,幫助那些貧病幼弱者,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讓我們用包容世界的同情心,彰顯人生價值;讓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共同建設愛心東陽。
三、舍己為人,做一個見義勇為的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是中華民族英雄兒女的座右銘,造就了千千萬萬具有正義感的英雄人物。揚善抑惡、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當今時代更需要凜然正氣、無私無畏的大智大勇者。讓我們大力弘揚社會正氣,敢于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同一切困難作斗爭,堅決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維護社會安定秩序。讓我們在面對災難和死神時,能夠大義凜然、知險而上、舍己為人,共同建設平安東陽。
四、恪盡職守,做一個敬業奉獻的人。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群”“忠于職守”的傳統,敬業奉獻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也是新時期的基本職業道德規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更需要敬業奉獻的精神。讓我們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擺在首位,恪盡職守,愛崗敬業,在各自崗位上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建功立業,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不平凡的生命之歌,用行動詮釋我們每個人勤政為民、忠誠敬業的堅定信念和執著追求,共同建設文明東陽。
五、一諾千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守信就是講信用,講信譽,信守承諾,忠實于自己承擔的義務,答應了別人的事一定要去做。誠實守信是一種道德品質、道德信念,也是一種道德責任、道德資源,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人人都應“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讓我們大力弘揚中華民族誠信立身、誠信為本的傳統美德,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利益觀和誠實守信理念,講信用、重信譽、守諾言,老老實實、坦坦蕩蕩做人,實實在在、勤勤懇懇做事,大力推進政務誠信、社會誠信、商務誠信建設,共同建設信用東陽。
倡議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個人文明修養倡議書 篇8
親愛的同學們:
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在校園里,文明禮儀不僅反映了大學生個人的氣質風度、道德情操、精神風貌,而且還代表著一個學校的良好形象。大興講文明、講禮貌之風,這不僅是建設文明校園、和諧校園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個人修養、個人素質的需要。隨著學院雷鋒像、雷鋒紀念館落成及雷鋒講壇開壇,學院多年來開展的“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創品牌”活動也邁入新的階段。借此時機,學院學生會向全院學生發出如下倡議:
一、遵守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亂貼亂畫、不損壞公共設施;不打架斗毆、不吸煙、不飲酒、不賭博、不搞迷信活動;公共場所男女交往行為得體。(行為文明)
二、養成良好的儀表習慣。參加公共活動穿著整齊清潔、得體大方;發型、裝束端莊雅觀,符合學生身份、校園氛圍。(儀表文明)
三、說普通話,使用文明禮貌用語。與人見面打招呼,不說粗話、臟話,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語言文明)
四、環境文明。愛護校園公共設施,保持校園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拋瓜皮果殼,不踐踏草坪。
五、深入開展“創建平安校園”活動。增強自身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注意用電安全、交通安全,防火防盜,講究飲食衛生。(安全文明)
六、努力學習網絡知識、技能,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從自身做起,文明使用網絡,自覺維護網絡安全,建設網絡文明,勇于承擔創造新時代網絡文明的責任,勇做倡導和維護網絡安全的先鋒。(網絡文明)
其實,文明就是一種習慣,距離我們并不遙遠,近得觸手可及。文明就像一盞燈,就燃燒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如果每個人都能夠點亮它,那么校園這個小社會就如同夜晚的燈火一樣,光亮多一些,黑暗就會少一些。文明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刻意注重言行的瞬間。有時候多走幾步,手中的垃圾就有了歸宿,別人的勞動成果也得到了尊重;有時候多幾秒鐘耐心的等待,對自己的生命是一種珍視,對他人的安全也是一種保障;有時候多一說句謝謝或者對不起,既溫暖了他人,也溫暖了自己„„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倡文明之風,踐文明之行,爭做文明大學生,共創文明和諧校園,展示當代大學生的風采!
個人文明修養倡議書 篇9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活動的啟動儀式,說明學校是多么的重視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呀。一個沒有知識的人可以用道德來彌補,但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卻沒法拿知識來彌補,一個沒道德的人反而越有知識越可怕。
同學們,中華民族素來是文明禮儀之邦,溫文儒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是華夏兒女代代相傳的美德。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古人有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文明道德禮儀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生活的根基,是同學們健康成長的臂膀。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由此可見,文明對個人和國家有多么重要!
同學們,我們提倡"愛國守法"。這是每個公民對國家最首要的道德義務。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遵守校規校紀、維護學校的安定、團結、穩定的局面。
我們提倡"明禮誠信”。同學間彼此講文明、講禮貌,要約束自己不文明的行為,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誠實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我們提倡"團結友善"。同學間應彼此團結,友善他人,和睦相處;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要嚴律己、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們提倡"勤儉自強"。我們推崇勤勞,反對好逸惡勞,反對奢侈浪費和享樂主義的生活方式;要自強不息、不斷進取,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我們提倡"敬業奉獻"。大力倡導不斷鉆研、求實創新、積極向上的優良校風、班風,立志高遠,勇攀知識的高峰。反對學業上的不思進取的消極態度。
同學們,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在今天,作為校長的我,倡議每一位同學都要爭做既有知識又有道德的人,為祖國繁榮、社會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倡議人:_
日期:20__年__月__日
個人文明修養倡議書 篇10
親愛的同學們:
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在校園里,文明禮儀不僅反映了大學生個人的氣質風度、道德情操、精神風貌,而且還代表著一個學校的良好形象。大興講文明、講禮貌之風,這不僅是建設文明校園、和諧校園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個人修養、個人素質的需要。隨著學院雷鋒像、雷鋒紀念館落成及雷鋒講壇開壇,學院多年來開展的“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創品牌”活動也邁入新的階段。借此時機,學院學生會向全院學生發出如下倡議:
一、遵守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亂貼亂畫、不損壞公共設施;不打架斗毆、不吸煙、不飲酒、不賭博、不搞迷信活動;公共場所男女交往行為得體。(行為文明)
二、養成良好的儀表習慣。參加公共活動穿著整齊清潔、得體大方;發型、裝束端莊雅觀,符合學生身份、校園氛圍。(儀表文明)
三、說普通話,使用文明禮貌用語。與人見面打招呼,不說粗話、臟話,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語言文明)
四、環境文明。愛護校園公共設施,保持校園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拋瓜皮果殼,不踐踏草坪。
五、深入開展“創建平安校園”活動。增強自身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注意用電安全、交通安全,防火防盜,講究飲食衛生。(安全文明)
六、努力學習網絡知識、技能,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從自身做起,文明使用網絡,自覺維護網絡安全,建設網絡文明,勇于承擔創造新時代網絡文明的責任,勇做倡導和維護網絡安全的先鋒。(網絡文明)
其實,文明就是一種習慣,距離我們并不遙遠,近得觸手可及。文明就像一盞燈,就燃燒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如果每個人都能夠點亮它,那么校園這個小社會就如同夜晚的燈火一樣,光亮多一些,黑暗就會少一些。文明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刻意注重言行的瞬間。有時候多走幾步,手中的垃圾就有了歸宿,別人的勞動成果也得到了尊重;有時候多幾秒鐘耐心的等待,對自己的生命是一種珍視,對他人的安全也是一種保障;有時候多一說句謝謝或者對不起,既溫暖了他人,也溫暖了自己„„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倡文明之風,踐文明之行,爭做文明大學生,共創文明和諧校園,展示當代大學生的風采!
個人文明修養倡議書 篇11
親愛的同學們:
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想成才,必先成人。在小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但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僅僅關注學習成績是不夠的,只有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才能更好的履行社會責任,實現自身價值。
道德是一個人基本應具有的素質,以德育人也是我校的教育理念和育人宗旨,培養具有高尚道德的高素質人才是我校長期以來堅持不懈的目標,成長為一名有道德的高素質人才,為我校爭光,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和使命。
為此,少先隊大隊部向全校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1、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向國旗敬禮,積極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做-愛國主義精神的傳承者和倡導者,用自身去影響和帶動他人。
2、牢記使命,努力學習。立志報效祖國,成為擔負民族偉大復興的合格接-班人。
3、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投身社會服務和實踐活動,向社會獻上自己的愛心。
4、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在家中,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長輩,主動分擔家務,培養自理、自立能力,養成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在學校,尊敬老師,從內心感恩學校的培養和老師的諄諄教誨;在社會,做一名合格的公民,牢記社會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感恩社會,奉獻社會。
5、嚴于律己,爭做文明學生,創建文明校園。 自覺模范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實際行動愛護校園和-諧的環境和良好的學習氛圍。
6、牢記我們所代表的是集體的形象,是我們學校的形象,要時刻意識到我們肩頭的責任,今日我們以華陽鎮中心小學為驕傲,明天華陽鎮中心小學以我們為自豪!
同學們,人無信不立,國無德不興。做一個品德高尚、品行端正,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既是我們自身的目標和理想,也是學校、家長、社會對我們的共同期盼,更是我們實現國家振興、民族騰飛的希望!同學們,讓我們現在行動起來吧!自覺做道德的捍衛者和踐行者,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從小與道德相伴,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倡議人: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個人文明修養倡議書 篇12
親愛的同學們:
古語云:“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作為肩負著建設祖國重任的當代大學生,高尚的品德、文明的言行,是我們必備的素質。然而,當我們漫步校園時,仍有些不文明行為和現象破壞了校園的美景,擾亂了校園的秩序:隨意曠課、上課遲到早退;攜帶食物進入課堂,果皮紙屑等垃圾隨手丟棄在課桌里;課堂上、報告廳里手機鈴聲突然響起;穿拖鞋、背心進入課堂、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隨意損壞公物;食堂就餐無秩序,餐具隨意丟棄;男生在公共場所吸煙;男女交往行為不得體;個別寢室內務衛生較差……這些不文明行為和現象不僅嚴重損害了當代大學生的形象,也影響了我校和諧校園的建設。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校大學生文明養成教育,促進校園文明建設,我校大學生文明修身工程正式啟動了,希望通過一系列文明養成活動的開展,增強大學生的文明意識,提高大學生的文明禮儀水平,促其養成良好的、文明的日常行為習慣,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為構建文明和諧的校園添磚加瓦。為此,校學生會全體成員號召:全校大學生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有意識的規范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質,消滅校園不文明現象,爭做校園文明的先鋒。具體倡議如下:
一、文明學習。做到不曠課,上課不遲不早退;在公共學習場所不大聲喧嘩、打電話;誠信考試,不作弊。
二、文明舉止。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言語文明,態度友善,在校園里主動與老師和同學打招呼;男女同學在交往中應言行得當。
三、文明著裝。自尊自愛,注重儀表,穿戴整潔、著裝得體,不穿拖鞋、背心進入公共場所。
四、文明娛樂。合理分配時間,科學上網,不癡迷網絡。
五、文明宿舍。維持宿舍良好的生活環境,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按時歸寢,杜絕夜不歸宿等違紀行為。
六、文明就餐。排隊打飯、不擁擠,提高效率,主動收拾餐具,創造良好的就餐環境。
同學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在道德修養中我們要以今天為起點,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為我們的菁菁校園營造一個健康、文明、有序的校園環境。讓我們攜起手來,倡文明之風、踐文明之行,用健康良好的行為來促進全院學生文明行為的養成,合力譜寫我校大學生文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