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愛心抗旱救災捐贈的倡議書(精選3篇)
獻愛心抗旱救災捐贈的倡議書 篇1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今年入春以來,我旗境內普遍無有效降水,遭受三十年來不遇的最嚴重旱災,造成畜牧業面臨沉重的旱災打擊。xx鎮4個純牧業嘎查,受災草場面積達183.6萬畝,牲畜9000多頭(只),牧民生產生活受到極大影響,抗旱減災任務十分艱巨。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抗旱救災工作,不斷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千方百計將受災群眾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各單位也相應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投入抗災減災,受災群眾也想方設法組織生產自救。但由于旱災面廣、災情嚴重,草牧場返青率低,牧區人畜飲水困難,受災群眾生產生活面臨諸多困難。
為弘揚“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積極響應旗委、政府“抗旱救災、情暖烏拉特”愛心募捐活動倡議。xx鎮人民政府倡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受災地區獻上一份愛心。我們應該充分發揮中華民族互幫互助的傳統美德,力所能及地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伸出自己的雙手,共筑美好人間。
獻愛心抗旱救災捐贈的倡議書 篇2
各企業、各單位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
**鎮去年秋季少雨,冬季少雪,今年入春以來全境一直未形成有效降水,加之氣溫持續偏高、沙塵天氣多發、蒸發量急劇加大,形成四季連旱,致使大面積草場返青后枯死,不少農作物旱死、部分水井干枯、人畜飲水出現困難,形成了持續時間長、程度深、損失重的重大旱災,在我鎮歷史上罕見。
6月的初夏季節,本應綠草如茵、牛羊肥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如今卻枯草遍野,塵土飛揚,失去了往日的生機。據調查統計,全鎮9個行政村,124個自然村,146萬畝草場,32萬頭(只)牲畜,22萬畝耕地,3314戶7345人受災。目前,災情還在繼續蔓延,旱情還在持續加重,飼草料嚴重短缺,絕大多數旱地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受災群眾生產生活面臨極大困難,抗旱救災形勢極為嚴峻。
“災情就是命令”。災情發生后,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抗旱救災工作,鎮、村干部進村入戶,全力抓好安全飲水、疫病防控、救災救濟等各項工作,動員廣大養殖戶加大牲畜出欄力度,認真做好飼草料調運發放工作,最大程度減少受災群眾的損失。
旱災無情人間有愛!滴水可以匯成江河,齊心定能共渡難關,干旱的草場和耕地、心急如焚的群眾、骨瘦如柴的牛羊,急需社會各界的愛心援助。在此,**鎮黨委、政府向社會各界發出倡議:真誠希望各企業、各單位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充分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向受災群眾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份愛心,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
涓滴之水成海洋,顆顆愛心變希望。社會各界的每份捐助必將化為清澈的甘泉,滋潤干旱的土地,帶給受災群眾戰勝災害的信心和力量!只要我們攜手同心、眾志成城,與受災群眾共同努力、共克時艱,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抗旱救災的攻堅戰!
獻愛心抗旱救災捐贈的倡議書 篇3
社會各界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 據連城縣委縣政府最新消息,7月22日凌晨起,連城縣持續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創連城縣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歷史最大值,最大過程雨量超過300毫米,造成全縣17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其中城區及文亨、朋口、北團、新泉、廟前、宣和、曲溪等鄉鎮大面積受淹。城區主要街道全部淹沒,供電供水全部中斷。來自連城縣官方消息顯示,截至23日11時,共造成8人死亡、6人失蹤,受災人口24.3萬人,13350戶8.5萬人房屋受浸泡,被淹車輛1356輛,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3.27億元人民幣。
據統計,全縣受災人口24.3萬人, 13350戶、8.5萬人房屋受浸泡,倒塌房屋8752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1.9萬畝,林木損失21萬畝,名貴苗木、花卉損失1220萬株,其中朋口蘭博園300余畝蘭花種植基地遭受滅頂之災,損失6億元。在工業交通運輸業方面,停產工礦企業45個,中斷公路42條, 10KV電力中斷53條。全縣農村人飲工程受損嚴重,139個行政村供水中斷。
災情發生后,連城縣迅速成立“7·22”特大洪災抗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和現場指揮組、受災群眾安置組等10個工作小組,組織6600名縣鄉村干部和、武警、森警分片負責,幫助群眾撤離危險區域,共緊急轉移13.2萬人。同時設立救災安置點,鼓勵受災群眾投親靠友,努力做到受災群眾有房住、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的水喝、有防疫等“五個有”。目前,全縣中斷的42條公路已搶通23條,高速公路、國道及鄉鎮公路干線已恢復通車。城區已基本恢復供水,供電部門調集7臺應急發電車,保障防汛指揮部、縣醫院等重點部位的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