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各地區春節就地過年倡議書(精選6篇)
2023各地區春節就地過年倡議書 篇1
各行業商會,各位民營企業家:
歲末甫至,一元復始。眼下,春節已然臨近,期盼著跨山越海奔團圓的思鄉之情也越來越強烈。作為百節首位的春節,是中國人心底最深處的文化烙印,承載著人們對家的渴望,對團圓的期盼。然而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境外疫情加速蔓延,國內多地出現零星散發病例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在此,我們提倡大家就地過年。
留“夏”過年,用愛敘家國情。為了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形勢,為了您和家人的平安健康,我們倡議您免去舟車勞頓,暫緩返鄉。就地過年,“云上拜年” ,“大家”平安,“小家”安康;就地過年,“云上相見”,“大家”健康,“小家”團圓;就地過年,“云上問候”,“大家”安寧,“小家”幸福。希望各行業商會、廣大民營企業要帶頭就地過春節,倡導本地員工移風易俗,讓我們堅定信心,守望相助,同心抗疫,用新方式過傳統年。
加強防控,用心落實責任。各行業、商會組織,廣大民營企業要認真遵守、嚴格落實屬地社區防疫規定和安排,帶領職工落細落實各項疫情防控舉措,認真做好健康監測、場所消殺、物資儲備等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積極引導就地過年職工做好個人防護,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不聚會、不扎堆、少流動,要加強對返鄉過年職工的全流程監控管理。同時要進一步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細致排查企業安全生產的風險隱患,嚴格落實節日期間安全監督檢查各項制度。唯有平安健康,重逢才有意義。
統籌安排,用情溫暖職工。企業不要將“就地過年”異化為“就地加班”,對愿意春節加班的員工,鼓勵企業發放“留崗紅包”、“過年禮包”,同時也要統籌安排春節期間工作和休息,建立節后調休倒休機制,讓勞動者有豐厚的報酬,讓思鄉者有探親的盼頭。另外,要積極開展“送溫暖”“送關愛”活動,努力使外地員工在江夏“安心過年”“溫暖過年”。
相逢會有時,來日敘方長。值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武鄉縣工商聯(總商會)向堅守在一線的廣大企業職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全縣工商聯干部職工、各行業商會,廣大民營經濟人士致以最誠摯的祝福!;⒛甏蠹f事勝意!
2023各地區春節就地過年倡議書 篇2
全市廣大團員、青年朋友們:
進入冬季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復雜嚴峻,國外確診病例累計近九千萬例,死亡人數累計近二百萬,國內疫情也呈多點散發態勢,新冠病毒通過“人”“物”“環境”傳染,嚴重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春節臨近,在此倡議:
01
配合疫情防控
響應疫情防控要求,從境外來(返)廣人員,必須提前如實報告行程,積極配合“14+7+7”的集中醫學隔離觀察和社區健康管理(即入境后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和7天居家健康監測)。從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返)廣人員,務必提前向所在社區和單位報告,配合疫情防控部門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核酸檢測、健康管理等防控措施。
02
減少人員流動
春節期間不出境或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游、探親,非必要不離廣。建議廣大市民朋友留在本地過節,同時勸告親友就地過節、減少異地流動。確需異地流動的,須將往返時間及目的地向所在社區和單位報備,應詳細了解目的地疫情形勢,提前做好行程規劃,盡量采用非接觸方式購票辦證,錯峰出行。
03
減少人員聚集
少扎堆、不聚集,減少不必要的聚餐聚會,不邀約中高風險地區來廣人員聚會聚餐。嚴格控制大型會議、培訓、演出及年會等人群聚集性活動,盡量召開線上或視頻會議,50人以上的由組織(或承辦)單位制定防控方案,承擔防疫主體責任,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協助指導防疫保障!凹t白事”簡辦,不辦壩壩席,控制人數,降低聚集性風險。提倡春節期間不串門拜年,家庭聚會不超過10人,使用微信、視頻、電話等非接觸拜年。
04
做好自我防護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不握手、用公筷,打噴嚏或咳嗽時遮掩口鼻。避免直接接觸公共場所的設備設施,如有接觸應及時洗手和消毒。置辦年貨時,不購買來源不明的進口冷凍食品。做到生熟分開、分別存放,及時洗手和器具消毒。不從中高風險地區網購、海淘物品。接收快遞包裹時,應先消毒,處置完后立即洗手和消毒。
05
做好健康監測
關注自身身體健康,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的人員,佩戴好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及以上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好自我防護,及時到就近發熱門診就診,并進行核酸檢測。
06
關注官方信息
不信謠、不傳謠,關注官方動態,不轉發來源不明的視頻或圖文,關注并積極轉發來自官方媒體的權威消息,形成全社會濃厚的戰“疫”氛圍。
2023各地區春節就地過年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
子去丑來騰錦繡,鼠歸牛到競輝煌。值此20__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臨沂市文明辦給您拜年啦!為了過一個吉祥年、平安年、歡樂年,展現喜慶祥和、文明和諧、健康節儉的節日風尚,我們給您提個醒兒,和您共勉:
一草一木煥彩迎新。春節可是咱們最看重的傳統節日,不管是就地過年,還是回家團圓,咱都得除舊布新、灑掃庭除一番,門前院內清掃干凈、屋里屋外收拾利落,擺上幾盆鮮花綠植裝扮裝扮,掛上幾個大紅燈籠喜慶喜慶,貼上春聯福字迎新納福,新面貌、新氣象,保準讓您新年好心情,拍照也更美了不是。
一家一戶溫情祥和。春節是儀式,也是一種情結。放下繁雜的工作,沉下心來多陪陪家人,給父母揉揉肩、捶捶背,陪老人嘮嘮家常、憶憶往昔,一家人圍坐一起包餃子、看春晚,伴隨著新年的鐘聲一起守歲跨年,其樂融融。建議大家今年就地過年,大年初一,給家中老人拜個年、道聲新年好,路遇鄰里鄰居、快遞小哥、環衛工人,打聲招呼問個好,也顯得咱文明有禮。走親訪友雖是老傳統,但通過視頻拜年、電話拜年,也能傳遞濃濃的祝福。
一言一行踐行文明。咱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文明素質也得跟上。要自覺踐行文明低碳、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嚴守禁放規定,不在禁放區燃放煙花爆竹,一起守衛“臨沂藍”;外出購物就餐,理性消費、適量點餐,不剩飯、不剩菜;乘坐公交有序排隊,文明禮讓,主動為老弱病殘孕讓座;愛護公共環境,不隨地吐痰,垃圾分類投放。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文明上網,理性發言,傳遞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會讓您的春節更有意義。
一點一滴關愛健康。歡樂過大年,您可別放松安全弦,出門戴好口罩,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減少聚餐活動,與人交往時保持一米以上距離,自覺出示健康碼,配合做好體溫檢測。外出遵守交通規則,不搶行、不闖燈、不酒駕,遇到行人過斑馬線,注意停車禮讓。用餐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實行分餐制,合理膳食、葷素搭配,勤洗手、常通風,保持平穩心態,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是您平安過年的前提和保障。
一靜一動樂享時光。適時充電運動,也是豐盈假期生活的好方法。您不妨選一個安靜的午后,與家人一起,安靜品讀一本書,熱烈討論有趣處,一同領略書中的無盡知識、深邃思想、醉人風景。天氣好時,亦可走進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活絡疏通筋骨,感受“陽和啟蟄,品物皆春”的美妙,盡情放松、舒緩壓力,為來年積攢繼續向前的勇氣和力量。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20__年,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接續發力、勇往直前,為咱們全國文明城市、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再譜華章!
_倡議
20__年_月_日
2023各地區春節就地過年倡議書 篇4
臨近春節,我國部分地區出現多點零星散發新冠肺炎病例,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繁重。為了減少春節期間人員流動,降低疫情傳播風險,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各地紛紛采取行動“挽留”外地人員就地過年,一些地方針對就地過年人員給出的方方面面福利和一項項周到而務實的舉措在網上傳播后,更是讓廣大網友拍手叫好,也讓就地過年人員感受到來自地方政府的真切關愛,既“舒心”又“暖心”。
要想讓外來務工人員在本地就地過年,只有拿出更多實實在在的行動和誠意,才能“留住”更多外來務工人員,才能讓就地過年的人們在這個“特殊之年”里感受到更多暖意,快快樂樂地迎接農歷新年的到來。
全力保障生活要素,讓就地過年人員更加“舒心”。
選擇就地過年,意味著不能與家人團聚,內心總免不了有些許失落。這時候,要讓就地過年人員過上一個祥和安寧的春節,地方政府良好的服務保障是關鍵。要在出行、就醫、水電氣供給等基本需求方面為就地過年人員提供充分保障,在春節期間為就地過年人員免收停車費、免費乘坐公交車;也可以通過免費開放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文化場館及設施,讓就地過年人員的生活更多充實。
既然是過年,節日的喜慶和豐富多彩的春節文化活動也能讓就地過年人員的春節更加歡樂。在春節到來之際,各地可以結合本地的過年風俗,讓就地過年人員融入到本地過年的節日氛圍中,一同賞花燈、猜燈謎、看煙花、看聯歡晚會,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過上一個開心年,舒適年。
組織開展慰問活動,讓就地過年人員更加“暖心”。
春節本是中華傳統文化中與家人歡聚一堂的時候,做出留在工作地就地過年的決定實屬不易,各地一定要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扎實開展好就地過年人員春節慰問工作。一方面,可以通過線上“送福利”的方式,為就地過年人員發放新年“消費紅包”“流量紅包”等,讓他們擁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也要積極組織線下慰問活動,組織本地黨員干部和志愿者同就地過年人員一起吃年夜飯,一起迎接新年,為他們送上更多貼心的服務,讓他們在異鄉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對于在生活上存在困難的就地過年人員,各地要主動關心,主動幫助,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困難人員慰問活動,去了解他們的所訴所求,去傾聽他們的迫切盼望,拿出實際行動為他們排憂解難,讓他們在新春佳節里深切感受到來自地方的關懷,內心更加溫暖。
倡議就地過年,是“特殊之年”的特殊之舉,那些做出就地過年決定的每一個游子、父親、母親,是偉大的,是值得尊敬的。各地一定要拿出應有的行動,讓這些為抗擊疫情事業做出積極貢獻之人在這個新春佳節里既“舒心”又“暖心”。
2023各地區春節就地過年倡議書 篇5
近日,浙江省義烏市發布的一則春節防疫通告“火了”。在這則廣受網友點贊、群眾好評的通告中,義烏部署了17條20__年春節期間的有關事項,鼓勵人們留在義烏過年,還給出了方方面面的福利。
臘月已至,年味漸濃。春節是一個充滿文化和情感的節日,也是人員遷徙規模最大的時段。當前,仍有部分地區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繁重,形勢依然不容樂觀。能否度過一個安定祥和的春節事關重大,各級各地要形成合力再添一把火,在特殊時期的年關讓“就地過年”真正火起來。
給政策加把火,下好防疫抗疫一盤棋。對于疫情防控這道考題,可謂“全國一張卷”,每個人都事關大局,每個人都需要具備“一盤棋”思想,用心用力“答好題”。要清醒看到境外疫情呈現加速擴散蔓延態勢和國內外疫情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層層落實疫情防控責任,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義烏通告”般的防疫抗疫政策,讓外來者、他鄉人、異國客安心就地過年。倡導“線上過年”,通過電話、視頻方式與家人“云團聚”,彼此道道掛念、表表鄉愁,進一步減輕屬地和交通系統的防控壓力,縮減交叉感染的風險概率。
給落實加把火,織密嚴防死守一張網。要堅決把住嚴防疫情輸入關口,嚴格落實入境人員“14+7+7”隔離要求,加強重點地區人員管控和民俗活動管理,引導群眾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習慣,咬緊防控到底目標不放松。將外鄉人就地過年的痛點、堵點、難點作為精準施策的切入點、關鍵點和突破點,統籌協調不同行業不同部門形成工作合力,開通24小時幫服熱線,有序開放超市、醫院、銀行等相關場所,確保城市的有序運行,為就地過年人員提供生活便利。同時,還要加強對醫護、警察、消防、環衛和社區志愿者等抗疫一線人員的關心關愛,為他們消除后顧之憂。
給氛圍加把火,擰成留人留心一股繩。就地過年,不是將就過年,不能用“加碼隔離”的土政策讓人員流動驟停,更不能把防疫簡單當作“趕人”處置。要切實做到管人更管事,留人更留心。因地制宜,切實加強服務保障,鼓勵以發放電子消費卷、流量包、企業補助和倡導減免房租等方式降低生活成本,以組織包餃子、共吃年夜飯等活動增添“年味”,將“尊重”“認可”具象化,服務無微不至、關懷無處不在,努力營造“親情遍地在,哪里都是家”的良好氛圍,讓就地過年人員“留得好”“留得住”“愿意留”,齊心合力,共克時艱,共度一個安定祥和的春節。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我們要以“暖政”“暖行”撫慰人心,用濃濃的年味抵消鄉愁,為“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慣例按下“暫停鍵”,讓“有事沒事就地過年”真正火起來。
2023各地區春節就地過年倡議書 篇6
中國人向來注重儀式感,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每逢春節,貼對聯、吃年夜飯、看春晚、穿新衣、掛燈籠……這些儀式都是過年的味道。然而,今年春節防疫形勢依然嚴峻,返鄉需做核酸檢測,政府也呼吁盡量留在工作地過年,相信在黨委政府的號召下今年就地過年的人員會大幅增加,而如何保持過年的儀式感,筆者認為,下足功夫、做足特色、建立機制,才能讓他們在異地他鄉感受家的溫暖、年的味道。
下足功夫,讓就地過年儀式感一件不落。就地過年人員大多屬于外出務工人員或外來人口,較大的物質、精神需求就要求政府不僅要提前謀劃,做好前期工作,掌握好就地過年人員所需、所求、所愿,把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做實做細,做好心理疏導和心理幫扶。更要號召更多企業參與進來,保證節日市場和群眾居家生活充足的物資供應,比如,浙江義烏鼓勵就地過年的“大招”沖上熱搜,單單20G免費流量便滿足了就地過年人員與家人團圓吃年夜飯的儀式感。因此,當地政府還得下足“功夫”,畢竟便利的物質基礎、堅強的心理建設才能讓過年儀式感一件不落、一樣不少。
做足特色,讓就地過年儀式感與眾不同。為鼓勵就地過年,各個地方拿出真金白銀,千方百計用心留人、用崗留人、用薪留人、用情留人,既有天津的“先發后補”為一直在津的外省市戶籍員工按照每人300元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穩定就業補貼,也有義烏春節期間公交車、停車場全免費的舉措。但這還不夠,還應該用“特色”留人,當地政府可以依托本地及周邊資源,景區好的就打造景區旅游過年方式,美味佳肴好的可打造舌尖上的過年方式,或者探索少數民族文化底蘊的過年方式……只有做足“特色”,體現出與眾不同的過年方式,讓就地過年的群眾感受到過年儀式感,才能讓他們愿意留、過得好。
建立機制,為就地過年儀式感保駕護航。號召就地過年是為了減少人員的流動,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要能夠吸引更多的人留在工作地過年,還得營造良好的過年氛圍。首先,要加大宣傳力度、豐富宣傳方式,讓就地過年的政策福利覆蓋更多人;其次,要建立常態化保障機制,確保政府職責不間斷、不延遲,保障承諾履行到位,全方位立體體現服務型政府的職責和擔當;另外,也要做好疫情防控安全,讓這個特殊的春節有序而溫馨,為春節里的儀式感保駕護航,讓就地過年成為更多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