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抵觸舌尖上的浪費倡議書參考素材(精選6篇)
有關抵觸舌尖上的浪費倡議書參考素材 篇1
“民以食為天”,小餐桌,大文明,承載的不僅是人類的生生不息,更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為大力弘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自覺引領“節約用餐、文明消費”的良好風尚,倡導積極向上、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尊重勞動成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我們要牢固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自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號召親朋好友積極參與到文明餐桌行動中來,享受“勤儉節約、文明用餐”的快樂。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節約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智慧。家庭聚餐、學校食堂和機關食堂就餐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飯店聚餐要按需點菜,做到不剩飯、不剩菜,吃不完要打包,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以“光盤”為榮,“剩宴”為恥,享受“文明用餐,節儉惜福”的快樂人生。餐飲行業要引導消費者按需點菜,不強推高檔宴席、高檔菜品和奢華附加消費,積極倡導“小份適價”的服務理念,做到經營合法、誠實守信、服務優質、管理規范、童叟無欺。自覺遵守公共場所道德規范,不肆意喧嘩,不在禁煙場所吸煙,時刻注意他人的用餐感受;講究用餐衛生,不帶寵物進餐廳,不隨意造成用餐環境污染;低碳環保,盡量使用公筷公勺,杜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做到開車不喝酒,酒后不駕車。樹立科學的飲食養生新理念,科學搭配,注重營養,追求健康,摒棄酗酒、暴食等飲食陋習。珍惜生態資源,不消費國家明令禁止的野生保護動物,從尋常食物中吃出健康和營養。
朋友們,“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讓我們身體力行,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與文明握手、與陋習告別,將環保、低碳、文明、節儉進行到底,吃出美感和情趣,吃出文明和修養,吃出安全、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
x地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
有關抵觸舌尖上的浪費倡議書參考素材 篇2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于增強城市綜合實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提高市民生活質量和提升城市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關鍵在于市民的廣泛參與,關鍵在于人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在于個個做到講文明樹新風。為此,我們倡議:告別不文明行為,爭當文明市民。
1.不隨地吐痰,不說粗話臟話。
2.不亂扔果皮、煙蒂、紙屑和亂拋各種廢棄物。
3.不亂倒垃圾,不拋灑建筑渣土。
4.不亂擺攤點,不占道經營。
5.不損壞公共設施,不損壞樹木、草坪、綠地。
6.不亂貼、亂掛、亂寫、亂畫。
7.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大聲喧嘩。
8.不讓空調、雨傘隨意滴水影響他人。
9.不攜帶寵物進入公共場所,不隨意遛狗污染環境。
10.不違反交通法規。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不插隊上車;不疲勞駕駛,不酒后開車,不違章停車。
三明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讓我們攜起手來,以主人翁的責任感,主動參與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活動中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告別不文明陋習,爭當文明市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個好職工、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營造“人人養成文明習慣、處處實踐文明行為”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建設開放三明、幸福三明、美麗三明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辦公室
20x年x月1x日
有關抵觸舌尖上的浪費倡議書參考素材 篇3
各餐飲企業: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建設節約型社會,是黨和政府從我國國情和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但是,餐飲消費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費現象,與厲行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相悖。為貫徹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精神,我們特向全縣餐飲行業發出以下倡議:
1、加大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宣傳。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良好氛圍。鼓勵餐飲企業在店堂的醒目位置張貼懸掛反對鋪張浪費、倡導節儉用餐的相關提示牌和標語,營造良好氛圍,引導消費者摒棄好面子、講排場的陋習。
2、強化節儉自律意識,引導合理消費。餐飲企業要從自身做起,在菜單上主動標示菜肴分量,并能根據客人的需求提供半份菜、小份菜,引導顧客吃多少、點多少,理性消費。
3、加快轉變經營方式,滿足節儉消費需求。廣大餐飲企業應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積極發展外送外賣業務;在大型宴會上提供自助餐服務,在商務宴上力所能及地提供分餐制服務。
4、主動提供有利于節儉用餐的服務。倡導餐飲企業主動為顧客提供環保餐盒,用于剩菜打包服務。鼓勵餐飲企業根據剩菜特點,向消費者提供再次加工的技術指導。
5、在餐廳擺放“適量點餐,剩餐打包”的提示牌或宣傳畫,提醒消費者適量點餐。服務員應盡到提醒義務。
6、逐步推行商務餐“分餐制”,根據消費人數提供可選擇的套餐。
7、提供“半份、半價”、“小份、適價”、“熱菜拼盤”服務方式。
8、提供免費打包服務,引導消費者剩餐打包,使用環保包裝,不提供一次性木筷和超薄塑料袋。
9、節約糧食,合理飲食,節約每一滴油、一粒米。
節約是一種美德、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責任,“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厲行節約,堅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樹立節約資源的意識,養成節約資源的習慣,摒棄畸形的高消費。踐行節約,人人有責!
壽縣機關事務管理局
有關抵觸舌尖上的浪費倡議書參考素材 篇4
全市餐飲經營單位、廣大消費者:
為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踐行__關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指示精神,盤錦市餐飲行業協會號召廣大餐飲企業積極響應商務部、中央文明辦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餐飲浪費”的號召,認真落實市商務局和市文明辦的工作部署,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偉大進程中,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生活、反對鋪張浪費,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現發出如下倡議:
一、履行社會責任
餐飲經營單位要創新經營理念,自覺將厲行節約納入餐飲生產、加工、服務的全過程,全程節約,減少餐廚垃圾;要將厲行節約列入職業培訓的重要內容,加強餐飲服務人員職業道德培訓,將職業道德納入員工考核的重要內容,通過獎金獎勵、榮譽激勵等方式提升服務人員職業道德水平。
二、養成節約習慣
餐飲經營單位要主動學習、適應、引領綠色發展理念和服務方式。向廣大消費者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消費理念,摒棄好面子、講排場的陋習,減少宴席、自助餐浪費,服務人員要提醒消費者適量點餐。
三、推進節約行動
科學設計菜單或套餐,合理安排宴席流程和餐臺數量,切實提升餐品和服務質量,合理調整菜品數量、份量,推廣分餐制,主動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引導顧客理性定餐、合理消費,倡導“光盤行動”,提供打包餐盒,鼓勵餐后主動打包。
四、樹立行業新風
將厲行節約作為餐飲業常態化發展的重要任務,要通過設置公益廣告、告示牌、LED屏幕播放宣傳標語等方式,引導顧客文明用餐、節儉消費,使“珍惜食品、剩余打包、杜絕浪費”的消費理念深入人心。餐飲協會愿和全市各職能部門及婦聯團委等社會組織一道,創新開展餐飲節約的主題實踐活動,結合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的實際情況,推動餐飲節約理念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唱揚勤儉節約,以文明風尚引領社會風尚。
盤錦市商務局
有關抵觸舌尖上的浪費倡議書參考素材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水,是生命的源泉,有了水,我們的星球才有了蔚藍;有了水,世界才有了盎然的生機。然而,在我們身邊浪費水資源現象已司空見慣。為了倡導合理、節約用水,維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熱切倡議:
1、全校師生要增強節水意識,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同學們要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愛惜水、節約水、保護水。
2、無論是在學校、家里、還是公共場所,都要注意節約用水,杜絕浪費行為,養成良好節水習慣。杜絕在自來水龍頭邊打水仗,教室灑水要適時適量。
3、愛水、惜水、節水,從小事做起。提倡刷牙少用一口水,洗臉少用一杯水,洗衣少用一盆水。
4、倡導一水多用。洗菜水、洗臉水可用于沖廁所;養魚水用來澆花;淘米水、煮過面條的水,用來洗碗筷......
5、在生活中宣傳、使用節水器具。
6、遇見水管跑水或漏水情況,應隨時關閉或及時告知后勤部門。
7、不要亂扔垃圾,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
不舍細流,方成汪洋。節約型社會需要你我共建。讓我們行動起來,爭做生命之源的呵護者、節水的參與者、校園與家庭節水的實踐者,為構建人水和諧的新家園做出自己的貢獻!
倡議人:_X
時間:__年_月_日
有關抵觸舌尖上的浪費倡議書參考素材 篇6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為大力弘揚“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光榮傳統,積極踐行勤儉節約、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引導崇尚自然簡約的生活方式,扎實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我們向全體民警和輔警發出如下倡議:
一、樹立節約意識。牢固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與文明握手,向陋習告別。
二、節約辦公用品。建立辦公用品申領制度,嚴格辦公用品配備標準;倡導無紙化辦公和雙面用紙,減少紙質材料印發,減少紙張消耗;提倡自帶水杯,減少一次性紙杯。
三、節約水電資源。工作結束后及時關閉電腦、打印機、空調等設備,杜絕“長明燈”;合理使用水資源,隨手關閉自來水,避免“長流水”現象。
四、節約公車使用。倡導低碳、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盡量選擇騎自行車、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公車使用,短途步行,以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支持節能減排。
五、節約珍惜糧食。一粒一粟,當思來之不易。在餐廳就餐,按需取餐,倡導“光盤”行動;外出用餐,提倡打包帶走,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節約是一種美德,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節約一粒糧食、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等小事做起,爭做“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宣傳者、實踐者、監督者,共同營造“人人勤儉節約”的良好警營氛圍。
20_年7月23日