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雷鋒日活動倡議書(精選3篇)
校園雷鋒日活動倡議書 篇1
陽春三月,祖國的每一個角落都將再度掀起學習雷鋒精神的高-潮。學習雷鋒活動就像一縷永不停息的春風,讓我們乘著春風伸出自己熱情的雙手,撒出一片赤誠,用我們的愛心喚醒孤獨,用我們的真誠幫助他人走出困境,用我們的熱情讓將要到來的三月溫暖起來。
三月學校少先隊大隊部特向全校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1、學習方面——刻苦學習: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需要的就是擠勁和鉆勁,學習是艱巨的勞動,需要艱苦的付出,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所以,學習上要有敢于吃苦,樂于吃苦的精神與行動。抓住大好春光,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2、生活方面——艱苦樸素:不攀比,不挑吃穿,著裝整潔,愛惜文具,珍惜勞動成果,及時關水、關電等,爭創“節約型”校園。
3、養成方面——以苦為樂。養成良好習慣,值日、打掃衛生時能吃苦耐勞,對集體負責,樂于奉獻社會。勤彎腰,撿起地上的果皮紙屑;勤動手,除去課桌上的字、畫,特別是涂改液留下的“斑斑淚痕”,把公共區域墻壁上的污痕徹底清潔,讓墻壁潔白如新,把學校打扮得整潔、美觀。
4、安全方面——學習雷鋒叔叔的“嚴于律己”精神,班級組織開展“課間活動看誰最安全”、“看誰最守交通規則”,觀看“安全教育”錄像等活動。
5、愛心捐獻——學校計劃將舉行一次“學雷鋒,助人為樂不留名”的捐獻活動。我們的捐獻口號是:少買一包零食,省下一點零錢,幫助一個同伴,度過貧困難關。捐獻原則:自覺自愿,量力而行,切莫攀比,數額不限。捐獻日期:暫定下周星期二課間操時間。捐款使用:資助我校家境貧困的在校學生。家境確有困難的學生可向各中隊遞交申請,經大隊部審核情況屬實,可用該項資金進行資助。學校將成立“白沙完小愛心基金”,對捐款基金設立專門賬號,專款專用。
同學們,快行動起來吧!紀念雷鋒的日子里,不能缺少你的參與;企盼愛心的目光里,不能缺少你的幫助。請你微笑禮讓、文明用語、勤儉節約、遵章守紀……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學習雷鋒精神,讓“雷鋒”活現在新世紀的今天,讓雷鋒精神永駐白沙校園!
校園雷鋒日活動倡議書 篇2
各位同學:
曾有一位軍人,他樂于助人,與人為善;曾有一位戰士,他剛正不阿,義薄云天。四十五年前的三月五日,雷鋒,這個響亮的名字傳遍神州大地,一種不朽的精神震撼了無數人們的心靈。
他說:“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他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他說:“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計的。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
三月,總有一種熾熱的情愫在彌漫,總有一種深切的懷念在升騰。在這天地復蘇,萬物蓬勃的春天,雷鋒火一般的熱情與朝氣便在中華大地上燃燒。四十五年后的今天,志愿服務,已經成為人所熟知的事業,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宗旨,在新世紀的中國傳承著雷鋒精神,播撒著愛和希望。
同學們,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花之初放,如雄獅之矯健,是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青年志愿者之于和-諧社會,猶如新鮮活潑細胞之于人身,是愛心之水,和-諧之源。而我們十三中人怎么會不率先在這志愿者服務的舞臺上盡灑光芒?怎么會不積極在這跨時代的契機里成為文明的棟梁?
作為十三中人,我們是如此斗志昂揚!
作為十三中人,我們是如此血氣方剛!!
作為十三中人,我們是如此奮發向上!!!
沒有什么是我們做不到的,沒有什么事心懷和-諧社會大家庭的十三中人做不到的。在街頭巷尾宣傳雷鋒精神,在社區集院陪伴年邁的老人;用雙手清掃馬路上的垃圾;用雙手牽引盲人與長者穿越車流我們的奉獻可以伸向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將陽光注入,讓愛意充盈!
我們十三中的志愿者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的心中充滿著愛;是快樂的,因為我們的內心因不平凡的經歷而充滿激-情;是純粹的,因為我們的內心因經歷過艱辛的奮斗而變得有力。
所以——
讓我們攜起手來,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一支絢麗多彩的青春之歌;讓我們攜起手來,樂于助人,關愛社會,用愛心和微笑展開一幅共建和-諧的美麗畫卷;讓我們攜起手來,朝氣蓬勃,志向遠大,用理想和行動奏響一曲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
校園雷鋒日活動倡議書 篇3
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和成功學校的經驗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從本期起凡我校學生不要攜帶手機進入校園,這是因為:
第一,手機長期的輻射對學生的身體發育也不利。
有研究表明:學生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事實證明,手機輻射會對青少年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頻繁玩手機游戲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聾,達到85分貝就有可能損害聽力。
第二,短信聊天,影響休息,貽誤學業。
多數家長反映,孩子用手機談論學習的內容少,用于同學之間聯系或發短信的多。
第三,不良信息,玷污心靈。
據報道,北京市一所中學曾做過一個調查:在學生發送接受的手機短信息中,70%是與正常學習和生活無關的信息,10%以上是不健康短信息,部分學生甚至把相互轉發"不健康"當作時尚。
第四,助長學生攀比成風。
每到課余時間或放學以后,一些學生就會圍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機的款式和功能。校園里的手機越來越多,檔次也越來越高,對那些沒有手機的學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風的影響下,有些學生開始盲目追逐,因為手機更新換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異,學生會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這樣會讓學生把父母當成靠山,不思進取。
第五,額外增加父母負擔。
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直接或間接來自于父母,另外,還有每月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話費也需要家長掏腰包。以一年計算,家長花在孩子手機上的費用至少要500元。對于經濟條件并不寬裕的家庭來說,給孩子買手機等于是給家長增添了新的負擔。
第六,手機為考試作弊提供了條件。
用手機舞弊是公開的秘密了,而且一條信息可以發給好幾個同學,作弊的范圍很廣。
第七,影響校園治安。
手機是貴重物品,若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會發生偷盜現象。在一些發達國家,學校的管理者比我們更早地遇到了這一問題,手機所帶來的惡劣影響也更為突出,已經引發了中學生的犯罪,有手機的中學生也成為一些犯罪分子欺騙和搶劫的對象。
第八,使用手機會妨礙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
上課時有的同學手機未關機,突然來電話,影響全體同學聽課。會給整個教室帶來不愉快的情緒。
綜上所述,為了祖國的未來,為了民族的希望,為了同學們的健康成長,我們熱情倡議:在校期間不攜帶手機!
我承諾,我踐行,我簽字: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