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扶貧的倡議書(精選8篇)
關于扶貧的倡議書 篇1
法學院全體教職工:
扶貧助困、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幫扶困難家庭,既是黨和政府的重要任務,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也是廣大共產黨員和教育工作者的社會責任。
我們武漢市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百姓安居樂業,呈現出政通人和、欣欣向榮的大好景象。但是,在我們身邊,依然有一些農民群眾因重大疾病、子女教育或意外災難等原因,生活仍然非常艱難,但他們也是誠實而善良的一群人,他們對生活無限憧憬,對未來充滿追求„„
為了實現精準扶貧戰略,按照武漢市統一部署,學校將蔡甸區侏儒山街勝洪村兩戶貧困家庭交給我院對口幫扶,這兩戶困難家庭中,胡昌江夫婦老年喪子、兒媳出走、尚有年幼的孫子需要撫養,全家年收入僅數千元,生活十分困難;孫會蘭老人身患多種疾病,全家五口年收入萬元左右,因病導致全家更加貧困。為了有效對這兩戶困難家庭進行幫扶,我們行政黨支部懷著最真摯、最崇敬的心向全體教職工提出倡議——請伸出您的手,獻上您的愛,慷慨解囊,紓困解難,投身到對這兩戶困難家庭進行幫扶的捐助活動中來,用您的真情編織愛的網絡,用您的摯愛創造溫馨家園,為兩戶困難家庭點亮脫貧的希望!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們相信,您的關愛和善舉,將讓弱者不再孤獨,讓貧困者不再無助,讓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蔚然成風,讓貧困群眾與您一起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過上幸福快樂的美好生活!
扶貧濟困,大愛無疆。真誠期待您的積極參與,衷心感謝您的大力支持!
倡議人:法學院行政黨支部全體黨員
關于扶貧的倡議書 篇2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所有貧困群眾一道邁入小康社會,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指出:扶貧工作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為此,我們倡議,全區所有企業發揚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扶危濟困,共同富裕;義利兼顧,德行并重;發展企業,回饋社會的光彩精神,用實際行動踴躍參與我區扶貧開發工作。
(1)設置企業扶貧虛擬崗。鼓勵企業積極認領虛擬崗位,每個崗位每月200元,帶動貧困戶脫貧。對安置10名貧困人員的企業掛牌授予一星級扶貧示范點,每增加10人加掛一星。在企業建立貧困戶信息檔案和聯系卡,明確企業幫扶對象。
(2)開展產業幫扶。結合貧困村和企業發展實際,鼓勵企業對口幫扶貧困村、貧困戶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年內,幫扶貧困村發展1項主導產業,增加貧困村生產性收入。
(3)建立多元化企業扶貧模式。幫扶企業以貧困戶包盈不包虧為原則,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訂單農業、貧困戶資源要素入股分紅等多種模式,有針對性地對貧困村開展幫扶,增加貧困戶資源性收入。
(4)吸納貧困人口就業。鼓勵幫扶企業在有條件的貧困村設立加工點、扶貧車間,幫助貧困戶通過農產品加工、手工工藝、來料加工等見效快、能夠直接受益的項目,實現就近就業,帶動貧困戶和貧困村雙增收。鼓勵幫扶企業幫助貧困戶發展家庭手工業、服務業,扶持貧困人口就地就業。
(5)援建光伏項目。鼓勵支持企業出資在貧困村援建光伏項目,采取多家企業聯建集中式光伏電站、一家企業援建一戶或多戶分布式光伏電站等形式,帶動貧困村和貧困群眾實現有效增收。
(6)搭建企業捐助愛心平臺。鼓勵支持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參與脫貧攻堅,實現社會幫扶資源和精準脫貧有效對接。企業和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錢物,可部分作為村級孝老基金補貼,鼓勵貧困戶子女積極孝老、敬老。
涓流共匯,足以涌成江河;綿力齊聚,定能眾志成城。廣大企業家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譜寫精準扶貧奔小康行動精彩篇章,為我區早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關于扶貧的倡議書 篇3
各位黨員同志:
眾人拾柴火焰高,愛心奉獻暖人心。扶危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黨員同志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實際體現。
當前,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中,我們看到仍然有一部分處于深度貧困的群眾亟需社會各界的無私幫助和關懷。
新年伊始、新春將至,成都市青羊區汪家拐街道文廟社區黨委面向所轄黨組織發出了《20xx愛心公益項目認領計劃》,號召各級黨組織與黨員群眾行動起來參與社區愛心公益事業,推動社區事務共建共治共享。
天鑫洋黨總支部積極響應號召,擬通過組織黨員自愿捐款方式,根據實際情況認領“扶貧幫困援助計劃”若干名,用以幫扶轄區內未納入政府最低保障的邊緣困難群眾,500元/人·年。總支陳書記主動帶頭捐款500元,建議支部書記、支部委員、普通黨員元積極響應,自愿捐款。
愛心捐款活動系黨員自愿公益行為,不作具體強行要求,以黨支部為單位進行,黨總支匯總后上繳至指定專戶,保證專款專用,請積極奉獻您的一份愛心
關于扶貧的倡議書 篇4
今年10月17日是國務院確定的第4個“中國扶貧日”,也是第25個“國際消除貧困日”。國家“扶貧日”的設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貧困群眾的重視關愛,吹響了動員全社會力量向貧困宣戰的沖鋒號。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始終把貧困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推進脫貧攻堅九大工程,不斷提高貧困群眾獲得感。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倡議:
傳承扶貧濟困、崇德向善的傳統美德,廣泛開展扶老、助殘、救孤、濟困、助學、助醫等慈善公益活動,切實為困難群眾做好事、辦實事。深入實施九大脫貧攻堅工程,圍繞“一個核心、兩個不愁、三個保障”,持續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確保做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落實教育、醫療和住房政策,推動脫貧攻堅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繼承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優良傳統,組織動員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深入開展雙聯系活動,送溫暖、獻愛心、辦實事,幫助貧困群眾解決最需要、最迫切的問題,助力貧困群眾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發揚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的慈善精神,號召全縣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各界、廣大市民朋友積極參與全縣脫貧攻堅事業,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奉獻愛心,貢獻力量。我們相信,有您的一份參與,貧困群眾將多一份溫暖!有您的愛心與奉獻,弱者將不再孤獨,貧者將不再無助!
“聚力脫貧攻堅、共享美好生活”,我們期待您的參與,衷心感謝您的支持!
賬 戶:xx縣慈善協會(扶貧基金專戶)
開戶行:中國銀行支行營業部
賬 號:
xx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
關于扶貧的倡議書 篇5
社會各界的朋友們:
樂善好施,扶貧幫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助人為樂,患難扶持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當你們滿懷激情,細細品味創業、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時,你可曾想起:在故鄉這片土地上還有一些困難家庭和一批貧困學生,他們也許和我們一樣,有著干一番事業、回報社會的火熱激情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然而家庭的貧寒、現實的殘酷卻使他們稚嫩的肩膀過早地面對進退兩難的抉擇,承擔著難以想象的辛酸,有的孩子甚至不得不含著淚離開校園。困難每個人都會遇到,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最渴望的就是能夠得到別人真心的幫助。一滴甘露,雖然微不足道,但它能使花朵有顏色,匯聚成河足以讓荒漠變成綠洲;一個善舉,也許無心之為,但它能改變命運的航向,點滴的付出能讓暗淡的生活重新迸發出燦爛的光輝;一份愛心,也許力量有限,但它能讓腳步有方向,無數顆愛心匯成愛的海洋,放飛的將是貧困學子飛翔的夢想!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為了給家鄉的貧困學生送去一縷光明和希望,幫助更多的貧困學生不致因經濟原因而輟學,我們特此舉辦了扶貧幫困助學活動,愛心無止境,助學見真情。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獻愛心,收獲希望。
捐資助學是善舉,興學育人是美德,救助一位同學,您就給這個家庭帶來了希望,給社會增加了一分和諧。社會在真情呼喚,貧困學生在熱切期盼,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為莘莘學子們提供一個成才的機會,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在此,我們向全社會倡議:伸出您的援助之手,為貧困學子搭建實現夢想的平臺!奉獻您的一片愛心,讓所有孩子擁有共同的藍天!讓我們行動起來,關注教育、關注孩子,關注未來!
讓我們行動起來,用愛心點燃希望,用行動播灑陽光!貧困學生需要您的愛心,和諧社會需要您的支持,扶貧幫困助學活動期待著您的熱心參與!
關于扶貧的倡議書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每年6月30日為“廣東扶貧濟困日”,在今年的這個特殊日子到來之際,我們呼吁全體同學參與到“廣東扶貧濟困日”這項意義深遠的活動中來,一起幫助農村貧困群眾,幫助貧困人員加快脫貧,幫助貧困農村發展公益事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
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由于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經濟基礎和歷史文化等原因,我省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困難群眾渴望幫助,需要幫扶,需要愛的陽光,期盼著脫貧致富奔小康。在我省農村貧困地區,仍有很多貧困群眾特別是五保孤寡老人的居住條件急需解決,敬老院建設滯后;在農村貧困山區,孩子們每天仍在十分簡陋的課堂里上課、學習;在一些貧困村,人們還未能喝上自來水……他們需要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幫助。
扶貧濟困,我們義不容辭;共建和-諧,我們責無旁貸。請伸出您的援助之手,奉獻您的一片愛心,迅速參與到“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中來,慷慨解囊,把這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活動推向深入。
凝聚愛心,奉獻真情,當你慷慨捐贈之時,你付出的是愛心,收獲的是真情;你播種的是善良,收獲的是感恩。讓我們同心協力,扶貧濟困,共建和-諧,共創廣東美好的明天!
捐款時間:即日起至7月2日(星期日)截止;
捐款方式:各班同學將捐款交給班主任,由班主任上交學校。
xx小學
20xx年6月21日
關于扶貧的倡議書 篇7
各位網友:
當我們悠閑的在肯德基坐著啃雞腿時,當我們在大手大腳花錢時,當我們的衣服鞋子都還好的就在急著換高檔服裝時,你們是否知道,在邊遠的山區里還有很多因家庭貧困上不了學的孩子,還有很多因交不上學費輟學在家的孩子,還有很多每天都是洋芋加酸菜湯充饑的孩子們,還有很多由于沒有凳子每天都站著聽課的學生們!
有的家人患病,有的父母雙亡,有的家庭收入微薄無力支付他們的學費。盡管他們各有各的不幸,但是他們堅強而自立,刻苦而樂觀,就是為了能進入學堂,能到更好的學校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在他們的眼里充滿著希冀的光芒,他們的心理,裝滿著瑰麗的夢想。然而家庭的困難阻斷了他們前進的步伐,經濟的困擾使他們的夢想瀕于破滅。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互幫互助,扶貧幫困”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它體現了人類最高尚的品質,最美的道德情操。為響應國家提出的“不讓一個孩子失學,不讓一個孩子輟學”的號召。
讓我們伸出友愛之手,共同幫助民族地區的貧困學生。只有讓孩子們上學,才能改變山區貧窮落后的現狀。也許您的家庭并不富裕,但聚沙成塔,聚腋成裘,您的善舉,您的點滴的付出卻能改變一個學生一生的命運,讓暗淡的年華重新迸發出燦爛的光輝,讓希望的光芒照亮他們的前程。
關于扶貧的倡議書 篇8
各位企業家:
扶貧助困、樂善好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獻出一份愛心,伸出我們的友愛之手,積極開展愛心活動,既是黨和政府的重要任務,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更能體現廣大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
近年來,我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百姓安居樂業,呈現出政通人和、欣欣向榮的大好景象。與此同時,在我們身邊,依然有一些群眾因下崗失業、重大疾病、子女教育或意外災難等原因,生活仍然非常艱難,但他們也是誠實而善良的一群人,他們對生活無限憧憬,對未來充滿追求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創先爭優”活動的文件精神,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我們莊基村黨委、村委提出倡議——請伸出您的手,獻上您的愛,發揚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投身到扶貧幫困的捐助活動中來,用真情編織愛的網絡,用摯愛創造溫馨家園,為構建和諧莊基作出應有的貢獻!我村保證將所有扶貧基金用于本村困難群眾,請大家行動起來吧!
匯款賬號:
聯系電話:
此 致
敬 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