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烈士紀念日倡議書(精選3篇)
2023烈士紀念日倡議書 篇1
廣大互聯(lián)網上網服務營業(yè)場所:
今年8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決定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以法律的形式設立烈士紀念日是全國人民的一件大事,對緬懷烈士功績、弘揚烈士精神、培養(yǎng)公民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傳承中華民族血脈、培養(yǎng)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發(f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上網服務行業(yè)是互聯(lián)網時代服務于廣大群眾的重要文化信息服務平臺,廣大從業(yè)人員和上網用戶同樣具有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巨大的愛國熱忱。為了充分表達我們的敬意和熱忱,現(xiàn)發(fā)出以下倡議:
一、 在上網服務場所開展主題活動。在烈士紀念日當天,要充分發(fā)揮上網服務場所的便利條件和服務優(yōu)勢,面向廣大用戶或社區(qū),組織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等為主題的網上活動,引導顧客到國家公祭網、青少年愛國主義網等專題網站上參與網上獻花、留言、點蠟燭等祭奠烈士、緬懷先烈的活動。
二、 要為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網上祭奠提供便利、搞好服務。在烈士紀念日當天,對到上網服務營業(yè)場所進行網上祭奠的群眾應提供免費或優(yōu)惠上網服務。各上網營業(yè)場所可張貼相關祭奠網站的網址,服務人員要熟悉各祭奠網站的祭奠方法,為上網祭奠的群眾特別是不熟悉上網操作的中老年顧客做好咨詢服務。有條件的場所可設立綠色通道或祭奠專區(qū),為參與網上祭奠的群眾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上網條件。
三、 開展志愿活動。在烈士紀念日當天,各上網服務營業(yè)場所可面向軍烈屬和現(xiàn)役軍人的提供免費或優(yōu)惠上網活動,可組織廣大從業(yè)人員以志愿服務、義務勞動的形式為軍烈屬服務或到烈士陵園等地參與維護紀念設施、清掃紀念地環(huán)境衛(wèi)生、制止人為破壞和污損烈士紀念設施行為等活動。
時代需要烈士精神,社會呼喚烈士精神,讓我們從實際行動做起,學習革命烈士勇于擔當、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和忠誠祖國、服務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為祖國的網絡文化建設、為樹立上網服務行業(yè)的良好社會形象多做實事,讓烈士精神在網絡時代煥發(fā)出新的光芒!
2023烈士紀念日倡議書 篇2
青年朋友們:
烈士,不僅僅是一個榮譽稱號,更是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當我們享受安逸生活的時候,可曾想起過在那烈火硝煙的戰(zhàn)場上革命先烈奮不顧身的沖鋒,可曾記起過在那風雨如晦的年代里革命先烈視死如歸的斗爭。正是他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用熱血鑄就了祖國今日的輝煌;他們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的楷模。全市廣大青年生逢其時,大有可為,肩負著弘揚烈士精神,傳承革命薪火的神圣使命,理應在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中發(fā)揮生力軍作用。值烈士紀念日之際,團市委向全市青年發(fā)出倡議:
讓我們弘揚烈士精神,堅定不移跟黨走。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昭示出這樣一個真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為風險所懼,不為干擾所惑,爭做奮力實現(xiàn)“中國夢”的信仰者和推動者。要將個人的理想與民族的命運緊密結合,將民族的“大夢”放在心中,將個人的“小夢”握在手里,將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具化為勤奮學習、愛崗敬業(yè)的實際行動。
讓我們弘揚烈士精神,改革創(chuàng)新立潮頭。革命先烈李大釗曾這樣勉勵青年: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茲砥柱中流之責任,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我們要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發(fā)展大勢,牢牢把握轉型升級的根本任務,勇敢地沖到唐山經濟社會建設第一線去施展才華、建功立業(yè)。要勤學善思、敢闖敢試,不懼困苦,不懼失敗,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業(yè)績,讓青春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踐中閃光。
讓我們弘揚烈士精神,倡樹文明做先鋒。青年是最富活力的社會群體,素為開風氣之先的力量。我們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是非、知榮辱、辨善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修德養(yǎng)性、克己慎行,踴躍參與社會公益事業(yè)和志愿服務行動,保持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篤實力行、久久為功,扎扎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做人,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人生夢想邁進。
青年朋友們,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讓我們共同攜手,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朝著烈士先輩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用火熱青春譜寫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絢麗篇章!
2023烈士紀念日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20xx年12月13日,是我國以立法形式確立的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今年2月,全國人大會決定以立法形式,確立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13億人民的共同哀思,用舉國同祭的莊嚴儀式,緬懷在屠殺中不幸遇難的30萬同胞。
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短短六周,日本侵略者置人類道德標準和國際公法于不顧,在南京殘忍屠殺了30多萬平民和俘虜。30多萬死難者,不是一個冰冷無情的數(shù)字,而是一個個有名字、有家庭、有夢想的鮮活生命,而這一切美好都在屠殺中瞬間隕滅。這是逝者之哀、國家之痛,更是人類之劫、文明之恥。
把南京大屠殺開始的這一天作為國家公祭日,不僅是為了追憶南京大屠殺死難者,也是為了悼念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期間慘遭殺戮的死難同胞。國家公祭,意味著公祭活動將從個體記憶、家庭記憶、城市記憶,上升到國家記憶、民族記憶、世界記憶。南京大屠殺是一個國恥,是中華民族的創(chuàng)傷,也是世界現(xiàn)代文明史上人道主義的一場災難。慘絕人寰的空前浩劫,給中國人民留下了不能忘卻的災難記憶。把家殤、城殤變?yōu)閲鴼懀褪菫榱吮砻髦袊嗣窭斡浨致詰?zhàn)爭曾經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忘卻苦難的歷史,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zhàn)爭、捍衛(wèi)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令人遺撼的是,時至今日,仍有日本右翼分子罔顧公理正義逆潮流而動,極力否認南京大屠殺,妄圖歪曲篡改美化侵略歷史,破壞國際互信,制造地區(qū)緊張,引起了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強烈譴責。
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捍衛(wèi)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隨著國家公祭日臨近,新征集的7602件珍貴文物、《南京大屠殺辭典》等著作以及大屠殺死難者姓名,以更加豐富詳實和無可辯駁的確鑿事實,向世界進一步揭示了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捍衛(wèi)真相就是捍衛(wèi)正義。搜集并珍藏這些沉甸甸的歷史記憶,是對30多萬遇難同胞的深情告慰,亦是對妄圖否認暴行、褻瀆歷史者的嚴正警告。
簽名:diyifanwen.com
時間:20xx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